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不对称胜出》第二十四章 祖国的儿子

  《不对称胜出》第二十四章 祖国的儿子


作者:耕天耘地 进士,9757.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81发表时间:2011-03-22 08:03:52

伴着朝鲜的冰天雪地,伴着“联合国军”的隆隆炮声,中国志愿军在朝鲜已经奋战整整两年。这些舍死忘生的战士们远离祖国、远离故土、远离父母,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经受着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他们生活在白雪皑皑的深山中,饿了吃炒面,渴了喝雪水,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世界最强大的军队进行力量悬殊的搏杀。他们心里一直装着祖国,装着家乡的山山水水。因为他们是祖国嫡亲的儿子。
   几十万上百万志愿军战士来自全国各个省份和地区,虽然籍贯不同、民族不同,但是他们的心愿是相同的,那就是为了祖国,一切听从祖国召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民族的豪言伴着血脉汩汩流淌,代代相传,浸透我们民族的骨髓里,成为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
   二次战役的时候,38军派出一支部队向敌后穿插,目的是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部队在人迹罕至的大山峻岭中雪夜行军。鞋子破了,用一块军毯抱着脚走。毯子破了,干脆就光着脚在雪地里走。脚磨破了,冻裂了,点点鲜血洒在洁白的积雪上,一路行军,一路流血。美2师、24师、25师,从新兴洞出发,坐着汽车向南跑。但是,他们还是没有跑过光着脚的志愿军。先头连仅以几分钟的时间抢在美军前面,占领了一个小山岗,堵住了大批美军的退路。
   为了搬掉这个堵在撤退路上的障碍,“联合国军”动用32架飞机、16辆坦克、数十门重炮,凝固汽油弹、榴炮弹、火箭弹将这个小小的山岗翻了无数遍,接着就是大规模的集团冲锋。战斗进行了4个小时,山岗前就躺下了400多具美国大兵的尸体,这还不算负伤被抬下去的伤员。志愿军也伤亡惨重,连长、副连长、指导员都先后牺牲,一个齐装满员的连队只剩下20多个人。
   美军不相信成吨的钢铁炸不开这个小小的山岗,更大规模的密集炮击开始了,地毯式的轰炸把整个山头变成火海,仅仅20分钟,这个小山头就落下400余发炮弹。就连上帝也不相信,这个山头上还会有生命存在。但是,当美军再次发起冲锋的时候,密集的子弹还是从浓烟和火海中发射出来,让美国大兵们再一次留下一片尸体撤到山坡。
   这个连队完成阻击任务的时候,只剩下6个人。
   朝鲜战场充满着死亡的威胁,充满着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但是志愿军的那些铁血男儿没有一个退缩的。战士刘宝根说,谁愿意在异国他乡的冰天雪地挨冻?谁愿意拿自己的命开玩笑?可是我们不挨冻,我们不拼命,人家就会打到家门口,就会到家里烧杀抢掠,家里的父母兄妹就会遭殃。吃点苦算不了啥,只要家里安静祥和。
   这就是祖国的儿子。
   廖贻训是志愿军67军199师特务连文化教员。1950年11月25日夜,特务连奉命配合兄弟部队迂回包围歼灭清川江以北、博川附近一个美军步兵团。他们必须急行军60公里,天亮前到达指定位置。到达一个山沟的时候,4架美军轰炸机凌空而来,进行凶猛的扫射轰炸。廖贻训腿部负伤,血流满地,卫生员对他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廖贻训哭了,不是因为负伤,而是因为还没参加战斗,没消灭一个敌人自己就负伤了。
   副指导员背着他继续前进,到达攻击位置的时候,把他隐蔽在一个弹坑里,用茅草把他掩盖起来。前面的枪炮声骤然响起,廖贻训判断连队和敌人交火了。随着战斗的深入发展,部队已经向敌人深远的纵深攻击前进。廖贻训想,部队转移了,敌人很可能搜索到这里,绝不能做俘虏,找部队去,遇到敌人就用手榴弹拼。行走已经不可能,他只有拖着残腿慢慢爬行,他要找到大桥,回到部队。不知爬了多少路,爬了多长时间,他终于爬到了河岸。但是来时经过的大桥却不见了,只有燃烧着的桥墩。
   河宽100多米,他爬到河底,试试水深,毅然爬进水里。他挣扎着,喘息着,终于到了对岸。冷风吹来,他成了一个冰人,伤口疼得钻心,一阵晕眩,他晕了过去。
   待到他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清晨。一天一夜没吃东西,饥饿、寒冷、伤痛、疲惫一起向他袭来。祖国、父母,你们知道吗?你们的儿子面临如此的险境!
   昏迷、醒来、爬行;再昏迷、再醒来、再爬行。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他已经被收容部队抬到了野战医院。这是生命的奇迹,无法令人相信的奇迹。因为他心中始终向往着祖国,向往着家乡的山山水水,对祖国的信念使他超越了生命的极限。
   在守备汉江南岸的无数个昼夜,志愿军战士们抱着枪,警惕地注视着前沿。在战斗间隙,他们也拉家常,说家乡。战士吴振昌有一次问班长王玉:“班长,咱们在这儿吃炒面喝雪水,祖国人民知道吗?”
   王玉说:“当然知道了。咱们的柴川若同志不是回祖国去了吗?他就是回去向祖国人民报告咱们情况的,祖国人民啥都知道。”
   吴振昌说:“为了祖国啥都不说了,咱们一定挡住敌人,不让祖国受害,一定要立功,把喜报送给祖国,送给爹娘。就是死,也不后退一步!”
