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天涯诗论】诗观系列——质感

精品 【天涯诗论】诗观系列——质感


作者:塞宾的左手 布衣,18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21发表时间:2011-03-24 11:32:13

说到一篇文字的好坏,尤其是一篇诗歌的好坏,我们通常会用到一个词语——质感。质感这个东西,貌似是个难以言明的玩意儿,但实则,它的构造从某个角度而言,还是异常清晰的。文字的质感有两个关键的要素,一是力度、二是线型。也就是说,文字首先要有力,其次还读起来要感觉顺畅。或者简单点说,所谓力度,就是文字的爆发力和穿透力,也就是说,这些文字在多大程度上触动和打动了你,其原本是一种表达的迫切与到位程度。所谓线型,就是文字的外在触感和观感,就是这些文字看上去表现得是刚是柔,是丰满或是苗条?
   这两者其实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首先是力度,我觉得在诗歌,尤其是古诗词的范畴里,这个力度更应当指穿透力。很多婉约的文字,没有多大的爆发力,但我们觉得它们好,是因为它们很具穿透力,说到了我们的心里。而一件作品之所以能够说到你的心里,这和它拥有一个合理的线型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我可以说,任何一件在文字结构上存在问题,在起承转合的流程上出现疏漏与生硬的作品,它必然是不会具有最为顶级的穿透力的。因为结构框定了矢量,就好比潘长江的鞋码不可能和姚明一样大。
   所以,所谓的质感,说的不是某一者的缺失,而是指两者的“非有机协调”。更准确的说,是文字的线型,也就是结构的不合理,阻碍了文字的力度最为有效而有力地释放。所以,要使得一篇文字展现出充分的质感。我们要明确两个问题。
   首先就是先有哪一样?是先有力度,还是先有线型?我觉得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词,就是天资。我觉得文字的力度就是一个作者的天资。有些作者天生文字就比常人更有穿透力,而有的人通过训练还是能力有限,这两者间,我们自然会选择前者作为培养对象。也就是说,力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资,是一个有没有的问题。没有就是没有,没有就等于没有前提。而线型是手法和手段。这就好比说力度是一块精铁,而好的线型保证这块精铁将被铸成利剑而非钝剑。所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厨艺可以慢慢提升,而有米下锅是先决条件。
   所以,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知道,要使得创作的作品显出质感,首要要做一些什么?那自然是使得“原料”充沛。也就是我一开始说的,要训练自己的文字,变得更为迫切与准确。迫切与准确,是使得文字有力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所谓迫切,用更为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到“话在嘴边上”。我们要使得我们的灵感有一个“压强”,可以较为轻易地使其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所以,这是一个关键的要素,我们要对一个命题有足够的敏感和关注。只有当我们真正想说,我们才更容易说好。所谓准确,就是在迫切的前提下,对于这源源不断的思维,进行点穴式的把控。就好比在一条清澈的溪流里,你能够身手敏捷地抓住其中最大的那一条游鱼。
   而这两种能力该如何训练呢?其实答案是简单的。所谓“速则敏,重则压”,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要使得我们的灵感有更大的压强,通常来说,只要给这个命题灌注更多的讯息和理念,自然就会催生出更多的想法。这就是“重则压”。当然,我们不排除有人不堪重负的可能。这就需要另一种能力的强调,就是转化的能力。我们要有收集信息和储存信息的能力,但更要有处理信息的能力。只有当我们将所获得的信息充分地处理开去,我们才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感想。所以,要使得我们能够产生更多的想法,使得灵感的压强更饱满,最根源的问题,还是在于我们处理生活中各种信息的能力。所以这归根结底不是一项专门为写作而练习的能力,而是一项通用于我们整个生活与人生的、具有普遍性价值和意义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生活智慧,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真正做好一件事情,往往就需要做好一些全局层面上的事情。而这种全局层面上的事情,是不止作用于你想要的那个领域,而往往是作用于你整个的生活生存环境的。简而言之,就是学艺先学做人。而当我们能够做到迫切以后,要使得文字准确,其实也是很简单的原理。为什么有人能抓住游鱼?那是因为他们的反应比游鱼还快,并且熟悉游鱼的习性和动作,这就是“速则敏”的道理。同样,要使得文字准确,我们就需要一个强大的文字定位系统,快速地找到一个最符合这种情绪的表述方式以及整体构架。可以说,那些能够准确的人实际上还是实验了每一种的可能与组合,只不过他们能够近乎直觉地否定了一大批不靠谱的可能。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要使得文字准确,不靠别的,就是靠的熟能生巧。但熟能生巧不是盲目的,聪明的人能够不断地快速总结。其实这件事情我早就说过,这就好像购物街有一个猜价格的游戏,这个游戏是有攻略的。就是先选一个靠谱的整百数,高了就下浮一百,低了就取中间,然后按照偏向偏离的准则一直指向于准确。同样的道理,我们也能用这种方法,最快地达到准确。
   以上所说的,就是对于迫切与准确的达成。但其实我还只是说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文字有了力度就足够了吗?当然不是。那怎样才能使其更好地与线型结合呢?或者说线型的注意事项又是哪些呢?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其一,就是注意文思流动不要生硬,不要有明显的斧凿痕迹,不要在转折时候留下尖利的棱角。其二,就是注意文字在表达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或几个关键的支撑点。只要做好了这两项,我想一篇文字便会比较地生动而自如。
   说到文字的生硬,我觉得主要的成因,是由于作者既想表达这个,同时又想表达那个,最后两样都表达地不到位造成的。所以改变生硬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这就好像两家房客要住在一个屋檐下,解决的方案无非是权利的再分配。我的理论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去观察一个现象,一个人,住60平的房子,能弄得乱七八糟,住120平的房子,照样可以弄得乱七八糟。推理一下的话,这个人为什么这么能摊,是因为他不懂整理。所以当两家不懂整理的人家都懂得整理,他们完全可以拼租在一间屋子里。所以这就是我所说的权利的再分配。你的生硬来自于你对材料取舍的不得当。如果你的材料被合理取舍且有效精炼,那么在同样的篇幅里,容量必将大幅增加。
   然后是文字的支撑点的问题。说到支撑点,其实就是对主题的把控艺术。如果说力度的准确是对单个字词的把控的话,那所谓的支撑点,就是对全局的把控。很多文字欠缺质感,就是因为在全局的把控上,没有做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停靠了哪里、实现了什么”的文章。在我的经验里,凡是好的诗歌,都是把握住了这四个要素的。最简约的杰作也不外如是。《一代人》我们都熟悉: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从黑夜来,向着光明去,停靠在黄种人的世界,实现一代人的梦想。而凡是没有处理好这四个要素的,往往就容易在文字的支撑点上出现疏失。
   以上就是我对文字质感的一些简单的论述。

