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母亲节奉献最深的记忆

编辑推荐 母亲节奉献最深的记忆


作者:欣雨文萃 进士,10295.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52发表时间:2011-05-08 21:01:47
摘要:父亲的治学严谨、母亲的一切为公、奶奶的勤苦劳累给我留下了多么宝贵的遗产啊!

记得是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开始从父亲的书架上拿书看了。父亲有一个很大的书房。塞满书屋的书架高得几乎顶着小东屋的天棚,书架之间只能容一个人走动。架上,古今中外、文史哲艺、真善孤本、新旧残卷,在我的眼中真是如烟如海。后来我才知道,父亲是“反动权威”,那是在我到了大西北工作,赶上那场浩劫时,父亲时年59岁,家中打来电报叫我回京整理父亲的藏书,回到北京时才听说的。再后来我又知道,父亲的一篇文章《评己卯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收刊于《文物》杂志1963-6期),在改革开放后出版的《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编》下册首篇,研究《红楼梦》版本的论文中排在首位,可见,一九六三年的这篇《谈已卯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奠定了父亲在研究《红楼梦》版本学中的地位,也给他在后来的生涯赢得了那顶使人啼笑皆非的“反动学术权威”的“桂冠”。是我姑父保存并送给我这本论文集时我才知道的,这时的我已年过不惑。算起来,世纪末父亲应是82岁了,但怹老人家早已在20年前因不堪干校劳作折磨而早早作古了,没等到副统帅归西击冠相庆,除了在文革末期为中央对日本关于钩鱼岛归属谈判被从干校调回来编写古代的背景材料外,也没能在后来为改革开放盛世发挥余热。可惜的是,听说父亲的书和书架,被当时北图的一个造反派全抄到他自己家里去了,打倒四人帮后,几经与北图联系,终因无人管这事而作罢。我想那个人至今一定还在窃切自喜吧。有道是:偷书不算偷,大概抢书也不算抢吧。
   儿时,父亲看到我喜欢看书,对我也就特别宽厚。五十年代初,三个姐姐一个哥哥解放后都参加了工作,余下的我和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谁要是考试不在80分以上,都会遭到父亲的严责,唯独我的期中年终考试总在70分以下60分以上,从不会遭到它的责罚。而每当父亲所在的北京图书馆在周末举办读书讲演会,父亲总是给我一张票,我也就会在中午赶到北图,在父亲管的书库挑书看,晚上在北图的大殿门前广场上聆听来自中外学者讲评古今中外名著和著名的话剧演员、电台著名播音员朗读名著片断。每每讲完,都跟着父亲去北图对面的餐馆吃顿夜餐。这段生活大约延续到反右,读书讲演会不办了。
   虽然我的学习成绩只求及格,但是这段经历给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我这辈子与书和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培养了我每周必去书店,也必携书而归,博览群书、吸纳各门类学科知识、触类旁通、杂学杂家风格的爱好。这些学识也为我在一生的工作中能拿起任何不熟悉的工作而做得很好。
   现时的家长总要求孩子成绩如何,有的还给孩子强压爱好,什么钢琴美术之类,实际上不一定能培养出有用之才。胆识、见识、学识;悟性、韧性、理性。我的前三项之建立,与我的父亲对我的无为而治有着极大的关系。后三项的培育,是从我母亲那里得来的。
   母亲在北京一解放,就做街道工作,五十年代北京选举第一次人民代表期间,被选为区人民代表。父亲在工作和做学问,回来的很晚。母亲做街道工作,是东城区禄米仓街道居委会主任、治保主任。解放后妇女地位的提高和党对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母亲的重视,使得母亲也是没白天没晚上的干,特别认真,大冬天在街上巡逻,弄出肺结核也不歇着。那时,台湾要反攻大陆,阶级斗争的弦绷得特紧,母亲兼任的治安委员会主任的工作,每晚必须去监视可疑的敌特住宅,我和弟弟妹妹也就分担一个监视点。在母亲分管的工作中,我还担当了户口登记、扫盲教员等等工作,给十几岁的我铸就了工作较真、不畏强暴、诚实耿直、争斗好强等等秉性。那时家中的家务,几乎都是我奶奶一个人操持。奶奶1885出生,那时已经六十多岁,承揽了家中买菜、洗衣、做饭全部家务。我们几个小的,为减少奶奶的劳作,衣服自己洗,袜子自己补。晚上一个必修课,是自己准备次日中午在学校的饭食,奶奶教我们把酱疙瘩切成丝,窝窝头切成片,冬天,贴在煤炉子肚子上烤成焦黄,说是吃起来不凉肚子。弟妹们和我都是十岁上下的孩子,一切只能自理自立,其苦是现在的孩子们不能理解的。
   唯一高兴的是,我上中学时,离家太远中午不回家,每天有两毛钱的坐电车和中午吃豆腐脑的钱,我早晨上学从禄米仓走过天安门到二十八中要走一个半小时,豆腐脑也不吃,把它存下来,一个月内带弟妹们走两个小时去一次北海公园,门票花去两毛,划船每小时两毛五;有时带他们去天桥看把式,至今还记得张英杰耍大刀开六张硬弓、小奔头摔跤耍空帆、大金牙小金牙的拉洋片。就是那个变戏法的,一到提只兔子说下面把兔子变走却开始要钱,钱要完了把兔子又收到笼里变起盖碗,周而反复就是不变兔子,我们每次非看到收摊不死心,玩到天黑才回家。奶奶和母亲的品格,以及自立自理的生活,加快了我的悟性、韧性、理性的养成,给我一生受益匪浅,当然,人太聪明又不会掩饰自己的观点,像红楼说的:风流灵巧招人怨,也给我带来了不少厄运。
   十六岁奔赴大西北,也没觉得有什么离不开家的。不像现在的孩子,从出生到上大学,家长都得全陪。所以我常在家中告诫我的孩子,也要求儿女们对我的孙子辈要求做到吃苦、自立、长见识才好,别那么捧着怕摔了、含着怕化了。先成人、后成才;没有十个字的不良行为,就是“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也就阿弥陀佛了。
   父亲的治学严谨、母亲的一切为公、奶奶的勤苦劳累给我留下了多么宝贵的遗产啊!

共 21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岁月永恒,那些记忆也在文字里永恒。你的兄弟姐妹真多,更加感慨你父母的不容易,欣赏作者朴素的文笔,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母浓郁的爱意,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相信你的母亲也一定非常欣慰。感动于作者身先士卒地为自己的孩子做出的榜样,你为自己的家人骄傲,相信你的孩子今后也会为你而自豪。希望你和家人幸福永远。【编辑:菊梦悠悠】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菊梦悠悠        2011-05-08 21:03:41
  让人感动的温情,祝福你和家人幸福安康。
怒江大峡谷一所乡村中学的英语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1-05-08 21:31:12
  谢谢菊梦的祝福!
2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1-05-10 22:59:42
  最深的记忆,一点一滴总关情。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