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小豆豆·儿子·班级

编辑推荐 小豆豆·儿子·班级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作者:故事不多 布衣,26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67发表时间:2011-03-31 22:22:53
摘要:黑柳彻子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自1981年出版后,如最近的“核爆炸”一般,迅速影响全球,一版再版,翻译成33种文字,截至2001年销量达938万册。小豆豆的可爱形象深入几代人的脑海,同时促进了各国教育者的内心震荡。其实,我看此书已经是第二遍了。意外在哪里呢?因为我有了新发现……

黑柳彻子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自1981年出版后,如最近的“核爆炸”一般,迅速影响全球,一版再版,翻译成33种文字,截至2001年销量达938万册。小豆豆的可爱形象深入几代人的脑海,同时促进了各国教育者的内心震荡。
   的确,黑柳彻子写的这本书不仅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实际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1984年,联合国的官员在读完英文版的《窗边的小豆豆》后,认为“再也没有比她更了解孩子的了”。因而任命她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亚洲历史上第一个亲善大使。
   其实,我看此书已经是第二遍了。第一遍看时,我还未婚,看后一直担心学生看了此书将羡慕文中所描写的“巴学园”,反而增加讨厌现在学校教育的不满情绪呢?因此,惴惴不安,不敢让孩子去深度理解,还担心以后自己教育方式跟巴学园的不同,会给孩子造成失望感,以至认为书里是一种教育的梦境,不切实际。第二遍看此书,是不久前学校兴起看书热潮,我匆匆忙忙选了这本书,却一不小心应了《走遍天下书为侣》文中的那句话“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了多少遍”,这真是意外之喜。
   意外在哪里呢?因为我有了新发现,发现自家的宝宝多像小豆豆呀。
   小豆豆常立志,她的志向总是在改变,朝令夕改:一开始又说自己要做个间谍,很快就改作立志要做个卖票的……三岁的儿子也这样,一会儿说自己是公交司机,骑到沙发上拿着笤帚当档位敲;一会说自己长大要开“白白白”(拖拉机),于是把小藤椅翻个身,手扶竹竿在客厅里推来推去;一会又说自己长大要当飞行员,说完张大双手,开始摆动机翼,嘴里还不忘配音“呜——呜——呜——”。活脱脱一个小豆豆嘛!要是你坚持认为“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而认定小豆豆没出息的话,那可错了。她后来不是成功了吗?幼童的这种“志向”那是不能较真的,他们只是在玩,只是一时的兴趣,而快乐才是他们的本质。
   《落语》一文中讲到小豆豆喜欢听广播里的日本单口相声(日本人把这种曲艺叫做“落语”)。有一天家里来客人带来了香蕉做礼物送给小豆豆。小豆豆学者落语里的样子说:“娘呀,这家伙,还挺够哥儿们的!”小豆豆的语言模仿力真棒呀!不过这油腔滑调的话,真叫客人尴尬。可不是吗?就在前天,宝宝和外婆在外面玩,正值大家在聊买盐的事儿。有人说:“盐要没得买了!”宝宝奶声奶气地反问道:“盐会没有的呀?不可能的嘛!”大家听了哈哈大笑,这样的话怎么会出自这么个小屁孩之口呢!?其实,我知道儿子是在家里听了我们的评论才暗暗学去的。你瞧,孩子的模仿力有多强呀!可是,他们并没有区分是非好坏的本领,天性而已。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对于幼童来说,他们还只能凭本能去感知,因为他就像一块无水不吸的大海绵——不论清水浊水。
   小豆豆她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上课时她把学校里的书桌盖开了关,关了开,足有上百次呢!小豆豆心爱的钱包掉到厕所里了,为了找到钱包,她找到了厕所的掏口,然后奋勇地开始往外舀东西,最后堆出了一座小山。儿子也是这样的好奇。某一天,妈妈在卫生间,宝宝问:爸爸,妈妈在哪里呀?我答:在卫生间,你叫她一声看。宝就喊道:妈妈。妈妈应道:诶,宝宝。宝宝知道妈妈在卫生间了,可他又喊道:妈妈。妈妈只好又应道:宝宝。宝宝又喊,妈妈又应,就这样子反反复复应答了几十下,一直到妈妈走出卫生间游戏才结束。妈妈好有耐心呀!保护了孩子的童心。而文中的小豆豆开始很不幸,被老师告状还要求她转学,后来幸运地遇到小林校长,这才顺利地保住了她的天性。如果一个孩子失去了好奇心,失去了玩性,那还能叫孩子吗?
