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酒家*散文】花街节上花腰傣

精品 【酒家*散文】花街节上花腰傣


作者:山泉 探花,14140.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933发表时间:2011-03-05 16:32:55

【酒家*散文】花街节上花腰傣 这花街,不是昆明花鸟市场上鲜花琳琅满目的街市,是号称东方情人节的少数民族风情。
   ——题记
  
   【1】
  
   红河之水,奔流不息,日积月累,积淀了深厚的红河流域文化。
   是巍巍青山,养育了红河之水,是红河之水,荡涤了人类灵魂,是人类灵魂,衍生了红河文化,是红河文化,陶冶了在红河沿岸世代生息繁衍的花腰傣民族。
   我们走进彩云之南,走进山间铃响马帮来的横断山脉之间,走进充满田园风光诗情画意的“坝子”(山坳间的小盆地,当地人叫坝子),走进波光粼粼江水滔滔的红河中上游,去欣赏那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2】
  
   看大理白族——
   他们身着白色的民族服饰,住古色古香的白色土掌房,就连宋代大理国建造的“三塔”也是白色。他们说,白色,代表着白族人的高贵、圣洁。
   他们津津乐道,苍山洱海依旧,多少年的大理州,风调雨顺,物阜民丰,人们安居乐业,共享太平;他们张扬,说其始祖来自富庶的中原,来自四川的大小凉山。
   他们崇拜山中之王,额头上大书着“王”字的老虎,他们身着华丽的民族服饰,手执花棍,载歌载舞,跳着像老虎纵横山林的动作,那是叫“霸王鞭”的民族舞。
   他们盛大的节日“三月街”,从唐代南诏国时期开始,历经唐宋元明清至今,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他们射弩、摔跤、打秋千,年年如是,热闹非凡。
   他们唱“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梳头为哪桩;蝴蝶泉水清又清,丢个石头试水深,有心摘花怕有刺,徘徊心不定啊;阳雀飞过高山顶,留下一串响铃声,阿妹送我金荷包哟,哥是有情人啊伊哟”!
  
   【3】
  
   看楚雄彝族——
   他们穿自织的土布,黑衣服黑裤子黑头巾,住“闪片房”(用山中木料削成片状、用山野茅草铺盖搭建的房屋),他们说,黑色,代表彝族文化,源远流长,深不可测。
   他们相当崇拜火,民族性格如火,粗犷豪放,做事风风火火,待人热情如火;他们盛大的节日“火把节”,在夜幕下,上千人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男子怀抱三弦,弦声叮咚,女孩唱着山歌,歌声悠扬,集体共跳“三跺脚”(当地传统的一种民族舞蹈),尽情狂欢。
   他们引以为豪,境内发现了距今1.8亿年的恐龙化石群和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化石,800万年前的腊玛古猿化石,被誉为“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
   他们唱“阿老表,阿老表,你要来呢嘎(“嘎”为当地方言,“好不好”的意思),你不来就说不来的话呀,莫让小妹我空等着;阿表妹,阿表妹,你要来呢嘎,你不来就说不来的话呀,莫让哥哥我空等着”,漂亮的彝族少女满面春风,笑容荡漾,她们劝客人喝酒“你喜欢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喝……”。
  
