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芙蓉外史》之《荒年记》(十七)

  《芙蓉外史》之《荒年记》(十七) ——第三十五卷 四海山的不纯分子


作者:陈晓江 进士,6337.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91发表时间:2011-06-01 16:47:04

《芙蓉外史》之《荒年记》(十七) 时川想起来了什么。“你所说的石头倒有,山上有一种叫‘狗牙抽’的岩,拿两块在黑暗中打擦,都打出很亮的火光来,不知能不能取火。”
   “这种岩什么地方有呢?”岩生问。
   “我芙蓉郑洞湾西面的龙潭坑、凤凰山一带就很多的。”
   “废话。我想知道四海山有没有这种岩。”
   时川想了想肯定地说:“我想应该有,龙潭坑、凤凰山一带还有一种白雪岩,石灰质的,可以当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的,我想有白雪岩的地方,大概会有‘狗牙抽’,四海山很多地方都应该有白雪岩。”
   岩生等人认为时川说得有道理,就约定留心找白雪岩,找到白雪岩再细细地在其附近寻“狗牙抽”吧。周洪娒提议是否应该保密,岩生与时川两人一致认为不要张扬让不纯干部知道,不过对别组的不纯分子倒没有保密的必要,要发动大家一起找,找到取火的燧石大家一起分享。四海山的不纯分子各自住在一间棚屋里,他们很快为这事暗中联络了四个小组的人。
   大家都多个心眼,不论走路还是劳动,都留心每处山坎、山体滑坡遗留下来的裸露的地方,着重寻找红壤中的白点——石灰质的白雪岩。经过三天的攻坚战,最不抱希望的跛脚岩德最先找到了时川所说的“狗牙抽”。只见那岩半透明,非常坚硬,用两块石头在暗处互相打划一下,真的就产生了亮光。
   用什么作为引燃的东西呢?陈茂田说用棉花,岩生说还是竹簧的衣好,最后岩生的意见占上风,确定下来用竹簧的衣引火。他们找来干燥的竹片,用陶瓷片在竹簧上刮,刮下一些细而薄的竹衣,然后将两块狗牙一样的石岩靠近一撮竹衣打火。发出的亮光非常振奋人心,可是,任凭怎么打划、磨擦,就是不能引燃竹衣。大家终于明白,那种打划出来的光是冷光,而不是火种星星。
   时川说:“什么燧石取火,这都是他妈的骗人的。中国人就是这样,自己骗自己,都骗了几千年了。”
   “有道理,”岩生也有同感,“原来史书上讲的车胤囊虫、孙康映雪都是假的,也是骗人的,康熙王就证实过,囊中萤火虫无论怎么多也不能看书。”
   棚屋里的人看不怪时川与岩生两人的空谈,叫他们还是想想别的什么办法吧,你俩这么牛,怎么连这点小事也做不好?岩生沉默不语。时川一夜不睡,第二天又提出一个方案:用管教干部的解放鞋与棉花取火。方案既出,马上有人去干部房的窗头偷了一只解放鞋,周洪娒动手在棉被里抽出一些棉花来。胶鞋底压着棉花条在石头上磨擦,擦得棉花条冒烟,拿起来迅速折断用嘴巴对着吹气,棉花竟能爆出火种星星来。
   有了火,就可以架起口杯、脸盆等盛器烧茶煮药。夜里,一些人放哨望风,一些人烧火。如果有不纯干部巡逻过来,就有人咳嗽、学猫头鹰叫,发出暗号来,烧火的人以极快的速度灭了火,马上又恢复平静。
   药煎透了,岩生得救了。此后,时川的特效药同样使若干同学逃脱感冒的魔爪。岩生赞美时川说:“看来稻草人有时比活人还聪明哩。”
   这以后,时川这药方在同学中间普遍反映良好。本来头昏脑胀,四肢无力的,喝了时川这药,全身像解了锁一样,清门了,有的同学干脆说这药其实就是救命药。这个药方之所以救得许多命,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是药物的副作用小,特别适合四海山这群身体虚弱的不纯分子。同学们体质不好,如果用克的药,病未除,恐怕人体各大功能首先要被摧垮。时川经常夸耀这个方子神验,即使是孕妇吃下去也无碍,而且以前,这还是师傅治疗孕妇头痛冷热的首选药方。
