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芙蓉外史》之《荒年记》(十四)

  《芙蓉外史》之《荒年记》(十四) ——第三十四卷 徐岩生


作者:陈晓江 进士,6337.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06发表时间:2011-05-20 15:21:06

《芙蓉外史》之《荒年记》(十四) 岩生说:“现在的合作社,说是合作也是罪过的。说起合作社,也不是今天才开始的,几千年前咱们中国就有合作社了;合作社也不是只有中国特有的,人家外国人办的才是真正的合作社,为大家谋利益,大家都有饭吃,这才是成功的合作社。现在都说翻身做主人了,但这鼻头下一横未解决,就等于生存的根本问题未解决,什么都是空话。我们要真正得到幸福,就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努力。”
   社干甲说:“《人民日报》报道永嘉包产到户定性为离开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性路线错误,县委认为燎原社是包产到户的发源地,对县委副书记李云河点名批判。实行包产到户有八大害处,”他扳着指头说,“推翻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发挥集体劳动的优越性,破坏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的原则,推翻了‘三定’政策,影响国家建设,影响市场物价和物资供应,破坏工农联盟,脱离党的领导,走资本主义道路。”
   岩生说:“包产到户的好处就更多了。不用评工分,劳动生产自由,生活自由。实行单干,可能有几个五保户,生病的,劳力弱的人吃亏,大多数人是有利益的。有人说分田单干,包产到户,姑娘拥护,方卿反对。”
   岩生这种说法楠溪的老百姓都理解。方卿、姑娘就是《珍珠塔》里的人物,姑娘代表富裕人家,方卿代表贫困的农民。
   岩生接着说:“但我相信‘方卿’是极少数的,而这极少数的人尽管表示反对单干,到了真正实施单干的时候他们也是性格硬爽的人,他们也不想占别人的便宜。根据我汤岙的经验看,他们也不听受气的话,更不想别人的相赢,何况政府也有照顾政策。真正反对包产到户的,恐怕是一些懒汉。可是社会主义社会不养懒汉。现在,你们要搞高级社的做法,不仅有强迫性,也有欺骗性。不知真相的单干户说自己加入合作社是一夜连升五级,共产主义是天堂,社会主义是天梯,还说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很快就可以到来,人类最美好的社会伸手就可以摸到了;到那时,人民觉悟极大提高,社会产品极大丰富,说起来似乎跟天堂没有什么两样。可是,尽管说合作社怎样好怎样好,社员积极性就是提不起来,干活好像都替别人干一样,谁都担心自个的馒头让佛占了便宜。他们蜂拥下田地,铁板相撞击,谈笑声哈哈,有热情,效率却很低。有人认为干好干坏与自己关系不大,‘增产七千七,一人分不到七斤七’。乡亲们,大家说说,合作化有什么危害性,说说,说说没关系,说说,你,还有你,讨论讨论嘛。”
   大堂里烟雾缭绕,许多人似乎懂得一些道理,嗡嗡议论起来。
   ——办起高级社,增加祖公爷。自种自管最好。
   ——是啊,集体农业最倒楣,头一锄头掘下去是国家的,第二锄头掘下去是合作社的,第三锄头掘下去才是自己的。
   ——为集体劳动半年,不如个人扩种五天。
   ——早上排排队,田头冒冒烟,晚上开开会。
   ——田地打拢,粮食牵丝吊命一样,不够吃呵。农民到老苦,苦到老。
   ……
   一时间群情激愤,许多人作势要掐死社干。社干见形势不对,赶紧脚底抹油溜走了。
   人挤人,外围的人踮脚看岩生讲话,再外围的人踮脚还是看不到里面讲话的人。这似乎很不舒服。有人高声建议让岩生到戏台上讲。于是,岩生被拥上戏台。天井里有些挤,大厅及两廊,一眼之地除了栋柱便是人。骤见象苗抱着左廊靠近戏台的一棵栋柱,爬得高高的,还向自己打手势,似乎要自己停止讲话,岩生哪里肯听?他马上进入角色,向前迈了一大步,在台沿一站,放开喉咙叫:“请大家静一静。刚才,我把目前这种假合作的危害性摆出来了,这种合作是没有优越性的。下面分析一下根源。首先讲一讲古代的合作社。我有个亲戚,芙蓉人,名字叫陈颜松,他是我二哥之远丈老的二哥,我叫他二表叔的。他曾留学日本,原先当社会部合作事业管理局局长,听说现在到国联会(联合国)里工作了。他写了不少关于合作社的书,我对他很佩服,他的书,每一页我都会背。”说着岩生拿出一本书,在手里扬了扬,“不信你们随便翻一页,只要你说出页码,我就能把整页内容背出来。”
