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芙蓉外史》之《归宗记》(四十二)

  《芙蓉外史》之《归宗记》(四十二) ——第三十卷 溪山情缘


作者:陈晓江 进士,6337.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14发表时间:2011-04-11 20:38:45

《芙蓉外史》之《归宗记》(四十二) 芙蓉村水井头石阶条后的黑板报上还题了四句七言顺口溜:
   区里叫人粮勿吃,
   乡兵使出牛脾气;
   群众最怕倒米缸,
   干部路线有问题。
   陈寿桃囡一口咬定是嘉旺干的,别人怎写得起诗呢,他站出来指责嘉旺这么干。继鹰本想听从寿桃囡的建议把嘉旺拉出斗一场的,顾念他大洋山空降特务一案的事凭空冤枉受株连吃了哑巴亏,平时说话刻薄一点也可以理解,也就不跟他计较;自己是粗人,粗人让人家讲几句就讲几句吧。但嘉旺作为编顺口溜的对手,继鹰心里又痒痒的,真想放开工作与他“哎罗哎罗”諥歌諥个三天三夜。只是现在是正事在身,只怕群众爱看热闹,把他当猴耍,反而把正事耽搁了,只好作罢。
   继鹰觉得寿桃囡这人讲义气,能够主持公道,便认准要更好地开展工作得依靠寿桃囡,打算交定这个朋友,培养他当“脚手”、“根子”。在寿桃囡家走多了,寿桃囡要把堂妹妹陈西姑做媒给继鹰。这样继鹰与她就认识了。陈西姑看继鹰是乡里派来的领导干部,很佩服,产生爱慕之情。继鹰对西姑似乎也有那么点意思,只是想起“同姓结婚,断子绝孙”的训诫,心里刚刚升腾起来的希望又被压抑下去。
   这边八字还没有一撇,水井头石阶条后面的黑板报上,却又有人针对继鹰题了首诗:
   乡里乱用人材,
   没有阶级观点。
   男女关系乱搞,
   不久就会垮台。
   这诗不几日就有儿童当童谣在地方上唱。继鹰恼火起来,召集群众开起大会说,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阶级敌人、坏分子还在继续捣蛋。还讲了乡里主要工作任务是征粮,大张旗鼓开展镇压反革命,防止阶级敌人复辟等政治性极强的话。
   群众听出话外音,老老少少和合着唱起童谣:“乡里乱用人材,没有阶级观点。男女关系乱搞,不久就会垮台。蓬蓬嚓蓬蓬嚓,蓬蓬——蓬嚓!”
   看来会议被黄了,只好在乱哄哄中宣布散会。这在继鹰的开会史上,是继表山以后最尴尬、最不成功的一次。
   开会归开会,工作管工作。继鹰的征购工作相对于别人,还是做得比较出色的。乡长郑卿川对他相当关心。平时楠溪人多吃番薯和苞黍等粗粮,乡长考虑到继鹰从小来自瑞安,体质又弱,平原来的人粗粮吃不习惯,特地让他改吃大米饭。副乡长谢米禄有异议:“他是人我们也是人,为什么要照顾他不照顾自己呢?凭少数服从多数也不应该这样嘛。”
   乡长对他开导说:“他从小在瑞安长大的,乍来山区,粗粮吃不习惯。我们是共产党人,对同志互相体贴,对他的生活照顾不仅为了小陈个人,也是为了你我他。你想想,一个乡就只有四个人,那么多工作,那么难的工作,一个人体格垮了,落得三只脚走路一样,能不影响全乡工作?”
   谢不服:“哼,他没识几个字,人又矮,有什么用?”
   乡长说:“你看实绩,芙蓉的任务不是完成得很好吗?”
