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嫂子的干妈

编辑推荐 嫂子的干妈


作者:星空)戀 布衣,27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830发表时间:2011-04-13 16:53:57

嫂子的干妈
   星空)戀
  
   豫陕交界的商洛山区,山岭逶迤连绵,林海呼啸,葱茏碧透,既富俊拔之气,更兼清秀之色。受浓荫绿被的滋养,草丛中、石洞里冒出了一滩滩、一股股清澈的小溪,沿着沟沟叉叉,汇入一条不算大,但长年汩汩流淌的小河,名曰“淇河”。淇河水又向南流去,与丹江交汇,最终入汉江、到长江。所以,这一片地方应该是长江较靠北边的一个源头了。这里河谷窄狭、耕地较少,七沟八岔的小河边、沟凹中和林荫下,稀稀落落地散居着山里人家。尽管山里人较闭塞,还贫困,但人们受清静环境的陶冶,心地普遍地纯净,待人普遍地厚道。嫂子的干妈就是我所熟悉的山里人的代表。
  
   嫂子的干妈,是嫂子还很小的时候认下的,怎样认的,我却不清楚。当年,嫂子和我都在林场上班,所以从小就熟悉的要命。嫂子在做姑娘、还没嫁给我哥之前经常到几里地之外的干妈家串门,我有时就跟着去,所以就沾了不少的光,很快地亲热起来,也跟着嫂子叫干妈了。
  
   干妈给人的第一印象总是干练、朴实,一幅银盆大脸上溢满了柔和的笑容,衣裳虽然穿的旧,但看上去总是干净、利索,平日袖子老是挽的老高,干起活儿来满身的劲儿。
  
   干妈家住在狮子坪街到林场的公路边,单门独户。背靠花梨树坡,侧边是从后边山沟里流出的小河沟,面朝淇河。上下各三间厦,院子边上有两棵大核桃树,树荫下码放着大小十几个平整光洁的石头,专供来客盘坐歇息。
  
   这地方的人若不是东家西家有什么大事,一般没有多大的热闹和排场,除了晚上零零星星的串门坐道外,非常地清静自在。集市是十天一次,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一到春天和夏天的集日,上狮子坪街赶集的人们,不管认识的或不认识的,经过干妈家门口时,身不由己地都要上到院子里,歇歇脚,喝几口水,和干妈闲聊一阵儿。有时干妈人在地里,但院边核桃树下却坐满了来往的过路人,顺便到树下的小河沟洗把脸,捧口水解解渴,这些都是干妈门边的寻常事儿。
  
   那时,乡干部能吃苦,下村访户一般要步行十几里地。去时路过干妈家,就打个招呼,把中午或下午的饭安排在干妈家。干妈一边乐呵呵、大咧咧地答应着,一边再三嘱咐干部们:“早些回来,可别到旁处吃饭啊!”
  
   这一来,干妈老早就要忙活了。指挥老实巴交的干大和有点儿呆愣的娃子,有时也外带我和嫂子,以及来串门的邻居等,热热闹闹地分工蒸白馍、烧大糁子,或者做手工的捞面条。山里人平时泡放在窖子瓷缸里的腊子肉,或者自家做的浆豆腐,这时就派上用场了。干妈会做个大盘腊肉菜、炒豆腐,或者杂烩菜什么的配上。
  
   山里地少、瘠薄,沟沟叉叉巴掌大的沙土地,产麦子不行,但却盛产芋头,山里人把芋头当菜也当饭,变着花样地吃。若是夏天,乡里的人到干妈家,会点名要吃蒸芋头蘸蒜水或者煮芋头就酸菜。
  
   每次干妈做好了饭菜,总用锅盖、笼布等盖上,准备个停停当当。约摸乡干部该回来了,干妈就跑到路边地沿儿,以手加额,抬头张望。嘴上还不停念叨着:“该回来了呀!”
  
   终于,乡干部回来了。干妈顿时来劲儿了,高兴地吆喝着:“女子,快拿盆到河沟端盆水来,叫叔们洗把脸!”
  
