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成长的烦恼(十八)

  成长的烦恼(十八)


作者:秋阳冬雪 进士,10585.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05发表时间:2011-04-25 21:01:48

夜深了,我到晓颖的房间转了一圈,见她已经甜甜地睡着了,这才轻手轻脚地回到了卧室。
   又是个满月的夜晚,又是个丈夫晚归的夜晚。
   皎洁的月光惨淡地投射了进来,房间里投下了细碎而朦胧的影子,偌大的房间里显得更加清寂。偶尔能听到外面汽车喇叭的鸣笛声,那肯定是归心似箭的男人想早点回到他那个温暖的家吧,他的家中也一定有个柔情似水的妻子,给丈夫留着一盏橘黄色(橘黄色代表着温馨)的灯。听,那长长的喇叭声,在清寂的漫漫长夜中显得是那么的突兀,似乎那男人的心早已经飞回到了向往已久的家中了。我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又一次陷入了困顿之中。
   下午带晓颖去了紧挨着我们居住地的一所镇医院,给晓颖做了一个全面的检查,血尿便三项常规检查结果了,却又都在正常范围之内,这既在意料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的结果,我像个迷失方向孩子,迷茫却无奈,而更多还是无助,恍惚间我有点儿不知所措了。
   第一次我有了身心俱疲的那种倦怠,累,实在是太累了,那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疲乏感,这种疲乏感和单纯身体的劳累又完全不同,没有这种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有如此透彻的亲身感受的。作为孩子的母亲,一个没有工作的妻子,我不可能像女儿晓颖那样躲在家里慢慢地疗伤,更不能像丈夫李明远那样离开家去单位工作从而远离烦恼,我知道自己唯一能做的便是接受现实,迎接挑战,和女儿一起战胜她内心的病魔,共同成长。
   很久以来,为了晓颖,我几乎是调动了一切的能够发动的力量,先是四处求医用药,终于明确了病因之后,又求助于学校的候老师和同学们,循循善诱脾气不好的丈夫李明远。在侯老师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让晓颖终于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暖;而李明远也表示为了女儿晓颖愿意改变自己过去的一些做法,可改变一个人长久以来的习性又谈何容易呢?就在这时却又发生了意外,晓颖在学校扭伤了脚,身体上的不适应再又加上心理上的焦虑不安,让晓颖刚刚看到的那一缕阳光由于意外事故一下子消失殆尽,在期中考试的前夕,又一次出现了以往的“胃肠炎”的症状。李明远看到晓颖又一次回到了原来的状态,心里自然也郁闷得很,不免会把情绪挂在了脸上,及其敏感的晓颖早已经学会了察言观色,尤其是对父亲的察言观色,这又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她的情绪。现在看来我一切的努力都似乎像抛入深海中的一粒小石子几乎没有听到声响就沉入了海底。
   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我独自面对着无助的自己。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和晓颖一起战胜她内心病魔的勇气和决心,也不知道这样艰难的战胜病魔的过程还需要维持多久,更不知道有朝一日是否可以真正地让晓颖阴霾的心里再次重见阳光的灿烂。
   在这样的夜里,我恍惚听到了那个不知道藏在哪里的“对手”得意地嘲笑声:“你们就认输吧,我是强大无比的!胜利永远属于我!”忽然间我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沮丧极了,又像个败下阵来的败兵,竟有了一种想要退缩的意念,就在这时我的内心又响起了更为强大的声音:“你不能认输,要振作起来,振作起来啊!你不能退缩,也无处可退,更无处可逃,面对现实吧,和女儿一起振作起来,一起去战胜那个魔鬼!”此时,女儿晓颖虽然已经睡熟,而那个病魔却潜藏在她身体的某个角落,向我发出了挑战的信号,巨大的压力让晓颖失去了还手之力,而帮助晓颖驱赶病魔,这将是作为母亲的我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又一次伪装起坚强的外壳,而堆积在心头的郁闷却形成了不可颠覆的高山,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甩掉积压在心头已久的包袱,我才能再次轻松上阵。可是,如何才能轻轻松松去迎接挑战呢?都说最亲最近的人,是最能够彼此互相体谅的,这个时候我最需要的莫过于就是李明远对我的肯定和支持,可他却往往会令我失望至极。李明远就是无法接受,一个经常“患病”的女儿,在他的心目中晓颖现在的情形似乎都是我这个母亲一手造成的,我才是“罪魁祸首”,跟他这个父亲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我已经跟他说过好几次了,必须要齐心合力一起帮助女儿的,可一到关键时刻,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脸“呱哒”往下一撂,好像谁欠他八吊钱似的,让我好不容易维持的温馨轻松的家庭氛围,一下子就又紧张了起来。