共 26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说到一篇文字的好坏,尤其是一篇诗歌的好坏,我们通常会用到一个词语——质感。质感这个东西,貌似是个难以言明的玩意儿,但实则,它的构造从某个角度而言,还是异常清晰的。文字的质感有两个关键的要素,一是力度、二是线型。也就是说,文字首先要有力,其次还读起来要感觉顺畅。其一,就是注意文思流动不要生硬,不要有明显的斧凿痕迹,不要在转折时候留下尖利的棱角。其二,就是注意文字在表达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或几个关键的支撑点。只要做好了这两项,我想一篇文字便会比较地生动而自如。欣赏作者理性的分析,这样的文字很厚重,对于诗歌爱好者有很大的帮助,写诗的过程之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但是要做到作者分析的这些,既有力度,又有美感,还是需要磨练,特别是对语言的把握。强烈推荐品读。【编辑:菊梦悠悠】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10324002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菊梦悠悠        2011-03-24 11:33:23
  欣赏左手的解析。
怒江大峡谷一所乡村中学的英语教师
2 楼        文友:菊梦悠悠        2011-03-24 11:33:36
  说到一篇文字的好坏,尤其是一篇诗歌的好坏,我们通常会用到一个词语——质感。质感这个东西,貌似是个难以言明的玩意儿,但实则,它的构造从某个角度而言,还是异常清晰的。文字的质感有两个关键的要素,一是力度、二是线型。也就是说,文字首先要有力,其次还读起来要感觉顺畅。其一,就是注意文思流动不要生硬,不要有明显的斧凿痕迹,不要在转折时候留下尖利的棱角。其二,就是注意文字在表达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或几个关键的支撑点。只要做好了这两项,我想一篇文字便会比较地生动而自如。欣赏作者理性的分析,这样的文字很厚重,对于诗歌爱好者有很大的帮助,写诗的过程之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但是要做到作者分析的这些,既有力度,又有美感,还是需要磨练,特别是对语言的把握。
怒江大峡谷一所乡村中学的英语教师
3 楼        文友:菊梦悠悠        2011-03-24 11:34:06
  诗歌也还是需要一种内心的沉淀。
怒江大峡谷一所乡村中学的英语教师
4 楼        文友:菊梦悠悠        2011-03-24 11:34:20
  问候左手,感谢你。
怒江大峡谷一所乡村中学的英语教师
5 楼        文友:灵馨        2011-03-24 13:36:19
  作者很有文学功底,欣赏,学习,问候,祝福!
善良,爱好文学,音乐,大自然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