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芙蓉外史》之《归宗记》(二十四)

  《芙蓉外史》之《归宗记》(二十四) ——第二十六卷 小乱逃城市


作者:陈晓江 进士,6337.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691发表时间:2011-02-19 21:56:23

《芙蓉外史》之《归宗记》(二十四) 第二十六卷小乱逃城市
  
   第一章乡间习俗
   时川寻侄儿继鹰回归芙蓉村的时候,刚好鸣吟又在杨山湾坦设了花会坛。
   萧王殿求花会的人多起来了。芙蓉村东南角殿根一带集中了陈五侯王殿、文昌阁、娘娘宫、三星祠等殿宇。一时间殿根一带香火骤然盛起来,香客主要是求财求花会的人。他们把最好吃的诸如猪肉、米饼等东西拿出来敬拜鬼神菩萨,希望能指点下一筒花会做什么。鬼神菩萨吃得舒心的话,就给托梦,在花会单上点个圈或作个苍蝇粪一样的什么记号。
   鸣烟等打赌黄贩求花会的花样特别多。芙蓉村南门外三官亭里的三官大帝求了,涵洞伯伯求了,茅坑姑娘求了,殿主爷求了,后来想到了村里的保长茂柳,说保长跟殿主爷级别一样大,随手圈圈花会单也会准的,就着他点花会单。
   求神的风气进一步蔓延,水池里、岩洞中用于镇妖的红犁头被拔掉了,停放在棺材厝中有尸体的棺材也被打开了,连坟圹被扒开了;最绝的算是把死嫩儿挖出来称,斤算了算两,两算了算钱,根据1-34对应顺序从“林太平”起排到“田福桑”,求得明天花会筒中会做哪一名花会神的名字。
   继鹰看鸣烟叔伯舅公爷在三官爷亭里的焚香求花会,就靠近看。蛎灰坦上事先画了花会单,只见他与另一个人用手轻轻地抬着桃树枝杈,在蛎灰坦上一圈圈旋转,待旋转一定圈数后,鸣烟两人都放手让桃树枝杈自行运动。
   有个在旁边观看的小孩子打趣说真有趣。继鹰说这有啥,我叫它停它就停了。继鹰看叔伯舅公爷绷着脸并没有什么其它特别的表示,就喊一声“停”。那运动的桃树杈便停了下来不动了,树杈丫子停在“双合同”上。鸣烟说继鹰多嘴,冲犯了他的好事,要轰他,叫他滚远点。
   第二天,鸣吟的花会拔筒,做的花会正是“双合同”。鸣烟非常后悔没有贶继鹰的彩。
   鸣烟用汤圆求花会。他把写着34名花会神的纸条分别馅在34个捏得一模一样的汤圆里面,放在锅里煮,看哪一个汤圆先被煮熟而第一个浮上来,然后根据所馅的花会神名字捺花会。结果,第二天,捺先浮起来的花会神倒没有捺准,鸣吟的花会做的却正是被继鹰最先吃出来的花会神名字。从此,鸣烟对继鹰便另眼相看了。
  