   大家围坐在院里的小桌旁,有说有笑地,吃饭也毫不客气。这时,干妈就在一边张罗着,看到谁的饭刚吃一半,就赶紧悄悄从后边又添一勺子,只怕客人作假吃不饱。
  
   直到他们风卷残云地吃饱喝足,个个肚子撑的瓮圆,嘴一抹,说声:“好吃,好吃,嫂子待人真好呀!老想来嫂子家吃饭!”之类的谢承话,就拍拍屁股回乡里了。
  
   那时,我小姑娘家,在人场中帮着干妈忙活,可心里老在犯嘀咕:“也没见他们给干妈家拿啥吃的、用的呀?干妈待他们也太好了啊!”
  
   我的印象中,乡干部只要到沿河而下的林场附近村里去,十有八九要把饭搭在干妈家,而很少去别家。具体原因,我却说不准。从我看到的,亲身体验的,或者听大人们的议论来推理一下,我想肯定是干妈待人异常地实诚、大方,做饭菜又很利索干净,当然也很好吃的缘故。
  
   干妈待我和嫂子,自然又添了浓浓的亲情。我们每次来串门,干妈总是高兴的不得了,总要留下我们一起吃饭。记得有次是包饺子,我和嫂子俩人换着擀面片,怎么也供不上干妈包的。不一会儿,我们就煮好了饺子,盛到碗里,大家都围坐在饭桌旁,一边香喷喷地吃着,一边亲亲热热地聊着。又是饭刚吃下一半,没留意,干妈就从后边伸过来一勺饺子,又准又快地扣到面前的碗里,又堆成了凸起老高的“小山”,反而弄得我们很发憷,熬煎吃不完。心里想:“下次到干妈家吃饭,可得提防她这一手,否则会把肚子撑破的!”
  
   有一年夏天,老天爷下了整整一晚上的大猛雨,地里的庄稼可遭殃了,已经饱仁的玉米棵大片地倒伏,有的被水淹没;乡里也损失不小,地势低的路段被水冲毁,栽在地里的电线杆都是东倒西歪的。那时,乡里和林场关系还算融洽,乡里很急,要林场抽人配合,栽电线杆。我和嫂子几位女同事主要是在地里和路边撒线拉线做标号,男职工主要是挖坑。然后七手八脚地把水泥做的电线杆,用机械吊起来,矗放进线杆坑里,埋好完事。
  
   干活那地儿离干妈家不远,要经过的。干妈就早早的嚷嚷着:“都来家吃饭啊,别回了!啊?!”
  
   那天快中午时,大家都在专心干活。就在拔掉歪倒的电线杆时,可能大家用力不匀,猛的,靠地这边的电杆头翘起,碰伤了乡里一名职工的大腿,当时栽倒在地。大伙都慌了手脚。
  
   嫂子说:“快到旁边干妈家,她有架子车方便!”这句话提醒了大伙,有一人一听便先跑去了。不一时,干妈和那人拉着架子车,慌慌张张跑来了。车上已经铺好了褥子和枕头,当时我就想:“干妈考虑事儿可真周到呀!”
  
   干妈说:“我来拉,这车我拉的稳,跑的快,你们只管扶着就行!”
  
   过后,人们都说干妈人真好,真是热心人。
  
   那里山前屋后的村民都很勤劳,住山靠山,农闲时,几乎家家上山砍木材、点木耳菌,或挖药材,干妈是从不落后的。她除了干这些活,还要起早贪黑在自家房后修、垫便道,方便周围人上山干活。
  
   干妈勤劳节俭,慢慢也攒了些钱,盖了新房,儿子也在附近娶了媳妇,小两口在街上开了一家店铺。她家的日子和她的人一样,甜甜的、暖暖的。
  
   三年前,我回山里,顺便看望了多年未见的干妈。她老人家已经六十多岁了,但身体看上去还是那样的硬朗,还在起早贪黑的务弄着农活,对来家坐的亲邻、客人,那个热诚劲儿呀,一点儿也未消减。
   嫂子的干妈,也是我的干妈,令我久久难忘。

共 25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说用饱满真挚的情感,为我们描摹了一位能干、热情、善良的农村大嫂。语言朴实,选材丰富,人物形象非常鲜活。欢迎您的来稿! [ 编辑 怡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怡然        2011-04-13 16:55:46
  作者用朴实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可亲、可敬的农村大嫂形象。
希望在这里让幸福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