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不对称胜出》第十八章 铁打的坑道

  《不对称胜出》第十八章 铁打的坑道


作者:耕天耘地 进士,9757.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23发表时间:2011-03-17 18:53:15

从夏季攻势到秋季攻势,再到绞杀战、细菌战,无论“联合国军”怎样变换战法,要全面战胜志愿军都难以奏效。
   在朝鲜战场上,从麦克阿瑟、李奇微到克拉克、范佛里特还有后来的泰勒,都十分迷信他们的飞机大炮炸弹。无论是天上还是地面,总是把成吨的炸弹倾泻在志愿军阵地和北朝鲜的土地上。试举一例:在老秃山阵地上,随意划一尺见方的土地,就找到大小弹片287块。第19兵团在防御战期间,美军投掷在阵地上炸弹就达7784000发。这么多炮弹需要51000多辆汽车,4400多节火车皮才能装下。可以想象,志愿军战士在阵地上要承受怎样的考验。
   邓华提议的阵地防御战,锻炼着志愿军的英雄们。阵地防御战的需要和朝鲜战局的变化,迫切要求加强志愿军炮兵的力量。就在天德山防御战开始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传到志愿军阵地上:苏联援助的“喀秋莎”火箭炮来了!这种火箭炮有12个炮管,威力无比,炮弹长达5米,一个炮弹相当于三个大威力榴弹。一辆喀秋莎炮车在正常情况下联装12枚火箭弹,几秒钟就可以将12枚炮弹发射完毕。一个火箭炮团100多辆炮车,一次团齐射就可以打出1000多发炮弹。当天,美军士兵在大量坦克掩护下,向天德山志愿军阵地发起集团冲锋,喀秋莎火箭炮奉命支援步兵防御。只是一个齐射,就把美军集结地打成一片火海,当时景象就像钢厂出炉的铁水,灌满了山沟、平地,就在刹那间,大批的“联合国军”士兵变成了骨灰和烤肉。
   李奇微震惊了,他甚至产生了苏联人参战的幻觉。计算一下损失,共伤亡了2.5万人,仅仅得到467平方公里的土地。
   志愿军因第五次战役后期失利一直萦绕在心里的阴影终于开始消退。
   但是,彭德怀和志愿军的将领们也在为志愿军巨大的伤亡苦恼。美国人超过志愿军数百倍的火力优势,给据守在前沿野战阵地上的志愿军部队造成了重大杀伤。在强大火力的轰击下,志愿军阵地寸草皆无,连坚硬无比的花岗岩也被炸成粉末。战士们走在阵地上,松软的焦土几乎陷到膝盖。哪座山头、哪块高地像和尚头一样光秃秃的,那里肯定就是志愿军的阵地。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住阵地,保住战士们的生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在要消灭敌人,那就更难了。
   怎样应对“联合国军”取之不尽的弹雨呢?智慧来自于最基层、最前线的志愿军战士,他们在被无数次轰炸,经历了无数次的战友牺牲,吃够了美军炸弹之苦后,想出了对付敌人狂轰滥炸的妙招。战士们在阵地背面大量开挖防炮洞,敌人打炮时,战士们躲在阵地背面的防炮洞里,敌人炮击结束,步兵开始冲锋时,战士们钻出防炮洞,进入阵地,一阵密集的弹雨,将那些以为山头上再无生命存在的美国大兵,打得稀里哗啦滚下山去。发明这个东西的,是志愿军65军的战士们。
   65军原来是华北野战军的部队,聂荣臻的部下,解放军战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石家庄战役,就是这个军的前身部队打的。那个时候,面对国民党军坚固的城防,大炮很少,攻坚能力较弱的战士们就想出了挖地道的办法,直接把坑道挖到石家庄城墙下,很快攻下了这座重兵设防的华北重镇。现在,在朝鲜战场上,面对美军大量倾泻的钢铁,战士们如法炮制。兵团司令杨得志和政委李志民到前线实地察看了战士们的挖的炮洞,大加赞赏,命令前沿部队一起动手,把单个掩体连在一起,开挖成一条巨大的地下坑道,有的甚至可以隐蔽一个齐装满员的连队。曾经被美军大炮打的抬不起头,宣布宁攻一个山头,不守一片阵地的志愿军战士们,现在再也不怕守阵地了,美军的飞机大炮倾倒的大量钢铁,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让战士们一倒一大片,伤亡率急剧下降。
