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赏雪归来梦长白

精品 赏雪归来梦长白


作者:吴琼芳 童生,504.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78发表时间:2011-03-31 17:06:42

到东北赏雪,如果不到长白山,那会是一大损失。到了长白山,如果没看到天池,那可是一大遗憾。
   ——题记
  
   一、
   2月18日下午,我终于踏上广州至哈尔滨的列车,开始我为期八天的圆梦之旅。
   2月20日早上六点,我醒来,明显感觉到列车正减速慢行。广播说,列车前方是长春站。原来到长春了!透过车窗,当我第一次见到列车外的原野满是白白的积雪时,我兴奋得忘形地欢叫了起来。同一车厢的不少人,被我这一叫,都纷纷从睡梦中醒来。车厢里一下子充满了惊叹声。
   我知道,我的赏雪之旅,从这一刻起,真正开始了。
   19日,当列车进入河南境内时,还没有见到雪的踪影,我有点失望了。先生说,也许要到石家庄才能见到雪。
   但列车经过石家庄,经过天津时,我还是没有见到雪。20日凌晨,列车已进入辽宁境内,而车窗外黑乎乎的,一点白的迹象也没有。我不禁有点担心了。
   东北会有雪吗?虽说13号前后,东北才下过大雪,但今年是暖冬,会不会已化掉呢?此行会不会见不到雪呢?
   我的担忧,让我睡得很不安稳。
   当列车明显减速时,我醒了,迫不及待地起来,撩起窗帘往外看。啊!原野除了褐色的树影,就是白茫茫的积雪!
   好美啊!
   我终于看到梦寐以求的雪了!
   列车刚在长春站停稳,我就第一个跑到站台上。
   站台路轨上的积雪并不多,而且都已变成冰了。但我生怕这期待已久的雪,会在我眼前消失,所以还是抓紧时间,拍了几张有雪的照片。
   原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从长春到哈尔滨,一路的雪域风光惊讶着我的眼,一路的赞叹之声不绝于我的耳。
  
   二、
   20日早上九点,到达哈尔滨。
   说实在,哈尔滨并不是赏雪的最佳地点,那里的积雪太脏了。汽车排放的废气,居民取暖燃烧煤所产生的污染物,已把我心仪已久的白雪公主弄得脏兮兮,让她失去了纯洁亮丽的迷人风采。
   哈尔滨,只是看冰雕的好地方。
   21日,到了亚布力滑雪场。那里也不是赏雪的好地方。由于遇上暖冬,那里的雪,是人造雪,太实、太硬了。
   亚布力,只是滑雪的好去处。
   22日,游牡丹江市的镜泊湖。
   冰封的镜泊湖,像一块巨大的白玉嵌于山林间。所有游船已搁浅在湖边冰滩上,眼巴巴地看着我们乘坐马车在湖里游玩,而自己却动弹不得,也许它们会产生失宠的感觉吧。
   离开镜泊湖前往吉林敦化市二道白河的沿途,可以观赏到“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奇观。以镜泊湖为源头的河流,像飘动的玉带缠绕于山林间,滚滚的波涛如飘带上的皱褶,一层逐一层,却凝结不动。“顿失滔滔”的震撼,真的让我叹为观止。
   镜泊湖虽很美,而且让我们在湖中的冰上策马,乐而忘返,但也不是赏雪的最佳去处,那里的雪太薄了。
   要赏雪,还是要到长白山去。
  
   三、
   从哈尔滨到长白山,沿途游亚布力和镜泊湖,我的快乐指数不断上升。
   23日才上长白山,22日晚要在二道白河镇住一晚。离开镜泊湖前往二道白河镇的途中,尤其是从敦化市到二道白河镇的那段路,虽还没到长白山,但沿途所见,已让我领略到什么是银装素裹,什么是玉树琼花。
   汽车在白色的林海中穿行,仿如在冰雪童话世界里穿梭。一路都是白茫茫的雪景。路上铺满了积雪,只有积雪上两道浅灰色的痕迹,提醒着司机,这里曾有车碾过,这是可以通行的道路。道路两旁的树木都穿上了白雪做成的外衣,晶莹剔透,皎洁素雅。原来,这就是雪凇!
   真是银装素裹迷人眼,玉树琼花夹道开啊!
   汽车穿行处,沿途的美景让我目不暇接。车上一行人,纷纷请司机停车,让我们下车观赏。司机却不屑地说:“这算什么呀?到了长白山,你们就知道那里的风景比这美多了。”
   我想透过车窗看风景,但已不可能了。车窗上的玻璃已经结冰了。形状各异的冰花附在车窗玻璃外面,已模糊了我的视线。
   要观赏沿途的风景,只得透过车头的挡风玻璃。说来也奇怪,全车的玻璃,就只剩下司机前面的那一大块没有结冰。这冰雪也太欺负人了,我不远几千公里来看你,干嘛就不让我看个痛快呢!
   途中遇上下雪,我们一行十五人,全都兴奋得沸腾起来,强烈要求司机停车,让我们下车,亲身感受一下,雪花飘落在身上的感觉。
   因为还要赶路,司机只答应停车十分钟。
   虽然只有十分钟,但我心已足矣。我终于可以亲身体验到雪花飘飘的氛围,终于可以近距离清晰地观赏到路两旁的雪凇,终于可以拿起相机记录如此兴奋的时刻!
   这几天,雪,大家已见过不少了,但下雪,却是可遇不可求的。现在终于能遇上,能不欣喜若狂吗?
   所以,回到车上,大家对司机充满了感激之情。
  