   时川因有这些道行,得到同学们的普遍尊敬,被推选为小组长。
  
   第三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他们在四海尖吊船岩脚下开荒,那里看情形住过一户人家,三间茅棚厂也已塌了只剩墙基,且有被火烧过的迹象。这种集体化劳动激发了岩生的革命豪情,他全然忘了自己是怎么进来的,劳动之余常常放歌:“对着太阳抽筒烟,摘朵白云揩揩汗。”不纯干部说岩生具有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在场部予以公开表扬。这让捂着肚子挨饿的岩生兴奋了好一阵子。
   夏天,四海山的山花开得正闹,引来了大批蜂蝶。大家开始吃花。周洪娒说越好看的花朵越有毒,说是这样说,大家也基本上相信有这么一回事,但见时川带头吃,什么花都来者不拒,吃了过后都没有不良反应,大家就跟着吃。
   时川吃花朵的时候老是想起小时候吃杜鹃花的事。相传杜鹃花花心里的几条须,小孩子吃了以后便会聋了耳朵,大家吃杜鹃花时都小心翼翼地拔掉花须,然后将去须的花朵放在嘴前,叫一声“朵”以后才塞到嘴里吃。现在想来也可笑,吃什么都没有关系,只要有点甜头,有点酸滋,口感不错,什么花朵都敢填肚子。这大概是因为现在的人不那么金贵了,不犯忌了。
   通过一段时间吃花的事实验证,不论什么花,虽然口感有所不同,但吃起来都有点甘甜,都有味道,只不过有些花回味有点苦涩而已。眼前,满山满垅开着花朵,这等于满山满垅都有吃的东西,对此,岩生说了一番极富哲理性的话:“世界如果没有鲜花,那会怎么样呢?那就没有果实。没有果实就没有种子,提供粮食的植物无法繁殖下代。最后可以推断,这同一条生物链上的可怜的人类就会活活饿死。现在看来天无绝人之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书话讲得真不错啊。”
   俗话说,鸡米虫。鸡在米堆里就不再吃米,而专拣虫子吃了。这帮未有改造好的不纯分子在大海一样的繁花中,竟然上凳上桌,得陇望蜀,想吃肉或者其它更好吃的东西。时川眠梦思想找乌龟与石蛙吃,认为乌龟、石蛙吃补,吃了脚骨会硬。他这个观点得到徐岩生的肯定,只是苦于人身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没有机会去捕捉乌龟或石蛙。后来他又打起蜂蝶的主意,并有两个设问:首先,蜂蝶本身能否向人类提供高热量的蛋白质?其次,蜂蝶会给饥饿中的人类带来什么附加的产品?
   经过一番观察分析,他们认为成把抓着蜂蝶吃下去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蜜蜂屁股尖上有毒,蝴蝶身上有肮脏的媒粉,再说也不见得有多少肉质,而且这些会飞的精灵被人成把抓的可能性也很小。蜜蜂会酿蜜,蝴蝶能为人类做什么?蝴蝶好看,却比曹操手中的鸡肋还鸡肋,便将蝴蝶从计划中去掉,一门心思打蜜蜂的主意。
   时川拟就一个掏蜂窝的计划,悄悄透露给同组的同学,同学们便开始留意寻找山里的蜂窝。第二天收工的时候,有报告显示,附近几个岩洞和老坟里都有蜂窝。太好了,时川说棺材或坟圹里割出来的蜜叫阴蜜,吃了更补身子。
   掏蜂窝前需要火烟熏一熏。蜜蜂被烟熏过之后大部分会四散逃走而不会蜇人,当然小部分生性凶狠的壮蜂例外。熏烟的最后材料是干燥的艾。接下来按计划是分头拔艾。艾不敢带回来,随地拔倒后,装作若无其事地扔在地上晒,让不纯干部看上去好像是哪个不纯分子手痒,太安闲了才干出来的。待艾晒燥之后,利用进山砍树的机会将艾点燃熏蜂窝。撬掉几块坟砖,看里面的蜂巢里有蜂蜜,还有白花花的蜂子(蛹)。蜂蜜甜,好吃,这刚从巢里掰出来的蜂子暖乎乎的味道也鲜美。大家虽然被蜂蜇肿了脸,能够吃了蜂蜜也就不觉痛了。分吃了蜂蜜再分吃蜂子。吃蜂子的时候大家就开起玩笑来。他们的玩笑除了吃的,便是有关女人的话题。这也正应了乐饱思淫这句古话。周洪娒说,蜂蛹营养好,吃了蜂蛹会长生不老。陈茂田直截了当地说,吃了蜂蛹会想老婆,会生儿子,儿孙将会旺得一桶蜂那么多。
