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菊韵☆文学评论】冷暖人生

绝品 【菊韵☆文学评论】冷暖人生 ——浅析ran.t小说《故事》


作者:秋梧飘絮 探花,14702.7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661发表时间:2011-01-22 18:29:08
摘要:“故事”,这个词每天都要在红尘里打上好几个滚,串联喜怒哀乐,见证悲欢离合。陶然(也就是ran.t的本名)素来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提炼、研磨,进而把生活的真实转化为艺术的真实,多层面地给读者以体验、劝诫、憧憬或感悟,那么,他笔尖流觞的这个故事,又以怎样的唱念做打演绎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揣着复杂的心情,我走进《故事》,在作者舒卷自如、张弛有致的字里行间走走停停,眼前有一幅画卷徐徐展开,上面书写着四个斑驳陆离的字——冷暖人生。

【菊韵☆文学评论】冷暖人生 “故事”,这个词每天都要在红尘里打上好几个滚,串联喜怒哀乐,见证悲欢离合。陶然(也就是ran.t的本名)素来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提炼、研磨,进而把生活的真实转化为艺术的真实,多层面地给读者以体验、劝诫、憧憬或感悟,那么,他笔尖流觞的这个故事,又以怎样的唱念做打演绎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揣着复杂的心情,我走进《故事》,在作者舒卷自如、张弛有致的字里行间走走停停,眼前有一幅画卷徐徐展开,上面书写着四个斑驳陆离的字——冷暖人生。
  
   【一】明暗掩映的情节
   瑶瑶和网友沈哥聊天,戳穿他实际比她小的谎言之后,他心虚闪人,独留她在房间里赌气。太婆婆略施小计“诱”瑶瑶出来吃饭,然后给她讲述“拍一拍都是灰尘”的才子佳人的故事,而她每次都是听了个开头就跑,用“我要玩电脑”的借口搪塞躲避。在又一次和沈哥网络对话的时候,他表达了对瑶瑶的好感,还文绉绉地吟了一首《蝶恋花》,暗寓自己隐瞒真实年龄的苦衷,是担心她因介怀年龄问题,瑶瑶尽管对他不无好感,却也有些无措,加上对诗词的理解不尽如人意,索性去求教“最喜欢这些”的太婆婆。此时的太婆婆正坐在餐厅的椅子上,叫她,她不应,推她,她斜斜地滑了下去。瑶瑶大惊失色之下用手去探,鼻息全无——太婆婆已经在无知无觉之中驾鹤西去!给父母报了丧,瑶瑶尤不能相信太婆逝世的现实,在心理极为脆弱的当口,沈哥的沉稳温厚给了她莫大的安慰。把太婆婆葬在她姐姐旁边之后,整理出来的遗物中有几页发黄变脆的信纸,上面记录了一个年代久远的“才子佳人”的故事,正是太婆婆看似浪漫实则悲怆的爱情。此时沈哥的信息适时而至,把沉浸在怅惋情绪中的瑶瑶惊醒。他的“有些故事已经过去了,有些故事才刚刚开始”的话温情无限,亦意味无穷,给了她“往前看”的勇气和信心。朦胧泪光中,瑶瑶仿佛看到太婆婆在微笑。
  
