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芙蓉外史》之《荒年记》(五)

精品 《芙蓉外史》之《荒年记》(五) ——第三十二卷 回乡种田


作者:陈晓江 进士,6337.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36发表时间:2011-04-25 12:33:57

《芙蓉外史》之《荒年记》(五) 第三十二卷回乡种田
  
   第一章不愿入社
  
   继鹰的新家庭建立起来了。自己小两口,义父义母老两口加上母亲,继鹰要负担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压力骤增。他跟二伯商议生活出路,二伯似乎有些茫然,他只得按既定方针办,好好种田,起码要让全家过上好日子。
   1953年,罗浮及邻村张大屋各自创办一个合作社,这两个社是共和国成立后永嘉县境内最早的合作社。不到半年的工夫,全县办起了初级农业社699个,常年互助组5356个,临时互助组6547个。岩头区干部极力主张各村成立互助组,办初级社,芙蓉村却拖了后腿。有人说,不就是合作社吗?民国手里,还在抗日的时候,我芙蓉陈颜松、陈叔平就办过,这合作社既不稀奇,也不是现在这样办的。于是,以继马为首的几个人私下里出台了六项纲领性决议:一、坚决单干;二、反对粮食统购统销,不缴粮不卖粮;三、坚决打死积极分子;四、农具耕牛全部分掉;五、费用按田亩负责;六、团结一致斗争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这六项决议迅速广泛流传,以致办社有名无实。六项决议也被定性为反动的。据芙蓉村部分社员的报告,经乡干部调查核实,其中陈继鹰户是钉子户。他还破坏粮食政策,隐瞒产量,偷窃粮食,对抗统购统销,不交公粮,不卖余粮,把粮食在黑市上高价出售。在他的煽动下,许多不明真相的贫雇农都纷纷退社,搞得散沙一盘,“村里一度日月无光”。他的影响还波及邻村张大屋。张大屋这么早办的合作社,甚至连党员也要退社了,好劳力以及勤快的人也纷纷退社,好端端一个社,只剩下一些懒散软弱的人,一盆咸鱼剩下的都是“吃不得的鱼头”。为此,几个社干被搞得没法子,只好临时提高入社标准,提出五要五不要。谁也说不准五要是哪五要,五不要却是明确的:一、参加闹事的不要;二、五保户不要;三、富裕中农不要;四、劳力差的不要;五、思想落后的不要。这使互助合作的精神丧失殆尽,连身为共产党员的张松猛也反对而退社。
   乡干部把陈继鹰看成一个烫手的山芋,撩不牢的枇杷核。乡干部会议总结报告中说:“毛病就出在陈继鹰身上”。
   1955年,刘敬宣进驻岩头区岩头乡,要大张旗鼓地发动群众春耕生产。因陈继鹰的缘故,他决定亲自去芙蓉一趟,见识见识陈继鹰这矮脚虎到底有多大的能量。
   经人指点刘敬宣在杨山湾田头找到继鹰。继鹰正在埋头削田坎草,刘敬宣做了一番自我介绍后就蹲在他身边问:“继鹰啊,有什么打算啊。”
   “春耕种田呗,要不失时机嘛。”继鹰刚看过长塘街屋墙上新写了毛主席语录,粉墙红字,那段领袖的话浅显易懂,一见就记住了:“目前正当春耕时节,希望一切解放区的领导同志、工作人员、人民群众,不失时机地掌握生产环节,取得比去年更大的成绩。”