   冬天,趁着农闲时节,芙蓉村要排练舞鱼龙灯。由于芙蓉人读书入仕、农耕为本的传统观念起了变化,青少年不再执着学文,而多数转向学手艺,学做买卖,稍有能力的人大都外出谋生。深山没大树,蓬蒿当丈杆,村里有这等大的活动,连继鹰这样的矮人也被派上当龙脚的用场。
   芙蓉是荷花之地,相传若是舞布帐龙缠坏荷花的话,村里一定会有房屋起火的。因此,每逢春节都有舞鱼龙灯的风俗,为的是喜庆五谷丰登,祈求神明保佑人口太平,六畜兴旺等。
   鱼龙灯是由两个龙珠、头鳌、二鳌、三鳌、鲳鱼、双连鱼、草甲、鲫鱼、鲤鱼、鲪鱼、金鱼、红鱼等十三档龙脚组成。整支队伍加上乐队及首事、参龙、联络员与副手,供蜡烛、挑担的人员等共30人左右,其中七八个舞鱼灯的龙脚是小青年。
   在老宗坦里,经过象征性地筛选面试,继鹰与马昭都被定为舞鱼龙灯的龙脚。马昭年龄比继鹰大,身材比继鹰高,在继鹰面前自然什么事都不肯认输。偏偏鱼龙灯的人事是继鹰的叔伯舅公爷鸣烟安排的。鸣烟包庇,让矮人继鹰负责背二鳌这一档,马昭人都长许多的,反而屈背三鳌。
   排练时既闹哄哄又喜洋洋,要排练的节目有:双龙登门(开门),双龙团云(团云),双龙喷水(龙喷水),蝴蝶采莲(铰剪阵),荷花盛开(四角阵),金龙摆尾(十字阵),群龙戏水(梅花阵),风摆荷叶(穿梭、柴爿阵、长蛇阵),二龙呈祥(回营)。排练期间鸣烟有意处处让继鹰出风头。继鹰吃得痛快,唱得痛快,玩得更痛快。马昭暗中与继鹰较劲,试比高低,好事却处处被继鹰占先。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继鹰似乎开窍了,一些天才的东西被激发出来。马昭在舞步等方面远不如继鹰。继鹰常常带着教训的口吻讽刺他,后生勿犟,桶箍难上,好好跟我学吧。
   正月初一至十五是正式舞鱼龙灯的时间。事先,继鹰做为联络员将写着确切日期的龙贴分送到能接受舞龙的人家屋里,让他们准备香烛案、花炮、红包、鸡肉、大米、水果等等,届时进行接龙。
   为了龙脚太平,龙阵出发前,先拜了殿主爷。到人家道坦头舞鱼龙灯,先拜六神,然后继鹰端起酒杯,祭天酹地。舞龙结束,参龙鸣烟讲些吉祥话,叫主家将红包的钞票高升、再高升,然后叫继鹰将红包、大米、水果收来。米升收来之前,继鹰撮几粒子孙米,往外撒出去,高叫“撒子孙米,归百万仓”。
   继鹰在每个道坦头都品尝一点吃的东西,然后很在行地对主家称赞几句,村民们这才知道原来他会跳会舞会唱,还是很会品尝美食的专家。由此马昭更恨继鹰。
   通宵达旦一夜舞十几座屋,乃至几十座屋不等,还将鱼灯舞到外地去,一直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结束后竹篾骨架纸糊的鱼龙灯在殿根烧掉。
   继鹰来不及为烧掉鱼龙灯而感到遗憾,闹花灯的高潮又起。花灯一般是篾骨架外面糊上薄纸做成的。每户做一旺灯,有六盏一旺,有八盏十盏一旺不等。殷户也有讲排场的,不肯落后于人,花灯往往用料考究,做得非常精致。灯种类很多,有凤凰灯、宫灯、莲花灯、鲤鱼灯等;灯上还画有故事人物,或写着灯谜。元宵之夜,灯彩流光,璀璨迷人,赏灯的、猜灯谜的人把主要街道及各祠堂等公众游乐场所挤得水泄不通。老宗坦里还摆鳌山,老宗里唱介绍陈十四娘娘修行学法的弹词《南游记》,直唱个七天七夜。
   到了正月廿九更深夜阑时,所有村民都提灯在老宗坦里集中,组成一个长长的烧灯队,然后鼓乐齐鸣,继鹰背火球在前领路,队伍由车门出去,北上煺牛墩,到秋分田转弯,往西过郑山脚至萧王殿、杨山庵,再折转往南,经过倒骑龙,往东过三间灰寮,至陈五侯王殿,最后在殿坦里烧灯。
  