   《故事》情节并不曲折跌宕,简而述之,用“我”的故事和太婆的故事为线索,一明一暗贯穿于整个作品,一方面以冷静犀利的笔触批判了锐秋“要的不是喜欢他的女人,而是整个没落贵族的身份;不是要我这个人,二是钟意‘公子小姐月下私奔’的佳话”的浮于表层的伪爱,又不忘细致宽厚地借了沈哥的口,让读者看到真爱的希冀,相信超越年龄差距、不讲身份隔阂的爱总是有的;另一方面,从外婆“荷姐儿”去世之后太婆婆的故事就找不到听众的心酸事实,隐隐揭示孤寡老人缺乏真正精神层面上的关爱这一社会现状,厚重深邃的思想内涵使得这篇小说有令人玩味的余地,在阅读的愉悦中感悟抑或反思,纵然篇幅不长,形式也不热闹,却富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浓淡适宜的人物刻画
   《故事》中出场的人物不多,但是作者精微描摹,化工肖物,使每个形象鲜明饱满,独具个性,真正达到了“不惟能画眼前,且画心上;不惟能画心上,且并画意外”的境界。试着分析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太婆婆虽然家道中落,然而毕竟出身书香门第,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内心极丰盈,精神世界并不贫瘠,从瑶瑶不谙诗词要搬救兵,从朵云轩信纸上“一笔娟秀流丽的小楷”,从她记下的“一个同样流丽的故事”中可窥一斑,也许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生命中的那一场错爱,误了自己的一生。
   民国时局不稳,父亲为求动荡之中的相对平稳把门关了起来,却关不住她的心,她感到“很闷,很憋气”,向往高墙外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基于这点,才有了与“张生”的眉目传情,芳心暗许,甚至不惜与家族决裂,勇敢地与之私奔。随戏班辗转奔波的浮萍生活没有压弯贵族女子的腰,夫君锐秋的举动却让愈加坚忍的她灰心,最后认识到他们情投意不合,两人之间存在的鸿沟永远无法弥合的时候,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一如她当初义无反顾的跟随。
   投奔了姐姐安顿下来之后,腹中的小生命给了她崭新的希望,“我做不成好女儿,好媳妇,总想要做个好母亲”,每天“忙着做小衣小裤,虎头鞋,猜肚子里是男是女,成天笑得格格的”,充实,快乐,就连空气都似乎洋溢着幸福的味道,过往的阴霾寂然无存。然而世事难料,乱兵临门,逃命的慌乱中不慎摔跤,把孩子摔没了。失去了这个不知是男是女的孩子,也意味着失去了与锐秋最后一丝关联的维系,心中的悲痛在“我本来想给锐秋留着这点儿骨血的”一句中迎面扑来。
   苦难即使像叠彩杯,生活还得继续,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不经意间时间的转盘指针就指到了建国,太婆不愿做姐姐姐夫的依附,找了事做,自力更生,有时还“贴补他们几个”,坚强而独立。然则没有儿女绕膝,总是人生一大憾事,太婆喜欢姐姐的女儿“荷姐儿”,把她“当自己的孩子那么疼”,乐在荷姐儿的笑容里。善良的母性光辉透出来,亮了读者的眼,也涩了我们的心。太婆是重情的,不能给父母送终,是愧疚;再没见过锐秋,是牵挂。偶然遇到“白马将军”,巴巴地打听戏班的事,当知道锐秋为了保住张生的戏服而被踩碎了手骨的时候,她不敢多说,只笑了一笑,说:“他整个儿是个活在现代的古代人。”人生如戏,而戏非人生。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锐秋给了太婆爱,也打碎了太婆的爱,锐秋是张生,而太婆却始终不是他生命中的莺莺。每每午夜梦回,锐秋踩着鼓点,伴着锣声,甩着袖子出现,一径儿那么目光灼灼地望着太婆的时候,可不知,她可曾后悔过拥有这一场邂逅?我想,该是不悔的吧,因为她那些“拍一拍都是灰尘”的故事已经无数次地重复过,还“说得津津有味的”。时光流转,她的聪敏,她的才情,她的坚韧,她的狡黠,甚至她的坏记性,她的罗嗦,她的老人斑……给人太多感触,只能留一声轻叹,叹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除了太婆的形象熠熠发光之外,瑶瑶和沈哥的个性塑造,也处理得层次分明,可圈可点。“言为心声”,作者主要是以人物语言凸显其性格特征的,例如瑶瑶和沈哥在网上一递一句的聊天,例如“我”和太婆的对话,人物就在这些极简洁、生活化的描述里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三】踏雪无痕的技巧
   陶然不仅在组织情节时胸有全豹,在人物塑造上高屋建瓴,而且在技巧的运用上独具匠心。
  
   隐喻。在我看来,“京酱肉丝”喻亲情,纵然味道绝佳,却耐不住翻来覆去的品评,让人从喜爱到平淡,再到厌烦,直至失去了才懂得其珍贵,收获“前尘隔海,古屋不再”的后悔和愧疚。“墙”则意味着封建家族阶级等分的禁锢和社会环境的隔阂,身居“墙内”的人儿,心里充满着对墙外自由、平等的广袤天地的向往。这些隐喻,在字里行间摇曳生姿,意味深长。
  
