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纯真时代

精品 纯真时代


作者:燕语呢喃 童生,881.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478发表时间:2011-03-17 13:32:19

1
   公元一九八七年的八月份,正值那年夏天最热的时候,太阳像下火了一样的烘烤着人,空气仿佛都凝固了,热浪令人窒息,喘气都有些费劲。
   我和同村的徐崇臣头顶着炎炎烈日,迈入了高中的大门——兴隆中学。
   兴隆中学地处巴彦县的兴隆镇。地理位置较偏僻,属于镇郊。但在当时看起来还算是比较大的一所高级中学了。
   记得那一天是新生开学报到的日子,校园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常。
   三栋红砖瓦平房构成的教室成前中后三字形由东至西坐落在校园中间稍稍靠后的位置,教室的后面是学生宿舍,宿舍左面是学生食堂,右侧是存放自行车的车篷。学校四周是由方砖砌成的围墙,围墙上面的水泥中镶嵌着碎玻璃片,可能是为了防止人从围墙上面来回翻越。围墙的外面是一排排的白杨树,挺拔俊秀,直入云霄,偶尔在白杨树的缝隙间可以发现几棵垂柳,半死不活地耷拉着脑袋,任凭三伏天的阵阵热浪肆虐灼烤,它却始终不动,好像是窒息了生命似的。围墙的内侧是一圈圈长长的跑道,跑道的中间是一块看起来有二百平米长宽的足球运动场,两个足球门的后面没有球网,却长着茂盛的杂草,看起来很久没有人修剪了。
   学校的朱漆大门非常气派,真是与众不同,估计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了。完全是钢筋焊铸的,左右两扇大门半敞开着。大门两侧是两只大的石刻狮子,石狮子边上是卖瓜子和食品的小商贩们,使劲地在兜售自己的商品,吆喝声一阵比一阵大,其中还夹杂着几句让人听不懂的闽南话。
   我在学校门口的一块黑板上,看到了我的名字,是分到高一(四)班,还有同村来的徐崇臣,正好我们俩分到一个班。
   报到后,先交完学杂费。再把行李拿到学生宿舍,放下行李,把床铺整理好,把被褥叠整齐放到床铺上。一切整理完毕,就匆忙跑向高一(四)班的教室,因为班主任老师要给刚刚报到的同学们分配座位。
   高一(四)班的教室是在三栋平房的第一栋,进去大门右侧的第四个门,靠着四班左侧分别是高一的一、二、三班,靠着四班右侧则是高二的一、二、三班。教室走廊里一片混乱,嘈杂声不绝于耳,乱哄哄的,来来往往的学生脚步都是匆忙的,其间还有些带着小跑。
   我推开高一(四)班的教室门,就看见教室里已经坐满了同学,一个个小脑袋高低不平,错落有致。在教室的最前面是一张黑板,用四根木头架支着,黑板的正上方悬挂着一条红色横幅,写着:“团结、求实、进取、献身”四个苍劲有力的黑毛笔字。黑板的前面是一张讲桌,上面已经积淀了厚厚的一层灰尘,大概很长时间没有打扫了,教室里大约有二十张课桌,课桌后面的墙上是“学习园地”的宣传栏,上面还有内容,估计是上期高三毕业生留下的作品。
   我和徐崇臣看到教室的前面座位已经坐满了人,于是便走到教室的最后一排座位上坐了下来,并且小声嘀咕着:“啥时老师来呀?不会让我们等太久吧?”其他同学也在小声议论着,一片喧哗声、吵闹声……
   大家正在窃窃私语的时候,高一(四)班那黑蓝色的双扇门猛地一下被推开了,进来了一位年龄和我们相仿的男老师:他高挑的个头,,英俊潇洒的长方形瓜子脸上,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浓密的眉毛,略微向上弯曲着,一米七五左右精干的身材,看上去稍微有些偏瘦,却显出不同凡响的干练。
   “同学们,请安静。”一句话立刻使大家顿时安静了下来。
   “我是高一(四)班的班主任,我的名字叫朱长才,负责教你们的政治经济学。”说话的同时,他转过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三个苍劲有力线条细腻的三个大字:“朱长才”。
   “我是今年刚刚从呼兰师专毕业,很荣幸能够担任你们的班主任,现在开始点名。”朱老师说话的语气非常平缓富有节奏感。
   “真年青啊!还是个大学生呢?”不知道哪个女同学由衷地感叹了一声。
   “你猜猜他今年有多大年纪?”“估计也就二十左右吧。”议论还在继续着……
   “现在开始点名。”朱老师故意提高了说话的嗓门。
   “李连军。”
   “到。”一个中等身材,梳着平头,相貌英俊的男同学站了起来回答着老师的点名。
   “吕凤英。”
   “到。”最前排站起来一个小巧玲珑、面相清秀梳着长发的女孩,回答的声音虽然很小,却很甜。
