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精品散文】端午母校行

精品 【精品散文】端午母校行


作者:刚子哥哥 举人,346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34发表时间:2011-06-08 15:47:22

今天端午节,和爱人因有点小事需在临澧四中附近办理。办结已是傍晚六点过,似已没有太紧要的事情了,于是我提议到四中校园逛逛,妻对这一动议也显得挺愉悦。对她来说,这是一块从没到过的地方,同时我与妻因长时间分隔两地,也难得一起在如此一个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散散步。而又恰逢明天高考,除高考生外,其余年级学生已放假,校园便不会显得惯常的喧闹拥堵,在校园内悠闲地走走,也不会有如平素那些影响情致的避让闪躲之举了。而更紧要的原因,便是四中是我的母校,我在这里有过六年难以割舍的光阴。
   雨后端午的傍晚显得异常清新,四中远离县城中心,位于城乡结合部,车辆的喧嚣与歌舞升平的广场文化气息自然也少了许多,于是空气中便渗进了一丝略让人有些兴奋的青草和泥巴味道,农村生活了十八年的我,太熟悉这种味道了。围墙已改成加高了许多的水泥砖墙,那时却是一段矮些的带尖铁栏杆,当年我可没少偷偷翻越出来玩耍过。隔着加宽了一倍的水泥路面,围墙对面已是一栋挨着一栋的楼宇森林,而想当年这里尽是碧汪汪的数顷水田,每每这样的季节,那些阵容庞大嗓门惊人的天生歌唱家----青蛙便会把这一片变成一块肆无忌惮的合奏场,扰得那时寄宿学校的我们晚上总难以成眠。让得那时跟着老师摇头晃脑学习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时,当读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时,总有同学会扭头相视一笑,这一句便也会在大家的不约而同中被着重加强语调,惹得老师似总对一奇怪现象暗里惴测。千年前辛弃疾填词时的意境,居然会在千前后与年少我们的意境重合,现在想想,也算是传统经典的一次时空穿越对接吧。
   校门口碰到欧高军老我师,欧老师是们那届另一个班的班主任,虽没有直接任过我的课,却是我一位十分敬重的老师,欧老师倒也没什么紧要事,我便邀他一齐进校内走走,欧老师也乐意相伴。当年的很多的师生,在近二十年的往来里,已变成了朋友式的情谊,于是一路寒喧,倒也随性随然。进大门左侧,矗立着一栋现代化气息较浓的多层科教楼,而这个位置,当初我进校时是一栋三间平房教室,我们班就在平房东头。屈指算算,我是一九八七年九月从当时还是望城乡的寒溪村小学考入临澧四中的,那时四中还叫望城中学,没有高中部,我们是这所学校建校的第二届学生。当时初中一年级有55、56两个班,我们55班班主任叫丁仁珍,一个我十分感谢的老师(关于丁仁珍老师的情况,我在我的散文集《风雨起心澜》中一篇《教师节里忆恩师》有重点描述)。学校基础设施那时一点都不完善,围墙只起到一半,学校地面也是黄土地面,下雨就全是泥巴,所以当时我们有很大一部分学习时间都花在了搬砖、砸地面、铺草皮等劳动任务上。右侧我读高中的那栋旧教学楼也不复存在了,改成了花坛式的升旗场,新的教学楼后移了许多,当然也气派了许多。许多色彩纷呈叫不出名来的花花草草,在雨后就呈现出了格外的娇艳,红就红得张扬炫目,绿就绿得干净彻底,黄就黄得个性自然,粉就粉得娇羞可人,一座以寒窗苦读示人的象牙塔,因这些将春天留住的各色花草,便瞬间生动了许多,也俏皮了许多。
   由着两侧植满了香樟树的林荫水泥路向校里深处走去,校内建筑设施已全没有当年的印迹,只保留了一栋当年的老师宿舍楼。也难怪,以前全校只七八百师生量,而欧老师介绍,现在已有三千多人的师生容量,增加建筑量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新修的女生宿舍楼位置,以前是一个荷花池,而正是这个已没有任何痕迹的荷花池,代表了我们那届同学的集体回忆。进校时是没有池的,后来不知为何学校决定要开挖一个水池,那时没什么机械设施,再说可能也是节约成本,便将水池工程量分到了每个班,每个班又分到每个组,直到分到每个人,自带挑箕挖锄,一时学校变工地学生变民工,发扬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精神,上半天课挖半天土,班旗招展热火朝天,不久便掘池成功,后又在上盖了回廊亭榭,放了些红鲫小鱼,次年还真开出了轰动全校的红莲花,于是老师便经常借题教育我们要象荷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不久因有学生偷偷在池内钓鱼,学校旋即出一规定,不许学生靠近荷花池,引得哗然一片,便有学生讥讽学校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只是没想到,数年之后,这个集体回忆的载体已成为历史云烟了,当初挥汗如雨比拼进度唯恐落后的干劲,只怕是现在的学生连想也无法想象了。