   类比。锐秋初遇太婆时演《西厢记》,唱“门掩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恨天,天不与人行方便”,张生眼儿媚,太婆心儿醉,“和羞走”,他的声音却一路相随,“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而沈哥在电脑上对瑶瑶说的是“墙内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戏文诗词互为呼应,一样的心动,一样的爱恋,只是稍有不同的是,一个是真情流露,惴惴不安;一个是欲扬先抑,成竹在胸。如此写的好处还有一点,那就是为接下来的情节走向和结局埋下伏笔。
  
   今昔穿插。《故事》里,作者的空间挪移、时间转换,过去和现在来回穿插,我的故事、太婆的故事,眼前的情景、久远的回忆……桩桩件件浑然一体,不着斧凿,其用笔的游刃有余显示出谋篇布局的十足水准,以及细节嵌入的深厚功底。
  
   环境衬托。明末文学家王夫之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即一切描写景物的文字都在于写作者之情意,由此可见,环境描写主要是为展示人物的行动和命运,以及刻画人物的性格创造服务的。提供生动的衬景,也因带有象征的性质而间接地表现主题。陶然深谙其道,虽不敢说登峰造极,也算“一览众山小”了。例如瑶瑶随着爸妈为太婆婆发丧,把她葬在外婆旁边。“墓碑左右是两个石狮子。”仅仅一句,就让人失了神。一方面它是呼应前文“从前有一户大户人家,有姐妹两个。那人家门口有两个石狮子”,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对太婆生于斯,抛于斯,最后又回于斯的冷暖人生的慰藉。的确,这两个石狮子下的姐妹情,不管是动荡的乱世,还是安稳的现世,始终散发着馥郁的芬芳。
  
   心理刻画。精微的心理描写是本文的亮点之一,它们均匀的揉散在文中,就像散落在黑色天鹅绒面上的珍珠,看似漫不经心的点缀,实则起了极为重要的烘托渲染的作用。如“她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拍一拍都是灰尘,还说得津津有味的”,把瑶瑶不厌其烦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再如“我忽然想,要是我扮莺莺,只怕比她还好些呢。”“我抬头看了看天,阳光灿烂,照得人发晕。”典型的少女怀春,情窦初开。正是这些枚不胜举的精细描摹,使得人物形象更为立体,为揭示主题做了很好的准备和铺垫。
  
   【四】舒展自如的语言
   陶然的小说语言充满着书卷气和典雅性,含蓄蕴藉,富有温润的质感,而且不局限用一种风格纵向统领全文,简练的白描和华美的描摹相得益彰,巧妙地溶于叙述之中,不仅准确,而且传神,犹如“细雨湿流光”。例如“敲门声停了,一片寂静。我悄悄走到门边,倾听外面的动静,过了半晌,把门拉开,太婆婆正笑眯眯地站在面前。原来她在跟我玩游戏呢。”寥寥几笔却形象生动,瑶瑶的调皮、太婆的狡黠使人历历在目。
   再如“我给爸爸妈妈打过电话,回到餐厅,蹲下来,像儿时一样,把头挨着太婆婆的胸口,闭上眼睛,拒绝现实。‘京酱肉丝’的味道一阵阵飘来。泪水悬在颊上,热热的,痒痒的。”失去太婆的痛苦隐忍,一下子击中读者心灵深处的柔软,感同身受。
   “这小生唱得真好,又是单单薄薄,面如傅粉,真有些像‘多愁多病身’了。‘莺莺’却不讨喜,脸盘儿太丰盛,满头珠翠,不是我心里的莺莺。”外貌描写凝练而别致。“那张生虽在台上,温存款款之意,却借着眼风一五一十朝我送了过来。我脸上滚烫,偷眼打量左右,看可有人留意到。大家看戏看得入神。三姨太如醉如痴;二姨太一边用长长的指甲把一串晶紫晶紫的大葡萄褪下皮来,放在托盘里奉给父亲,一边不时地扫着台上。大约每个人都觉得‘他在朝我看’。”灵动机俏的笔下,人物各具情态,让我想起了《红楼梦》中对众人笑语的描写……炼字择句贴切得体、情韵和理趣兼具的语言,兼顾到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审美,达到“雅俗共赏”,使人“甘苦自明”。
  
   一直觉得,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故事中的风雨飘摇,故事中的阳春白雪,故事里的缱绻和辛酸、缠绵与凄清,唯有故事里的人儿冷暖自知。而我们则在“这个故事是故事,这个故事不是故事,这个故事还是故事”的一咏三叹中进行冷暖人生的审视和思索。故事未完,思索未完——完不了。
  