   “王超群、胡海燕、高德权、于露春、刘灵新、徐守峰、苗彦峰、刘志伟、高作龙、郭子奎、高伟、徐辉、刘伟、王伟、王庆彦、邢一新、路升仁、姜文清、谭亚坤、马金才、高峰、于德丽、宫殿辉、白岩、李洪宇、徐崇臣、杨向英、孔庆民……”随着朱老师的互点,此起彼伏答“到”的声音也越来越响,偶尔点到个别女同学时,可能回答的声音稍微有些小,却没有间断老师的顺延点下去。
   四十五名同学不一会就全部点完了,老师按照个头的大小分别安排了座位,我和来自山后乡的姜文清分到了一起,是靠教室的最后第二排。
   姜文清是典型的国字脸,个头大概一米七五的样子,体形略显肥胖,我和他站在一起,身高和体重都有不小的差距。他性格开朗,语气平和,声调不高,却极富穿透力和磁性,身穿一件天蓝色带白条的运动服,彰显着青春的活力。可能因为是缘分,也有可能是我们脾气秉性相似的关系,同桌的我俩,从此就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时间的轮转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光阴荏苒、星移斗转间,一个月的时间在无声无息中悄然过去了。
   在这一个月里,同学们都彼此熟悉了:家是哪里的?爱好如何?性格怎样?学习如何?等等、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同学们在彼此熟识中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坐标系,班级学习氛围空前浓厚。大家全力以赴冲刺迎接马上就要到来的月考,因为这次的考试成绩是决定班级干部归属的一条很重要的先决条件:班长应该是全面的人才,不但学习好而且还有领导能力;学习委员应该是全班各门功课综合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团支部书记应该是协调能力的典型,最重要的一点必须是团员;体育委员不用说应该是体育方面的特长生;文艺委员应该有一副好嗓子;劳动委员应该是干活上不珍惜自己的力气,不怕脏、不怕累,能起表率和带头作用;其他各科的课代表是各门学科的领军人物。
   2
   月考终于结束了,在一个下午的自习课上,朱老师迈着矫健的脚步,来到了教室。他从腋下的黑色公文包里拿出了月考的成绩单和一大摞厚厚的各科考试的试卷,分别公布了大家的考试成绩,把试卷分发给同学们。考试分数高的同学,头抬得挺高,像骄傲的高卢雄鸡。而分数不理想的同学,大都低垂下了头,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不好意思的表情和神态挂在了脸上,并且一片绯红的晕圈呈现在脸颊两侧。
   “同学们,刚才我公布了月考的考试成绩,大家都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和其他同学的成绩,今天我们大家就根据这次考试的成绩和平时的表现以及大家的特长,选出班长、团支部书记、以及各个委员还有课代表,希望大家公正合理,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产生,现在开始选举班长的合适人选。”朱老师说话声音虽然不大,却透着一份坚毅。
   经过多番激烈的投票角逐,各个班级干部的位置都尘埃落定,各有归属,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竞争到班级干部的同学喜悦的表情洋溢在脸上,笑容是那样的阳光灿烂,即使本人想掩饰这份喜悦的心情恐怕都难以做到,没有竞选上班级干部的同学脸上是一片茫然和不知所措的神情。
   其实,大家并不是特别看重某一个班级干部的职务是不是应该属于自己,只不过都想借公平选举这样一个平台来展示自己的价值,锻炼一下自己。使自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给自己未来大学生活创造一个实践的机遇和良性循环的环境。
   高中生活就这样按部就班地在各级组织的领导下正常地运转了,并且十分顺畅。
   期中考试即将到来的前两周,团支部发出倡议:“组织大家去离学校四十公里外的骆驼砬子山旅游。”此倡议一经提出,马上得到了全体同学的赞成,因为大家学习很辛苦,可以利用这次旅游的机会放松一下疲惫的大脑,以及学习压力大造成的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的疲惫的身体。
   那天是在九月末的最后一个星期天。
   清晨,太阳从地平线冉冉升起,才露出半个笑脸。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纷纷起床,带上前一天晚上购买来的食品。有的同学带上了照相机,有的同学带上了录音机,还有心细的女同学带上了花花绿绿的遮阳伞。
   宫殿辉开玩笑地讽刺着女生们:“看来天要下雨,娘要改嫁喽”。
   女同学们也不甘落后,马上回敬了宫殿辉一句:“赶快闭上你的嘴巴,看来从你的嘴里是吐不出象牙来啦?”