   看看时间已经不早了,李明远大概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回来,而满腹心事的我,却并不想早早地躺下独自入睡。
   我随手打开了电脑,连接网线上网。不上班的这几年我已经习惯使用互联网帮助自己,每每有什么困难无法解决的时候就到互联网上寻找自己需要的答案,虽然大多的时候还是无法得到真正彻底地解决,却在查找答案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丰富了自己各方面的见识,也算是一种收获了,在这个无助的深夜我又一次开始求助于互联网。
   点开百度输入:如何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几个字,网页中便出现了若干条相关的信息出现。我像个溺水的人寻找着那颗救命的水草,不厌其烦地依次点击那些信息察看下去,而查找到最后还是让我彻底失望了。即使互联网上有这么多条的信息,可点开一看却大多数罗列的都是关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些临床表现,而谈及治疗方案的时候,各家说法却又大有不同,却没有一个具体到个案的治疗方案,无外乎都是些需要放松心情,调整心态之类的。唉!就连我这个一点儿专业知识都没有的人都知道调整心态对晓颖的病情有好处,可是如何调整,从哪里开始调整,这才是我最最需要的信息,互联网上却没有给出我这样一个答案来。失望的同时又迷茫起来,感觉好像自己乘坐在一艘没有舵手的船上,只能在湍急的水流中旋转,却无力去把握住方向,更无力去达到彼岸了。
   无奈地关闭了所有的网页,闭上了双眼,一种疲倦又一次袭击到了我的身体深处,这是一种无从下手的疲乏啊。
   一个人苦苦地寻找战胜晓颖病魔的方法和途径,就如同置身于黑暗中盲目地摸索,收效却极少。我依稀还记起去二五四医院心理门诊的时候,李医生说过的话:如果家长和老师同学们都做出了很大的援助,却还是无法调整孩子的心理状态,那便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看心理医生。对,给晓颖看心理医生,这才是唯一的出路,想到这儿的时候,便感觉黑暗中出现了些许的亮光,只是些许的亮光便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和信心。看心理医生和身体有了疾病去医院看病有什么不同吗?我除了知道二五四医院有个心理门诊外,对于看心理医生是一无所知的,到底要去哪里看心理医生?哪里有比较好的心理医生呢?
   决定给晓颖去看心理医生,心中有了新的希望,郁闷的情绪似乎也畅快了很多,等李明远回来,跟他好好商量商量,怎么也要等晓颖的脚好得差不多的时候,再着手给她看心理医生了,还有一段时间帮晓颖寻找一位好的心理医生。
   良久,等我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便准备登陆自己的博客空间看看了,登陆后才发现我已经有很久没有登陆自己的空间了,更别提更新博客内容了。唉!哪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到精神层次的东西呢?烦呢。
   登陆博客空间,一眼便看到了“文学之友”的两条留言,两条留言相隔的时间是两天,大概是他留言之后没有看到我的任何回复,便在两天后又留了一条,呵,没想到这个“文学之友”还蛮执著的。我开始仔细地去看那两条留言。第一条是:建议你在新浪建立个博客,那里有几个当地爱写作的朋友。第二条是:不知道你是哪个学校的老师,该是个业余作家吧,加入武清文联了吗,希望多交流,后面是他留下的QQ号以及单位的联系电话。
   “文学之友”的留言让我有点儿匪夷所思了,网络本有它的虚拟的一面,而虚拟的网络中一个又一个的ID符号的后面都是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人却又在网络中“月朦胧鸟朦胧”地都蒙着各自的面纱,没有人能看清楚他们的本来面目,这便是网络中所说的“虚无缥缈”。然而,这个“文学之友”在我的空间留下QQ号,这在于网络还算是正常的,可他为什么又会如此“开诚布公”地在我的空间留下了单位的电话号码呢?从他的博客资料中,可以看出他和我在同一个城市,而且在同一个区,大概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他才建议我在新浪建个博客,从而去认识更多当地的文学爱好者吧?这一点并没让我有多少吃惊,因为我的资料也明明白白在那里写着呢,即便是在同一个城市的同一个区,又能怎么样呢?一个区也不算小,怎么也不太可能走入现实中吧?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后来的接触中,这个“文学之友”不但成为了我现实中不错的朋友,帮助我找了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给晓颖看病,还在写作方面帮助我投稿,直到我的第一篇文章被印成了铅字,一发便不可收拾了,这是后话。
   我对于网络的认识是这样的:网络就是网络,现在才是现实,绝不能混为一谈的,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则,我虽然也上网聊天却从来没有见过网络中人。