   台下有人叫喊:“哇,真了不起。”
   “根据我二表叔的讲法,从井田制度到仓储制度无不体现道义、仁爱、均富、养民的合作经济思想。孟子讲,同情心每个人都有的。打个比方说,有人掉井里了,虽然你不是井下人的父母儿女,不是亲戚熟人,如果你冷眼旁观不理他,别人就说你不是人。这就说明,人需要互助精神,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互助精神是合作的基础。现在有人只顾自己的肚饱,不顾别人的镬漏,自己吃饱就可以,这是不人道的。潘寿西为了啥?就是人家看他饿肚子也不管,救济粮票不给他,他认为这样根本谈不上互助精神的,所以才干出这等傻事。寿西的事是值得我们同情的。人活着,需要粮食营养充饥,同时也需要抵抗外来的侵袭。俗话说,筅帚丝,下把硬。这是团结的力量,也就是合作的力量。蜜蜂、蚂蚁为了求生也知道合群,互相同情,互相帮助,何况人呢?寿西生存基本条件没有了,妻子又要跟他散伙,他实在不能忍下去。寿西扬刀杀人,看起来是为了闹社,实际上他太需要合作互助的精神,只因现在的合作社是空的,徒有虚名。他们只顾少数人的利益,牺牲大众的利益,以致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人如果盗用合作之名,而行营利肥己之实,这比奸商市侩,为害社会更大。我们应当把潘寿西这个例子当做一面镜子,当做一个血的教训。前车之鉴,不得不鉴。”
   鼓掌。听众越来越多,最后连大宗祠堂也站不下了。
   岩生兴头越来越好。“这里我先讲一讲古代的合作社——井田制。很早很早以前,大约是四千年前,咱们中国有个叫殷周的朝代实行井田制度。他们把土地划成一个井字形,”岩生用手指在空中划了两横两直,然后扳着指头数了一下,说,“这井字形正好打成九粒。也就是每方里土地按‘井’字形划作九个区,每个区一百亩,正当中一区是公田,其余八百亩是私田,分别分给八户种田人耕种。公田由八农户帮助耕种,收成给政府所有。八户种田人必须先耕种公田,待公田种好了才可以种私田。还有一种讲法,经土设井,八户人家当中凿一口井,井开四条道路,分八处住宅。这样有许多好处,第一不泄地气,第二无费一家,第三同风俗,第四同巧拙,第五通财货,第六存亡更守,第七出入相同,第八嫁娶相媒,第九无有相贷,第十疾病相救。在这种古老的制度中,老百姓是互相合作的,平等的,自由的。”
   象苗好不容易挤到戏台间里,听岩生说得有味,打消了劝他回去的念头,还在戏台间里倒杯冷茶,递给岩生。岩生咕噜咕噜喝完冷茶,向象苗点头表示感谢,并将空杯递还给他。台下的听众嗡嗡地议论,岩生继续说:“再谈外国近代办得成功的合作社,”岩生开口,台下顿时静了下来,“看看人家是怎样办的,再回头看看咱们的所谓合作社是个什么名堂。我二表叔的书上说,世界近代第一个成功的合作社诞生在英国纺织工业中心地带罗镇。因手工生产的无法与机器生产工厂竞争,罗镇成为‘饥饿之城’,以致引起暴乱,工人罢工了,在各种改革运动、移民都尝试过,并都失败后,开始搞合作运动,成立罗镇公平先驱社。入社者每人股金一磅,考虑穷苦工人一次性付出有困难,采取分期付款的办法,共创事业,收益共同分享。先驱社以增进社员经济利益,改善社员社会地位及家庭境况为目的,以节约方法筹集股金,制订了计划,并按计划切实施行。首先设立食品衣服等贩卖店,为社员自愿互助协助,以改善社会地位及家庭境遇者购置或建筑住宅。设立工厂制造社员所需物品。为谋社员的安全与幸福,由社租赁或购置土地,以供失业社员或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社员,从事耕作。建立新村,设立禁酒食堂。他们社员的表决权一律平等。这是一个民主管理,实行一人一票权,社员公开,依照买卖额分配盈利的合作社。大家想想,人家的多民主,多平等,多公平?现在咱们中国也办合作社,本来政府的初衷是好的,下面一搞就变味。从外国人正宗的合作社,对照我们的饿死人的合作社,我们这算什么狗屁合作社?”