  
   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与生产要求,开始打互助组。你几亩我几亩的,你替我种我替你种,鳏寡孤独的田也无条件由互助组带耕。在芙蓉督促组织互助组期间,继鹰能说会道,举些活生生的例子教育人,大家互相帮助,工作做得相当出色。
   乡长带着继鹰下乡,正遇雨后溪水猛涨时候,水流漫过矴步流泄。继鹰怕水,听见溪水哗哗的流就觉脚骨虚痛,不敢过矴步。乡长诱导说不要怕水,不信先上船看看。楠溪多渡船,乡长教继鹰划桨,怎样捎,怎样阖,什么地方要用撑篙顶住。待继鹰学会撑船,乡长又教他游泳。继鹰学会游泳后不那么怕水了。乡长叫他不但不用怕水,要提高信心,加强意志,还要锻炼杀水救人。
   继鹰问:“水怎么杀?我本身是个人,水有无穷无尽之力,人怎么杀得住呢?”
   乡长说:“我们只要用智慧,奋勇向前,水就会被杀住的。”
   他这话让继鹰似懂非懂,却让他深深记在脑里。
   夏天,一个闷热的下午,骄阳似火,霞美渡有哥妹两个十四五岁的牧童正欲牵牛过渡。人到溪中心,突然上游山洪夹着雷鸣般的声音滚滚而来,他们来不及逃跑连牛带人都被水冲走了。阿哥被人救起,妹妹下落不明。继鹰正在芙蓉赤岸垟,有人报告说:“同志,不好了,大溪里出事了。”
   听到消息,继鹰一路跑到下游湖西渡船头,看对岸有人哭有人叫,听着悲伤之声,喊救命声,想起乡长教自己的那个不甚理解的杀水之法,那个模糊的杀水之法似乎清晰起来,有了实实在在的概念,便把自己身上衣裳脱了丢在岩背头等候。看上游有个黑乎乎的东西冲来,他高喊三声发出信号,纵身跳入水中。别人看这个当农会主任的矮人继鹰跳下水去了,也纷纷纵身下水。继鹰被水冲到下个滩头,不知呛了几口水,挣扎着抬头一看,女孩子已被冲到对岸岩脚。他尽力游过去拖着她的脚,两人还是一起被洪水往下游冲,最后他俩被一路从旱路追下来的霞美人救上岸。
   这事让继鹰出名了,从此岩头区的人都非常敬仰他。
   继鹰成为出头鸟,出头鸟总是先被猎手瞄准。这时芙蓉村政治形势复杂化,村里莲池房与鹿园房两派势力斗争愈趋激烈,而斗争的焦点似乎落在继鹰身上。一方拼命告发他私藏黄金印,一方拼命保护他,硬说他没有。上级领导自然认为无风不起浪,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只是人家矢口否认,在没有确切证据的前提下不能硬逼拿出东西来,但从此对继鹰也另有看法了。
   西姑也站在鹿园房这一派,与寿桃囡、阿佝儿等人联合起来,跟莲池房一派斗争。可是,继鹰发现西姑是个脑袋相当简单的一个人,而且自己心中所装的还是卢艳霓,便有意疏远她。上级领导看继鹰干工作还行,毕竟是会啃骨头的,还要用他,不久就把他调走了。他频繁调动,渐渐地也就与西姑失去联系。
   商业登记开始,周忌饶负责岩头片,心里没底,向组织要求调继鹰过来作搭档。尽管继鹰是个识字不多的粗人,但搞商业登记毕竟没有下农村基层那样吃力。什么飞天过海、移花接木、无竿见影等投机倒把偷逃税款的伎俩,继鹰都给理得清清楚楚。周忌饶倒成了他的助手,成了一个会识几个诸如白糖、田粉、棉花等字眼的工具。
   周忌饶说:“继鹰啊继鹰,你有二百字识就了不得了。”
   其实社会一年进步一年,继鹰的文化智慧也从社会奔波中年年提高积累。不过他还是认为干工作受影响,谈恋爱对象也吹了,都是他妈的没文化害的。这回他心动了,决定开始正经学文化。为此,有人耻笑他:“年龄这么大了还学得起字眼?字眼也是粗人学的?”
