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想起了王小波

编辑推荐 想起了王小波


作者:夏冰 榜眼,26212.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06发表时间:2011-04-22 22:06:23
摘要:道德的冠冕堂皇扼杀了个性自由生长的欲望。我们要理解一个人。要切入他的生命深处。要注意他作为人本身所应该拥有的生命的权利。要尊重他作为个体存在所体现出来的点滴轨迹,而不是相反。教条的、意识形态的界定、区分、鉴别、衡量,都不足为凭,都违背本真。我们需要尊重人世的真面目。摒绝一切虚伪做作。它关乎纯粹个体生命本真。所有企图都情有可原。抵达是终极目标;不能抵达是真实苦难。但是就个体而言,能够在自由空间自由呼吸,就已经是福分。哪怕呼吸在过程里;哪怕呼吸在微小的极短的时间。   当我从王小波的文字里发现了那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属于个体的意味时,心里的欣喜无可形容。就像是看到了涓涓清流,那么清新,那么欢畅,给人别见洞天的感觉。

想起了王小波 4月11日,是才华横溢的王小波病逝14周年纪念日。两天来,看到网络纸媒不少人在怀念王小波,心里不由得也有了一些想法,记在这里,希望不会让人以为是在跟风。
   王小波是我所见到过的充满智慧活力的作家之一。我十分喜欢他激情澎湃、汪洋恣肆的写作风格。他对事物的独到感知与发现,具有涵盖性和代表性。他真诚、纯粹、清澈的心灵,他对自由、本真由衷的认知和呼吁,他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智性幽默、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批判性,已经成为丰盈无数人的精神滋养。
   作为个体的人,王小波以其作品中率真、无畏、鲜明的思想,凸显出一个独异的风景,这无疑给予了我们很多启迪。我常常诧异于王小波那种不羁性格的淋漓尽致展示,那种阳光率性的真实让人感到了踏踏实实的温暖。无论是通过其小说还是杂文,都能充分领略这种温暖。
   我们对事物的印象、认识,常常会流于浅白、表面,而我们还往往自以为是地以为已经窥到了事物的本质,已经领略了事物的整体。这显然是一个错觉。我们仅仅满足于对事物的一知半解,是处于一种模糊状态,无论感官体验还是情感体验,距离事物的本质,十万八千里。尽管我们的心灵常常被鲜明的东西熠熠照亮,尽管我们的情感常常被炽烈的火焰点燃。
   但是我们不能准确地透视自己的内心状态。我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大多数人跟风跟成了习惯。随波逐流,大家怎样我也怎样,跟着众人走没错……这些已经给我们形成了很顽固的定性,从小上学开始,一直到走上社会,经过强化,磨合,我们已经变得无所不能地适应了。个体意识,消駬了;自主能力,弱化了,一切都是像一个模子里套出来的,人人自觉遵循,不敢越雷池一步。从学校,到家庭,到单位,一致形成了这种惯性。
   从渴望到怀疑,从想象到现实,从社会大环境到个体的人,欲念丛生,欲望膨胀,进入一种忘我状态,忽略了现实中的本来,一门心思地陷入,不可自拔。印象新鲜深刻,表达却词不达意。没有谁能精确、生动、贴切、完整地表达所见所闻。永远有一定距离。大多数人对此置若罔闻。
   从一团乱麻中抽身而退。
   从来不曾有过的感觉,蛛网一样被缠绕。
   幕布合拢。种种迹象表明,幕布后面隐约着什么,尽管模糊。
   那些一再发生的情景非常富有戏剧性。它们形成了强大气流,冲击着我们理智的防线。无所适从中全线退却;轰然坍塌中张皇失措。
   道德的冠冕堂皇扼杀了个性自由生长的欲望。我们要理解一个人。要切入他的生命深处。要注意他作为人本身所应该拥有的生命的权利。要尊重他作为个体存在所体现出来的点滴轨迹,而不是相反。教条的、意识形态的界定、区分、鉴别、衡量,都不足为凭,都违背本真。我们需要尊重人世的真面目。摒绝一切虚伪做作。它关乎纯粹个体生命本真。所有企图都情有可原。抵达是终极目标;不能抵达是真实苦难。但是就个体而言,能够在自由空间自由呼吸,就已经是福分。哪怕呼吸在过程里;哪怕呼吸在微小的极短的时间。
   当我从王小波的文字里发现了那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属于个体的意味时,心里的欣喜无可形容。就像是看到了涓涓清流,那么清新,那么欢畅,给人别见洞天的感觉。
   此时此刻,我写下这些文字,或许词不达意,但是,我是如此真切地想起了王小波,这个真实的人。他给予我的精神动力,我永记在心。
   2011.4.12