   四、
   23日早上八点,我们一行终于到达长白山北坡山门。
   一下车,大家都欢呼雀跃,因为这里到处都堆着大堆大堆白得发亮的积雪,大人小孩都情不自禁地跑到雪堆里玩。
   这里的工作人员很高兴地对我们说:“你们好幸运啊!长白山昨天才下了一场暴雪,昨天来的游客都不能上山,你们今天来得正合时。”
   我们都在庆幸自己的幸运!我也终于明白,为何昨天能在沿途观赏到这么美的雪景,为何能在途中见到有一辆铲雪车在忙于清理路上的积雪了。
   在导游的一再催促下,我们换乘长白山的旅游车来到登山道前。一下车,我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
   这哪里是山呀!这分明就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雪是巨幅的画布,隐约可见的山体和远远近近的已落光了叶子的树林,是大自然这位神奇画师在画布上点染的、或浓或淡、或粗或细的墨迹。
   积雪很厚,不少工作人员正在忙于铲雪,开出一条约一米宽的路来,供游人上山。路两旁的积雪已堆到跟成年人齐肩那么高。
   风好大,扬起积雪漫天飞舞,眼前的一切都是灰蒙蒙的,能见度很低。一路上,就像隔着一层纱观赏眼前的巨幅水墨画一样,画面很美,但就是不能看清楚。
   风吹雪花打在脸上,感觉就像针刺一样痛。但这丝毫也不能消减我们登山的兴致,因为我们都是有备而来的。我们身上穿着厚厚的羽绒衣和棉裤,脚穿防滑防湿的棉靴,手戴皮手套,脖子系着围巾,尽一切可能地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
   -20°C以下的气温,以前听起来会被吓得瞠目结舌,现在能亲身体验到,反而有几分自豪地觉得,-20°C以下的气温也不过如此!反正已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怕什么!
   风太大了,如果不小心让雪花飞进口腔里,那非得打几个寒颤不可。大家都不敢再赞叹,不敢再说笑了,或低着头,或侧着脸,在白色战壕般的雪地里,艰难地顶风而行。
   什么是冰天雪地,此刻才有了最为深刻的体会。
   沿途所见,就像一幅看不到尽头的水墨画卷。山上游人并不多,风雪中,那两三个穿红色衣服的身影,就像几枚红色印章,稀稀落落地点缀在画面的空白处,给这水墨画卷增添了些许耀眼的亮色。
   行走了一段路,忽然能清楚听到泉水潺潺流动的声响。冰天雪地里,怎么还有不结冰的水流?穿过一座石桥时,终于见到桥边流动的泉水。我的天,原来这是温泉水啊!水面还冒着热气呢。
   石桥旁有一小屋,我赶忙上前进去歇歇脚。啊!眼前所见不由我不惊讶。小屋正中处是一个小石窝,温泉水不断从小石窝上流过。而小石窝里放着很多鸡蛋、玉米和香肠。原来小屋里的老伯正在用温泉浸泡这些食物,准备卖给过往的游人。导游说,流经这里的温泉有70°C左右,可以把鸡蛋等食物泡熟。
   望着泉水冒出来的热气,我心里也暖烘烘的。
   离开小屋刚想继续往前走,导游来通知,说前面的路被积雪封住了,要改从旁边用玻璃盖成的安全通道上山。
   安全通道是很安全,但遮挡了大风雪的同时,也遮挡了沿途所有的风景。想透过玻璃往外看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积雪已把通道覆盖住了。在通道里行走,就像是在雪地里钻地道一样,我一心只盼着快点“重见天日”。
   终于走过这段安全却乏味的安全通道。
   通道的尽头连接着一座小桥。小桥下有泉水在流淌。走出通道,穿过小桥,发现这里风更大,更冷。而眼前的水墨画却已换成另一番更美的景象,让我更加惊叹不已。
   站在雪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眼前所见的都是一幅美妙绝伦的水墨画。这里就像个360°的画展厅,展示的是大自然的杰作。如果按方位划分,东、南、西、北四幅巨画则分别为:远山披雪图、雪山冰瀑飞泉图、雪山林屋听泉图、林拥雪山溪桥图。
   眼前所见的,只有黑白两色。如果说大自然这位神奇画师,把画布换作黑色,那么,雪就是画师手中奇妙的颜料。画师蘸着雪白的颜料,在黑色画布上,任意勾勒、点染、涂抹,黑色便会随着雪的厚薄而变得浓淡相宜,疏密有致。山的形态出来了,树的倩影出来了。溪涧的蜿蜒、泉水的明澈、小桥的别致,都出来了。溪涧中大大小小黑黝黝的石头,顶着厚厚的积雪,在泡温泉,多写意!山林中被厚厚的积雪簇拥着的小木屋,紧闭着门户,像在静静地细听泉水的淙淙,多悠闲!