   【4】
  
   看普洱苦聪族——
   他们从原始社会一步跨入现代社会,改名为拉祜族,拉祜语叫虎为“拉”,称在火上把肉烤到发香的程度为“祜”;他们与世隔绝,刀耕火种,种一山坡,收一箩箩,上山打猎,见者有份,有肉同吃,有酒共喝。
   他们身着红黑相间的服饰,住茅草和木柴搭成的茅草房,石洞是家,树洞也是家,茅草为屋,树皮兽皮为衣;他们的盛大节日是农历六月二十四“鬼节”,拾起一片树叶吹奏的口弦,奏响葫芦笙,跳起“摆舞”,葫芦笙悠扬婉转、口弦声余音绕梁。
   他们在解放初期,邀约26个少数民族的代表,按照少数民族的风俗,在普洱红场举行隆重的“剽牛、喝咒水”盟誓仪式,他们的头人,和周总理信誓旦旦,立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
   他们唱,“(女)阿哥阿妹的情意长,好像那流水日夜响。流水也会有时尽,阿哥哟永远在我身旁。(男)阿哥阿妹的情意深,好像那芭蕉一条根,阿哥好比芭蕉叶,阿妹就是芭蕉心。弩弓没弦难射箭,阿妹好比弩上弦。(合)鲜花开放蜜蜂来,鲜花蜜蜂分不开,蜜蜂生来恋鲜花,鲜花为着蜜蜂开”。
  
   【5】
  
   看红河哈尼族——
   他们住状如蘑菇,玲珑美观,独具一格的蘑菇房,即使是寒气袭人的严冬,屋里也是暖融融的,而赤日炎炎的夏天,屋里却十分凉爽。
   他们穿靛青色对开式短袖土布衣,无领无扣,由宽宽的五色腰带扎腰。布衣是一件一件地套着穿,少则七八件,多达十余件,里长外短可以看出衣服的件数。他们认为,衣服件数越多,服装越美,越能显示出家庭的富裕。逢年过节,姑娘们手上还带银手镯,胸前挂银链,纤腰的两侧佩挂银片和银泡泡,走起路来铃铃作响,风韵迷人。
   他们过自己独特的节日“苦扎扎”节,村村寨寨,杀牛祭天神,献青草金谷,为天神坐骑准备饲料。打秋千,摆长长的街心酒宴,万众同乐,演唱着古老的只有他们自己听得懂的歌遥。
   他们边歌边舞“棕扇舞”,这是哈尼族古代图腾崇拜的祭祀舞蹈,人们手拿棕榈叶,充当能为民族带来吉祥幸福的白鹇鸟羽翼,在舒缓、柔美特点的乐曲伴奏下,模拟白鹇鸟在树下嬉戏、漫步、四处窥探等自然形态。
   他们凭一把短柄锄头,一身铮铮铁骨,一个愚公移山之志,一腔万丈豪情,开筑了驰名中外的哈尼梯田。你看,在朝霞中,在夕阳下,层层梯田优美的轮廓若隐若现,站在高处俯瞰,宛若一幅极其淡雅的水墨画,挥挥洒洒,从山脚至达山巅。这是哈尼人与哀牢山相融相谐天人合一、巧夺天工的创造,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
   他们唱“其哆哩”,“其哆哩其哆哩,上山坡去拣竹叶,带上长刀砍竹筒,大路下面小树叶,随风吹动随风扬;其哆哩其哆哩,大路上面炮仗树,随风摆动随风摇,绑腿上的野鸡毛,颜色鲜艳多美丽;其哆哩其哆哩,衣服上的花饰纹,颜色鲜艳多美丽,其包头上的耳朵,五颜六色真好看,其哆哩呀其哆哩”。
  
   【6】
  
   在哀牢山的群山环抱中,在红河上游的三江口以下,有两个富饶美丽的坝子,叫漠沙。在这里,生活着一支从远古走来的民族,叫花腰傣。
   他们不同于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傣族,从他们华丽的服饰,你可以看到他们曾经的辉煌。
   这奇异的民族依山傍水而居,与红河水结伴,与青山结亲,听松涛声声,闻百鸟齐鸣,既不同于西双版纳的傣族,又与德宏傣族相差甚远,他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崇拜自然的花鸟鱼虫,历史源远流长,他们的风俗奇异,他们柔情似水,风情万种。
  