大饭堂还是原来的位置,只是大了数倍,硬件也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这也是个承载了太多青春成长花絮的地方。那时正是吃长饭的年纪,消化功能好饿得快,一日三餐总好象盼不到头,于是饭堂便成了我们寄宿生最依恋的地方。临近中晚餐的那堂课我就从没好好听过,总想着呆会儿老师一下课我该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冲进饭堂,用饭叉率先叉住八人铝皮饭盘中隆得最高的那块米饭位置,就象打仗,谁先冲上阵地先插上红旗阵地就是谁的一样。那可比打仗不会差多少,有一次和另一班一个同学因几乎同时到达,为争那块隆得最高的米饭而大打出手,最后谁都没吃成------被教导主任抓住一人一耳光罚挨饿一顿还须站在饭堂门口示众。
   我没有读过大学,四中便是我求学生涯最后六年的场所,因此我一直当作唯一的母校。算上初中三年级休一年学,到一九九二年底我高中二年级入伍从军,我在四中度过了近六年的求学时光。从年龄上说,这六年时间让我从少年成长为青年,从思想上来说,这六年也是让我从简单的思维转化为复合型思维的重要几年。这里留下了我太多的记忆,也挥洒了我太多的情感,许多的良师在这里给了我漫漫人生启航指导,许多的益友在这里给我享用一生的友情相伴。在这里,我哭过,也笑过,疼过,也爱过;在这里,我找到过被崇拜的自信,也体味过挫折带与我的失落;在这里,我放飞了许多一生都在追赶的梦想,也萌芽过让我记怀一辈的初恋情愫;在这里,有至今还能咂咂嘴回味的甜蜜,也有至今仍然无法释怀的苦涩。六年里,萌动过激扬的文字,轻狂的举动;六年里,纠结过理想的纯真,年少的叛逆;六年里,曾恰同学少年,浪遏道水河;六年里,也曾秉烛话长夜,共绘美好蓝图。许多的事,还能记忆犹新如在昨天,许多的人,仍然清晰如烙似在眼前。这么多年了,尽管已是时过境迁,但每每同学相聚,在广州,在北京,在上海,总会自然忆起那段共同的青涩年代,总会不由自主地回到这片校园,于是,有人唏嘘不已,有人沉默感怀,有人情不能禁,有人泪流满面。
   没有比在端午节更适合回母校的日子了,因为端午节的骨子里,千百年来装的便是怀念与传承。而回母校,怀念必是第一位的。在这个怀念的日子,在这块怀念的地方,我以一颗怀念的心倘佯在曾经那么熟悉现在却如此陌生的母校校园里。尽管宣传栏里多数老师已不认识,尽管校园格局已大相庭径,但在与欧老师共同的回忆话题里,在我极力搜寻某个曾经的记忆细节中,不知不觉一圈下来便转回了校门。突然,我发现校门左侧悬挂的那口敲响校园作息时间的钟还是当年那只熟悉的汽车轮胎钢圈,一股无以名状的热流油然而生。虽然这口钟已是锈迹缠身,却数十年如一日,仍在坚守岗位,仍在传承希望。我们就是在这清脆的钟声里,开始了当初人生的一次重要集结,也是在这悦耳的钟声里,又奔向了各自迥异难测的人生征途。

共 28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端午这个美好的节日,去母校参观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学校是青少年时期学习成长的地方,自然少不了留下太多难忘的记忆。忘不了和蔼可亲的老师,忘不了活泼顽皮的同伴,记不了朦胧情感,忘不了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天。“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端午怀念,怀念往昔。推荐。 【编辑:雪琦】【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615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琦        2011-06-15 09:42:44
  在端午这个美好的节日,去母校参观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学校是青少年时期学习成长的地方,自然少不了留下太多难忘的记忆。忘不了和蔼可亲的老师,忘不了活泼顽皮的同伴,记不了朦胧情感,忘不了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天。“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端午怀念,怀念往昔。推荐。
昨夜听雨难入眠,明朝歌舞醉他乡。恍若一梦惊醒起,千愁万绪无从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