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酒家*说文】拾起历史的碎片

精品 【酒家*说文】拾起历史的碎片 ——斗南子先生长篇小说《落花屯》读后感


作者:山泉 探花,14140.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12发表时间:2011-01-06 11:45:19

【酒家*说文】拾起历史的碎片 【1】
  
   小时候,我是爱读书的。
   记得小学时候,想方设法找来一本书,就看得不知道吃饭,母亲叫了多少次,“吃饭了!吃饭了!”才去吃饭,手里端着饭碗,还把书放在膝盖上,边吃边看。
   那时,山里的孩子,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就到山上采摘荠菜之类的野菜野果,或者砍些干柴,挑到很远的小镇上去卖,卖得的几毛钱,大部分被我买了小人书。
   艰难的初中毕业后,考我们小县城唯一的高中,我三次把考分考在第一名,但却未被录取,是因为当时不是以考试成绩而升学,是“贫下中农推荐”为主,只要一个纸烟壳,盖上大队上那个“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的大红章,学校就收人,说白了,就是大队上的几个领导决定让谁家的孩子去读书,我家倒不因为是地主富农之类的出身不好,是老实巴交的父母不会在大队领导面前拍马溜须。
   于是,第一年,是大队支书的小妹子名字叫幺妹的去读,她读书笨死,考试时候就抄我的卷子,有一次她和几个小女生到山箐沟里洗澡,被我和两个小伙伴把她们衣服悄悄拿走了,嚎得哭天抹地的追来。第二年是麻子队长的女儿去,那时候的生产队长,比现在的县长还稀奇,她占着她爹的势力,读书也不成器,经常和男孩子打架,到现在仍然还在农村,生了三个孩子,在儿多母苦的过日子。第三年大队上的领导总算照顾了贫下中农,让一户从解放前到现在都困难得一无所有,吃饭穿衣完全靠救济的人家的孩子去了,那时候,穷是光荣,富是灾难,那个扎着两根羊角辫的小女孩还在我们面前沾沾自喜。
   那三年,我成了放牛放羊的娃儿。也是那时候,是我尽可能读书的好时光。
   每天,我把牛羊赶到山上,让它们自己吃草,有时候也会去吃种在山地里的包谷荞子之类的庄稼,我自己看书。那时候对书的渴望,真是到了痴迷的程度,牛吃了庄稼后,麻子队长骂我爹,我爹骂我,我都全然不管。
   当时的小朋友时兴玩一种用写过的作业本纸叠成三角,我们叫“子”的游戏,但如果是用纸烟壳叠成的,比作业本纸叠成的可昂贵了。
   玩法很简单,是在地上画一个圈,把“子”放在里面,用瓦片在一两米远的地方打,打出圈子外的算赢,或者,在学校门口的土坯墙上,插上一根木棍,把“子”放在上面,用做裤腰的橡皮筋打,打下来就是自己的。
   我从赢来的“子”上,看到了从一本小说上撕下来叠成的“子”,就用纸烟壳从小伙伴手中,只要有这小说的全部换来,装订成书,于是,知道了那本书的名字,叫《战斗的青春》(现已经拍成电视剧),是写抗日战争时期故事的,其中的人物像打枪百发百中的李铁,还有美丽漂亮的许凤、小曼等人物,至今仍然浮现在我眼前。
   后来,我离开了那个小山村,出来工作了,但仍然是分在乡下区公所(原来叫公社,现在叫乡镇),乡下就没有电灯,唯一的文化生活,就是一两个月看一场电影,于是,那盏有玻璃罩的高档煤油灯,就陪伴了我每一个日夜。每月30多块钱的工资,除了生活费,大部分我都买了书和订杂志。
   时光流逝,自从有了家庭,加之工作上繁琐的事务,当然还有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普及,读书离我,越来越远去。
  