   【7】
  
   历史渊源——
   我们听花腰傣代代流传的古老传说:远古时期,号称“南蛮”的百越部落辗转迁徙,寻求“乐土”,迁徙队伍中,有一支贵族般的部落,他们的财富车载斗量,他们的兽皮是老虎狮子之皮,花纹斑驳、雍容华贵。当他们来到哀牢山之中的红河谷时,发现被风吹断的野芭蕉长出了新的嫩芽,他们以为这是吉祥的征兆,就在红河谷内定居下来,而迁走的那些部落最终落脚在西双版纳和德宏。
   我们听专家的研讨:那一年春天,红河沿岸的戛洒江岸,木棉花鲜艳夺目,凤凰树花枝招展,花腰傣首次迎来了美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精英聚集,召开花腰傣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了十多天,得出了一个等于不研讨的结论:原始社会时期,红河两岸就生存着一个叫“濮人”的原始的部落,之后世代传承进化,成为今天的花腰傣民族。之所以叫“花腰傣”,是因为其服饰古朴典雅、雍容华贵,特别是服饰腰部的彩带层层束腰,并挑刺绚丽斑斓的精美图案,挂满艳丽闪亮的缨穗、光彩夺目的银饰品而称“花腰傣”。
   我们看真实的历史:商周时期,在现在的滇南,存在一个神秘的哀牢古国,花腰傣属于古国的土著民族“濮”人。在哀牢古国渐渐被其他民族兼并、消灭的过程中,他们恪守“国破山河在,领地不可丢”的祖宗信条,不肯迁移,坚守至今,故而未被其他民族同化,一直还保留着哀牢古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崇拜自然图腾、无文字、无教派,保持原始属性。遗留了母系氏族的高贵特征,妇女举止端庄、身材优美、服饰独特、佩戴浪漫。
  
   【8】
  
   风俗奇异——
   看他们的图腾崇拜:他们崇拜大自然,崇拜对象主要是参天树木,按照姓氏不同,对选择的树木也有区别,但大部分是高大挺拔的榕树。在每一个古朴的寨子中央,总会有一棵生长了千百年的大榕树,每年的播种前,他们杀牛敲(“敲”为方言,音读“考”“杀”的意思)狗,全村男女老幼,齐集榕树下,摆上“三牲”(猪、牛、羊称“三牲”)、野果、自制的酒等祭奠用品,由村中头人带领,举行隆重的“祭龙”仪式,虔诚祈祷老天保佑,风调雨顺,无病无痛。
   看他们纹身的习俗:纹身,傣语叫“夺朵”,“夺”是刺写,“朵”是身的意思。无论男女均纹身,男的遍及人身肌肉强劲部位,女的只刺纹于手臂、手背或眉宇间。一般到十四、五岁纹身,通过纹身表示己成年了。纹身时,请来有纹身经验和技能的人,先在被刺着身上的纹身部位按摩揉擦,使其表皮充血,呈粉红色状,这时,甩靛汁在上面画出所刺图案,然后,用针沿图案靛迹刺进皮肉,让靛汁渗透皮下,染成墨色或深蓝色。待刺伤愈后,就成了永不消失的图案。
   看他们的染齿习俗,染齿,傣语叫“栾克”,“栾”意为染,“克”是齿,是花腰傣妇女的一种习俗。小姑娘一般到十三、四岁就开始染齿。用一种叫“麻吗”的藤本植物的果子和崖硝作为主要原料,配上还未成熟的酸石榴等植物,捣碎成泥状,放水煮沸,搅拌均匀,待水干黄黑色即成。每晚睡前敷于齿面,数日后,牙齿即成黑色。不染齿被认为是一种不吉祥不美的象征,没有染齿的姑娘,长的再标致动人也难嫁出去。
   看他们的生活习俗:住的不是西双版纳的吊脚竹楼,而是用哀牢山的白胶泥土垒成的土掌房,冬暖夏凉;吃的讲究“又动的就是肉,又绿的就是菜(‘又’为当地方言,‘只要’的意思)”,“糯米饭、干黄鳝、腌鸭蛋,二两小酒天天干(‘干’为当地方言,‘吃’的意思)”;用的用品,像“土锅”,是自己烧制,盛酒盛水的木桶、竹筒是自己制;穿的服饰,雍容华贵,全部是自织自染的土布,刺绣上各种花鸟鱼虫,一家人最珍贵的有一套上万元的华丽嫁衣,那是母亲出嫁时,娘家人陪嫁的,到女儿出嫁时,再修饰后陪嫁女儿,全套衣服缀满上万种银饰品,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舍得给漂亮的女儿穿上。
  
