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芙蓉外史》之《荒年记》(七)

  《芙蓉外史》之《荒年记》(七) ——第三十二卷 回乡种田


作者:陈晓江 进士,6337.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59发表时间:2011-05-02 00:36:38

《芙蓉外史》之《荒年记》(七) 继鹰认为自己劳力不好,搞些饲养业,饲养鹅、鸭是最好不过了,但听玉菊说到湖西娘家拿鹅娘就不想多说话了。
   霜落时节,柏树坟头的几蓬白扁豆落叶了,藤上挂满了豆荚,白扁豆可以当粮,也可入药,摘下来卖了正好够一头猪仔本,当即捉了一头猪仔。他不敢到湖西玉菊娘家拿鹅娘,也不让玉菊去,怕被人笑话,岳父岳母那些“嫁给他不如给狗嚼了,不如去讨饭”的污辱性话语言犹在耳。第二年开春,他到鸣烟叔伯舅公爷家捉了40只小鹅儿,还养了许多鸡、鸭。那么多家禽生畜,鸿燕庄两间土改分来的地主屋根本没法圈养,继鹰夫妇便带家禽生畜一齐迁到杨山湾坦,在那个馒头形的郑山西面山脚,搭了两间比灰寮稍大的矮棚居住。杨山湾有个方方几亩大的蓄水池,正好适合于饲养鹅、鸭。当年家禽生畜全部饲养成功。入秋,鹅娘就有20只,小鹅儿上百只。继鹰心细,在养殖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即使别人的鸭群过路,他看上一眼大约晚上有多少卵可以生都知道;一只母鸡,他能够一眼看出还要几天会生卵。
  