   说起新浪博客的建立,却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记得那个时候,我刚刚辞去了繁重的工作,成了一名“专职太太”,开始专门照顾女儿的生活和学习。一下子从繁重的工作中抽出身来的我,对于每天大把大把的时间,却有些无所适从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申请了新浪UC,把剩余的大把时间利用上了,每天除了照顾女儿的一日三餐和接送的任务外,便开始在UC的“电脑基础教学网通”一猫就是半天,听着麦上老师讲着那些专业术语就像需要破解的密码,听着那叫一个头大,但就是这样我都坚持过来了,几个月之后,我不但能听懂老师讲的专业术语了,而且对于计算机的一般使用,也已经轻车熟路了,再后来还自己学着录教程,还在一个房间里过了一把上麦当讲师的瘾,我的新浪博客中便转载了很多关于计算机基础的内容。记得那时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一个叫做“风的记忆”的朋友,他是我的在计算机方面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当时因为我不会装系统,又苦于找不到人帮助,遇到了“风的记忆”,他耐心地教会我如何安装计算机的系统,如何给硬盘分区,困扰了我很久的难题竟然在一次简短的交谈之后迎刃而解。
   于是我们成了网络中很好的朋友,后来我又从他那里学会了很多计算机的知识,从此我喜欢上了计算机这个工具,成了计算机的“兴趣爱好者”,我后来也会把自己会的这方面的知识跟朋友共享,共同分享知识的快乐。
   虽然我并不知道“风的记忆”更多的情况,比如他所在的城市,他的工作,年龄等等诸多现实中的情况,但是我们却可以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互相补充喜欢的电脑知识。
   没想到“文学之友”竟然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个网络中的很好的朋友——“风的记忆”,后来他因为工作忙很少上网了,我们也失去了联系,现在想起来跟他相处的那些日子还是蛮值得回忆的。
   我开始回复文学之友的第一条留言:其实我很早以前有个新浪博客的,只是没有放入我写的东西而已。
   看着第二条留言我不禁黯然失笑,他凭什么说我是哪个学校的老师呢?还业余作家?他以为作家是那么好当的吗?坐在家里就成了作家了?还加什么文联?真是奇怪的想法,不过他说希望多交流,我倒是没有什么反感。我回复到:难道只有老师才可以喜欢文学吗?为什么要加入文联呢?我没有去理会他留下来的那个单位的电话,而是把他的QQ号直接加了我的QQ号。
   很快通过了验证信息,“文学之友”的头像闪动着,发出了信息。
   这家伙这么晚还在?这让我吃惊不小。
   “晚上好。”“文学之友”的头像跳动着打出了三个字。
   “你好,认识你很高兴。”虽然心里烦闷得要死,却还是客气地打出了这样礼貌而客气的文字。
   “我也是。”
   “你每天这样晚都在吗?”我不禁好奇地问。
   “今天值班。”
   “我看到你在我博客空间的留言,便加了你,我想问,为什么要加入文联呢?”虽然我把网络和现实区分地非常清楚,聊天却一直保持着坦诚的方式,从来不去玩网络中那些无聊的人玩得那些骗人的把戏。
   “拓宽视野。”对方说话不紧不慢,却惜字如金,又似乎是个脾气极好之人,这是“文学之友”最初给我的印象,而往往第一印象却又是最准的。
   “拓宽视野做什么?”我故意追加了一句,其实心里还在为女儿晓颖的事儿闹心呢。
   “拓宽视野能够拓宽思路,接触面多了,写出来的东西便有了一定的深度。”“文学之友”这次虽然打出了不少的字,却还是一副不急不躁的口气。
   “很久没写了,没心情。“我终于还是把自己的烦躁情绪带到了字面上来。
   “怎么啦?希望能够帮到你。”嗬,他倒是个热心肠,也不知道是真热心,还是在网络的那一端在应付我?我知道网络中彼此容易“熟悉”起来,说话自然会捡好听的说,至于是否能兑现,你都没往那儿想就对了。
   “你能帮我什么呢?还不是家中的烦心事儿。”我发送过去。
   “哦,那就不问了。”他一定以为我的烦恼是和老公闹别扭才深夜上网的,便像个谦谦君子般及时住了口。
   适可而止,是我喜欢的聊天方式,而死缠烂大却是我最为讨厌的聊天。
   可他越是表示不问了,一副默然、淡然口气,却越激发起了我倾诉的欲望,你不是不想听吗?我还就要说说,管你愿意听不愿意听呢,反正说过了,也没指望你帮我什么,我的心里就能痛快多了。
   “是我女儿的事儿。”我主动说道。
   “你女儿怎么了?说说?”他已经不再提帮忙的事儿了,这就是网络,我不禁发出了一声冷笑。
   “女儿自从上了初中以来,状态就一直不太好,医生说是焦虑和压力造成的,需要全方位的调整,可我已经尽了几乎所有的力量,都山穷水尽了,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郁闷啊!”
   “你家是哪里的?”他突然问了一句,我立刻警觉了起来。
  

共 528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我对晓颖可真是倾注了许多心力,几乎是调动了一切的能够发动的力量,先是四处求医用药,终于明确了病因之后,又求助于学校的候老师和同学们,循循善诱脾气不好的丈夫李明远。是的,还有谁比自己更关心她呢?竟管困难很大,但我仍不会服输。【编辑:幻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幻新        2011-04-25 21:19:11
  坚持就是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生活给了我源泉,我在生活里歌唱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