   宫殿辉自觉理亏,不再和女生们辩论,背起装得满满登登的行囊准备踏上征程。
   出发的时间到了,朱长才老师组织同学们要互相帮助,骑自行车的男同学的任务就是每人负责带一个女同学,男同学都感叹道:“这个任务是既艰巨而又光荣啊”。
   一个长长的自行车队在朝阳的映衬下宛如一条五彩长龙,在大街上向前流动着,抬头望一望满大街的人群和流动的车流,简直壮观极了。大街的草坪上开着一朵朵鲜艳的小花,红的、黄的、蓝的、绿的……街道两旁长着的是柳树和松树,此时,都低垂着头,不言不语,仿佛清晨还没有睡醒的样子。同学们的车队过去时,留下了滚滚灰尘和大家的欢声笑语。
   骆驼砬子山到了,刘志伟第一个跳下了他的坐骑,仰天长叹一声:“啊!美丽的骆驼砬子山,我生命中的最爱”。
   班长李连军道:“大家快来看啊,大诗人刘志伟的诗兴大发了”。
   “不会是潮湿的湿吧。”女生胡海燕的语言向来尖锐并且颇具讽刺意味。
   “那你们女同胞们也来一首诗如何?”姜文清见缝插针地回敬了胡海燕一句,算是帮刘志伟打了个圆场。
   “好了,大家赶快爬山吧,我看你们是不是还没有累着啊?”朱长才老师赶紧过来帮忙劝解,缓和一下紧张尴尬的气氛。
   顷刻间,剑拔弩张的氛围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欢声笑语。看来同学们之间是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啊,只是习惯了斗嘴。
   随着朱老师一声令下,登山开始了。
   男同学撒欢地跑在了前面,体力好的一马当先,抢在了前头,剩下的全都是老弱残兵和娇小的女生了,远远地落在了大部队的后面。
   杨向英的身体较胖,爬山时头向下低着,弓着身子向上使着倔劲,还不时用手扶一扶他那黄色花纹饰边三百度的近视镜,爬到一半的时候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
   孔庆民半开玩笑地嘲讽道:“老杨啊,岁数大了咋地,看来年岁不饶人啊?”
   杨向英用眼睛白了孔庆民一下,没有说话,分明是对他的话产生了不满。
   孔庆民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伸了伸舌头,不再讲话了,继续往山上爬去。
   骆驼砬子山终于臣服在同学们的脚下。今天,同学们才真正感觉到了什么是:“登东山而晓鲁,登泰山而晓天下”了,那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古人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
   同学们放声高呼着:“骆驼砬子山,我们来了,我们来了……”回声在山涧谷底久久回荡着:“我们来了,我们来了……”
   骆驼砬子山四周生长着四季常青的松柏树,松柏树的间隙偶尔有一两棵红杉树,点缀其间,分外显眼。漫山遍野的野花开得十分鲜艳,蝴蝶在野花间翩跹飞舞,蜜蜂成群结队地忙着采蜜。大自然的和谐尽显其中,好一派北国风光,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午餐在半山腰一块平坦的草地上进行。朱长才老师拿出一块正方形状足有一米长的白色塑料布,平铺在草地上。
   大家把自己带来的食品水银泻地般倾倒在塑料布上,同学们围坐成一圈,共同享受这顿丰盛的野餐。虽然没有啤酒,就着汽水碰杯同饮,一时气氛热烈融洽,其乐融融。
   录音机里飘出了著名歌星费翔的歌曲《大约在冬季》和《冬天里的一把火》。同学们也情不自禁地随声附和唱了起来,唱到后来根本分不清哪个是录音机唱的,哪个是同学们唱的了。山谷间不时回荡着同学们的欢笑声,声音回旋在山的远方,时远时近,忽高忽低。
   还有一些同学边吃着午餐边拍照留念:做鬼脸的,两手叉腰的,倚巨石而立的,仰天长啸的……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就这样留在大家永恒的记忆中。
   “下面是不是请我们班的歌唱家王超群来一首男高音独唱啊?”平时就爱开玩笑并且足球踢得非常好的小个子王伟突然冒出一句。
   真是一语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众口一词,用掌声和欢呼声欢迎王超群同学闪亮登场。
   王超群是我们班的歌星,他极富磁性的嗓音曾经获得全县初中文艺汇演独唱歌曲大赛一等奖。但他却不是文艺委员,文艺委员是我们的班花胡海燕。
   王超群的长相是人见人爱的那种,戴一副二百度近视镜,梳一个三七开的小分头,平时始终穿一套乳白色的后开气西服,脚上的皮鞋始终擦得锃明瓦亮。
   “那好,既然大家都希望我来唱一宿,那我就献丑了,唱得不好同学们可不要见怪呀?”王超群迫于无奈,只好挺身而出,激动之余一下子把“唱一首”说成了“唱一宿”。
   白岩见缝插针地开着玩笑说:“你要唱一宿,那我们大家就不用回学校了,恐怕半夜还会把狼招来的”。
  

共 10450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读完小说,感觉自己又回到了那个高中三年苦旅寒窗的岁月,回到了那个做学生时又紧张又欢愉的纯真时代。孔雀东南飞,难忘别时泪。艰苦的生活磨难和道路崎岖蜿蜒,却难以磨灭记忆的船和挥之不去的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珍惜过去,把握今朝,展望未来!小说文笔生动而亲切,给人以共鸣。推荐欣赏。【编辑:上官竹】【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317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竹        2011-03-17 13:40:54
  从在校园朝夕相处三载,到高考后无奈的彻底分手,几乎是每个人都有过的难忘经历。分别的痛苦是为了明天的欢颜。那个纯真年代,永远是一方心灵的净土。问好作者,欢迎来稿!
联系QQ:1071086492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