   “这很好,好好好。”
   继鹰趁机说:“好是好,只是根据芙蓉村的实际情况,办合作社搞集体化,头等大事是水源问题难解决。”
   “依你说,你们不入社,水源问题就好解决了?”
   “话也不能这样说。如果单干,不用等下雨天,地里浇浇水也能压番薯,打集体就难以组织,容易造成窝工,像这样精心管理的事难以办到。像去年夏天干旱时一色的,由于大家各自为战,稻田里一有‘露墩’现象,就派水,派不到水就各自用对桶扫水,实在没有地方可扫水的,就用肩挑水。这样,粮食不见得会有明显的减产。”
   刘敬宣看了看杨山湾一片长满野草的荒坦,不无担心地说:“不过农民不入社,这抛荒现象……”
   “老刘,我反对抛荒,平时我总动员别人耕种。不过这抛荒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看成是农民不入社造成的。”
   刘敬宣说:“你坚持单干,还鼓动农民反对集体合作化,不怕受处理吗?”
   “我对政治不感兴趣,我只知道不坚持单干全家五六口人就要挨饿。”
   刘敬宣知道继鹰嘴上说对政治不感兴趣,其实是有思想情绪的。他妻子家庭本来也是老实中农出身的,可她娘舅、外公逃台湾,这便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刘说:“继鹰啊,你跟我说实话,我是诚心帮助你的。”
   继鹰说:“我本身乡干出身,现在回乡种田了,我也不怕再受处理,我说实话。”
   刘沉默片刻,在田岸边抽了一根狗尾草的穗当牙签,不紧不慢地说:“唔,我倒想听听你不入社的理由。”
   “包产到户有许多好处,首先是农民生产干劲大。”
   “这主要是觉悟不高,社员自私自利思想严重。”
   “现实问题摆在面前的,包产到户以后出勤不用叫喊,行动也自由,很好地利用早晚零星时间,不误工夫。秧田菜地可以多种一季秋玉米。天旱也能压下番薯,差的破田给户上种产量也会高,通常个人的扩种地与自留地、自留田的产量比集体的高两倍多,特别是种马铃薯,集体种不合算,户上种就合算。”
   “这看来还得讲一讲纪律性,要有制度约束才好。”
   “有些事是讲纪律也没用的。集体时连茅坑的坑水也没人担,现在户户松灰、生尿、坑砂、焦泥灰等优质肥料都很充足。”
   “集体生产上规模,小打小闹的哪能成气候?”
   “集体的一个毛病正在这里。其实规模有什么用?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搞包产到户农民吃青便利,比如吃嫩苞黍、青豆等,不用折算原粮,更不用为吃一顿青豆的小事集体商量研究。事实证明,搞集体生活枯燥无味,到头来分得的粮食也不见得就多。”
   刘敬宣退一步说:“依你说,搞集体合作化就没有一丁点好处了?”
   “当然搞集体合作化也有优势,抗日期间我村陈颜松先生和陈叔平就办过合作社,效益也明显。可是人家搞的合作是大众的利益为前提,体现大众的力量和竞争优势的,现在的合作化没有体现大众的利益,完全变味了。
   刘敬宣显然说不过继鹰。通过简短的谈话,他知道继鹰确实是个有能耐、会干事的人。刘敬宣打哈哈起身告辞:“哈哈,好好好,你慢慢工夫吧。”
  