   这种由战士们创造出来的最原始的工事,有效抵挡住“联合国军”炮兵、航空兵联合打击,经受住现代战争装备的考验,创造了劣势装备抗拒现代化优势装备的成功范例。杨得志不敢怠慢,连忙把这一看似很笨却无比巧妙的坑道防御工事向志司汇报。司令员彭德怀仔细研究报上来的一个坑道防御战战例:前线一个普通连队利用马蹄形坑道,一天内抗住美军3万发炮弹,600枚炸弹,打退敌人22次冲锋,杀伤“联合国军”700多人。连队只伤亡21人,平均打退敌人一次进攻伤亡不到1人。这是中国最普通的人创造出的战争奇迹、战争神话。正如我们的老祖宗说的那样,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谁会想到这样抵御现代化军队进攻有效办法的发明者,不是专家学者,不是元帅将军,不是军事科学院的研究员,而是一群文化程度不高,头上顶着高粱花子的中国农民后代。
   彭德怀指示志愿军总部发布命令,要求全军上下展开挖洞行动。于是,一个战争奇观又出现了。美军在山头、地面上打炮、丢炸弹,志愿军战士们山里、地下在放炮、点炸药,地上是炮声隆隆,底下也是炮声隆隆。按照在朝鲜持久战的战略,部队将坑道工事与山顶、山腰、山脚相结合,平地与山头相结合,露天式掩体同坑道火力点相结合。阵地组成多个品字形鱼鳞状的方阵,有效遏制了敌人的迂回穿插。战士们一手拿枪,一手握钎,几十万大军一边打仗,一边在深山肚子里挖洞。坑道工事不断扩大,也不断完善,从仅仅是为了保存自己,到利用工事消灭敌人,做到了进能攻,退能守,生活设施完善,做到了能打、能防、能机动、能生活。
   经过志愿军全体将士的艰苦奋战,一座神奇的地下长城在朝鲜的大山深处奇迹般地建立起来。射击工事、主干道纵横交错,宿舍、饭厅、厕所配备齐全,还有供战斗间隙娱乐的俱乐部,有的部队甚至还修建了洗澡堂。据最后统计,志愿军开挖的巷道有1250公里,等于从中国东海岸连云港起,横跨江苏、河南、穿过黄河直达陕西省会西安的一条规模空前的大隧道。各种战壕、交通壕长达6240公里,相当于万里长城的长度。共开挖土石方6000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些土石方砌成高宽各1米的石墙,可以围绕地球赤道线绕上一周半。
   坑道的开挖和陆续进入实战,志愿军防御阵地逐渐稳固,伤亡不断减少。4月份,美军以小部队向志愿军发动攻击60多次,没有攻占志愿军一个山头,一处阵地。“联合国军”进行夏季局部进攻时,平均40至60发炮弹杀伤志愿军1人,到了坑道全面启用的时候,平均660发炮弹才能杀伤1人。
   远在北京的毛泽东得知志愿军的坑道战,终于放心了,他对周恩来等人说:“能不能守这个问题解决了,办法就是钻洞子。我们挖两层工事,敌人攻上来,我们就进坑道,虽然敌人占领上面,但下面还是属于我们的。等敌人进入了阵地,我们就反攻,给他极大的杀伤。我们就用这个土办法捡洋炮。敌人对我们毫无办法。吃的问题,也就是保证给养问题,很久不能解决,当时就不晓得挖洞子,把粮食放在洞子里。现在晓得了,每个师都有三个月的粮食,都有仓库,还有礼堂,生活很好。”
   部队有了工事,作战物资有了储备,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志愿军都处于主动地位。随之,志愿军在整个防御战线开展小分队出击活动,不断挤占中间地带,主动出击敌人比较突出的连排支撑点,并将接触线一点点向敌人阵地推进。第39军防御在190.8高地,依托坑道与敌人反复争夺,8昼夜激战,不仅没有丢失一寸土地,还大量杀伤了敌人。第12军坚守在官垡里西山,敌人连续猛攻10昼夜,12军阵地稳如泰山,敌人无可奈何。“联合国军”采取了释放毒气,用火焰喷火器喷火,坑道爆破,堵塞通风口等种种手段,都没有打破志愿军的坑道战。
   坑道战让志愿军彻底摆脱了过去那种直着脖子等着挨炸的被动局面,接着就开始了中等性的战役战斗进攻,而且是在大白天,还有坦克大炮支援。
