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不对称胜出》第二十七章 一战定乾坤

  《不对称胜出》第二十七章 一战定乾坤


作者:耕天耘地 进士,9757.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21发表时间:2011-03-25 16:36:26

朝鲜战争进入了新的时期,美国人的飞机大炮没有征服志愿军,却把自己拖入战争泥潭。杜鲁门总统因为发动朝鲜战争,遭到来自各方的指责,不得不放弃连选连任的念头,干脆放弃竞选。艾森豪威尔将军把结束朝鲜战争作为自己竞选成功后的承诺,轻松地当选总统。还没有宣誓就职,他就急不可耐地飞到南朝鲜。在听取了克拉克等人的汇报会,他脸色凝重,心事重重。他对即将上任的国务卿杜勒斯说:“情况表明,我们在朝鲜打仗,没有机会打赢。因为打过鸭绿江就会冒犯国际舆论,只有尽早结束这场让人伤脑筋的战争。”而后,他嘱咐正在前线参加战斗的儿子约翰.艾森豪威尔:“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当俘虏。”可见这位即将入主白宫的总统对战局悲观到何种程度。
   艾森豪威尔将军和范弗里特的见面气氛沉重。这两位将军是西点军校的老同学,曾经在一个教室里讨论战争问题,都是那样英姿勃发,雄心勃勃。如今见面,两人的地位和心境大相径庭。一个是战功赫赫的当选总统,一个是连吃败仗的老迈中将。由于上甘岭战役的惨败,范佛里特这位经久沙场的老军人即将结束他的军人生涯。就在艾森豪威尔回国不久,范佛里特将军被调回国内,并退出现役。他一生中参加的最后一战不但毁了自己的军事生涯,还丢掉了爱子的性命。痛定思痛,这位老将军将怎样度过凄楚漫长的人生最后岁月。
   朝鲜战争初期,艾森豪威尔身在欧洲,但他却在遥远的地方发出了豪言:“我国既已诉诸武力,就必须保证成功。”然而,现在当上了总统,现实的处境、总统的位置、军事家的理智却提醒他,再也不能打下去了。参加竞选时,他就向美国公民许诺:“和平事业是自由人民眼中的瑰宝,新政府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结束这场涉及美国千家万户、孕育着第三次世界大战危险的悲剧冲突。”从而签订“体面的停战协议”。
   但是,他不能心甘情愿地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不能胜利结束战争的总统而载入史册。而且,共和党右翼势力的面子也不能不照顾,毕竟这些人为他当上总体鞍前马后,功不可没。他们早就宣称:“在共和党取得政权后,全力打赢这场战争。”艾森豪威尔总统不敢把他们的意见当做耳旁风。
   艾森豪威尔决定要再打一仗,试试能否险中取胜。他召集军政大员开会,研究下一步的行动。他向大员们宣布:“战地指挥官们同意,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谈判还不成功,我们唯一的办法最后只能是不顾一切危险,全力发动一场进攻。”他最后告诉这些高级官员们:“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一条固定不变的战线上,继续承受着看不到任何结果的伤亡。小山丘上的进攻是不可能结束这场战争的。我们不能容忍朝鲜冲突无限期继续下去。”
   克拉克当然也要在这位新总统面前讨好,赶紧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企图以大规模攻势打到平壤至元山一线。在这个计划里,他又想到了在志愿军阵地后方大规模两栖登陆和轰炸突击中国军队目标。部队按照克拉克的计划,频繁进行登陆演习、空降作战演习,并派遣大批特工人员进入北朝鲜。
   与此同时,艾森豪威尔在总统就职典礼上发表“国情咨文”,明确告诉世界:“自由世界不能无限期地处于瘫痪的紧张状态中。我现在下令第7舰队不能再用于保卫共产党中国了。”这个话的意思就是要“放蒋出笼”,采取釜底抽薪之计威胁中国,迫使中国就范。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代表团乔冠华等人对形势进行了细致分析,2月19日向中央写出如下报告:
   “根据最近情况,大体上可以肯定:美国在战场上耍不出什么花样来。解除台湾中立化,只是自欺欺人的拙劣把戏;封锁搞不起来;两栖登陆困难更大。艾森豪威尔本欲借以吓人,殊不知人未吓到反吓到自己。但面孔既已板起,要就此转弯,尚非其时,特别是他的亚洲人打亚洲人政策行通与否还要看看。
   联大对我拒绝印度提案尚未处理,但鉴于美国解除台湾中立化的行动,激怒了很多中间国家,多少抵消了我拒绝印案产生的不利影响。联大复会很可能对此不了了之,拖到下届再说。
   美国搁起板门店转到联合国,本来想借此压我们;联大压不成,战场又没多少办法,本可自回板门店,但鉴于美国在联大尚未死心,对战场亦未完全绝望,因此虽有不少国家不反对再回板门店试试,美国人今天是不会愿意的。
   如果我正式在板门店通知对方无条件复会,美国态度很可能是拒绝。具体方式可能是:一、置之不理;二、以我既未接受其他方案又未提出新方案而拒绝;三、反建议以印度方案为基础复会;四、坚持不得强行遣返战俘的原则解决战俘问题。以二三条件可能性较大。如我以金、彭致函形式,对方可能认为我性急,有些示弱,反易引起对方幻想。
   结论是一动不如一静,让现状拖下去,拖到美国愿意妥协并由它采取行动为止。”
   毛泽东、周恩来等同意乔冠华等人的这个观点。毛泽东说:“那么好吧,就打下去,美帝国主义愿意打多少年,我们就准备跟它打多少年,一直打到美帝国主义愿意罢手为止,一直打到中朝人民完全胜利为止!”
   当然,毛泽东也清醒而理智的知道,只凭几句口号吓不到艾森豪威尔,他告诫那些心爱的志愿军骄兵悍将:“朝鲜战局,由于停战谈判已告停顿,而美军在朝鲜的损失还没有达到它非罢手不可的程度,估计今后一段时期内(假定为一年),会趋于激烈化。艾森豪威尔正为其上台后的朝鲜军事行动做准备。但就朝鲜战场的军事形势做估计,敌人从正面向我较坚固的纵深工事实施进攻的可能,不如向我后方两侧进行登陆作战的可能性大。”毛泽东向在朝鲜前线担负主要指挥任务的邓华提出了三个肯定:“肯定敌人登陆,肯定要从西海岸登陆,肯定敌人在清川江至汉江间登陆。”
   志愿军开始了反登陆作战准备。原定回国的38、39、40军调往西海岸准备反登陆,在国内的第1、16、21、54军立即调动入朝;6个铁道兵师紧急入朝抢修新干线。到1953年3月,在朝鲜战场的志愿军部队达到19个野战军,8个地炮师,5个高炮师,2个坦克师,10个铁道兵师,1个公安师,总计135万人,是志愿军在朝鲜兵力最多的时期。志愿军空军调动了14个师500架飞机,海军调动1个鱼雷艇大队。至此,志愿军陆海空三军都参加了作战。
   与此同时,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和朝鲜老百姓支援下,修建了纵深20至30公里,总长度1100公里的钢筋水泥防线,构筑了大量火力点和掩体,储备了足够全军吃8个月的2.5亿斤粮食和12.38万吨弹药。
   美国中央情报局这次终于给了“联合国军”总司令部一个准确的情报:目前在北朝鲜的共军,大约有中共军19个军,北韩军5个军团。其中大约有30万人部署在可能发生登陆作战的海岸地区,可以立即投入海岸地区作战。一旦“联合国军”按计划在朝鲜发动进攻,中共军将展开最大限度的地面防御,来抗拒“联合国军”的进攻并实施坚决的反击。
   克拉克看着制定完备的登陆作战计划,再看看中央情报局的情报,认清了贸然进攻的可怕后果。他向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出的报告称:“中共军沿海滩的防御体系和前线的防御体系一样,纵深的距离很长,并且它的效力大部分依靠地下设施。还有许多明壕从滩头向后分布。因此,任何从海上攻击的部队,只要一上岸,就会立即被迫去攻击一道又一道的战壕。雷区到处都是。大部分稻田地区被水淹没,使它们变成战车的大陷阱,使我们的装备在泥沼中寸步难行。”