   王玉在琢磨,光死打硬拼不行,得想办法既能守住阵地,又能消灭敌人。他让战士们把手榴弹放在工事前沿,等敌人靠近,听口令一起打。时间不长,几十个美国兵端着卡宾枪冲上来,一直等敌人进到20米,王玉才发令打,战士们把手榴弹向冰雹一样甩向敌群,一下子就炸死20多人,剩下的一股脑儿退下去。
   王玉已经负伤,但仍然顽强指挥全班阻击。手榴弹已经打光了,王玉让大家把大石头摆在工事前沿。几分钟后,8架野马式轰炸机对志愿军阵地进行轰炸,接着两个连的敌人开始冲锋。等到敌人冲到半山腰,战士们一起把所有石头推下阵地。王玉用机枪随后开火,敌人又被打下去了。
   半个小时后,敌人又集结了一个营的兵力发起冲锋。志愿军的纵深炮火及时发炮支援,后援部队也赶到前沿。炮弹在敌人冲锋队形中开花,机枪暴雨般怒吼。王玉对吴振昌说:“狠狠打,敌人能把咱的阵地变成黑色,咱们也能把他们的进攻道路变成红色。”敌人冲到工事前,王玉拿起工兵锹跳出阵地,大喊:“为了祖国,大家上啊!”他连续用铁锹劈死两个敌人,可是脖子却被一个美国大兵掐住了。吴振昌端着刺刀从后面给了这个美国兵一刺刀,救了王玉。此时,战士李万福正与三个敌人扭打在一起,王玉和吴振昌正要赶过去,只听一声巨响,腾起一团黑烟。李万福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三个美国兵同归于尽。
   在战后总结会上,王玉说:“战士们只要一提到祖国就无所畏惧,智慧无穷。所以,我得出一条经验,用勇敢打击敌人,用智慧打击敌人,胜利总是我们的!”
   志愿军的战士们都是民族的好男儿,任何困难在他们面前都可以克服。不然,朝鲜战场就不会现在这个样子。
   1951年5月16日,排长崔建国接受了一项穿插任务,教导员在交代任务时说:“你知道,祖国父老把他们的儿子送到朝鲜前线,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抗美援朝的胜利,并不是来送死。你是指挥员,如果有一点考虑不周,就会让战士们白白流血。崔建国同志,请你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记,要对祖国负责,对战士负责,对远在祖国的父老负责!”
   崔建国知道“对祖国负责”的分量。他回到排里,打开自己的军用水壶,倒出一大碗薄荷水,让大家每人喝一口从祖国带来的薄荷水。这壶薄荷水是崔建国从祖国带过来,几个月了,他都没舍得喝一口,每当口渴难耐的时候,他就打开水壶盖子闻闻。这是祖国的水啊,这水里有祖国泥土的气息。在这大战前夕,接受了最艰巨的任务,他要把这壶水分给全排战士。祖国的水会激发战士们的战斗意志,增强他们的战斗力。
   战士们喝了祖国的水,觉得离祖国更近了,觉得自己的父老乡亲就在自己身边。
   崔建功抱定了为祖国牺牲的决心,他说,如果我为祖国牺牲了,6班长王来成代替我指挥,各班班长都要指定自己自己牺牲后的代理人。
   这个满腔热血的尖刀排出发了。他们不断变换伪装,先是装成南朝鲜军,然后装成美军,以极其巧妙的战术动作,穿过一道道封锁线,绘制了一张张军用地图,为大部队进攻创造了条件。全排分成三个战斗小组,袭击敌人哨所和指挥部。敌人追上来,他们就吹起军号和小喇叭。敌人不知道这支部队有多大兵力,不敢轻举妄动,让他们在敌人纵深穿插,终于到达指定位置,有力配合了大部队作战。
   5月21日,战斗结束。崔建国率领的尖刀排歼灭“联合国军”300余名。崔建功自己就毙伤敌人30名,俘虏8名,缴获1门化学炮、2架火箭筒、1挺重机枪、2挺轻机枪、10支卡宾枪。战后评功会上,崔建功被评为一等功,尖刀排获得“中华男儿尖刀排”称号。
   志愿军的战士们在朝鲜战场英勇奋战的同时,心里时刻装着祖国,装着家乡的发展变化,关心着祖国建设。在许多前沿掩蔽部里,战士们从报刊上剪下治淮工称的照片,成渝铁路通车的照片,新建工厂的照片。难以想象,祖国的建设是怎样激励着她的那些拿着枪,远离祖国的儿女。
   战士杨恩华收到妹妹的来信和照片,激动不已。他拿着妹妹的照片,逢人就说,这是我妹妹的照片,你看她现在多神气啊。爹娘撇下我兄妹俩,我连妹妹也养活不了。现在好了,祖国变了,家乡也变了。妹妹已经是工厂的工人,我在前线可以安心打仗了。
   成渝铁路通车的消息传到朝鲜前线,四川籍的战士轰动了。正在行军的战士扭起了秧歌,阵地上的战士拍着怀里的枪唱起家乡的“金钱板”。战士杨国明的家乡紧挨着成渝路,他对战友说,俺家门前有一条小河,小时候就看见河边插着修路的木牌子。可是,20多年过去了,木牌子也烂掉了,也没有看到铁路。现在好了,成渝铁路通车了。等咱们胜利回国了,我在家门前就能看到火车了。
   中国自己的兵工厂制造的无坐力炮到达前线的时候,战士们欢欣鼓舞,庆祝我们终于有自己造的炮了。在无坐力炮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就击毁了18辆敌坦克。其中一个炮手,一个人就击毁敌人5辆坦克。他发射第一炮的时候,敌人坦克炮就对准了他,连续几发炮弹落在他身边。他负伤了,他对自己的战友说,这炮是祖国工人老大哥给咱们造的啊,难道还没有打击一辆坦克就让它走下火线吗?这对不起祖国的亲人。那5辆坦克就是他带着伤,袖子里流着血连续击毁的。战后为他请功,他说,要请功,也要给造这炮的祖国工人请功。
   志愿军战士们在紧张的战斗之余,总是忘不了念叨祖国,念叨家乡。四川籍的战士希望战争结束之后,全班战友都到他们家乡看看,他们自豪地说,我们四川啥子都有,号称天府之国,是个顶好的地方。云南籍的战士说,我们云南和朝鲜不一样,一年四季都是春天。东北籍的战士说,冷算啥,我们那里煤炭用不完,地下到处是乌金,山上到处是松林,保险冻不着你。太行山的战士,怀念家乡的红枣和柿子;山东的战士,夸耀家乡的煎饼大葱。想着美丽的家乡、伟大的祖国,战士们更坚定了保家卫国的决心,站在三八线就是为祖国站岗。
   大家聊得起劲的时候,就会唱起志愿军文工团教唱的歌:
   情切切,意切切,
   难忘三千里江山云和月;
   风潇潇,雨潇潇,
   难忘那一把炒面一把雪。
   临津江畔同举杯,
   松岳山上共祝捷;
   金城高奏凯歌曲,
   世世代代唱不绝。
  
