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好吃不过饺子

编辑推荐 好吃不过饺子


作者:孟浪 举人,5315.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32发表时间:2011-01-29 16:07:24
摘要:传统美食里的人文内含太丰富了

饺子有太显赫的前世今生了,麦当劳,肯得基想嫌弃它,想排挤它,却被一些历史感,深邃感吓住,名头再响,来头再冲,激起再狂热的饮食浪头,在一碗热气飘浮的饺子面前,都露出了那么点怯,那么点短,那么点薄,那么点苍促,那么点余韵不足。
   饺子是与千年文明相伴,是有古老传统撑腰的,什么东西一旦传承有序,一旦说得清来龙去脉,就显出了庄重,显出了高贵,显出了气派。那些机器生产的快餐,只凭千篇一律的流程,如法炮制的味道,在微波炉里一热,带着可疑的身世堂皇地呈现出来,揭开华丽的包装,里面草率地塞着洒满调料,防腐剂的肉和面包,实在无法和看似平和,实则姿态万千的饺子相比。
   饺子的显赫又是不露山水,气定神闲,访贫问苦的,欠一身债的杨白劳都敢于在过年时包一顿饺子,白菜萝卜皆可入馅,包上,捏成好看的月牙儿,就和珍馐入馅的饺子没什么区别,烧一锅沸水煮着,饺子下到锅里,浮浮沉沉,咬开了,品尝到的是那么一份烫到心里的体贴。那么一份热烘烘的生命渴盼。
   饺子那么轻描淡写地就消除了窘迫,一张面皮,把尊严和平等恰到好处的包起来。
   饺子的历史,饺子的品类,饺子的传说,饺子的包法,汇集成饺子的文化,源远流长,太复杂太丰厚了,就象茶文化,酒文化,红楼文化一样,可待追索,探秩无穷。还是那句大俗话来得实在:好吃不过饺子。
   饺子的好吃不仅仅在于品尝时的惊喜,也揉进了包饺子的一系列动手过程,这过程既悠长,闲适,又忙活,累人,饺子的味道和每一道程序都息息相关,和家和爱也息息相关,所以家庭主妇乐于亲力亲为,她们完成的哪里是一餐饭,简直就是在精雕细刻一个艺术品,内里凝聚着一个家柔柔的召唤。
   一大早就得和面,添水,揉,行云流水似的,软了硬了尽在掌握中,面要醒几个小时才能有韧性。然后去菜市场买新鲜的疏菜和肉馅,回来砰砰的剁,楼上楼下都听得见,好象在宣扬日子的有声有色,惹人垂涎,力量在菜板上有条不紊地施展,渐渐有了节奏感,听的人忍不住猜,这剁的是什么呢?越到最后,无论什么都演变成了馅,就越有成就感,哪里是在剁菜,分明就是在变平庸为神奇,葱啊,姜啊,白菜啊,芹菜啊,已经分不清你我了,盛在器具里混沌又滋味丰满。
   调馅的过程就更象画家拿着调色板在描绘美,描述一种境界。充满了想象力的发挥,什么和什么配在一起才更增风采,什么样的量才最恰当,等到一切水乳交融以后,连空气里也洋溢着美味。
   一团面,一盆馅,面板,擀面杖,都摆在面前的时候,就可以打开电视,边看边包了,是一种充实的休闲,薄薄的面皮,在手里揉捏,变得饱满,丰腴,一个一个站着,渐渐成行,成片,再看它们的时候,既满足,又好奇,煮出来是什么样,什么味呢?
   有时候,也包纯素的,小白菜,加点虾皮,加点鸡蛋,调上香油,盐。搅拌的时候觉出了轻盈,少了点分量似的。这么清淡的饺子不是用来解馋的,在如今要啥有啥的条件下,早已不需解馋了,只是为了享受饺子所带来的温暖和回忆。
   包饺子过程繁杂,细致入微,融入了人的情感,丰富,给予,包容,所以,在家吃饺子,吃的不是一个饱,是每道捏痕上的温情,是拌入馅里的缠绵。和这些意义相比,炸鸡,汉堡,透着粗枝大叶,透着急三火四。能填满一个胃,填不满一颗心。
   原来吃饺子,吃的是温暖,包饺子,包的是情怀啊。

共 13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看去颇平实的文字,却耐读耐品。关于饺子的文字不少,但鲜有能够读出独到滋味来的。该篇文章则给我们一抹亮色。尽管其中某些字句不乏落套之嫌,但是整体上还是让人眼前一亮,很有朴质的味道,经得起咀嚼。【编辑:夏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冰        2011-01-29 16:07:47
  看去颇平实的文字,却耐读耐品。关于饺子的文字不少,但鲜有能够读出独到滋味来的。该篇文章则给我们一抹亮色。尽管其中某些字句不乏落套之嫌,但是整体上还是让人眼前一亮,很有朴质的味道,经得起咀嚼。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2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1-01-29 16:37:58
  别开生面的饺子大餐,让人垂涎三尺。作者用了对比的手法,以饺子的历史渊源与做法同那些速食粗糙的垃圾食品作比较,证明了饺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好吃不过是饺子,清香,诱人,并且让你有一种家的温暖。作者在叙述的同时,融入对生活的感悟,精彩之外颇多,如“饺子那么轻描淡写地就消除了窘迫,一张面皮,把尊严和平等恰到好处的包起来。”形象生动,让人若有所思,若有所悟;“原来吃饺子,吃的是温暖,包饺子,包的是情怀啊。”道出了读者的体会与心声,欣赏,祝福新年快乐!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回复2 楼        文友:孟浪        2011-02-02 11:24:11
  谢谢点评,指教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