   11月4日,“联合国军”的大兵们怎么也没想到,只能在夜间偷偷摸摸发动进攻的志愿军,竟然在大白天向马良山“联合国军”阵地发起了进攻。马良山由英28旅一个营防守,工事坚固,易守难攻。志愿军这次一下子就集中60门火炮,向英28旅的阵地进行轰击,同时,还与“联合国军”的炮兵对射,压制敌人火力。这在几个月前是不可想象的。十几辆志愿军的坦克威武的开到阵地前沿,对英军火力点进行抵近射击,英国士兵的身体随着坦克炮弹的爆炸,起舞一样飞向天空,然后飘然落下。美军得知志愿军向马良山进攻,急忙派飞机前来助战,要把志愿军赶回到出发阵地。可是,当美军飞机飞临马良山上空,却惊异的发现,天空上也占不到便宜。志愿军的高炮部队已经架起了数十门高射炮,炮口警惕地直指天空。发现美军飞机前来轰炸,一霎时,高射炮弹飞蝗一般在美军飞机周围爆炸,一张密集的防空火网将志愿军的攻击队形紧紧罩住,美军飞机再也难以穿过火网轰炸志愿军的攻击部队。
   失去火炮和飞机支援的“联合国军”根本不知道怎样打仗,勉强支撑了4个多小时,英28旅一个整营就被志愿军囫囵吞下,没有一个跑掉。
   美国人对英军如此不堪一击,几个小时就丢了阵地还不说,还整整填进去一个营,甚是不解。英国人对美国人的狂妄自大很反感,告诉那些不觉死的美国佬,中共军这次打的是多兵种联合作战。美国人更感觉好笑了。多兵种联合作战?上帝,英国人真会开玩笑,中国军队穷的连裤子都没得穿了,还打多兵种联合作战?中国人能打多兵种联合作战的部队还没诞生呢!
   美国人嘲笑英国人的话音还没落下,美军驻守的正洞西山阵地就在夜里被连窝端了。
   驻守正洞西山的是美骑1师的7团1营,钢筋水泥工事,地保相连,火力配备充足。
   4日6点,11辆志愿军坦克和自行火炮,悄悄地向正洞西山进发,坦克部队冲到了美军阵地前沿,美军竟然一无所知。深夜22点10分,志愿军火箭炮“喀秋莎”率先发言,后方炮火准确地将美军阵地翻了一遍。志愿军坦克冲在前面,替步兵扫除地雷和火力点,步兵把火箭筒、炸药包一个个塞进美军地堡。美国人终于尝到了志愿军多兵种联合作战的苦头了。王牌师的第7团第1营再也回不到自己的团队中了。
   王牌毕竟是王牌,被志愿军打了个落花流水,一次战斗就丢掉一个营,这在骑1师的战史上还是第一次,绝不能就此认输。这次,骑1师一次就派出2个整营1000多人,加上30辆坦克、20架飞机,一定要夺回正洞西山阵地。但是,美军士兵这次面对的再也不是手榴弹和步枪弹,而是成排的炮弹呼啸而至。紧接着不知从哪里钻出的志愿军坦克,掩护着一批步兵蜂拥而至。美军的两辆坦克尚未开上一炮,就被志愿军坦克咬住,顷刻间被打得烈焰腾腾。志愿军打了一阵之后,连坦克加步兵都撤出了阵地。骑1师终于重新站在曾经是属于自己的阵地上。这次骑1师学刁了,派了一个加强营守卫正洞西山阵地。
   当夜,10多辆志愿军的苏制坦克又开到阵地前沿,掩护志愿军步兵冲上阵地,1小时20分钟之后,这个装备精良的加强营又成了志愿军的下酒菜。直到这个时候美军才明白过来,黄昏时志愿军之所以主动撤出阵地,原来是想引诱美军重新占领阵地,然后趁夜色再吃掉它。同狡猾而不按规矩出牌的中国人打仗,美国人时刻不能掉以轻心,不然,不知不觉就会上当。
   这一次炮兵、装甲兵、工兵、步兵的联合作战让美国人明白,原来只要条件允许,中国人也会使用火力搞多兵种作战。可是,这还不算,彭德怀的目光又对准了朝鲜西海岸的那些被美军长期霸占的岛屿。
   清川江口的大、小和岛、椴岛、碳岛驻守着南朝鲜部队,“联合国军”的情报机构。岛上架设多部大功率电台、对空台、对空监视台,大量侦听志愿军情报,对中朝部队威胁很大。加上,美军在谈判桌上一直在岛屿问题上纠缠不休,打掉这些岛屿,对志愿军战局和谈判均较有利。
   当志愿军空军9架杜-2轰炸机飞临岛上的时候,美军情报人员和南朝鲜驻军没有想到会是志愿军空军,所以疏于防备。9架杜-2轰炸机前后机关炮同时开火,先教训一下美军的高炮部队,机关炮弹和炸弹立即将美军高炮阵地炸的烟雾腾腾,人死炮翻。
   9架杜-2轰炸机一共丢下81炸弹,命中71枚,命中率90%。共炸死炸伤美军少将作战科长、海军情报部长等人60余名,炸毁房屋40栋,粮食20吨,弹药15万发,登陆艇两艘。
