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芙蓉外史》之《荒年记》(十二)

  《芙蓉外史》之《荒年记》(十二) ——第三十四卷 徐岩生


作者:陈晓江 进士,6337.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82发表时间:2011-05-15 17:23:38

《芙蓉外史》之《荒年记》(十二)
  
   第三十四卷徐岩生
  
  
  
   第一章神童转世
  
   徐岩生又名徐之通,永嘉县岩头区孤山乡汤岙人。父亲徐文星原是私塾教员,后来当过校长,字写得好。同村徐士麟的画画得好,两徐世称楠溪书画双绝。岩生兄弟五人,全部聪明过人。大哥之迷在济时中学读书时,有个同学搞恶作剧悄悄抽掉他的坐凳,他没察觉一屁股顿落地上,心肝蒂震断后死了。最小的弟弟之迁,小时得病,因山村缺医少药而早早夭折。兄弟五人,只剩仨,之远、之通(岩生)和之连。五个兄弟中,老三岩生个子最大,力气最大,脑筋也转得最快,算是最茁壮的一根苗子。
   徐岩生是芙蓉著名士绅陈力臣的外甥。当年震斋先生到力臣家教岩生读书,发现岩生智力过人,就称赞他是麒麟儿,并坚信他是十八金带之一神童科进士陈逢吉转世,表示要全心身地调教他,要造就一个神童,印证一个逢吉转世的神话。大约教了三年,震斋就觉得自己没什么可教了,建议力臣先生把岩生送到温州城底读书。
   看力臣先生没什么反应,震斋煞有介事地说:“力臣叔,岩生这孩子你千万别让他回汤岙去啊,一定要把他留住,或者送到更远的地方培养。有些人犯什么的,家里待不得。”
   其实力臣也早想为岩生换一个读书的环境,准备送他到温州去读书的。他知道自己的外甥冰雪聪明,但也深知震斋先生对他太迁就,到处宣传岩生是个神童,只怕会“伤仲永”。古时,仲永小时候非常聪明,在一片称赞声中到处赋诗作文,结果到年长时却学识平平。力臣听震斋说他家里待不得,却有些不解,笑一笑说:“呵呵,他自己家里怎么待不得啊?”
   震斋认真地说:“汤岙这地方乃至孤山整个乡都不怎么样。那里的大垟山岩太多,太硬,样子又像番薯刨了一部分剩下的番薯芯,出的人性格太犟、太硬,是个出大材不出大官的地方……”
   “你这话我还第一次听你讲过呢,没那么严重吧?你不要危言耸听呵。”力臣说。
   “反正以前都是这样,以后是不是风水轮流转,这就很难说了。”
   “依你看该怎么办呢?”
   “芙蓉是出官的地方,力臣叔,能不能变通一下,把岩生改姓陈了?”
   力臣摇摇头表示不同意。他其实也认为外甥福气不好,尤其不喜欢别人说他神童科进士逢吉公转世,让岩生随母改姓陈,只怕芙蓉人老是拿他与神童陈逢吉比,会因此亵渎了列祖列宗的神明,那样的话,弄不好真的会折寿损福的。
  