共 13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些人和事一定能在记忆里永恒,给人一种特定的力量和含义。作者缅怀王小波也是出于这样一种怀念和敬仰,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一味的跟着别人的思维走,很难真正从自己的内心来好好的审视自己的灵魂。从作者的文字里,我发现了另外一种坚守,也是我自己一直坚持的信条,那就是做好真实的自己。欣赏作者用朴素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喜欢的作家的最朴实的敬意,给人一种沉静的力量。【编辑:菊梦悠悠】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菊梦悠悠        2011-04-22 22:07:50
  我也读过王小波的一些文字,能够感受作者的感动。祝福一切安好。
怒江大峡谷一所乡村中学的英语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夏冰        2011-04-27 23:45:27
  开心与菊梦的感受。问候。
2 楼        文友:梅暗香        2011-04-22 22:30:16
  “当我从王小波的文字里发现了那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属于个体的意味时,心里的欣喜无可形容。”“但是,我是如此真切地想起了王小波,这个真实的人。”当我们能够静心想一些人和事,并从中获益的时候,无疑是快乐的状态。
爱哭爱笑,爱静爱闹。
回复2 楼        文友:夏冰        2011-04-27 23:45:53
  的确如此,那种快乐自不待言。
3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1-04-22 22:58:44
  我看书很少,少到让我脸红的地步。王小波,对他的认知,我只停留晓得他有“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的浅层次上。虽然说“没有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但是看了夏哥的这篇文章,让我兴起了一定要找王小波的作品来看看的念头。不为别的,只为他的“真实”和“个性”。其实,这样的特性,并不是每一个文人学者都具备的,王小波有,所以,他让无数读者记住了他,记住了他的文字,并秉承他的精神,即便踽踽独行,也不畏凄风苦雨,耐住寂寞,回归本真,这就够了。
   用冷静理性的眼睛看如今的网络文化,浮夸风频刮,如何准确感知世界,思索人生,真实又不乏艺术地提炼、记录、再提炼、再记录,是我们当下必须面对的课题。
   词不达意也是我此刻的心情。想说的很多,但是,我更愿意用行动来证明。我想,这是对王小波这样真正的文人的,最挚诚的敬意。
回复3 楼        文友:夏冰        2011-04-27 23:47:06
  嗯,相信他的“真实”和“个性”,会让你大有收获。
4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1-04-22 23:05:55
  最朴实的,往往是动人的。这篇文章作者没有用高深的理论奠基,没有用华丽的语言来修饰,更没有嵌入让人眼花缭乱的技巧,只是在不动声色中氤氲着深邃的思辨,舒缓从容中自有沟壑,情感均摊在字里行间,绵密细致,张力十足。
   问好夏哥,向你学习。
回复4 楼        文友:夏冰        2011-04-27 23:48:08
  飘絮看到认真,评得细心。赞。
回复4 楼        文友:夏冰        2011-04-27 23:48:23
  别字。看得认真。
5 楼        文友:古渡        2011-04-25 08:45:12
  王小波的作品我喜欢,也看了一些。中国有句俗语,打了是好盆,死了是好人。他的价值被人完全认识好像是在他死后,这大概得益于他的夫人李银河女士的不懈努力和奔走呼号以及其自身的影响力。其很多作品,若正常投于报刊杂志,肯定会被毙掉,不一定有机会与读者见面,因而他的价值也许就会埋没在垃圾里,像很多有才华而没机会的作者一样。应该说,在中国,像王小波这样天马行空敢想敢说,以非同寻常的视角来观察社会,分析社会,解剖社会并想施以手术拯救社会的作者不乏其人。应该说他的作品可贵,贵在真实,贵在敢于直面血淋淋的人生。
   阅读此文,深感夏冰兄弟对语言锤炼的精确和细腻,而且颇有王小波的文风。但作为一篇怀念王小波的文章,总感觉似乎欠缺了些什么。此乃个人一孔之见,自古文无定式,也许兄弟自有道理,要留更多的东西让人想象吧。
回复5 楼        文友:夏冰        2011-04-27 23:50:53
  兄长所言极是。或许我隐藏得太多了。我总觉得,有些东西,不宜明确说清道明,其实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全在读者自己把握,感受了。问候!
6 楼        文友:夏冰        2011-04-27 23:42:01
  【编者按】一些人和事一定能在记忆里永恒,给人一种特定的力量和含义。作者缅怀王小波也是出于这样一种怀念和敬仰,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一味的跟着别人的思维走,很难真正从自己的内心来好好的审视自己的灵魂。从作者的文字里,我发现了另外一种坚守,也是我自己一直坚持的信条,那就是做好真实的自己。欣赏作者用朴素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喜欢的作家的最朴实的敬意,给人一种沉静的力量。【编辑:菊梦悠悠】
   ————————————————————
   菊梦的按语道出了文本的核心内涵。多谢菊梦理解认同。问候。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7 楼        文友:李学民        2011-07-03 06:23:12
  英年早逝,扼腕。不死的是其书。
发表文章近百篇
8 楼        文友:李学民        2011-07-03 06:25:34
  人的口味不同,需要不同。
发表文章近百篇
9 楼        文友:唐笑        2011-09-14 19:18:41
  字字句句都穿骨头抚摸灵魂,最挚诚的敬意于王小波!!感受夏冰老师的感动!
至诚的爱心,可以温暖人们心灵的凄凉
10 楼        文友:惠锋        2011-12-14 13:41:40
  王小波是个文学奇才~可惜英年早逝!跟夏冰老师一起痛悼——中国先锋派作家!
教员,爱好文学,著有多部长篇小说。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