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最忆是西湖

精品 最忆是西湖


作者:王先林 举人,417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39发表时间:2008-11-30 17:42:10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难忘的是在杭州赏月观潮,而一般人难忘杭州,则多半是因为西湖,我当然也不例外。
   一步一画——柳暗花明春正好
   6月7日,端午前夜。与妻子女儿一行三人自千岛湖归来,就投宿在西湖边上的花家山庄。是夜,帘外雨声沥沥,竟是难眠。“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想必明日,西湖一定如出浴少女一般清新可人了?
   次日,天色清明,虽然不时也还洒落下几滴雨来。站在白堤的断桥之上,碧水连天去,杨柳堆烟来。这不是“柳暗花明春正好”么?如果不是十里荷花香,还真的以为走进了一片烂漫的春光呢。一带山峦绿色苍苍,还裹着淡淡的薄纱,半抱着西湖,好像一个绝色女子平端着一面镜子,顾影自赏。那一座清瘦的保俶塔,就是她头顶的宝衩了。“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看来,苏东坡是懂西湖的人,他不仅有大江东去的豪气,也有曲折别致的柔情。
   脚下的断桥,半圆如月,其实并不是一座断开的桥,古来就是如此;断桥残雪更是脍炙人口。“每当瑞雪初晴,站在宝石山上眺望,桥的阳面已冰消雪化,所以向阳面望去,‘雪残桥断’,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故从阴面望去,‘断桥不断’”。原来如此啊,此一命名,真是深得景致之妙。
   遥望。自对面的涌金门开始,依次是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花港观鱼,曲院风荷,苏堤春晓,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和断桥残雪。这些都不过是西湖最寻常的景色,却如天下之绝无仅有的明丽水彩,而且如此集中在短短的二十余里,不是一步一画,又是什么?
   一步一梦——罗带同心结未成
   西湖是一个有关爱情的地方,西湖上有三座情人桥。断桥之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妇孺尽知,且不说它。
   雷峰之下的长桥,却是《梁祝》故事的场景。祝英台女扮男装,和梁山伯一起在杭州万松岭上的万松书院寒窗共读。祝英台被家父召唤回家,梁祝二人难舍难分,于是戏剧里就有一段经典的“十八里相送”。梁山伯送祝英台一直到现在的长桥,走走停停,兰舟催发,依依惜别。这就是“桥不长,情长。”不过,据我所知,梁山伯虽然是浙江人,他们当时却在宜兴的高塍求学,距离祝家村其实不远。此处相距近二百里,决没有绕道这么远相送的道理。
   “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杨柳深处是苏家。”——白居易《杨柳词》。西泠桥承载的是真实的故事。南齐时候,钱塘才女苏小小与当朝宰相之子阮郁相识相爱。上天给予苏小小太多的优点。年青加上才华横溢,在女子中已是不可多得,偏偏苏小小又是丽质天生,倾国倾城。这似乎注定了她一生的凄艳,正所谓红颜薄命。阮郁被父亲囚禁,阮府送递给苏小小修书一封。爱慕苏小小之人甚众,但她虽为风月中人,对阮郁之贞洁之爱却是刻骨铭心,终生不渝。再加上对官府不卑不亢,并因遭遗弃后性情更为孤傲而时常赋诗讽刺而遭迫害,不久,苏小小在伤心和绝望中辞世。那时她十八岁。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这是苏小小写给阮郁的诗。没能和阮郎结同心于西泠松柏下,倒是魂留孤山的青松翠柳之间了。在西泠桥畔,有一座关于苏小小的慕才亭,上面有两副楹联:“金粉六朝香车何处,才华一代青冢犹存”,“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原以为,苏小小也不过是传说中的虚幻人物,却想不到还真有其人其事,令人扼腕。难怪,距离慕才亭苏小小墓的不远处,湖心一岛叫做阮公墩呢。
   当然,如今到这里的良人美眷,也不知几千万,都缠绵着幸福,是应当庆幸这个和谐太平的时代的啊。
   一步一恨——水光山色不胜悲
   雷峰塔原建造在雷峰上,相传是吴越王钱弘俶为庆祝黄妃得子而建的,故初名“黄妃塔”。但民间因塔在雷峰之上,均呼之为雷峰塔。原塔共七层,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十分壮观。雷峰塔与北山的保俶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对,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誉,西湖上亦呈现出“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的美景。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色,故被称为“雷峰夕照”。至明朝嘉靖年间,塔外部楼廊被倭寇烧毁。