   第二章技术革新
  
   一段时间过后形势有变,上头要搞农业技术革新,刘敬宣便有意叫继鹰带个头。为了不影响继鹰种田,等到晚上直接到鸿燕庄找他:“继鹰同志,你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意见只管向我反映,我们的政府是为老百姓服务的。”
   继鹰刚吃完饭,摸摸肚皮说:“我别的想法没有,只想从此以后决定在家乡好好种田。我相信只要有粮食吃,生活就会美满起来的。”
   “继鹰啊,这次我找你,不为别的,想叫你搞技术革新,带头种好田。”
   继鹰尤其不想在乡干部前面显得窝窝囊囊,说:“种田我拿手,我劳力差,种的庄稼却比别人好。”
   “这说明你会搞农业技术革命嘛,换句话说你比别人会研究。”
   继鹰一反常态,故意装傻充愣地摇摇头说:“种田还要什么技术革新?”
   “这是科学。”
   “我晓得的,科学科学就是估估那个样子的。”
   刘敬宣心想别的干部说他是夹不住的枇杷核,还真有一定的道理哩,跟他说正经的,他倒耍起油滑来了。刘只好说:“讲直了,农业技术革命这事你搞不搞。”
   “搞啊,我不搞谁还晓得搞呢?你我认识,算是朋友,别人还有谁听你骗?”
   “你怎么就听我骗了?”
   “嘿嘿,其实我早就想干点与别人不一样的。只要你上级支持我们搞包产到户,基层农民的思想工作我来做。”
   简短的谈话,刘敬宣觉得自己又进一步认识了继鹰,他说:“你就说说具体想法吧?”
   继鹰照直说:“以前农户生产的粮食要统一交生产队,由队统一上缴国家征购任务,留下集体提留,然后按农户缴的产量计算出工分,按工分统一由队分配。后来,我提议包产到户的基础上搞包干到户,我直接与生产队签订承包合同,按合同规定上缴国家征购任务,交足集体提留,剩下的都给我自己。这个办法立即受到广大农户的赞成。自从实行包产到户,定承包产量、以产计工、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办法以来,我的心挈在手里走,只怕粮食减产,下半年要挈袋儿,讨饭也没有路子了。我矮人国资金、劳力、农具、肥料、技术都不如人家,不过我想,包产到户,千斤田估计会种得起,若是重新打拢,明年征购任务肯定不能完成。”
   根据刘敬宣的布置,继鹰在芙蓉村第一个试验插连作稻。他那亩半田在董仓大路边,插起来的稻畦很窄。以前种间作稻,早稻未熟晚稻就要早早地插稻弄里,等早稻收割出来,田里又是黄绿色的一片晚稻。现在他的种法确实不同了。芙蓉的种田人觉得蹊跷,也觉得很可笑:“继鹰啊继鹰,你矮脚虎王英弄枪动刀可能还行,这种田你还差远哩。古书话讲‘狗死稻畦’、‘狗死稻畦’,你这样的稻畦连狗也走不过去的,怎能算种粮食?”
   性急的农民骂得更凶:“矮人国,矮脚虎,你种田会种不会种,嗯?”
   想不到农业革新也是一场斗争,对别人的冷嘲热讽他保持沉默,直到连作稻快要收割的日子,看样子收成好,继鹰却也大兴起来了,倒过来说这人笨,那人拙。“这是个游戏,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你懂吗?”田头田尾只听他唱哇哇的,兴头来了张嘴唱段一番就熟的昆腔反乱弹,“去你那个狗死稻畦——狗死稻畦的间作稻哪啊——”
   间作稻亩产150斤,继鹰的连作稻却有600斤亩产,亩半田共收900斤稻谷。继鹰唱了高调:“我这还是靠造化懵种的,明年种它个亩产800斤给你们这些笨拙的见识见识,让你们这些土头土脑的家伙晓得晓得什么叫农业技术革新。”最后几个字说得一字一顿,慢板而有力,说得头都甩来甩去的。
   地方人看他真有两下子,被骂了以后心里也透凉,死皮赖脸跟他讨近乎,想学他的技术。他倒客气了:“我把什么事都看得非常简单,这不是多难的事。说白了这本身就是一个熟练工种,没什么新鲜的。”
   刘敬宣到处宣传,号召以芙蓉陈继鹰为榜样,并拿话激别人:“人家矮人都能出高产来,你们怎么种不起呢?”
   这以后来跟继鹰学技术的人更多了。有这么多人众星拱月般地围着向他讨教技术,他好不得意,心想美好的生活就要来临了。

共 38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继鹰的六项反合作社的纲领,影响非常的大、以至让乡里也出台了五要五不要的政策。当然,事情便没有因这而停止。刘敬宣进驻岩头区岩头乡,第一个要剃的头就是继鹰。可一番掏心窝子的话,还是没法改变继鹰的决定。之后,继鹰受命进行技术革新,居然成功了;这以后来跟继鹰学技术的人更多了。有这么多人众星拱月般地围着向他讨教技术,他好不得意,心想美好的生活就要来临了。【编辑:幻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424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幻新        2011-04-25 12:55:34
  吃饱肚子,不受饥饿,这才是所有农民的愿望。继鹰之所以受到拥护,原因也在于此。
生活给了我源泉,我在生活里歌唱
回复1 楼        文友:陈晓江        2011-04-25 13:33:44
  说得精辟.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