   过了正月,舞鱼龙灯等活动都已结束,芙蓉人马上又着手二月二祭祖活动。继鹰迷醉正月的舞鱼龙灯活动带来的快乐,一有空就在陈五侯王殿坦等公共坛场转来转去,偶尔在人家做佛事祭祀时,做一些背凳做行堂的下手活,另外,手头有点舞鱼龙灯拿红包分来的钱也准备消费掉。只要有什么热闹的事,他就飘飘然神乎其神起来,而这个时候身边总有一个马昭冷嘲热讽。
   马昭他越长越像三国里的司马昭,继鹰有意叫他“司马昭”,并故意张扬开去,不久,马昭的真名反而没人叫了,真名只是在书写成文字的时候用得上,平时就连他自己的上辈人也叫他司马昭。
   看到马昭在殿坦卖甘蔗,继鹰便凑上前去,询问2角钞票能买多长一段甘蔗。马昭说:“我这甘蔗青皮朗节,吃了还赖添。”边说边将用甘蔗刀在一株甘蔗上架了一下,示意2角可以买那么一段。
   继鹰说:“司马昭,你也太小气了,2角钞票才这么一点呀?多一点吧。”
   “不行,矮人国,我最多只能给你那么多。”马昭再一次将甘蔗刀在甘蔗上架了一下,不过这一次他也作了让步,甘蔗刀往下退了一条线地。
   继鹰还是不肯,说:“那我不买了,殿坦里甘蔗有的是。”
   马昭鄙夷地说:“不买就不买。你这2角钞票×皮一样,谁稀罕?”
   继鹰并不为自己的2角钞票而感到自卑,说:“你不稀罕有人稀罕,2角钞票‘劈三刀’说不定还可以得一株甘蔗呢。”
   “你有这样的命,不用躺床上病呗。你有这本事吗?”马昭欺他。
   “2角劈一刀?”
   这时,有许多人围拢来看热闹,马昭说:“2角就2角。”
   继鹰用甘蔗刀扶稳立着的甘蔗,然后撤刀并迅速左右虚晃两刀,一二三,数到三时,甘蔗刀劈在甘蔗正中,动作连贯,一刀劈到底,一气呵成,整株甘蔗劈为两半。按规矩,甘蔗被刀劈开裂到什么位置,劈裂部分就归“劈三刀”的人所有,继鹰就拿走整株劈裂的甘蔗。
   那么多人看着,眼睁睁的让矮人将整株甘蔗拿走,马昭觉得这次风头又让继鹰抢了。他寻思在继鹰身上搞点恶作剧,就找庆鼠商量。说是找他商量,实际是撺着他在前面唱黑脸。庆鼠倒乐意听从马昭的调排。
   待继鹰嚼完甘蔗,庆鼠上前招呼他:“矮人国,你到底怕不怕鬼?”
   “怕什么,自己没有做极大的坏事,鬼神也不会与我作对的。”
   马昭乘机怂恿:“看来你的星宿豪光大,可能是鬼怕你的。”
   继鹰吹牛说:“那当然,难道还是我怕鬼不成?”
   “你既然什么都不怕,哪,正好,萧王殿的殿坦里有鬼,好多人走到那地方就逃,弄得大家都不敢走了,依我看也真有鬼。你真的不怕的话就去看看,鬼捉一个也给我们看看。”
   继鹰不信这个邪,就跟庆鼠去捉鬼,马昭则跟在后面看好戏。快到时殿坦时,庆鼠又嚷了:“啊,继鹰真有鬼,鬼正在叫呐。”
   继鹰说:“你讲神话还是在讲鬼话,看我的,再走十步路鬼就不会叫。”
   继鹰走十步路,那鬼叫声真的没了。马昭与庆鼠都感到不可思议。继鹰得意之极就想唱唱高调,他用大人教训小孩子口气说:“阿鼠啊,告诉你,马昭说我豪光大不怕鬼是假的,大家都一色的。其实是蚯蚓在泥下叫呐,我是见过蚯蚓吹箫的。咱们从小不就唱‘蚯蚓吹箫,吹到大街’吗?”继鹰口口声声说自己从小怎样怎样,似乎认为自己现在长大了。
   庆鼠悟到了蚯蚓吹箫的道理,但嘴上还是说得老成:“是啊,大街打盆,打成十七八粒。我只当唱唱罢了,哪敢真的相信有这等事?”
   “其实我一走近,地泥震动了,它就不叫了。所以说,只要心里踏实,就什么都不怕。”继鹰讲得还不痛快,还哼起了词文,“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哪啊……”
   马昭与庆鼠嘴上说佩服,暗里却骤起妒心,既生瑜,何生亮呢?两人商量,一致认为这矮人国一定要除灭。活鹿园的青少年大都外出谋生,庆鼠和马昭处处与继鹰抬杠,一方面欺活鹿园在家的人少,一方面也看不惯继鹰这翘头翘尾,自有一套的德性。
   互相之间争雄竞长,这个世界才热闹;互相之间争强斗狠,这个世界才充实。经过数度接触,继鹰知道庆鼠是继马昭之后的另一个对手。他奶名饭对,是嘉旺的孙子,他家堪称硬房硬家。庆鼠的母亲是冯家湾冯昌福的侄女,也就是当年死在父亲枪口下的冯坛祥的妹妹,嘉旺是昌福的表兄弟,亲上加亲。他家原先缺粮,母亲冯氏肚子里怀着孩子,一个人口粮两个人消化,饿得难受,就去冯家湾娘家吃番薯,可当夜就在冯家湾生了庆鼠。男孩生娘家占了娘家风水,他父亲按当地风俗习惯炊了一甑饭,饭甑上插上小银人、青桔和花生,把他对换过来,“饭对”的奶名就这样叫开了。冯家人丁不旺,庆鼠出世,冯家自是快活,许多产业都白送给庆鼠。说来说去庆鼠还是冯家的后脉,继鹰心里朦胧地感到古话“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至理性。
   庆鼠改名为“庆枢”,继鹰乘机为他取个“西门庆”的绰号,因未发现庆枢与西门氏之间有什么实质性雷同的地方,绰号一时得不到推广。
  

