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小满吃“半枯”

编辑推荐 小满吃“半枯”


作者:今无心 秀才,2583.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68发表时间:2011-05-14 00:49:45

小满吃“半枯” 快到小满了,“小满吃半枯”是我小时候记忆最深的一句农谚。“半枯”,是指麦子已由青渐渐转黄但还没到成熟枯死的时候;那麦粒灌了浆但还未及饱满即“大满”,故被称做“小满”,大概这就是“小满”节气的由来吧。在这时候把麦子收了吃便谓之“采青”,也就是吃“半枯”。
   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人们的温饱问题还没得到解决,漫长的春天是农村人最难熬的时光,村子里常有缺粮断炊的人家。在那青黄不接的当口,有多少人家就是靠挖野菜、抹树叶度日子的。过了“立夏”,饥饿的人们就看到了希望;人们盼呀,就盼那“小满”。到了“小满”,那麦子虽还青着,但已能整出吃的来了。于是吃了多日野菜、树叶的人们便迫不及待地采起了“青”。把青青的麦穗头割下放在笾子里,用菜刀剁碎扬去麦芒,再放进锅里炒熟。然后用磨粗粗地磨上一遍以挤脱粒子的外壳,再经播扬便得到绿莹莹、明洁洁、胖鼓鼓的麦粒子。把这捏着还软的麦粒子用磨细细地磨,于是那一丝丝青、一缕缕绿,如线、如绳,像冬虫,似春蚕的“冷嫩”从磨嘴四周活蹦乱跳地落下,那麦子的清香也顿时溢满整个屋子!馋嘴的孩子不顾大人的呵斥,也顾不得磨担磨叶的刮碰,猫着腰伸长胳膊就去磨槽里抓来吃。
   这“冷嫩”着实好吃,别说馋嘴的孩子,就是大人往往也经不住它那色香美味的诱惑。有句打趣的乡谚不就这么说嘛:“馋嘴媳妇磨冷嫩,磨完吃光”!可这么好吃的冷嫩,大人们总是不愿做。大了我才知道,那些“采青”的人家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要知道一顿“冷嫩”吃掉的麦子,要待其长足成熟后收下,那粮食够细细地吃上几天呢!
   邻居潘二大爷家,因人口整齐饭量大,队里分的口粮从来没够吃过,年年到这当口都得“采青”。他家自留地里大部分种的是大麦和元麦,因为它们比小麦成熟来得早,在那饥饿难耐时接嘴也就来得早一些。每当他家磨下冷嫩总少不了送些给我家尝鲜,于是我母亲也少不了送去一碗半瓢的陈粮给他家以度一两日的饥荒。
   我家有时也做冷嫩,可那大多是在麦子快收完的时候。家前屋后自留地里的麦子要比生产队大田的麦子熟得晚,而靠近屋后背阴的麦子由于肥料足、光照少,成熟就更晚,人们称其为“恋青”。母亲常在大部分麦子收割后,把这“恋青”的麦穗割下来做冷嫩,让全家人也能尝得那份即将过时的鲜美。
   ……
   如今,过上了丰衣足食的人们对春天像着了迷的依恋,“小满”这一节气在大多年轻人的意识里早是个模糊概念;“吃半枯”已成了人们尝鲜的习惯。这些天已经见到市场里有叫卖“冷嫩”的,八、九块钱一斤呢!夏天,那玉米棒上的粒子掐一下还直冒着浆,人们就扳下它来蒸煮着吃,那尝的就是一口鲜!“采青”不再是农家人无奈的事,反而成了他们赚钱的新途径。算算看,做一斤冷嫩的麦子就是成熟后也卖不了两元钱,近六、七元之差;一个嫩青的玉米棒子一元钱,而成熟后一个棒子的粒子二两重没有,至多二、三毛钱,可是好几倍的价呢!
   “小满吃半枯”,农家人过去吃的是无奈,吃的是苦涩;而今天的人们吃的是时兴,尝的是时鲜,在饱尝口福的同时还吃出了各式各样的美食文化来!

共 12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满吃“半枯”,还真是第一次听说,在文字的描述里,了解了整个过程,也了解到那个年代人们生活的艰辛,和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爱。过去现在的生活相对比,令人感慨。回忆里的苦涩,会更加激发对幸福生活的感恩。【编辑:梅暗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暗香        2011-05-14 00:51:27
  “农家人过去吃的是无奈,吃的是苦涩;而今天的人们吃的是时兴,尝的是时鲜,”这句话,读来心头却是百般滋味,幸福生活,知足感恩,最重要。
爱哭爱笑,爱静爱闹。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