   峰叠叠,岭叠叠,
   难忘半岛硝烟日与夜;
   炮轰轰,旗猎猎,
   难忘那一腔豪情一腔血。
   热血染红金达莱,
   傲骨凝成钢与铁;
   保家卫国铸丰碑,
   名垂千古永不灭。

共 43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个个活鲜鲜的人物跃在我们的眼前,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朝鲜人民保卫了家园,也为自己的祖国赢得了荣誉,他们是最伟大的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中国人民志愿军,你们是祖国的骄傲,你们是祖国最优秀的儿子,祖国永远会记住你们。欣赏作者充满深情的文字,鲜明活现的人物形象,流转自然的段落情节。敬请读者朋友阅读,并热切关注精彩更新。【编辑:桐疏枝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11-03-22 08:08:17
  大量的数据,多情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形象,使内容更加引人入盛。
   欣赏,问候,祝春安。
2 楼        文友:司药        2011-03-24 00:05:58
  战士刘宝根说,谁愿意在异国他乡的冰天雪地挨冻?谁愿意拿自己的命开玩笑?可是我们不挨冻,我们不拼命,人家就会打到家门口,就会到家里烧杀抢掠,家里的父母兄妹就会遭殃。吃点苦算不了啥,只要家里安静祥和。
   ————————————
   战士对于这场不对称战争的残酷、惨烈所做出的回应,药真切感触到的,是真真低调奢华的本真、本性——男人,在家、在国安危面前,拼死护卫,是本能的选择。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