   【2】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我相信缘分,无意间,在文学网站中,我结识了斗南子先生之长女梨花烟雨姐姐(真名叫王丽)。
   我上网多年了,是因为工作关系,对于长篇小说,我从来不去细细阅读,更没有注意到有一位叫斗南子(真名叫王其学,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的文坛大家,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在网站上发表了100多篇作品,其中长篇巨著《落花屯》、《一大家族》每部40多万字,分别以近10万和40多万的点击率领衔网站纯文学小说之首。其他散文以优美的笔触,写意着生活的感悟,杂文以犀利的笔锋,剖析着社会现实,大部分文章,是对一段历史的重现和对现实深层次的思考。
   文学作品的魅力,怡情之中,在于启发人的思考,更在于记住一段真实的历史。拜读斗南子先生作品,会感觉到历史的厚重,感悟到生活在社会底层普通老百姓的喜忧。
   可叹和惋惜的是,倾注了先生无数心血的长篇巨著《落花屯》出版在即,古稀之年的老先生于2010年7月17日溘然长逝,《落花屯》成为先生的绝作和遗作。
   亲人朋友们如泣如诉的挽歌,没有唤回远去的灵魂,像鲁迅先生一样,深谙医学的智者,治好了无数人的肉体,医好了无数人的精神,弃医从文,抛下自己钟爱一生的文学,撒手人寰。
   超脱了红尘的烦恼,留下了伤痛欲绝的亲人和朋友,老先生没有挥手,更没有回头,义无反顾,扶摇直上。是的,天堂在等您,人生的归宿在等您。
   梨花姐姐含着泪说,那刻,细雨霏霏。
   很多熟知斗南子先生的朋友,先后写出了悼念的文章,我才知道了老先生。随着跟帖,老先生一个孝顺的女儿——梨花烟雨的形象从虚幻的网络上很真实的向我走来,从泉城济南清澈温暖的深情里向我走来。更难得的是,我们相识不长相知不多,她很慷慨的免费给我寄来了老先生的长篇巨著《落花屯》、《滥觞情》和两本中医书籍,我知道,是先生耿直善良的品格,在女儿身上闪光的重现。
   捧着那本散发着油墨香的书,我心中充满了敬佩。是呀,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写出这样一部作品,个中艰辛,惟有作者自己深知。
   想想,其他老人早已闲庭信步在公园里,在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中,而老先生,却为了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后人,自己鞠躬尽瘁。
   斗南子不一定有史铁生的名气,但我却为斯人的离去而潸然泪下……
   于是,在年底繁忙的工作之余,在早已不看书的20多年后,在饭后的一小段时光里,我逐字拜读着先生《落花屯》,用心去触摸先生文字之外的深意,去感悟那段厚重的历史。
   由于生活工作的种种原因,《落花屯》我看了才三分之一,刚看到小惠和赵祥林结婚部分。
   本来,打算把整部小说看完,再写点读后的感想,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老先生好像在一边很慈祥的看着他的每一个读者,看着我。
   于是,心中总有一种冲动,在每晚的梦中,那个年代的故事,很真实的向我走来,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促使我拾起笔来,用僵硬的手指敲打键盘,用虔诚的心,写点心迹的文字,以告慰老先生在天之灵,以感谢梨花姐姐的知遇之情。
   老先生不远,在他呕心沥血的作品里,娓娓向我们讲述着真实的故事。
  
   【3】
  
   所谓历史,是走过的路。
   岁月悠悠,共和国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时光,回眸历史,盖棺论定,如果没有当年的司马迁,我们就不知道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
   只歌功颂德,那绝对不是历史!
   《落花屯》开篇,说小惠的父亲,悄悄的为她们母女“偷”来了人肉以果腹,很多人也许不相信,更不理解。其实,吃人肉不足为怪。那是特殊年代特殊日子为了生存造成的特殊事例。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铁骨铮铮的说。
   豪言壮语,只能鼓励士气,不可能当饭吃。
   我小时候,听到老人们讲过一个故事,说,一家人饿了很长时间了,年老的爷爷已经饿得奄奄一息,树根草皮已经找不到,爷爷临咽气前,对儿子说:“孩子,我死后,你们把我吃了吧,不能全家饿死,我家香火不能断呀。”饿得瘦骨伶仃的小孙子听到后,高兴蹦跳起来,刚喝了兑盐的很多凉水的小肚子就跳爆了,于是,爷爷的肉没吃成,就吃了小孙子。
   故事危言耸听,我知道那是瞎编的传说,意思是教育小孩子,刚吃饱饭的时候,不要乱蹦乱跳。好莱坞有部大片叫《我们要活着回去》,飞机失事后坠落在雪山之上,活着的人,为了等待救援,在无奈之下,生吃了遇难者的肉。我们这里农村里有种风俗,女人生第一胎孩子后的衣胞,是老人们用来治疗病的药,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人们认为是很正常的事情。
   对于此事,我不想太多佐证,小说不是纪实文学和报告文学,允许杜撰。
   言归正传。
   回顾历史,可以明鉴今朝,可以知耻而后勇。
   “长篇小说《落花屯》,生动逼真地描绘了1958年“大跃进”、“三年经济困难”、“三自一包”、“社教”、“四清”、“十年文革”和改革开放中,老百姓坚硬、坚韧、艰苦、艰辛的生活状态和历史风云”。
   以上这段话,是斗南子生前的小说《落花屯》发表在网站上时的故事简介。
   解放后新中国走过的路,自有史学家去研究。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不用去查百度和相关书籍,从上辈人的口中,从知道了一些真实的历史。
   我想,中国近现代史上抵御外寇,第一次取得全面胜利的抗日战争,在民族存亡的时刻,国共合作,一致对外。多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直到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时,国家领导人才真实的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战绩。
   祸国殃民的十年文革已经界定,我们就能正视“大跃进”时期那段真实的历史。
  