   时川与岩生认为别人谈论的都是很低级的,两人顾自凑到一块儿聊蜂产品的药用功能。谈着谈着时川内心燃起了一种莫名的欲望:“人要是自由自在的话,住四海山也不错啊。”
   这一点岩生也有同感:“只要能够安居乐业,大家融融相处就行。种几亩田,养几头羊,生儿育女,就够了。”
   收工时,不纯干部周寿卢看着一班不纯分子脸上都有肿块,问及原因,大家都说劳动时被蜂蜇的,但为了圆满完成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坚持岗位不下火线。当晚,高音喇叭响起,一段革命歌曲之后,几个被蜂蜇肿了脸的人受到场部的广播表彰。
   痛了一夜,兴奋了一夜。这一夜成为他们的不眠之夜,第二天他们主动请缨到天柱岩背杉树。
   大家因长时间吃不饱,体力又大不如前了,到了天柱岩都有些头晕。体质渐弱的人对天气的变化变得更加敏感。他们好几个人都预感到今天会下大雨,预先靠近悬崖处砍树;待雨开始下,他们便躲在崖下荫雨。暴雨来临,山湾水急,悬崖上挂起瀑布,人在崖下,如坐在水帘洞内,风夹着细小的水珠凉飕飕的,他们冻得全身起鸡皮疙瘩。
   一种莫名的恐惧袭击心田,时川感觉自己要被一种无形的东西所淹没。他不顾雨淋风吹,只往高处爬。雨歇了,他爬到了吊船岩,岩顶上有个镬箍一样大小的铁环。行云流水,他冲破心中的云海,只觉自己乘着远古时候的航船在腾云驾雾,不断飞升。
   傍晚时分,风起,树叶柴草上的水干了,大家把一棵棵树背到大路上。天黑到场部,场部大大地表扬了他们:“这样大的雨也没有临阵逃脱,你们是什么思想武装了你?”
   时川是聪明之子,自然知道这句带有暗示性的问话该怎么回答,他对答如流:“是毛泽东思想武装了我们。”接着他发挥了一通,说本来他们在山上又冷又饿又害怕,后来想起毛主席的教诲,不停地背诵毛主席的诗词,心里就热乎了,也不觉饿了,更不存在任何惧怕的念头。当场还背诵了毛主席的诗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下时川这一小组被当作典型来宣传,英勇事迹一次次在高音喇叭里叫出来。大家听得乐滋滋的,以为这下受这么大的表扬,场部一定会让大家提早回家的。大家的快活却遭到岩生的泼冷水。岩生得出的结论是穷人快活有灾难,过分积极受到表扬,定然死多活少。这是什么道理呢?有些人久久想不通。
  
   秋天,山果熟了。四海山雾多,经常一片雾海,大家就在雾天以雾做掩护进山寻野果吃。四海山秋天可以吃的野果主要是野山楂和麻栗。麻栗吃下去既快饱,又耐消化;野山楂吃多了肚子里嘈咬刮肠。可是麻栗少,野山楂多,人们便没有了太多的讲究和选择,见什么吃什么,吃了再说。有个温州人看桐子生得好看,像桔一样的,坚持要吃它,时川说吃了会烂肚子的,他不听,他说这东西这么好看就是会吃死的也要吃下去。吃下去以后他果真肚子泄了,幸好吃得少。
   场部要求时川这一组人去焦崖岗采伐硬柴,因路远,一天只能一个来回,准许带午饭去。大家不知焦崖岗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只是感觉那里一定很新奇。大家都不言明,心里却都非常高兴,脸带笑容。他们相信机会来了,有时候,四海山的不纯分子们运道也是不错的。