   岩生看场面趋向活跃,高兴地说:“现在再谈谈官僚害死人的事。去年粮食亩产普遍都很低,现在要饿死人了。这本该可以避免的,老百姓早看到这个问题了,可是老百姓说了不算数,而到头来饿肚子的还是老百姓。当今实行定购、定销、定口粮的‘三定’政策,你跟干部关系好的定产给你定少一点,关系不好的定产给你定高一点;你阶级成份高的给你定多一点,阶级成份低的给你定少一点。粮食不够吃的,还有在黑市上高价买来粮食,以公价向国家征购的。乡干部还说你有粮,有意与政府作对,又把你抓起来学习,并说这种逼粮的方式是‘捏牙膏’,每逼一次总会逼出一点的。为了补足征购粮食,有人把农具都变卖了,夜里偷偷地到山底黑市上买番薯干。芙蓉有人在黑市上以每百斤15元买得番薯干,苦苦的转手以征购价每百斤7元给公家,番薯干不是批皮的,还要打95折。到了政府要救济时,则正好相反,与干部关系好的,阶级成份好的得到救济,与干部关系不好的,阶级成份高的或者反革命、坏分子,饿死就把你饿死。你们说说苦不苦,这不是强行摊派吗?而且还有区别对待的不公平的摊派。现在又搞反瞒产运动,这比起最古老的仓储制度都不如。所以,我们的寿西老实人才干出失去理智的傻事来。古时义仓,政府储备粮食,老百姓可以贷粮,遇荒年荒月,视荒情不同,计息有所区别,小饥荒出息减半,大饥荒息米全免——这也是一条出路,现在我不是为寿西的杀人行为辩解,其实是没有一条出路给寿西走。
   “我二表叔说过,要想搞好合作,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组织内的每个分子,利害必须一致。第二是目标必须一致。目标一致才能意志集中,力量集中,办事才有高效率。比如咱们孤山村前的防洪大坝保护着全村的安全。洪水来了,冲出一个缺口,大家必须团结一致,把全村的人集中起来,你抬岩,我筑坝,你担砂,我扒石子,才能保护好,全村人才免遭洪水淹没。如果一部分人顾自保护自家的房屋,只想到把自家的东西往高的地方搬,结果这洪水冲来,抵挡不住,孤山就成了一片溪岩滩。第三是步调要一致。人心齐,泰山移。我看过一棵大苦槠树砍倒之后锯成一片片,由十八个人抬到象岩潭做船的事。确切地说是十九个人抬,有一个人专门吹哨子、拿小旗指挥的。船板太重了,估计再来十八个人也难以抬离地面快步走。只见指挥的人一声号令‘嗨呵’,十八个人齐声唱‘嗨啰’,于此同时肩膀一齐向前用力,将板在路上向前拖小半步。”岩生做了一个牛犁田一样动作姿势,再次表现抬船板的人,“‘嗨呵’,‘嗨啰’‘嗨呵’,‘嗨啰’……”连台下的人都齐声嗨啰嗨啰起来。
   “如果十八个人步调不一致,就无法抬出去,无法到达目的地。因此,目标不相同,内部发生矛盾,发生冲突,这合作社就办不成了。合作是自然法则,合作是达到成功的最大希望,合作是抵抗外来侵略获得安全的最大保障,合作是保持幸福的最大保障。幸福要大家共同享有,而不能独自享受。外国有个皇帝,当国家发生地震时,他也不顾拯救灾民,反而只顾自己发横财,结果引起了广大人民的怨恨,人民终于造反了,推翻了这个皇帝,把他流放到一个海岛上,他什么也得不到,连尸骨都要埋在他乡。法国的路易十六,英国查理一世,都专权谋私,不顾人民的疾苦,结果都被人民送上断头台。回过头来说说咱们孤山的事。你孝丘只晓得自己舒服,只晓得把自己吃饱,别人会答应吗?别人会让你持久吗?寿西不肯,我们也不肯,大家说说,让孝丘一个人吃饱,让大家都饿肚子,大家肯不肯啊?”
   台下齐声喊:“不肯。”台下热情高涨。
  

共 45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包产到户,其实是-种英明的方针,但由于人们的不理解,使得阻力重重。在岩生的解说下,人们这才明白,单干更有奔头和希望。【编辑:幻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六月竹子        2011-05-20 20:22:31
  人们对搞合作社和包产到户认识不清其利弊,后来在岩生的解说下,对合作社和包产到户有了明确的认识,接着又对官僚进行了分析,人们对包产到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欣赏。问候!
爱好文学发烧友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