   【4】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我们知道了社会主义,隔壁的苏联老大哥情义无价,不仅仅在抗日战争时候挥师东北,在我们全国解放后的建设中,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当前社会上流传着“前30年学苏联,后30年学美国”的说法,和老大哥闹僵以前,也可以说,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的建设模式,都是苏联模式。
   1949年3月,西柏坡,党的七届二中全会隆重召开,在全国胜利指日可待的时刻,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了全国解放后建设的方针,可叹的是,我们就没有能坚持下来。
   建国初期,我们“一化三改造”(1953年,国家提出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沿用了解放前解放区的土改方针,历史证明,是很正确的。问题是,在建设推进过程中,受“老大哥”的影响,我们意气风发,急于求成。
   欲速则不达,这箴言不是空穴来风,“超英赶美”是不错,但帝国主义在战场上是纸老虎,在建设上却不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到现在还没有腐朽,而且活得越来越滋润。
   看一个国家发展与否,关键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否改善,“以人为本”是不是体现在真实的生活中。“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
   为了“超英赶美”,我们从刚解放时候土改,到互助组、合作社、再到人们公社。然后就“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了,刚开始,确实是人们幻想中的共产主义,人民公社大食堂,吃饭不要钱,穿衣不要钱,看病不要钱。
   父亲活着时候对我说,是真的,那时候,人们真是兴高采烈,天天闲着瞎聊,就不管地里的庄稼,霉了烂了,反正到时候,就去大食堂里吃。
   最好玩的,那个村子杀猪了,另外几个村子的人,一窝蜂的去吃,本村煮出来的饭菜,就喂猪了。
   坐吃山空,幻想,总会破灭,老天也不帮忙,1959至1961年出现的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粮食极度短缺,造成了人口非正常减少的现象,老百姓死亡的具体数字和造成灾难的原因至今仍存在争议。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饿死了很多人,当时叫“水肿病”,是因为缺乏营养而导致的全身浮肿,最后含恨死去。
   《落花屯》开篇的故事,就是在那个年代。
   我上小学的时候,是没有汉语拼音的,最记得语文的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第二课是“共产党万岁”,第三课时“三面红旗万岁”,然后老师就教笔画。
   “三面红旗”不是后来传说的笑话里说的“国旗党旗军旗”,而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总路线就是从开始的“一化”改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
   “大跃进”留给人们的印象,只有全民大炼钢铁了。
   疯狂的人们,连自己煮饭用的铁锅,到锄头镰刀之类的农用工具,都心甘情愿的拿来炼钢,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妇孺皆知,钢铁代表了国力,产量一定要超过美帝苏修。
   现在活着的老人说,为了赔还苏联“老大哥”的帐,大姑娘的辫子剪了,老太太的梳头掉下来的乱头发要了,老苏修也真可恨,还他们的鸡蛋和水果,用一个圆圈套,要不大不小一样的才要。
   吃饭,成为奢侈的愿望,生存,成为最大的困难。
   “共产风、浮夸风”横行一时,为了向党报喜,一亩田地的庄稼,产量到上万斤,全村男女老幼,敲锣打鼓,到人民公社报喜。
   可悲的是,很多领导,深信不疑,现在回望,真的是不可思议。
   ……
  
   (后记:《落花屯》一经翻开,我思绪如泉涌,想起了斗南子老先生,我的文章还没完,但每一篇文章的篇幅有限。需要说明的是,我是入党多年的老党员,对党绝对真诚老实,文章纯属个人读小说后的心情文字,不带任何色彩。还有,对老先生了解还不多,文章所述,如有冒犯和不妥之言,祈望梨花姐姐体谅和斧正,后续文章将随着读小说一并呈现给朋友们。)

共 503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段厚重的历史、一段残酷的记忆、一个曲折的人生、一个值得尊敬的作者……山泉君用历史和真实的往事告诉我们关于祖国的一段让人痛心痛苦的记忆,在那些艰难岁月里,祖国经历了残酷的考验,而人们经历了一段不敢回忆的过去。斗南之先生的《落花屯》亦是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背景,值得一读。作者也从斗南子先生的文章中感受颇多,心潮澎湃,结合自己的往事,写下这篇反映时代的美文,真实感人、真情流露、颇具有吸引力,让读者拾起历史的碎片,缅怀过去、珍惜现在,欣赏。推荐。【编辑:故事中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106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1-01-06 11:45:57
  一段厚重的历史、一段残酷的记忆、一个曲折的人生、一个值得尊敬的作者……山泉君用历史和真实的往事告诉我们关于祖国的一段让人痛心痛苦的记忆,在那些艰难岁月里,祖国经历了残酷的考验,而人们经历了一段不敢回忆的过去。斗南之先生的《落花屯》亦是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背景,值得一读。作者也从斗南子先生的文章中感受颇多,心潮澎湃,结合自己的往事,写下这篇反映时代的美文,真实感人、真情流露、颇具有吸引力,让读者拾起历史的碎片,缅怀过去、珍惜现在,欣赏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2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1-01-06 11:46:06
  问好山泉君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3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11-01-07 20:22:44
  用心之评,可以看得出,山泉是一个真正以喜欢文字为己任的人。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4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11-01-07 20:23:00
  酒家永远在老地方,等着你,山泉。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5 楼        文友:梨花烟雨        2011-02-08 15:18:32
  有幸在这里读到这篇厚重的文字,感谢山泉先生!缅怀斗南子先生!问好各位读者文友们!
文学爱好者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