塔基砖被迷信者盗窃,雷峰塔于1924年9月25日倾废。清朝许承祖曾有诗云:“黄妃古塔势穹窿,苍翠藤萝兀倚空。奇景那知缘劫火,弧峰斜映夕阳红。”雷峰塔倒塌之后,不仅作为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成了空名,而且“南山之景全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陷害岳飞岳云父子的泰桧、王氏、张俊、万俟呙四人跪像背后的楹联。栖霞岭下的岳庙公园,大门气势雄伟,两边是《满江红》里的句子,“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走进去,回头可见大门上镌刻着“气壮山河”,岳庙的大门上是“心昭天日”,大殿正中,岳飞金甲蓝袍,凛然端坐,头顶是金色“还我河山”,左边“精忠报国”,右边“忠义常昭”。时隔将近千年,那一声声“十年之功,毁于一旦”的怅恨,仿佛仍然在耳边回响。
   还有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就是明朝的于谦。明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以于谦(杭州人)为兵部尚书,负责保卫京师。明景泰八年(1457)正月,英宗复辟,于谦被加以“意欲”谋逆罪杀害,是年60岁。明天顺三年(1459)葬于谦于杭州西湖三台山。明成化元年(1465)于谦冤案昭雪,恢复官位名誉,谥“肃愍”、“忠肃”。杭人以为岳飞、于谦为西湖山水增添了“英气”,于是有诗赞曰:“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鉴湖女侠秋瑾,也在此留下足迹,她起义失败,英勇就义,长眠在绍兴的大街之上。现在,西湖边有一个亭子就是纪念她的。那天,有一个歌唱家在亭子里放声高歌,聚集了很多人聆听。我想,秋瑾如果有知,当可含笑了。
   在苏小小之慕才亭的不远处,还有一个了不得的英雄,就是武松。武松是《水浒传》里的人物,据说后来出家之地就在西湖。美女英雄,虽然相去千年,却比邻而眠,不能不说是人们的美丽心愿。
   一步一诗——谁家新燕啄春泥
   西湖不仅吸引了诗人,也堆满了诗歌,处处都是诗意的境界。
   刘禹锡,白居易,罗隐,许浑,欧阳修,苏东坡,柳永,林升,杨万里,林逋,袁宏道,许承祖等等,不知有多少文人雅士,来此吟诗流连。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林升《题临安邸》固然有批评时政的意思,却也掩饰不住对西湖的赞美。
   “平湖初涨绿如天,荒草无情不记年。犹有当时歌舞地,西泠烟雨丽人船。”周立勋《西湖》当然是怀念苏小小的。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北宋林逋梅妻鹤子,也只有西湖可以成全他。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苏东坡“夜泛西湖”,雅兴不浅。
   “孤山寺北贸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阳里白沙堤。”白居易真是耐不住,等不及。
   “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文弱不胜夜,西施刚睡起。”苏堤春晓不是诗意的境界么?
   站在宝石山上,透过树枝的空间,西湖笼在薄雾细纱里,如梦似幻,如诗如画,如入仙境,岂止流连忘返?西湖承载了瑰艳的梦想,文化的精髓,还有历史的无奈,到如今,她终于可以回归她美丽的本质了,我想。
   2008年6月10日

共 29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杭州自古就是一座女性化十足的城市,西湖在里面犹其如此。西湖的美景与名胜古迹,大多与爱情有关,西子湖畔最引人注目的一座坟墓,就是苏小小的。诗书与画,四时的风物,西湖随时轮换的美景,美不胜收,入梦,入画,如入仙境。【编辑:邬海波】【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邬海波        2008-11-30 19:35:05
  站在宝石山上,透过树枝的空间,西湖笼在薄雾细纱里,如梦似幻,如诗如画,如入仙境,岂止流连忘返?西湖承载了瑰艳的梦想,文化的精髓,还有历史的无奈,到如今,她终于可以回归她美丽的本质了,我想。
   有回味的感悟。
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灵魂感知世界。
2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2-02-26 21:57:02
  欣赏朋友的文字,读之受益,问候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3 楼        文友:溪洋        2012-10-04 01:58:06
  佳作欣赏,问好,祝福!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4 楼        文友:柴檩际        2015-09-12 18:47:10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