   儿子才三岁,那些幼稚的的行为都可以叫可爱,而小豆豆已经七岁了,上小学一年级了,她的那些幼稚行为,对多数成人来说,不叫可爱,那叫出格,那叫胡闹,那叫古怪,那应该遭到呵斥。因此,三岁小儿得到大家的宠爱,而七岁的小豆豆受到老师们的责怪和歧视。
   然而,三岁也好,七岁也好,事实上他们都是孩子,他们都还是儿童,他们都应该享受儿童的美好生活。那些幼稚的行为都是天性使然,都是正当的,都应该得到保护才是。可现实生活中,人们却总喜欢厚此薄彼,这又是为什么呢?
   容我来想想,大概是我们对他们的要求不同了,三岁的孩子我们没什么正式的要求,只要开心就好,关注的是享受美好生活;而对小学生来说,我们有了很多学习上的要求,社会道德的约束等等。我们对幼童的成长从来没有多少要求,什么时候会走路,什么时候会说话,什么时候会跳,什么时候长几个牙等等,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由不得我们计划和安排。因此,大人们总是欣喜地发现着孩子的诸多变化,诸多进步,正所谓:“养儿日日鲜”。而幼童一旦上了学,我们的老师、学校、社会、家长莫名其妙地对他们强加了很多很多的要求,很多很多的期望。当那些孩子达不到我们期望中的要求时,人们铺天盖地的负面评价就接踵而至了:你怎么这么慢?你怎么考那么差?你怎么可以踩草坪?你怎么可以忘记抄作业?你怎么又忘记带红领巾了?你真不乖,你真坏,你真笨,你真怪……
   成人的眼光与孩子的眼光是不同的,他们各自拥有的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我们的眼光跟孩子的眼光产生了分歧,我们处在强势,孩子处在劣势。
   比起来,孩子的世界虽然更简单、更荒诞,但却更有活力、更宽阔、也更加纯真。所以,如果对孩子粗暴呵斥与干涉,就会让孩子的心灵蒙上阴影,损害孩子眼中的世界——即孩子的心。正因如此,教师才有存在的必要。可是,孩子们需要的不是那种手持教鞭,目光灼灼的“管教”型教师,这一点,中国与日本的许多教师都没有意识到。所以,他们往往只能把孩子变成一块雕满花纹的朽木:看似经纶满腹,实则无用。
   幸好,淘气的小豆豆后来遇见的小林宗作老师,他不是这样的,而是一个懂得与孩子交心的人。对比小林宗作老师,我们该如何管理自己的班级呢?班里让人不省心的人还真多呢,怎么办?其实,每一个国家都有优秀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其实都有相通之处,那就是:教育,关注人性。知道了这点,我似乎对班里的那些棘手的事,那些“小刺猬”有了应对的信心。
   某日,我班泽深同学在走廊上拖地板。你看他居然骑着拖把在拖地,活像个哈利波特骑着魔法扫帚。要是在以前,我肯定得虎着脸大声呵斥一番,说不定还得当众批评,教训大家不得这样拖地。可现在我不这样做,我只是微微一笑,说:“哇,哈利波特也来帮我们拖地了呀!”他听了一下明白了我的潜台词,笑了笑认真地拖起地来。我之所以那样“袒护”他,之所以那样说,是把他当儿童看待,玩是他的天性,委婉的批评保护了他的尊严,就像小林宗作先生对待掏粪找钱包的小豆豆那样。
   那天,一个女生气呼呼地到我办公室指责他们那座餐桌值日生姚俊,说他拒绝抹桌子。我听了有点生气,昨天刚告诫大家别忘了理桌子,今天他居然挑衅我的“权威”。我匆匆安慰了她几句,吩咐她把姚俊叫来。那天,我嗓子疼,还在吃药呢,实在是不能高声说话呀。可不批评他,那该怎么处理呢?等他来到办公室,我也没好办法,由于不能高声讲话,轻轻地讲也很疼,我只好忍着疼用轻轻地问:“你为什么不整理桌子呀?”
   他生着闷气,没好气地说:“谁让她来指使我呀?”原来,他在乎的是面子呀。我庆幸自己没发火,然后对他说:“别人说的没错呀?你没理餐桌是不是不对呢?”可是他还在气头上,似乎不同意我的观点。我只好说:“你先回去吧?明天别忘了。”看上去我没能及时处理,其实我知道等明天他不生气了,肯定会整理的。
   第二天,在食堂,我看他吃得很开心,很随意地提醒他:“今天别忘了哦!”