   【9】
  
   风情万种——
   说柔情似水、风情万种,只一个“赶花街”,足以使人啧啧称奇、流连忘返。“赶”为当地方言,“参加”之意;“街”即集市、市场;最独特的是“花”,含了男女交往、男女之情的深意。他们说“赶街”就是去集市买卖商品,说“赶花街”就有了特定的含义,且一年仅一次,参加的只是年轻的“卜冒、卜少”(傣语,卜冒为男孩子,卜少为女孩子)。那一年的研讨会后,“赶花街”已被国内外称为“东方情人节”。
   你还是随我去赶一回花街吧,亲身体验“东方情人节”带来的新奇和快乐……
   花街节的日子每年都在春节过后的农历的正月十三日这一天,不要忘记了。假如你来到了昆明,那你就跟我走吧,天不亮就出发,我们乘车沿213国道的高速公路,风驰电掣般行驶在风光秀丽的高速公路上,大约90分钟左右,我们到了峨山县的化念镇,转到岔新平县的二级公路,在青山碧水蜿蜒盘旋的哀牢山再走90分钟,就到了一个木棉花朵朵、凤凰花簇簇、红荔枝鲜艳的坝子,这就是花腰傣之乡——红河岸边的漠沙镇,是傣雅(花腰傣分傣雅、傣洒、傣卡三个支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傣雅)人世代生存的地方。
   我们到了红河岸边,一个槟榔树簇拥的自然草场,看到的是一道古建筑式的“花街门”,前来参加赶花街的客人举行进起花街场仪式:先是跳线。由身着花腰傣服装的小卜少分列两行,站在“花街门”两旁拉开一根红线,让客人一一跳过进入赶花街场,以示欢迎客人来赶花街。再是拴红线,拴线礼是由主人请出花腰傣女“亚摩”(注:傣族的民间巫师艺人)或“摩哈”(歌手)用红线拴在你的手腕上,表示花腰傣人对你的祝福吉祥;最后一个环节是喝酒,小卜少端着篾编的盘子,盘子上用竹筒做成的酒杯盛满自制的“小锅酒”,他们用傣语唱着祝福的歌,只要是来到花街的人,喜欢要喝,不喜欢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
   进门仪式完了,我们进花街吧:你有空看看他们的水车、水磨、水碓;你一定要看看他们织布、刺绣、纹身、染齿;想买纪念品就挑他们编织的小秧萝、土锅、服饰;你肯定要看他们打陀螺比赛、爬槟榔树比赛、选花魁(选他们民族的美女)比赛;你最好看一下他们的舞蹈表演,你听不懂他们唱什么,但你可以欣赏他们男孩跳的粗狂豪放,忘乎所以的摇头扭屁股,女孩头戴鸡棕帽、身穿露腰露腿、缀满银饰品的超短民族服饰,舞步翩翩,笑容灿灿,跳“摆呀摆”(当地的一种舞蹈)。
   你累了吧,那就在花街上的饮食点,先“干”(干为当地方言,意为“吃”)点“汤锅”,这是花腰傣最特色的饮食,三个石头支一口锅,摊位前是蔑编的桌子、凳子。把现宰的黄牛、山羊、土狗连杂碎带肉大块大块的煮在锅中,肉味飘香,你要吃哪种哪个部位的肉,捞出来现切,用小米辣、薄荷、味精等作料“打攒水”(把肉放到里面涮一下叫“打攒水”),肉鲜味美。要不要喝点酒,是当地的“小锅酒”(当地人用日常煮饭的甑子少量烧制叫小锅酒),度数不高,像甜白酒的汤一样甜。你千万不要吃的太饱了,好吃的还在后面呢。
  