   美国人再想像对付金日成那样搞一次仁川登陆来对付志愿军,这个算盘正好和毛泽东的算盘拨到一起,不得不草草收起来。但是,不正儿八经地打一仗,对各方也无法交代。艾森豪威尔对自己老同学范佛里特还抱有幻想,经过二战的老将,总不会就这样败给那些嘴上还没长毛的中国小子吧。
   范佛里特自己也觉得很丧气。他从艾森豪威尔这位老同学、新总统在整个朝鲜的行程期间对自己的冷漠态度中,似乎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军旅生涯即将走到尽头。这也难怪,老同学刚当选,自己却送给人家一个败仗作为贺礼,于公于私,不管怎么说都不够意思。和所有有血性的军人一样,范佛里特也想打个好仗再走人,走得轻轻松松——就象自己的前任李奇微将军一样,是在“联合国军”节节向前推进的情况下升官或者离任的。即便是打个小胜仗,只要能有些进展,那就好说话了,不至于给世人留下打了败仗被换下来的尴尬。挑来选去,范佛里特选中了刚上阵的志愿军第23军的阵地。就是芝山洞南侧高地,又叫丁字山。
   第23军12月22日才将东海岸的防务移交给从上甘岭撤出的第15军,经过连续5个昼夜的急行军,于除夕前接防第38军的将军洞至粟木洞间29公里阵地的防务,与“联合国军”方面的美步兵第7师主力和南朝鲜军第2师相对峙,相互之间已经有了班排规模的小接触。范佛里特决定再赌一把!
   克拉克很同情范佛里特,自己这位老学长时运太不济,到现在弄得灰头土脸,这是让人同情的。同时,身为“联合国军”总司令,他也想用一次胜利的战斗行动来向新总统表明,自已在“金化攻势”中未能得手,并不说明第8集团军是一支战斗能力不佳的军队,那个杀到“平壤——元山”一线的登陆计划也绝不是什么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要想结束战争,还得在“打”字上下功夫。于是,克拉克批准了范佛里特的作战计划。
   丁字山这个高地在志愿军作战地图上准确的称谓是205高地。它位于城山、芝山防御阵地的前沿,其南段与“联合国军”阵地相连接,战术上有一定价值。据侦察报告,志愿军在这个高地也就是一个排的守备分队。
   大批美国国会议员、高级将领、新闻记者云集丁字山,观看克拉克和范佛里特向新总统献礼的表演。1953年1月12日凌晨3时,范佛里特先发起了一次试探性进攻。与上甘岭一样,美军炮火先把那个巴掌大的山头给翻了一遍,炮火一延伸,在4辆坦克掩护下,近200名步兵向山头上冲击。这是美步兵第7师第31团一个加强连。步7师两个月前刚在上甘岭碰了个头破血流,兵员损失甚为严重,撤出后经过整补,刚刚恢复了元气。这次换了方位再打,那劲头虽然已大不如在“三角形山”的时候,但在炮火飞机掩护下打进攻战还是很有气势。范弗里特已经告诉他们,这个高地的中共军是新上来的,不经打。果然,步兵们眼瞅着离山顶只有几步了,还没一点动静。美国兵们认为,这上边儿的人已经被打光了。
   范佛里特的情报很准,这高地上的确只有一个排的守备分队。第23军第67师第201团第1连第3排。这个排的排长名叫乐志洲,是个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兵,虽然到朝鲜来这几个月光在东海岸挖工事带看海景了,跟美国鬼子交手过招这根弦可一直没松过。请老大哥部队介绍经验,学习坑道作战方法,干部们到第一线兄弟部队实习,这几个月里也长了不少见识。第23军全军上上下下都憋着一股劲儿,要把华野老四纵那股子精神头露出来给美国少爷兵们瞧瞧!跟第15军交接那功夫,又请比自己参战早的老大哥部队教授了一些真功夫。美国兵打炮那会儿,他们正在坑道里抽烟说笑呢。炮火一延伸,外边观察员瞅瞅差不多了,就喊了一嗓子:“敌人上来了!”大伙儿把烟屁股一扔,操起家伙冲出洞去。一阵冰雹式的手榴弹、手雷、爆破筒飞了出去,劈头盖脸地砸在美国兵的头上。霎时间,清脆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接着机枪、冲锋枪声就响成了一片。美国兵扔下一片尸体连滚带爬地下了山。一个上午,美国兵前前后后进行了4次这样的冲击。最后蹲在那高地上的还是排长乐志洲带的那一排兵,还是完完整整的一个排。他们只有一人牺牲,6人负伤。再看山坡上,一个加强连的美国兵,躺下的有50多个。加上负伤被抬走的,总共毙伤150多人。
