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读“西厢记”

  读“西厢记”


作者:曲新同 探花,18658.5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80发表时间:2011-05-25 11:06:25

读王实甫的“西厢记”,就得和元稹的“会真记”一起读,这不但在历史上形成了规律,更在文人的心理上形成了习惯,前者是元杂剧,后者是唐传奇,当我把这两个文本摊开的时候,我也是抱着这个态度披阅、加以这种方式欣赏的。元杂剧“西厢记”,源出唐传奇“会真记”,大约后剧为前事之衍者可以确定,不是说两种文学作品是实际的艺术传承关系,而是的确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在,最起码咱们的文人和文学研究者都是这么上溯、并找到根源来评述的。那么今天的阅读,就不但是从文学形式的对比、文学内容的参解、文学语言的欣赏这几个方面穷究那些蛛丝马迹的文学现象,而且要从这些不胜其累的纠葛当中还要苦寻文学的艺术愉悦性感触。
   从前者传奇“会真记”说起,而元稹之本事又多模糊,不过从分析中认为,张珙实为元稹之真身者,其事又多可考而不详。莺莺或有推为元之中表者,实有其人而年不及;又曰实为艺伎者,种种理由似是而非,大约认为,诸如自献之鄙,文采之缛,皆养身成妓者能之,元后正妻为中闺者却不能之,其实宦家宰辅之女而定不能为文乎?可疑如云之处,不过文学规律而已,创作出于身见,更是心见,我不认为营造的氛围鹘突雀起之处、情节云龙首尾之时,可以用现实的所在抑制思维情势之所兴。
   “会真记”为悲剧的结局,而“西厢记”又成了喜剧,可见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是决没有成见的。元稹以张珙斩断情丝“善补过”而为境界的立足点,王实甫却以张生复纳莺莺、克夺郑恒为终。那些终成眷属的历史佳话不知什么时候形成,也不能说古之操守的正本绝对强加于文人的指使,文人或有固执己见也重契约的向往,传统的观念时在水落石出当中流露。人间喜剧主题和意识尚且为传统所重,我却于寻章摘句当中品味出文化的延续。何必钟鼎大家,文化其实是纤毫毕显的。
   文笔官司,余不多述。想吾生养文化最荒废之际,尚有初阅,而今难忘,“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燕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样的句子一遇而恰合,我知道见它是不容易的,曾经有多少的佩服,而今是更多的思量。今天再入仙境般的花丛,“玉宇无尘,银河泻影,月色横空,花荫满庭,罗袂生寒,芳心自警。”更惶论,“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那些好的句子早已被人传诵,今天细读的感知,原来春天不独牡丹有姿。自古的定论着眼在大处,如果我们只是传知“西厢记”,而不去细加研读的话,怎么能从细微处见性情呢?传奇中的张珙也有“会真诗”三十韵,可是并不实录其中,当然元稹文集中读“会真诗”三十韵即是前诗真迹假托者可以定鼎无疑,纵使文人多做讳避,自有后人揣摩不懈,官司难逃法网,揪住就搧嘴巴,多少冤案尽显于文史纠葛之中。
   文学研究者所见都是僵尸的结构,而最卑微的文学欣赏者却能做一只活的蠹虫,它钻到书本里的啃咬是有活力的,活灵活现不在细微和宏大。曹雪芹所读的西厢记一定是生动的,正如红楼中宝黛共读时的那么感人,否则他不会把最末节的文本,如“昏惨惨……”“意悬悬……”这样的语句,直接用于最强烈的感情表述当中去。当然也有逆返的例证,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是不是前朝宋词李清照格调语气的灵光再现呢?“灯花爆,雀噪枝,喜蛛垂。”这个谁不知道、谁没见过?也许只有在童年的村舍才注意这个现象,可见文学的童年在没有进入成年的时候,是有更多的东西值得怀想,也值得沿承。
   还有更为可喜处,那种舞台的生动表现再没有这么鲜活的了。小红娘两番催促的声口曰:“至矣!至矣!”那样俏动的模样,张生何其有幸,逢此人也!拷红一节,红娘应对夫人,辞坚理直,非象小婢,而如断官,似非可信,而实可喜!舞台语言还干净利索,“有志的状元能,无情的郑恒苦。”就这么一句,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这家伙就“倒科死去”了,成就了“穷酸饿醋”那人“亲上做亲”的好事。如果说文人不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创作出最可惊讶而又在于情理的人物形象的话,那无如说太阳从来没有从东方升起过而只从西边落下去。文学给我们的感受,只在一种不可能的观瞻。而这种不可能,却发生过去了。
   穷尽根源,苦苦不舍,啜哺芳词,温雅难当,也许不能做到曹雪芹那样的用其辞、演其情、会其意,但是完全不必顾忌心有多大的贪婪,享受已经在不胜其情之中了。也许有不能明言的好处在,但是揆其辞就知其理,情而已,象这样的句子给你的情景和心的触动:“湘江两岸秋,当日娥皇因禹舜愁,今日莺莺因君瑞忧。”“相见时红雨纷纷点绿苔,别离后黄叶萧萧凝暮霭。”
  
   妄说谬讲糊涂心知

共 18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字理论性强,可见作者很强的文字功底和对作品的研究,读出了水平,读出了深意,一些细节的理解及解读更为人心动,欣赏!【编辑:梅暗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暗香        2011-05-25 11:12:32
  有这样深度的理解,不单是文字的功夫,更是对作品的爱护了。:)
爱哭爱笑,爱静爱闹。
2 楼        文友:阮海霞        2011-05-25 11:19:09
  从牡丹亭到西厢记,作者洋洋洒洒的精品分析,令晚辈叹服,问候前辈……
坚持!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