   震斋先生为使岩生从小立下鸿鹄之志,特地把他领到岩头水亭祠前,对他说:“看哪,你要是世出得早,本来应该在这里完成学业的。这里古称上芙蓉,从前真正的芙蓉书院应该办在这里才对。”
   迈过水亭祠的门台,迎面是一方似曾相识的泮池。经过仪门,只见凹字形的大池里种满荷花,池中建有两水亭,池中心轴线一道架空的石板桥形似龙道,通过水亭后直抵明伦堂正厅。正厅主体五开间,六椽进深,厅里还设一面大鼓供召集族众祭祀议事之用,靠池边的阶檐坎唇,都做了曲栏坐椅。
   先生对祠中明伦堂、月台、仪门、孝思亭、映月亭等等一一做了介绍,然后对岩生说:“这个水亭祠是岩头永朴公所建,后来谢文锦、金贯真又在这里办学,在文昌阁办了溪山第一个图书馆。唉,可惜啊,现在辉煌不再了。以前这里是溪山群儒汇聚之地,你如果经他们调教,那必定会成大器的。好了,现在你站在这里不动,静静地,用心与古人交流一下。”
   岩生没有接嘴,冥想与古人交流,却不得要领,开始怀疑先生又在故弄玄虚。静默片刻,先生又说:“将来,你何去何从?现在我觉得对你没有什么学识可教了。我这样说,并不是说你的学识早已比先生好,不是先生不如你,也不是先生不配再调教你了,而是怕耽误了你,要求你变换一下学习方式。我们现在的教育太传统了,中国的传统文人其数理逻辑思维长期处于幼稚童蒙状态;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将会造成你智慧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你要冲出楠溪山底,到大都市里见识见识,接受西洋文化,接受西洋的数理逻辑教育。有时候我真恨不得你不是芙蓉人的外甥,而是地道的芙蓉人,好把芙蓉的文脉接下去而成为承前启后的人。真可惜啊,如果你是芙蓉人,不管你的书读多高,芙蓉祠堂众的义学田都会供你读书的。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个奇迹,将来你是咱们整个楠溪的骄傲。”
   师生俩沿着塔山脚下的后水浚出来,打算取道塔湖庙回芙蓉,到了晋宦湖边,先生又突然停步若有所思地说:“永朴公体格壮硕,你枫林徐姓人做《金大肚》的戏讽刺他。人要是真正想成才,必须豁达,抛开以往的恩恩怨怨……总之,以后有空经常来水亭祠曲栏坐椅上坐坐,多多用心与古人交流。”
   岩生对先生的教诲没有表态,静静地跟在先生后面,却发现晋宦湖边的琴屿上,青苔明显比以往多了,所有的花木似乎都上了一层铜绿。
   先生讲了上半句,岩生猜得他的下半句,都能猜得八九不离十。岩生开始厌烦震斋先生的唠叨。他认为任何事情点到半句就行了,下半句就可以省略,可是同样的话,先生总是重复两次以上。你先生只说一番,哪里还有什么我岩生听不进去的呢?真是越来越啰嗦了,也许先生是老了吧。
   震斋以学生岩生为荣,二月二芙蓉老宗祭祖时,特地带他去看了外公太上太、神童科进士陈逢吉的画像。岩生看不出逢吉跟自己有什么相像的地方,对先生神童、天才之说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震斋很自豪地把岩生介绍给几个老宗头认识。大家看看岩生,私下里讨论:“看力臣公的外甥这等才貌,咱们芙蓉的风水是否外流了?”
   “不会吧?我看全村进出的风水都做了锁形处理,风水都锁得好好的,不会有问题。”
   “这就奇怪了,岩生这样的天才都不出芙蓉,却是芙蓉人的外甥,这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
   这以后岩生在芙蓉人的一片称赞声中生长,为了不负众望他憋着一股劲埋头读书,学业日夜精进。震斋到处吹岩生,为了不给别人留下任何笑柄,挖空心思拼着老命调教,几近心力交瘁。
   岩生顺利考入温州中学,即省立第十中学。震斋终于松了一口气,却因此显得无聊;渐渐地,染上嗜酒的恶习,为自己埋下病根。后来,他竟久病成医,老来歇了教书行当转业行医。
  
  
  