   继鹰不服气:“干到老学到老,有一日学一日。我用精神学字眼,精神到字眼到,不信与我赌点什么。”
   他拿小学课本去请教有文化的人。平时画个圈,打个叉都是识字的记号,树字边上画棵树,草字边上画株草。
   组织上看他学文化这么用功,抽调他到县党校学习。二十多岁的人学起文化也是玩命的,同学朱星生、江玉凤、陈谷达都以他为榜样。党校读半年,350个字能够写得出,800~900个字能够认得着了。回乡工作,心思用在学习文化上面,工作上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到了第二年,他有700~800个字会写得出,常用“干部必学1500字”都认识,一般的条子、介绍信都会打得起了。
   其间,他打了报告,写了申请书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经组织调查他大哥当过伪保长,属“四门亲”,不能入党。
   继鹰不能入党,并不气馁,而是发愤学习文化,进一步认识到什么事也没有学文化重要。原来唱词先生唱的诗词,自己只会唱,并不懂意思,偶尔不小心溜口出来,用在与别人辩驳的场面上,使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误以为自己学问很高深,现在回味起那些诗来,却还有这许多别的深远意义哩。学文化真是其乐无穷啊。
   工作本来很忙,现在知识分子起来,内心未免悠闲,“闲”来看看古书。从芙蓉舅公爷的楼角里掏出《粉妆楼》、《绿牡丹》等忠义之类的古书看,看得入迷。学无止境,知识越学越深,官场的丑恶内幕也有点看懂了,觉得社会也越来越抽象了。怎么正面的会变反面,比如薛刚怎么会反唐等历史现象,正面的就是反面的,反面就是正面的,人生在世反反复复、荣华富贵、卑鄙下贱,如变戏法。在继鹰看来,世界虽然变得复杂了,世界却正在逐渐变得乏味。
  
   1954年春,继鹰调到楠溪上游的杏岙乡当农会主任,谢米禄也调到杏岙乡当副乡长。
   这一年粮食征购任务完成不了。谢米禄有意安排继鹰到岭背、半山、前坑一带征粮。那些地方离乡政府30多里山岭,按继鹰行走速度大约需要走半天。
   山岭上,花岗岩的块石已被行人的步履磨得光光的,想必这些块石铺在山岭上的岁月已久。继鹰从早餐以后开始走路,沿着山岭拾级而上,走过许多道山湾,到半午前还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问过路行人离前坑还有多少路,都说不远了,到中午问别人还是说不远了。他不知“不远了”究竟有多远。有一个背犁赶牛的老农与他同路,继鹰问他山湾水田怎么稻茬稀稀拉拉的,老农说山间天骨冷,庄稼不长进;继鹰问水田怎不养鱼呀,老农说水田里都是泉水,水冷,鱼也长不大的。老农反问继鹰,同志哪儿的。继鹰如实说了自己是乡里的,来征粮。老农便不等继鹰,顾自按原来脚步快步往前,一会儿就消失在继鹰的视野里。
   蓝天白云下,数峰苍翠。蓝天白云与苍峰倒映的清水山田,却是一派荒凉。继鹰一直往上爬山岭,尽管爬得慢,却不敢停留。山那么高,他想像着这里就是童话中天只有一个箬笠那么大的地方。回头一看,突然眼睛一亮,后面竟跟着一位美貌少女。山清冷岙竟有这等美色,莫非是什么狐仙?继鹰不敢擅自先开口搭话,心想我不先开口,总不至于把我魔走吧?
   “老陈同志……”美貌少女竟自先开口,似乎还认识继鹰。
   继鹰未注意听她后半句什么打招呼的话,惊问:“你……认识我?”
   “你不认识我,我倒认识你。你不是大溪里救人的那个陈继鹰同志吗?”她自我介绍说,“我叫周玉菊,湖西人。那天霞美人被洪水冲下来,我也在溪边看呐。”
   “原来是这样。”继鹰还是觉得她太漂亮,说起来又那么凑巧,还是疑虑重重。“你怎么在这儿呢?”
