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山水人生】 交界

精品 【山水人生】 交界


作者:然野 进士,940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38发表时间:2011-02-24 09:49:34

早晨,湿气下沉,雾霭朦胧;雾气,经久不散,楼宇迷蒙;田野,忽隐忽现,云低雾绕。红绿灯老远透出迷幻的色彩,晨练者吊嗓的声音藏在雾里,淡淡的阳光恍惚就在头顶,稀释前的阴霾努力遮挡着阳光。夏晨多雾,晨夏凝重,生长的季节,绽着葱茏又神秘莫测。
   顺着通往郊野的路前行,路牌,街道,环路,郊野,雾薄霭散,剥茧般露出了小城的真容。小城就藏在山区的盆地里,城市与郊野的分界本来就不明显,隔着一条环城路,楼宇与平房,花园与农田,就这么相望着,毗邻着。这边是喇叭声声清晰,那边是鸡鸣犬吠相闻,城与乡,唇齿相依,事情就这么简单的存在着,发生着。
   前几年,小城的辖区还局限在东堡和西关之间,一条叫做顺城街的街道贯穿小城。小城有斑驳的围墙,有残损的门洞,有三官庙,有老龙潭,出了城墙就是玉米地。
   时间在走,小城在变,规划与拆迁,可能昨天是纸上谈兵的事情,今天就变成了事实。地里的耕牛在走,环城的汽车飞奔,不可思议的扩展让老百姓忽然明白了许多,小城在扩大,原来靠近村边的地方还这么值钱,地里长的树更是摇钱树。于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神速的退耕还林,几天的功夫树木成林。新植的树,幼苗新绿,迁来的老树,艰难发芽,诱人的补偿的确牵动人心。
   跨过环城路,走近城郊村。
   靠近山区的小村靠天吃饭广种薄收。海拔的提高,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山区的作物,艰难的养育着山民,好在现在的人口自然流动,年轻人巴不得早早离开生斯养斯的土地。
   靠近山根的老村搬迁到了公路边,新建的房屋,尽可能的占领靠近公路的地方。城里人来了,给的房租,抵得上全年土地粮食产量的价值,人们蜂拥到路边,原来的房屋废弃了,倒塌了,老房占着地,新房又占了地,耕地越来越少。于是,老村儿残破了,围绕村庄的土地,人们有一搭无一搭的耕种,稍远些的山地,人为的撂荒了,村民们在算计着打工与耕种的得失,种树与出租房的利益。昔日种粮的土地稀落了,放弃耕作的土地现出了块块斑秃,似乎诉说着什么。
   来到了原始的村落。土房,土路,还有那长在老院里的老枣树;笨狗,土鸡,还有那蜷缩在老院里的爷爷奶奶。狗,惊恐的叫几声,鸡,旁若无人的咯咯嗒嗒,残破的院墙,破败的门楼,只是皴裂的街门上面还贴着迎春的对联儿。老街恢复了平静,老屋还原了寂静,院墙破损处,用山上的圪针捆儿堵住,看家的狗已经跑到了大门口,街门掩着,门鼻儿插了一根木棍儿,看来主人已经下地了。
   爬上爬下,左拐右拐,来到了一条沟壑。地里的玉米已经尺把高了,谷子刚间过苗,土崖畔开着好看的野花,弯曲的小径上撒着匀称的羊粪蛋儿,一只羽毛斑斓的野鸡快速的在丘陵间奔跑,冷不丁几只半翅鸟鸣叫着从草丛飞出,看得真切切,吓得猛一激灵。
   “露水浓太阳红”。太阳早已驱散雾气升起老高,土地之上,万物都投下了高低错落的阴影。高高的土崖下面,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妻正坐在地头歇凉。旁边,新锄的土地泛着土花,老汉悠闲地抽着烟,老婆时不时的喝口水,一条小狗温顺的卧在地垄里,看着来人了,兴冲冲的叫几声跟着跑几步,在主人的吆喝下急速回到了身边。
   顺势高攀,山地里绿意点点,山坡上野桃杏树点缀其间,回首俯视盆地里的小城,高低错落,色彩斑斓。新城,老村、斑秃的土地、新栽的树木、飞驰的汽车、看门的小狗,就这么连贯与不连贯的结合在一起。
   一座界碑,有形无形的矗立在人们的心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不知这座界碑还能坚持多久,人们还在探讨着,适应着,更多的是在窥视着。大城市里的开发商来到了小城,小城里的部分人被挤到了山边,山里的人在看着,在艰难的整合着。这山,将来是一个花园还是被融入山城呢?不得而知。

共 14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清晨的雾无论如何阴霾浓重,日出之后就会遽然散去无踪无际。然而思想的迷雾却要怎样的日出才能让人警醒。很深刻的一篇文章,通过小城看似日渐繁华的发展,引出了耕地日益减少,农民无心务农的社会问题。认真的读罢,脑子里闪现的只有四个字“本末倒置”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然而现在却是一个本末倒置的价值观,商业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在不停的扩建,农村的青壮年大多在城市打工。土地荒芜或是被占用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虽然政府近年来对农民的关注和各种补贴措施已经很多。但是城市无节制的扩张却从未停止过。文章结句“不得而知”似一声无奈的叹息,更像是一记警钟悠悠回荡,发人深省!问好作者,推荐欣赏!【编辑:荷衣蕙带】【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24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荷衣蕙带        2011-02-24 09:50:07
  清晨的雾无论如何阴霾浓重,日出之后就会遽然散去无踪无际。然而思想的迷雾却要怎样的日出才能让人警醒。很深刻的一篇文章,通过小城看似日渐繁华的发展,引出了耕地日益减少,农民无心务农的社会问题。认真的读罢,脑子里闪现的只有四个字“本末倒置”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然而现在却是一个本末倒置的价值观,商业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在不停的扩建,农村的青壮年大多在城市打工。土地荒芜或是被占用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虽然政府近年来对农民的关注和各种补贴措施已经很多。但是城市无节制的扩张却从未停止过。文章结句“不得而知”似一声无奈的叹息,更像是一记警钟悠悠回荡,发人深省!问好作者,推荐欣赏!【编辑:荷衣蕙带】
一纸素宣,一池烟墨,释竞心,雪燥心,泼墨作画写天地物,缓笔为文论人间事。性格冲淡,喜欢苏轼的一句“寄至味于淡泊”,抱一颗平常心,写几行散淡文,在淡泊之中寻找人生至味。
2 楼        文友:荷衣蕙带        2011-02-24 09:57:09
  问好然野,很深刻的一篇文章,发人深思,令人警醒!期待看到更多佳作
一纸素宣,一池烟墨,释竞心,雪燥心,泼墨作画写天地物,缓笔为文论人间事。性格冲淡,喜欢苏轼的一句“寄至味于淡泊”,抱一颗平常心,写几行散淡文,在淡泊之中寻找人生至味。
回复2 楼        文友:然野        2011-02-24 16:35:05
  谢谢您精彩的点评,致意!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