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总理“接访”让人倍感温暖

精品 总理“接访”让人倍感温暖


作者:空中飞 榜眼,2461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14发表时间:2011-02-05 10:23:15

【江山·时事述评】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4日下午前往国家信访局,与来访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并就政府工作听取意见。这是共和国总理首次与来京上访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1月26日人民日报)。温总理与来访群众面对面交流不是一次简单的“接访”,而是为领导干部广纳民谏作表率。其公仆本色,人民情怀,让人尊敬,令人感佩!
   原来24日下午2时20分许,温家宝总理来到位于北京市永定门西街的国家信访局来访接待室。走进接待大厅,来访群众有的正在填写信访情况登记表,有的正在排队递交材料。看到总理到来,大家都十分惊喜地围了过来。温家宝同大家一一握手,仔细询问从哪里来、反映什么问题等,叮嘱大家不要着急。一共八名幸运儿,把他们全部请到会议室坐下,让他们分别诉说自己的委屈和要求,听取他们对改进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温总理在接待大厅对来访群众庄严承诺:“只要诉求合理,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总理带了一个好头,告诫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注重并善于倾听各个层面群众不同的意见和不同呼声。从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中,听出责任和义务,听出方向和努力,听出鞭策和警戒。真正做到群众有苦干部心里难甜,群众有难干部心里难安,群众有冤干部心里难平,真正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正值年末岁首,春节将至,为何来京上访的人都还不回家呢?证明地方政府有些事情不作为,要么是为所欲为。温总理明确指出:“实行领导干部接访、基层负责,目的就是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依法行政、落实政策、加强工作,把问题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如果问题在基层早解决了,谁还会去上访?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温总理与信访群众面对面交流中深受启迪,主动到偏避的地方察民情、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听民意、到困难的地方解民忧、到贫困的地方帮民富。切实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始终将权力的运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总理不可能亲自一个一个解决上访个案,他这次亲自“接访”的用意,其实是为各级政府作示范。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对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视信访群众为自己的亲人,把群众诉求作为自己的大事,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配合到位。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和谐,努力推动科学发展。在现实工作中,有的干部对信访工作存在不正确的认识。认为群众的信访会损害自己的权威、阻碍工作的开展、会破坏社会的稳定,因而对信访群众总是耿耿于怀、严加防范。对人民群众的心声、呼声,置若罔闻,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各级政府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都应该像总理一样,端正态度,学会面对面与群众交流,倾听他们的诉求,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毕竟无理取闹的上访者微乎其微,不要把上访人员称作是“刁民”,是“不稳定因素”。不给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靠形形色色的“截访”,社会永远是不能保持稳定的。群众利益无小事,对群众愿望上心、对群众生活关心、对群众疾苦动心,是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温总理这次亲自“接访”的目的,是为各级领导干部如何倾听群众的呼声、面对群众的批评,树立了正确的导向。对一时不能解决的,也给每位信访户认真的答复,认真做好疏导解释工作,促其终访。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稳定,促进和谐。
   建国60年来,共和国的总理第一次面对上访群众,说明温总理是一位尊重人民、关心人民的好总理。他是寒冬腊月里的一股暖流,温暖了全国民众的心。我从电视中看到了总理接访画面,他不仅仅是对上访群众的关心,对群众反映问题的重视,对群众疾苦的关注,而是体现总理深厚的民生情怀。一个大国总理,日理万机,每时每刻都要处理多少国家大事,然而,温总理心里仍然放不下冒着严寒上访的群众。温家宝强调,要拓宽人民群众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政府,负责任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只有善于倾听群众的呼声,勇于面对群众的批评,政府工作才能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一席话,令在场的群众听了心里倍感温暖。温总理面对访民强调的一席话,客观指出了基层政府工作的不足之处,昭示当前基层政府官员的一些弊端,并明确重申改进政府工作的具体目标和方向。
   总理能接访,表明的是中国政府有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勇气和智慧。“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出自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论衡》中的名言,近些年数次被温家宝总理引用和提起。总理深知政府执政的得失只有群众最清楚,要了解真实的情况,只有深入群众。面对改革进入“深水区”,如何破解中国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的系列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社会保障、环境污染等难题,只有首先到群众中了解真实的情况。总理在日理万机中接访,给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做出了好的榜样,那么省、市、县的各级政府领导干部自然会知道应该怎么做。总理接访中同时也传递出,各级政府都应带着责任和感情,重视群众信访的要求。
   总理的言谈和行动,与基层政府一些官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总理对信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所作的回应,是对那些粗暴、野蛮地对待上访群众的做法的批评。有的群众去政府部门反映问题,连领导的面都难以见到。有的基层干部面对群众,态度冷漠言语刁难。还有的对于群众不断反映,却总是装聋作哑、拖延推诿不予以解决问题。甚至有一些干部,内心把来访群众当成了对立面。诸如此类,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某些干部事实上高高在上,已经严重脱离了群众。
   本来,群众来信来访是我国解决群众问题的一条重要渠道和途径。既可以让上级机关了解民情民意,也拉近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消除了隔阂,缩短了距离。然而如今,一些地方领导怕见群众,都是唯恐避之而不及。一些地方领导下基层,发现有群众来上访后,领导不是直接面对问题,而是见群众就跑,结果问题得不到解决,时间一长,领导与群众之间就形成了隔阂。有些官员“遇到上访绕道走”,能推就推,能躲就躲,甚至与群众打起太极拳,从而使本来不复杂的问题变得复杂难解。如果将群众的来信来访重视起来,群众有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群众也不会去北京,要找总理,更不会到处截访。这都是由于怕群众上访,各类行政程序没有向社会公开,并没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府的工作只符合上级领导的意愿,符合自己升官的政绩意愿,没有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忘了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核心。
   一直以来,老百姓上访,所求的不过是可以正常、幸福的生活。没有迫不得已的原因,不会到衙门“敲冤鼓”,更不会赴京“告御状”。如果各级地方政府都能够正确对待群众的诉求,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是完全能够把群众的诉求解决好,利益维护好,情绪疏导好,意愿反映好的。这就要求地方官员要正确引导,让老百姓能更信任司法公正裁决,让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想到用法律手段来维权。毕竟,如果总是用非法治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其实会导致恶性循环。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履行职责,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政府工作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那么老百姓才会安居乐业,才会一心扑在工作上,努力创造美好的明天,上访自然也就消失了。
   (2011-01-2622:53:05)

共 30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总理“接访”,实为各级政府作示范,表明的是中国政府有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勇气和智慧。本文详细阐述了总理接访的实际意义,深刻剖析了各级政府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存在的一些弊端,值得深思。推荐共赏!【编辑:上官竹】【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206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竹        2011-02-05 10:23:51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总理“接访”,实为各级政府作示范,表明的是中国政府有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勇气和智慧。本文详细阐述了总理接访的实际意义,深刻剖析了各级政府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存在的一些弊端,值得深思。推荐共赏!
联系QQ:1071086492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