   观战的国会议员、新闻记者眼见此景,大骂不止。他们愤怒地谴责克拉克和范佛里特用美国孩子们的生命做角斗士表演。
   傲慢的美国人在朝鲜战场的最后一次攻势行动就此收场。可是,蹲在战壕里的中国小伙子们还不依不饶,他们以“联合国军”连排据点为目标,发起了47次进攻战斗,仗仗都是胜仗。上帝再也不保佑这些罪人,胜利的天平完全倒向了志愿军。眼见朝鲜战场局势越来越糟糕,艾森豪威尔总统终于不再忽冷忽热,左右摇摆,他只有一个心思:求和。
   2月25日,在美国人提出无限期休会6个月零2周之后,和李奇微一样,克拉克厚着脸皮主动致函中朝方面,建议在战争期间先行交换伤病战俘。美国人又要谈判了。
   3月28日,金日成、彭德怀给克拉克复信,同意交换伤病战俘,并提出应将交换伤病战俘问题引导到全部战俘问题的合理解决,使朝鲜停战早日实现。因此建议立即恢复在板门店的谈判。这样,中朝方面给了尴尬的美国人一个台阶。
   尽管停战的前景明朗了,在战场上的志愿军部队并没有丝毫松懈。美国人吃硬不吃软,要让他们在谈判桌上老老实实,还是要以强大的武力做后盾。
   4月26日,双方派出联络组在板门店开会。数百名各国记者见证了这一来之不易的时刻。
  

共 762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真正应验了“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你不打,它就是不倒,你一打它就倒。丁字山阻击战的胜利和883.7高地、949.2高地攻击战的胜利不仅打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军威,也更是打击了美帝国主义那种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和李承晚傀儡政权的麻木不仁气势。同时也是向世人宣布:一切反动势力,狂图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的人必将导致自己的丑陋现形。欣赏精彩,似富传奇的故事情节。敬请读者朋友们阅读本章节并热切关注精彩更新。【编辑:桐疏枝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11-03-25 16:42:39
  美帝主义的伎俩一惯是前面套,后面一套,但最好的结果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想给自己抹粉反而把自己打扮了成了一个小丑,让世人耻笑。
   欣赏耕主精彩的描写,遥祝愉快,好心情。
2 楼        文友:雨萱        2011-03-25 21:10:22
  “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读这部小说,再读这样的句子,仿佛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谢耕主还原了历史,让今天身处和平年代的人们重温了那段历史!
雨萱,沉默寡言,独守清欢,用心书写人生的酸甜苦辣……
3 楼        文友:司药        2011-03-27 01:02:49
  丁字山、十字山战役,最后的战事定“乾坤”——傲慢的美国人终于低下眉眼,求和。坦率地说,当药看到“求和”两个字时,真是有劫后重生的感觉,因为上期战俘们的遭遇还刻在心头,梗得胸闷。战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还得死多少人、还得有多少人以尊严做代价才能结束?好在,药终于看到了希望。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