   11月19日夜,志愿军空军第10师夜航大队大队长姚长川率领他的战鹰们飞临大和岛上空。此时,大批“喀秋莎”火箭炮炮弹带着红红的火焰,密如大雨般倾泻到大和岛,这是志愿军火箭炮部队在向大和岛炮击,目的是给夜航机大队指示目标,成为志愿军陆空进行夜间协同作战的开端。
   美军空军对这两次被轰炸十分气恼。他们惯于把炸弹丢到别人头上,这次反而让别人把炸弹丢到自己头上,这令他们很不舒服,也很不服气,发誓要找志愿军空军报仇。
   第二天,也就是11月20日,志愿军空军第8师第三次轰炸大和岛。这次轰炸大和岛,选择了与上次一样的航线,一样的高度。排成有利于轰炸的队形,护航机编队和轰炸机编队没有很好地配合。轰炸机比护航机编队的米格歼击机提前5分钟通过汇合区域,只有11架老式的拉-11螺旋桨歼击机在给轰炸机编队护航。总之,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空8师飞行员,已经太轻敌。这给美国空军要报上两次的一箭之仇提供了良好机会。
  

共 625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坑道战,是中国人民军队创造的世界战争史的一个创举,也是一个奇迹。两次联合部队的成功的进攻,并取得了胜利,即是对美帝国主义嚣张气焰的严重打击,也树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威风,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的迅速成长,充分证明,中国人民是一个勇敢和伟大的民族,正义之师,无所不能,无所不胜。谢谢作者给我们送来了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故事。敬请读者朋友们阅读本章节,并热切关注精彩更新。【编辑:桐疏枝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11-03-17 18:57:38
  胜于雄辩的事实,证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在今天,我们仍然要发扬中国人民军队过去的那种优秀的传统,做好祖国的建设事业,为民族的强盛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楼        文友:月儿常圆        2011-03-17 23:50:34
  写出了志愿军英勇无畏,他们是以精神和气势战胜了敌人的。
痴情于文学,向文友学习 在纸媒及网络发表文章二百余万字
3 楼        文友:月儿常圆        2011-03-17 23:50:35
  写出了志愿军英勇无畏,他们是以精神和气势战胜了敌人的。
痴情于文学,向文友学习 在纸媒及网络发表文章二百余万字
4 楼        文友:司药        2011-03-18 12:45:34
  喀秋莎火箭炮奉命支援步兵防御。只是一个齐射,就把美军集结地打成一片火海,当时景象就像钢厂出炉的铁水,灌满了山沟、平地,就在刹那间,大批的“联合国军”士兵变成了骨灰和烤肉。——震撼、震摄。不可一世的美英总算也尝到了“铁雨”的滋味。却,惨叫的人声、烤焦的人肉……让药感觉到的是职业中人的惊悸。惨不忍睹。
   敌我双方都在为惨重的伤亡斗智斗勇、做着权衡。而我们的坑道战、喀秋莎,终于让我们改变了被动挨打的局面。过瘾。
   “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空8师飞行员,已经太轻敌。这给美国空军要报上两次的一箭之仇提供了良好机会。”唉,战场上,任何的轻敌或疏漏都会带来沉重的代价,何况是如此不对称的战事?咱的空8师,这次出击,命运如何?药的心,不由地又揪起来。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