   原文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25062故事

共 42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美辞华的评论,极具思辨与理性,蕴籍、又无处不细致妥贴,一文一字都切合原作的行文痕迹,捕捉到字里行间那怕最微妙的一丝丝情绪的变化,从原作的情节、人物刻画、技巧、语言逐一解析,又颇具匠心地嵌入一些故事之内、文字之外的人生感悟,尤显得出彩。赞!推荐!【编辑:疏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1222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疏影※        2011-01-22 18:31:24
  文美辞华的评论,极具思辨与理性,蕴籍、又无处不细致妥贴,一文一字都切合原作的行文痕迹,捕捉到字里行间那怕最微妙的一丝丝情绪的变化,从原作的情节、人物刻画、技巧、语言逐一解析,又颇具匠心地嵌入一些故事之内、文字之外的人生感悟,尤显得出彩。
回复1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1-01-24 17:24:27
  抱~~
2 楼        文友:※疏影※        2011-01-22 19:18:08
  现在坐下来静静的欣赏絮絮的文章,首先题目就抓住了我的心,冷暖人生,既是故事何谓冷暖?冷在哪里暖在何处?随文章的层层深入思绪渐渐明了,太婆婆“拍一拍都是灰尘”的故事让人感慨又感动,瑶瑶和沈哥的感情让人生出许多美好和希冀,说实话,我并没有读过陶然老师的这篇文,自然不敢妄加评论,但是从絮絮的评论里也可看出此文的精彩和缱绻,写完这段,我就去拜读陶然老师的“故事”去了,问好絮絮,感谢投稿秋月,希望开心!抱抱!
回复2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1-01-24 15:58:51
  谢谢疏影的解读,秋月是我最喜欢的社团之一,因为朋友在,你在。:)
3 楼        文友:秋天的童话        2011-01-22 20:49:58
  欣赏絮絮的美文和疏影的精按。冷暖人生,看絮絮评论后,让我又学习了。现在去看这个故事去了。
一切美好,缘于真挚。
回复3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1-01-24 16:05:13
  嗯,谢谢童话关注,这篇《故事》写得很好,我的评论描摹不出其神韵的万分之一。:)
4 楼        文友:坏小子        2011-01-22 21:14:11
  呵呵,看了读了,读了,冷暖自知地睡了睡了。
呵呵
回复4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1-01-24 16:05:49
  坏小子,睡了别忘记醒过来哟~~嘿嘿
5 楼        文友:王青苔        2011-01-22 22:29:57
  写得好呀!!!
小说迷
回复5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1-01-24 16:07:14
  才子青苔驾临,蓬荜生辉~~~
6 楼        文友:叶雨        2011-01-22 23:45:19
  一篇很有深度的文评,读来感触颇深。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6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1-01-24 16:09:16
  谢谢雨姐姐的推荐。祝秋月越来越好!
7 楼        文友:司药        2011-01-23 00:00:36
  又见然最简单,最没有计谋的《故事》引发的感思,药深为触动:“故事里的人儿冷暖自知”,故事外的人儿冷暖呢?药高度认同秋儿“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比喻,那么,每一个故事里的人如何“写”自己的故事,需要的便不只是技巧而更需要心境和投缘了……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回复7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1-01-24 16:12:07
  心境,投缘。我喜欢这两个词。药姐,希望你保持好心境,别让我们这群投缘的姐妹担心啊~~~
8 楼        文友:轩程        2011-01-23 00:07:56
  秋师姐~俺来也~轩阅过~
卖文字的人
回复8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1-01-24 16:13:34
  嗯嗯,轩的脚丫蛮深的~~~~
9 楼        文友:孙本召        2011-01-23 09:19:02
  人生冷暖,岁月幸苦,这就是我们走过的生活经脉。问候絮儿!
一口木刀雕文字,两袖清风笑人生。
回复9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1-01-24 16:16:01
  生活经脉,往往冷暖自知。本召来了,好开心,絮儿问好,希望能看到你更多的好作品。:)
10 楼        文友:浅泠        2011-01-23 19:11:35
  佳作,佳评,欣赏学习,问好
回复10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1-01-24 16:16:56
  谢谢浅~~
共 29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