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游记·脚印】婺源印象

编辑推荐 【游记·脚印】婺源印象


作者:清晨的阳光 进士,843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66发表时间:2008-12-01 14:25:51

从南京乘车去往江西德兴市德兴铜业集团公司的路上,正好路过婺源县,到了当地已是晚上7点左右。陪同我们的南京司机,一路上饶有兴致地为我们介绍了婺源的一些情况,撩起了我参观的兴致,遂夜宿于婺源。
   第二天不急于赶路,便用了大半天的时间,蜻蜓点水般游览了婺源。
   江西婺源县城是个典型的山区小城,山峦叠嶂,连绵起伏,蜿蜒伸展,清丽秀美。婺源出产茶叶,密密的茶树布满了山峦的沟沟壑壑和低低的山丘,远望山峦,草木和茶树相映成趣,苍翠欲滴,郁郁葱葱,微风徐徐吹来,送来了茶园那淡淡的幽香。
   恍惚间,似乎采茶姑娘们穿梭于茶树间,挥动着灵巧的双手,飞快地把茶叶收进身前的布兜中,哼唱着欢快的采茶曲,不时间嬉笑逗趣,引来阵阵欢笑声,连天空中飞翔的鸟儿们都感动了,驻留在茶树枝上,静静地欣赏她们的欢声笑语,浪漫的田园风情缥缈在我的脑海中。
   婺源的河流较多,婺源几乎没有工业企业,所以见不到工业污染,一弯弯河水清澈见底,碧波粼粼,水流潺潺,小鱼在水底悠闲地游动,河中的水草随风摇曳着那俊俏的身姿。置身于青山绿水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肺,心旷神怡。
   当天上午正值细雨霏霏,烟雾茫茫,那爽心的绵雨,那满目的葱绿,那遍山的青翠缠绕着我们,围着我们快乐地打转转,不弃不离。
   婺源山清水秀,地杰人灵。据载,自唐代至清代年间,这里曾经文风兴盛,在当时还不足十万人的小县城,竟然考中举人1200余人,曾被收入《四库全书》的婺源人的著作就有170余篇。婺源名人辈出,南宋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诞生在此地,中国最早的杰出的铁道工程专家詹天佑出生在婺源庐坑,清代著名的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为婺源江湾人……诞生在婺源,从婺源走出去的名人有很多很多。
   婺源的古建筑和古遗迹保存得及其完整,幽幽的古村宅、古祠堂、古樟、古桥、古塔、古溶洞正在向我们娓娓倾诉着那悠悠岁月的沧桑,对我们历数着那一幕幕曾经的辉煌。
   行驶在公路上,掩映于青山碧水间的古村宅一一从我们眼前飘过。古村宅一律为黑瓦白墙,房瓦的前后两个方向角翘檐飞,门前屋檐下的青色砖石雕刻着或花鸟虫鱼或飞禽走兽。进得门后是一个天井,穿过天井便是厅堂了,这是主人接待客人的地方。据说大户人家有几个天井,为多厅、多房。屋内一律用质量上乘的木材建成,画梁雕柱,窗户为雕刻的花格,神韵悠远,古色古香。厅堂的圆木柱子上一般都雕刻上苍劲有力的对联,意为明示后代,思于进取。
   到了“李坑”的村宅,李坑是一个以李姓为主的村庄,村中有一条明澈的小溪在流淌,当地人把小溪称作“坑”,李坑由此而得名。村庄里弯弯的小桥、湍缓的流水、青色的石路与古旧的宅院构成了一幅诗意盎然的景象。
   作为一个匆匆过客,走马观花地领略了婺源。如果想真正结识她,真正走进她的精神世界,真正领悟她的独有的美丽,恐怕得需要很多时间的。

共 11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婺源不仅出产茶叶还出产举人、出产哲学家和教育家,婺源的山水没有工业污染,婺源古村宅很有特色。虽是蜻蜓点水般的游览、走马观花般的领略,自然人文及民风也有了大致的印象。文章描写的婺源是那么美丽又神奇,唤起人们走近她的强烈愿望。[编辑:漫雪冰天]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s蚂蚁        2008-12-01 14:52:39
  清净的山水、宁静的古村,文章展现了如此美好的世界,令人渴望!问好清晨的阳光!
2 楼        文友:齐牛        2008-12-01 15:49:10
  作者虽然说是走马观花把婺源简单介绍给了读者,但在精短的文章里,却把那里的茶园、清溪、古建筑用粗线条勾勒出来,给读者以十分清晰的印象。如此美丽古老的城镇,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值得倍加珍惜。感谢作者赐稿!
淡薄名利,快乐人生。
3 楼        文友:叶口菇        2015-09-12 18:48:19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