共 41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活鹿园的青少年大都外出谋生,庆鼠和马昭处处与继鹰抬杠,一方面欺活鹿园在家的人少,一方面也看不惯继鹰这翘头翘尾,自有一套的德性。经过数度接触,继鹰知道庆鼠是继马昭之后的另一个对手。细品精彩小说,欢迎更新。【编辑:上官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竹        2011-02-19 21:57:26
  活鹿园的青少年大都外出谋生,庆鼠和马昭处处与继鹰抬杠,一方面欺活鹿园在家的人少,一方面也看不惯继鹰这翘头翘尾,自有一套的德性。经过数度接触,继鹰知道庆鼠是继马昭之后的另一个对手。细品精彩小说,欢迎更新。
联系QQ:1071086492
2 楼        文友:月儿常圆        2011-02-20 19:45:42
  写出了彼此在争斗中,发现对方的特点,同时通过争斗,也让人物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痴情于文学,向文友学习 在纸媒及网络发表文章二百余万字
3 楼        文友:月儿常圆        2011-02-20 19:45:55
  写出了彼此在争斗中,发现对方的特点,同时通过争斗,也让人物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痴情于文学,向文友学习 在纸媒及网络发表文章二百余万字
回复3 楼        文友:陈晓江        2011-02-20 20:45:46
  感谢月兄点评。
4 楼        文友:陈晓江        2011-02-20 20:48:03
  这里出现的几个少年,一直斗到全书结尾,尤其在第五部《争斗记》里表现突出。
作家、书画家,《辞海》纠错专家。微信chen4401
5 楼        文友:陈晓江        2011-02-20 20:51:59
  本人亲历文革,对某些人的争斗过程有直接体会,因此,第五部《争斗记》才叫斗得死去活来。
作家、书画家,《辞海》纠错专家。微信chen4401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