   到了焦崖岗脚下,仰头看,山岩嶙峻,岩体呈焦灰色,岩缝中、岩宕里长满水青冈树。这时,时川宣布,场部的任务就是要每个人采伐一担水青冈。场部要求采伐一捏大小水青冈,大的不要,小的也不要。一小组的人对一捏大小的水青冈的用途有种种猜测,陈茂田猜是当柴棍打人用的,周洪娒猜测是当擀面杖出口外国的,有的人猜测是当雨伞柄用的,时川则猜测是当算盘子柴或做象棋子用的。猜了一阵也没有猜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为了逗大家开心,时川说:“焦崖岗这里还有个传说哩。从前有五位英雄逃到焦崖岗避难,以打猎为生。不久,这五个英雄与本地一个砍柴人成为朋友。有一天,五位英雄与砍柴人坐在地上吃饭,骤见一道绚丽霞光照遍群山,灿烂无比。一位英雄对砍柴人说:‘看来咱们要分手了,今天这五彩霞光就是我们出圣成佛的征兆啊。’砍柴人不信,说你们别穷开心了。英雄说:‘你不信,我们五人每人放一样吃的东西在这焦崖岗,你明年到这里,饭会变成稻,豆腐变成大豆,咸菜就成青菜,索面变成小麦,黍饼变成苞黍。’然后他们相继纵身跳下山崖。砍柴人只见他们幻化成五只白鹤凌空飞去。第二年,砍柴人来到焦崖岗,光溜溜的岩背果真长着稻谷、大豆、青菜、小麦、苞黍等作物。此后,老百姓就在这焦崖岗造座圣殿,供奉这五位神佛。”
   大家认为应该对五位出圣成佛的英雄有所表示。于是时川建议各人从午饭口粮中各自匀出一点米饭撒在焦崖岗,一是表示对神灵的敬拜,二是看看来年能否长出水稻什么的庄稼来。出于对神灵的敬畏,大家奉献米饭的热情很高,十几个人的米饭匀出来竟然有一八角碗那么多。匀出来的米饭集中放在一个岩凼里,等待时川抓起来撒在崖上。想不到一下子会匀出这么多的米饭,时川看着却舍不得了;大家一声不响,看得出来其实大家也都舍不得。于是,时川想了个变通的办法:“既然匀出了一些饭食,还是做试验酿酒吧。”
   大家都说这个主意很好,酒喝了不知多长时间了,有几个喜欢喝酒的人夸张地嗅着,似乎闻到酒香。时川用殿基里的空香炉打了水,开始他的酿酒试验。临时想起岩凼不如香炉,也就香炉当酒缸,将米饭抓进带水的香炉里。
   十多天过去,小组成员再次到焦岩岗采伐硬柴,却发现原先的香炉里一坨酒糟一样的东西快要干硬了,样子跟茅坑一样肮脏,尝一尝所酿的“酒糟”,比醋还酸。岩生分析,是因为近来太阳晒得太猛,烫死了酒曲里的真菌,变酸了,本应该遮阳的。一帮不纯分子像举行葬礼一样假装号淘大哭,祭奠这空前的失败。
  

共 507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用岩生的话说“只要能够安居乐业,大家融融相处就行。种几亩田,养几头羊,生儿育女,就够了。” 这一章节描写的世外桃源一般的野生生活浪漫唯美,有甜蜜,有收获,有危险等等酸甜苦辣,令人看了不由想要出世。欣赏作者的神来之笔。(问候作者,推荐阅读)【编辑 清平人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六月竹子        2011-06-01 21:09:12
  时川的药方救了岩生,因此被推选为小组长。四海山的生活让人觉得很好,这里的秋天吃的东西更多了,让他们感到兴奋。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欣赏问好!
爱好文学发烧友
2 楼        文友:陈晓江        2011-06-02 11:02:38
  这帮人在四海山劳教,求生欲望和能力都是非常强的。
作家、书画家,《辞海》纠错专家。微信chen4401
3 楼        文友:陈晓江        2011-06-02 11:04:55
  我父亲在四海山劳教过,故事基本上由他叙述提供。后来他总把劳教说成劳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在四海山劳改如何如何。
作家、书画家,《辞海》纠错专家。微信chen4401
4 楼        文友:陈晓江        2011-06-02 11:05:33
  这些右派分子的言行与平常人不太一样的。
作家、书画家,《辞海》纠错专家。微信chen4401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