   画卷中最为宏伟壮观的,就是南面那幅“雪山冰瀑飞泉图”了。画中飞流直泻,却被一块名叫“牛郎渡”的巨石分为两股,如两条玉龙猛扑向谷底,却又顿失声势,悬在半空。这就是著名的长白瀑布。瀑布已结冰,但巨石上却仍有少量泉水飞下。
   长白瀑布的源头就是天池。只要继续往前走,上山,只需几十分钟就可以看到天池和中朝界碑了。
   但眼前齐膝的积雪已把道路覆盖住,游人只能按照雪地上插着的两排小红旗的指引,不知深浅地一步一个深脚印地往前走。我想去看天池,但遭到先生和儿子的强烈反对。从前面折回来的导游也劝没有上山的团友不要再往前走,理由是风太大,前面太危险。天池已近在咫尺,就差那么几步,没看到她秀丽的面容,岂不是很遗憾!
   我执意要往前走。导游说:“天池已结冰,况且风这么大,扬着积雪,上面全是白茫茫一片,你就是上去了也看不到天池的。”
   没办法,我只好望着长白瀑布兴叹。
   当我回到正在雪地里玩雪的先生和儿子身边看他们时,不禁惊讶地笑了。他们看到我也笑了起来。原来,我们都变成了“白眉道人”了,眉毛上都挂上了一层细细的冰。听说,这些细冰是鼻腔呼出的气体由于遇到严寒冷却而成的。
   实在太寒冷了,大家在雪地里玩了一会,就沿原路下山。
   长白山的雪太迷人了。因为它们没受到污染,所以都是白得晶亮晶亮的;因为是前一天才下的,所以积雪都是松软松软的。面对这么漂亮的雪,不要说小孩子,就是大人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要玩耍一番。
   刚下到登山道口,先生就情不自禁地像背越式跳高那样跳起来,然后背部朝下,整个人重重地压在路旁的齐肩高的积雪上。当他站起来时,全身沾满了白白的雪,样子像只北极熊,把大家都逗乐了。他又抓起一把雪往嘴里塞,我笑话他,他却说:“怕什么?没污染的。哈尔滨的雪是咸的,这里的雪却没有味道,说明这里的雪很纯净。”
   回到北坡山门时,我和儿子也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连忙跑到停车场旁边一块雪地上,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玩到忘形时,我也情不自禁地在雪地里打了几个滚。
   长白山的雪,可真把我这次圆梦之旅的快乐指数推到了最高峰。
   离开长白山时,大家意犹未尽。由于受假期所限,此行未能在长白山多停留几天,尤其是未能见到秀丽的天池,确是这次赏雪之旅的一大遗憾。大家纷纷表示,以后有机会一定会再来长白山,或看看它夏天的繁花似锦,或看看它秋天的色彩斑斓,或再看看它冬季的银装素裹,和那美丽的天池。
   就这样,我们在回味无穷的赞叹声中,于24日下午,在沈阳踏上南归的列车,结束这次美丽而快乐的赏雪之旅。
   直至现在,我的梦还常常缀满雪花,梦里的我又到了长白山,并看到了天池。

共 45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对雪的期待,梦寐以求的渴望,在渐行渐近的旅途中越发强烈,路遇哈尔滨,游镜泊湖,直抵长白山,快乐的指数不断上升。长白山的壮观与美丽,作者几尽笔墨,也难掩自己激动的心情。无论是无污染的雪、零下20几度的低温、冰雪中的温泉,还是雪中尽情的嬉戏,让让生长在南方的作者都叹为观止。文章以作者一路而来的心情变化为主线,穿插长白山的景致,和谐统一,文风飘逸,推荐阅读。【编辑:秋风向晚】【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4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风向晚        2011-03-31 17:08:38
  跟随作者的笔墨领略长白山的美景,也感受作者北方之游的快乐心情。大自然的赋予,纯净的赋予,融入,人生幸事啊。问好。
从原来的《红袖添香》搬运过来作为收存。
回复1 楼        文友:吴琼芳        2011-03-31 17:43:26
  感谢老师精彩的点评和鼓励!问好!
回复1 楼        文友:秋风向晚        2011-03-31 18:21:05
  读了一下午的文章,难得看到这样的字,很享受。谢谢你的投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