   第五章打破美梦的文章
   继鹰的家庭过得越来越美满,简直爽开花了。番薯压了5000藤,番薯地头荆棘多的地方种瓜、种白扁豆;还种3亩多田,田里种稻,田埂上还种上乌豆;养几百只鹅,一小群鸭;夫妻互敬互爱,恩爱如水,时间也消磨得相当快。从前的同事来看望他,他就吹:“只有夫妻恩爱,日月如梭,什么劳动痛苦都没有;一日三餐火烟透得起,三餐饭周周全全,垟里落田归家有人安慰,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继鹰话虽然有点自我陶醉,却一点也不夸张。家庭建设到这种地步,娘家对他们的成见也逐渐消除了,自然而然地他与老丈人、丈母娘也和好了。后来玉菊有了身孕,关系进一步改善,两老经常来芙蓉村看望。枫林沙岗、湖西一带多种菜头,什么菜头生呀,菜头溏呀,两老经常送来一大缶儿。老丈人有时宿芙蓉村嬉半月一月都不觉时间长。
   继鹰高兴了,领着老丈人逛风景。芙蓉村可不是一般的小村庄,有七星八斗的布局,前有腰带水,后有纱帽岩;三龙捧珠,四水归塘;门临四水,豁然开朗。三岩倒映中流柱,一水横澜浴日波。这一水横澜就是横在咱们芙蓉与湖西两村之间的楠溪呀。继鹰口健,老丈人屡听不厌,还有兴致跟继鹰到山里转转。继鹰把老丈人带到郑岙底,游了筲箕湾、芙蓉岭、金子尖,一路到馒头岩、菜头芯岩、下剑门、上剑门、水帘洞、四面尖、冯坑、蛙蟆岩、牛蹄坑、蟛蜞盖、老鸦窝、狗爬岩、岩门、下支窑、上支窑、金子尖仰。惟独不游横峻,原因并不是时间不允许,而是怕勾起祖宗曾改姓郑住在横峻的那段痛苦历史。一景一物都有历史渊源,都有一个动人传说,惟独只字不提黄金印的事;关于黄金印的事七天七夜的大词不一定能够唱得完,不提也罢。继鹰带老丈人足足游了三整天,讲了三整天:
   ——这是上剑门,柴担要侧着立起来担,平横着担根本担不过去,岩峡如做篾人那两把小刀剑打在四尺凳上的刮篾刀一样。我做的那首顺口溜念给你听:剑门岩,剑门岩上柴难担,滑倒剑门岩,撞死就叫摔岩坦。
   ——这是蛙蟆岩,岩如大蛤蟆,蛤蟆嘴里流出的水可灌溉下寮这一片十几亩田。这对面戒刀岗,朝南阳面归芙蓉人,阴面归溪南人,分水派流。据说以前芙蓉人、溪南村人都在山上开番薯园,开了番薯园蛙蟆岩岩洞窟里的水就混了,渐渐断流了,连郑岙底整条横坑溪水源都受到影响。为此清朝哪个皇帝手里,五底角人状告芙蓉人和溪南人,县里判落要芙蓉、溪南两村封山育林。这样,郑岙底的水源才保住,横坑溪也不再成菜篮溪、蓑衣坑,洪水时不会冲垮良田,天旱时也都有水喝,横坑溪流域也年年大丰熟了。
   ……
   仙清线沙头至岩头公路从芙蓉车门外门前垟通过,正值建成通车,老丈人感慨说:“呣,山下路平水清,碾米磨麦又现成,山上到处山崖好风光,是有名堂,芙蓉真是块风水宝地啊,将来儿孙出来一定有出息。”
   这时,浙南大众报一篇《打倒“包产到户”,保卫合作化!》的文章打破了继鹰及其老丈人的美梦。乡里紧急通知,学习这篇文章:
   从前,农民遇上天灾人祸的时候,都祈求“上天”赐福保平安,大灾化小,小灾化无。但是“上天”从来没有一次显“灵”,民国18年只旱了60多天,比之去年,算是小灾了,可是永嘉县的永强一地,即有400多名农民子弟被卖到“福建船”上。去年,我们受的旱灾和风灾都是少有的,三四十岁的人,也未见过83天的大旱吧!但许多地方仍获丰收,永嘉梧埏还创造了“千斤镇”,一些地方虽然减了产,今年也都将恢复元气,典妻卖子的惨事,在全专区根本没有听说过。旧社会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一年遭殃,十年难翻。”而我们新社会里遇到那么严重的灾害,人民没有遭殃,一年就恢复元气,这是靠什么呢?是共产党领导我们实现了合作化,依靠合作化的优越力量,战胜了自然灾害,减轻了受灾损失,并在人民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组织起生产自救。
   合作化,是千千万万农民摆脱贫困、共同富裕的靠山!
   但是,合作化也恼怒了一些人。不法地主、反动富农和反革命分子,看到农村实现合作化以后,摧毁了阶级分化的条件,农村社会主义优越与日俱增,堵死了走资本主义的路,堵死了他们一小撮人反攻复辟的最后一线“希望”。因此,他们就千方百计寻找机会破坏合作化。另一种人——富裕农民中少数不愿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他们一心想不照国家的生产计划办事,什么好用来投机赚大钱就种什么,他们还想把余粮拿去卖黑市发横财,特别是他们看到去年受灾那么严重,如果没有合作化,正可凭着自己雄厚的经济力,买田放债。本报编辑部还收到温岭新建乡一个化名张三玉的人的信,他更狂妄地主张让“农民”靠本事做生意,把国营、合作社的零售商业机构撤销。现在,因为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合作社要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进行生产,不能雇工剥削,不能瞒产投机,不能经营商业,这就限死了上述极少数资本主义分子的“生财之道”。因此,他们也积极想把合作社搞垮。
   但是,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农和下中农,是衷心拥护合作化的,他们当中的一些人虽然对社内工作中的缺点有较多的意见,然而谁要是明目张胆地来破坏合作社,他们就会马上站出来,使破坏者碰着头破血流。因此一小撮的反动分子和资本主义分子,便施展阴谋诡计,寻求一种既能迷惑干部群众又能达到破坏合作化的目的的毒计。在这个情况下,“包产到户”便从这些人的“泥丸”里钻出来了。“按劳分田、包产到户”,从表面上看,好象只是合作社内生产管理工作上的“改革”,而实际上是取消合作社内的统一经营和集体劳动,从而动摇了合作社统一分配的原则,使合作社成为一块空招牌。他们借着这块空招牌,向国家拿贷款、要肥料,名利双收。永嘉农民在提高觉悟、认识到“包产到户”的本质以后,说它为“挂羊头卖狗肉”、“挂着社会主义的牌子,走资本主义的道路”,真是一针见血的揭露。但在当初,这个“挂羊头卖狗肉”的花招,也的确迷惑和骗过了一些干部与群众的眼睛,有的人甚至跟着摇旗呐喊,因而迅速地蔓延、泛滥开来,使一部分地方的合作化运动和农民群众受到很大的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垃圾桶,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抱着狐狸精当美女”,恋恋不舍。希望这些同志读一读今天登的平阳苏林农业社的报道,听一听永嘉茶山和白象等地农民揭露的“包产到户”10大祸害。这10大祸害是:①按劳动底分分田,人口多、劳力少的户分田少,生活就过不去,劳力强的户就分田多,就会发财致富;②分散经营,耕牛、大农具、抽水机无法统一调剂使用,争先恐后,造成纠纷,影响团结,影响生产;③分田到户,就不可能做到因地种植,因地施肥,不能很好发展生产;④分散经营,劳动力无法统一调剂,劳力弱的户就要耽误生产季节;⑤单干生产,不能很好的抗拒自然灾害;⑥大型副业生产无法搞,不能开展多种经营,收入要减少;⑦破坏了粮食“三定”的政策,缺粮户就没有饭吃,有些户就可以隐瞒产量,偷窃粮食进行投机,不能很好完成粮食征、购、销任务;⑧单干生产无计划,有些户专门去搞经济价值高的特产生产,就不能贯彻以增产粮食为主的生产方针;⑨发展下去是资本主义道路,穷的穷富的富,阶级要起分化;⑩挂合作社的牌子,做单干生产,就是要彻底破坏合作化,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事实很明显,“按劳分田、包产到户”是右派分子用来射击农业合作化的一支毒箭,是包着糖霜的砒霜。我们不仅要把它丢进垃圾桶,还必须在中过毒的地方充分教育和发动群众,做好清仓消毒工作,保证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胜利前进。

共 33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继新的精明,不但兴旺了家道,也受到了岳父母的另眼相待,只可惜好景不长。这便是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吧!期待更新!【编辑:累了请抽支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陈晓江        2011-05-02 12:07:34
  “一日三餐火烟透得起,三餐饭周周全全,垟里落田归家有人安慰,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中国农民是很好满足的,可是这样的农民为什么老是不善待呢?
作家、书画家,《辞海》纠错专家。微信chen4401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