共 628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优美的介绍民族风情的散文。文章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带我们走进彩云之南,走进山间铃响马帮来的横断山脉之间,走进充满田园风光诗情画意的“坝子,走进波光粼粼江水滔滔的红河中上游,去欣赏那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大理白族崇尚白色、老虎,楚雄彝族崇拜火,普洱苦聪族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红河哈尼族的蘑菇房让人叹为观止……作者详细介绍了各个民族的风俗、舞蹈和歌声等,引人入胜。而花街上的各种风俗礼仪、民族传统更是让人惊异,大开眼界,作者用他美丽的文笔、细腻的情感、细致入微的观察、渊博的历史文化为我们奉献了这样一篇美丽的散文,读来引人入胜,颇有趣味,增加不少见识。好文,欣赏,推荐阅读。【编辑:故事中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305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1-03-05 16:33:52
  这是一篇优美的介绍民族风情的散文。文章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带我们走进彩云之南,走进山间铃响马帮来的横断山脉之间,走进充满田园风光诗情画意的“坝子,走进波光粼粼江水滔滔的红河中上游,去欣赏那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大理白族崇尚白色、老虎,楚雄彝族崇拜火,普洱苦聪族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红河哈尼族的蘑菇房让人叹为观止……作者详细介绍了各个民族的风俗、舞蹈和歌声等,引人入胜。而花街上的各种风俗礼仪、民族传统更是让人惊异,大开眼界,作者用他美丽的文笔、细腻的情感、细致入微的观察、渊博的历史文化为我们奉献了这样一篇美丽的散文,读来引人入胜,颇有趣味,增加不少见识。好文,欣赏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2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1-03-05 16:36:27
  去吃“秧萝饭”,那些女孩子知道,我们是客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和他们其中的人吃“秧萝饭”。由于地处亚热带,这些女孩年龄大多偏小,从古时传下来的风俗,她们早婚很厉害,但同我们,除非你真的是未婚,否则不要和女孩许愿,她们相当纯真,会追随你到天涯海角,到时候你不娶都不行了。
  
   哈哈。有趣……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回复2 楼        文友:山泉        2011-03-06 13:13:21
  民族风情各异,我所在的县,号称花腰傣之乡。
   谢谢故事君辛苦阅编!!
3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1-03-05 16:38:02
  问好山泉,感谢你为我们奉献了这样一篇精彩的散文,增长了不少见识,呵呵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回复3 楼        文友:山泉        2011-03-06 13:15:42
  故事君有机会来云南,一定帮你找一个花腰傣妹子……
回复3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1-03-06 17:49:47
  晕,那不犯错么……
4 楼        文友:雪琦        2011-03-05 18:20:02
  这篇非常具有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过去,我确实不知道,为什么那么漂亮小姑娘是黑牙齿,现在明白了。可是,我们是明眸皓齿才美丽啊!真得是差异太大了呢?
昨夜听雨难入眠,明朝歌舞醉他乡。恍若一梦惊醒起,千愁万绪无从理。
回复4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1-03-06 10:50:40
  哈哈,说得及是
回复4 楼        文友:山泉        2011-03-06 13:14:52
  生长在亚热带,女孩们喜欢嚼槟榔,墨黑的牙齿,是她们美丽健康的象征。
   谢谢蓝婷关注!!
5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11-03-05 21:35:29
  哦,跟着作者领略一番民族风情的魅力,很长见识。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回复5 楼        文友:山泉        2011-03-06 13:16:26
  问好小鱼老师,谢谢关注!!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