   “听说你是楠溪山的情种,屁股后面姑娘都成串跟着的,今天我也开开眼界,特地跟一程。”说完竟咯咯笑个不停。
   继鹰再次惊疑她是狐仙,却又听她说:“我外婆、舅舅都在前坑,这回给他们送20来斤大米解急呢。”
   听她这样说,似乎合情合理,背上还背着一条红布袋呢,继鹰才相信她是个凡人。“这么巧,我们正好一路。”
   这个自称周玉菊的姑娘背着一条布袋走路还比继鹰快,她几步超上继鹰,却又放慢脚步与继鹰同行。
   继鹰跟在姑娘身后却也觉得不十分累,翻过一个山凹,下面山屯里竟有几座木屋。玉菊把他直接带到外婆家,继鹰稍事休息后就招呼乡亲们找村干部来。几个村干部很快就来了,继鹰说自己是乡里的干部,是来征粮的。大家一听是来纳田粮的,都拉着一副苦脸说自己没有一粒粮食,村支部书记好像未听见继鹰说什么似的,拉着继鹰说:“我的村里风水好啊。喏,我村水口藏得好,真没话说的,我村也出过许多人材哩,逃台湾去的也不少。”
   书记跟我说这个干吗?继鹰正纳闷,玉菊笑着说:“继鹰同志啊,这里别的都不缺,缺就缺粮食。”说着有意把自己带来的一小袋大米挪了一下。
   山底有好客的传统,玉菊的外婆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山外的客人。继鹰这餐未吃完,下一餐就有人来预定,叫客人不管怎样要到他家作客。当夜继鹰睡在玉菊外婆家。第二天一早,大雾弥漫,窗缝中透过一缕缕的带雾的光芒,继鹰还睡在床上,就有好几家人要拉继鹰到他们家作客。吃别人的饭嘴软,人家盛情招待继鹰的同时,也就相当于把继鹰要求征粮的话堵死了。他们都有意无意地谈起那些害人的下乡干部把田亩数多报了,那报上来的产量也不真实,你乡里的同志都已看到的,那些冷水田哪能收多少庄稼哟?
   继鹰讲话的腔款与山底人相差很大,每说一句话都有人模仿着说,同时引得玉菊等几个姑娘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意想不到的亲情熔化了心中最后一点要摆出干部姿态跟他们讲政策的念头,继鹰无可奈何之下也只怪这是自己的毛病。

共 46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群众大会在乱哄哄中宣布散会,这在继鹰开会史上,是继表山以后最尴尬、最不成功的一次。乡长带着继鹰下乡,教他划桨、游泳。继鹰学会后,不再怕水,而且还救了一女孩,使他出了名。继鹰因不能入党而发愤学习文化,后调到楠溪上游杏岙乡当农会主任,认识了周玉菊。他俩是否会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呢?期待精彩更新。【编辑:上官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竹        2011-04-11 20:45:39
  小说文笔精湛,在叙述精彩故事的同时,也向读者展现了富有地方色彩的风土人情,读之受益匪浅。细品佳作,问好作者!
联系QQ:1071086492
2 楼        文友:月儿常圆        2011-04-11 23:04:50
  用朴实的语言来记叙乡村生活,我认为再合适不过了的。读来乡土般的亲切。
痴情于文学,向文友学习 在纸媒及网络发表文章二百余万字
3 楼        文友:陈晓江        2011-04-12 10:19:09
  一个去征粮的,一个去送粮的,两人在山岭偶遇,终成一段美好姻缘。
作家、书画家,《辞海》纠错专家。微信chen4401
4 楼        文友:陈晓江        2011-04-12 10:22:05
  玉菊外公家风水好,风水好的地方出人材。那些人材却不利于陈周的婚姻。
作家、书画家,《辞海》纠错专家。微信chen4401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