   第二章取消升学资格
  
  
   在读温中时,岩生成绩非常好,各门功课大都是满分的,确切地说是满分的次数比非满分的次数要多得多。岩生尤其看不起中学里的先生们。先生稍有一点讲错了,他当堂就辩驳得清清楚楚,以至于常常让先生下不了台,先生感觉很没面子。他还经常提些难题目有意难住先生,甚至找些疑难冷癖的文字去考校长,看你校长认识不认识这个字。岩生这副病人高似先生的德性让全校老师都感到极大的愤慨。岩生平时大谈陈颜松的合作精神,被学校抓住了把柄,说他鼓吹阶级敌人的谬论,为人骄傲自满。岩生在一篇作文中借题发挥,予以抨击:“温州中学的老学究们,你们这些封建遗老们虽然割了后脑勺的‘猪尾巴’,封建的流毒却远远未有肃清。当年的中共中央秘书谢文锦就是被你们以‘思想过激’为借口开除的。看不起穷乡僻壤的穷学生,专制高压,禁锢学生进步思想,这就是你们温州中学的传统……”
   结果,岩生的思想品德分被打了零分。这样一来,他只算一个初中肄业生。高中会考前,招生委员会要审查考试资格。资格审查主要参考初中成绩和品德评语,文化分占一半,品德分占一半,因此岩生被取消了升学考试资格。岩生对此并不当一回事,离校时严正地告诉校长与班主任:“我岩生生不逢时,要是早生几十年,我跟我老乡谢文锦一样,也到楠溪拉一批像郑恻尘、胡识因、金贯真、李得钊那样的人,马上建立个独立支部,跟你们大干一场。”
   岩生买了高中的教科书及相关教学参考书,还有许多课外书,从温州乘船回楠溪。船到沙头埠时,托别人带信,叫汤岙三个少年好友徐定贵、徐新贵、徐象苗下来把自己的书挑回家。
   温州中学里打听到岩生回楠溪了,赶紧派了三个同学一路追过来。汤岙三个少年好友赶到沙头埠,温中三个同学也同时赶到。岩生问三个同学跟着我干什么,三个同学吞吞吐吐不肯说。岩生再三追问,三个同学才照实说了:“学校里叫我们来陪伴你,怕你想不通,会自杀。”
   岩生一听火起:“你们屁放起焰火筒一样,我会自杀吗?别说好听的了,陪伴我,你们这是监视我。我跟校长说过,我是生不逢时,不然我也是谢文锦,运道好的话,当个国务院副总理还有什么问题?话说近一点,你们看明年,呃,明年我就把大学考上给你们看看。”
   三个同学听他这样说便放心地走了。汤岙的三个好友却被他弄糊涂了:“岩生你真的行吗?”
   “行啊,”岩生说,“不但我自己一年之内学完高中课程,我还有个想法,我在家教你们读书,你们读起书来考高中。”
   三位好友不想给他添麻烦,但愿岩生自己书读得有出息就好了,当场谢绝了。
   岩生风流才子,英俊早熟,才气横溢,撩拨了几个村姑的春心。当年他在家娶了同村徐士麟的女儿徐绿珠小姐为妻,一边种田养家糊口,一边自学高中课程。
   绿珠的家学渊源很深,岩生也从中得益不少。岳父原是个有名气的画家。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以后,他先后在绍兴越才中学、宁波育才中学、杭州英士大学任教。后来因为忙于文艺创作,辞去英士大学教席,专任肇和中学教导主任。在这期间,他曾先后出版了画集和诗集。1937年上海沦陷,日本人逼他继续维持肇和中学,实行奴化教育,他不肯俯首而做顺民,就潜隐汤岙。抗战期间,国难当头,都市学校大部分停办,他与陈修仁等在枫林创办济时中学,并自任校长。
   后来岳父上楼挂麦踩空摔死了,岳母膝下只有绿珠一人,一个儿子定偕也是领养的。绿珠一家人生活极度困难。岳母是个知识分子,从前家私殷实,却全力支持岳父读书了,现在不但没有种田劳动能力,还被划成右派。