   他愉快地点点头。果然,吃完饭他就认真地整理起来。如果那天,我咄咄逼人地教育他,依他的脾气肯定不服气的。所以对待很多脾气犟的孩子,冷处理是很好的办法,既避免了跟师生的冲突,又保住了孩子的自尊心,一石二鸟。
   再说说昨天发生的一件“盗窃案”吧。吃过午饭后,几个男孩气冲冲地跑来办公室,陈力冲我说:“金老师,我们的乒乓球不见了!有七个球,上面还有泥塑。这是我们的美术作业呀!”看来,他们是来报案的,咱这个班主任临时又扮演起“警察”来。
   在以前,我对这种事情总是束手无策,只好心急火燎地到班级大声恐吓:“你们谁谁谁偷了谁的乒乓球!?赶快来自首,要不然等我查出来有你好看的!要是现在自首,那还来得及!”这样一番威胁却丝毫没有效果,以至班级“小偷”屡屡得逞,孩子得不到教育,我也感到很失败,很抓狂,学生们看不到老师的神奇,我的威信也越来越低。可看了《窗边的小豆豆》一文,深受小林宗作老师的启发,教育要考虑孩子的天性,要信任孩子,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孩子翻个错,调个皮是在正常不过的,我们千万不能给孩子扣上“小偷”、“坏孩子”等帽子。我之前那样的恐吓只会让做错事的孩子更加不肯承认错误,孩子有天生的自我保护的本领。每个人都一样,在得不到宽容安全的环境下,打死也不肯认错的。
   于是,我用很平常的语气,像没事一样地跟他们说:“哦,这件事我知道了,你们先回去吧。老师会调查的,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的。”他们将信将疑地回教室了。
   下午,我的课上我简单地向大家通报了这件事情,然后我说:“大家看过童话《木偶奇遇记》吧?书中的皮诺曹,因为说谎鼻子都长了,后来变成好孩子了,鼻子又恢复了原样。我想,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的,谁撒谎了会鼻子会长的,你们相信吗?”几个调皮的孩子在嘻笑,我赶紧说:“你们别不信,我想明天那几个乒乓球就会出现的。因为我们都是好孩子,我们班的同学可不会撒谎的,对不对?”这一点大家都赞同,但是很多人还有点怀疑明天那球会不会自己回来。
   我说:“大家等着瞧吧。”
   傍晚的时候,一个女生来到我办公室。她是一个很文静的,学习很好的孩子,她忐忑不安地轻轻地跟我说:“金老师,那乒乓球是我拿的。”
   “哦,是你呀!你真是个诚实的孩子,也是个勇于承认错误的孩子,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我先对她一番表扬,然后随和地问道:“你为什么要拿别人的乒乓球呢?”
   “是这样的,刘月他第二节下课踢了我一脚,很痛,所以我趁他们吃饭时就报复了一下他。我不知道这球不是他的。”她有点委屈地说。我想还好我没有不分青红地教训她,孩子犯错也是有原因的,你瞧,她原本并不想这样做得呀。
   “原来如此,刘月怎么可以这样?等下老师批评他。那现在你该怎么办呢?”我问。
   她有点不知所措,看样子是不想当面道歉。我知道,这的确很失面子的,特别是对于一个向来很优秀的,很腼腆文静的女生来说。其实,我已经想好了办法,我说:“你看,这样做好吗?”我交代她回家后买好乒乓球,然后第二天早点到学校不声不响地把球放到陈立的位子里。她感激地点点头表示同意。
   第二天,那些男孩果然发现乒乓球又“完璧归赵”了,个个感到神奇。这件事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妥善处理了。对于那个男孩得到了应有的教训,对于这个女生她也得到了不着痕迹的深刻教育。
   《窗边的小豆豆》真是本好书,它让我在笑声和感动中深深思考:现代教育应当如何理解和发掘出每一个孩子的完美天性,让他一生都生活在灿烂的阳光中呢?

共 44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从再读黑柳彻子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这一本书反思当前的教育问题,意外地发现其中的很多思想精髓对于自己也很适应,先是发现自己的宝贝和主人公一样爱幻想,因此以欣喜的心接纳了孩子的天性使然,然后以同样的心态对待班级里的孩子,居然给自己开辟一片更加蔚蓝的天,孩子们也在快乐之中健康成长。这就是书籍的力量和学习的力量,作者始终贯穿这样一种信仰,一本好书可以让人改变,一本好书能够带给人无穷的精神食粮。作者的文字朴素真切,却能给人别样的思索,特别是对于教师的心态培养和调整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作用。【编辑:菊梦悠悠】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菊梦悠悠        2011-03-31 22:25:09
  我也是教师,问候同行,向你学习,你的文字能够让我思索一些东西,谢谢你,祝好。
怒江大峡谷一所乡村中学的英语教师
2 楼        文友:夏冰        2011-03-31 23:04:42
  是一篇极具现实意义的文章。入笔亲切,举例恰切,意味深长。赏读。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3 楼        文友:故事不多        2011-04-01 20:28:49
  谢谢菊梦悠悠和夏冰的肯定,也向你们问好。
新人,向大家学习。
4 楼        文友:故事不多        2011-04-01 20:29:40
  谢谢菊梦悠悠和夏冰的肯定,也向你们问好。
新人,向大家学习。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