   为了实现自学参加高考的誓言,岩生排除艰难险阻,摒除一切烦心事,只身躲到芙蓉震斋先生家拼命读书。之所以没有采取传统的一边种田一边读书的耕读模式,岩生志在速战速决。久病成医的震斋晚年得子,倒把世事都看开了,并不十分看重读书,尤其不希望岩生靠读书吃饭,因为岩生这股疯狂劲让他感到不安。现在只愿岩生能够象平常人一样安稳生活,想想原先期望他是神童陈逢吉转世那是多么可笑啊。可是岩生疯狂劲儿日渐加强,所读之书更是让震斋感到莫名其妙。有一天,震斋终于忍不住问:“岩生啊,你读的都是些什么书啊?”
   “不瞒先生说,都是一些新八股。”岩生从骨子里瞧不起眼前这一堆教科书,“现在名义上分什么数理化史地,其实跟以前的四书五经没有多大的区别,全都是为了应付考试用的,没有实用价值。”
   “那你还看他干什么?”
   “先生你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我要让温州中学的那班人看一看,我岩生不用他们教,不用上高中照样能考上大学。这我都已夸下海口了。”岩生忿忿地说。“其实我对这些书根本没有兴趣,还不如以前跟你一句句倒着背《论语》有趣呢。”
   震斋很失望:“我不想打搅你很长时间,但有个问题还是有必要问一问:将来你考上大学以后有什么打算呢?”
   “长远的打算未想好,比较近的打算是考试完了就把眼前这一堆无聊的书给烧了。”
   先生本想再问他,这第一次考试没有中举的话那会有什么打算,看岩生那股自信的劲儿就不再问了。望着岩生的后背,良久,还是轻声叹气说:“唉,历来中国浪费的人材真不少啊。”
   岩生还是听到了:“先生你以为读书很有用吗?我是看不出有什么用处的。”
   “唔,按你说这读书除了仕途,没有什么用处了?不过我看咱家颜松哥的书读出来就很有用,芙蓉运销合作社办得出色,还当了个搞合作什么的大官,最了不起的是写过合作方面的书。”
   先生提到什么官呀,书呀,岩生不感兴趣,继续埋头读书。岩生有一个过人之处是别人不论怎么打搅,环境不论怎么嘈杂,生活压力不论怎么重,他都能静下心来认真读书。
   震斋希望岩生不要因为读书而冷落小媳妇,而能够早日生儿育女。这样一想还进一步希望岩生考不上大学。可是每次打发岩生回家看看,他都置之不理,赖着不走。
   其实岩生自学是需要惊人的毅力的,加上闭门造车缺少相关资料,与那些受正规教学的人相比,要付出好几倍的艰辛。可是震斋先生还是无缘无故地担心他考试成绩出色而身体、家庭诸多方面一团糟而得不偿失。于是,他塞给岩生一本弟弟颜松写的《合作概论》,希望能够分散他的注意力。岩生一看还真的如获至宝,还对先生屡屡问及有关颜松先生的人与事以及当年芙蓉的合作社情况。一本厚厚的《合作概论》,他看了几天竟能将其大部分章节都背了下来。先生一走近,岩生就与他大谈颜松先生的合作主张和观点。最后,弄得先生对岩生都敬而远之。
  

共 49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徐岩生被称为神童转世,是十八金带之一神童科进士陈逢吉转世,这种传言让力臣很是担心,怕他成为仲永,由此害了他。事实上岩生是很聪明的,是他的性格害了他,几次对先生和校长的刁难,导致了他被取消升学资格。但他未泯灭上进之心,仍然奋发的读书。【编辑:幻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六月竹子        2011-05-15 21:01:54
  岩生聪明过人,可是他却有些傲慢,曾几次给先生和校长出难题,结果被取消升学资格,回家之后继续读书,想要给温州中学的那帮人看看。岩生自学的毅力让人佩服。欣赏。问候!
爱好文学发烧友
2 楼        文友:陈晓江        2011-05-15 21:35:47
  岩生聪明,且性格叛逆,与时川一拍即合。
作家、书画家,《辞海》纠错专家。微信chen4401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