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蓝云天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海蓝·剧本】离婚风波

精品 【海蓝·剧本】离婚风波


作者:锦妤 榜眼,29801.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27发表时间:2011-06-11 10:32:20

【海蓝·剧本】离婚风波 影视文学剧本:离婚风波
   人物简介:
   潘晓影:女,三十一岁,漂亮女人,是厂里公认的一枝花,原来在总厂任会计,后调到分支公司任财务科副科长。
   郑科长:男,三十七岁,相貌一般,身材矮小。原来团委的副书记,后调入财务科任科长,是潘晓影原来的顶头上司。
   张涛:男,四十岁,成熟稳重,现任团委书记,聚会一般都是他发起。
   姜晓伟:男,二十八岁,身材魁梧,为人豪爽,乐于助人。团委原任组织部长,现任总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
   兰悦:女二十六岁,长相甜美,工作能力强,遇事好打抱不平。团委原任宣传部长,现任分厂办公室主任。
   赵海涛:男,二十九,风流倜傥,常以美男子自称,喜欢到处传播小道消息。机关团支书,现任技术科的科长。
   李刚:男,三十岁,团委原任干事,因某种原因离职,现开出租车。
   苏唱:女,二十四岁,妩媚美丽,是兰悦最好的朋友。原厂里的工人(曾和兰悦在一个班组,后兰调入机关)后调入到潘晓影所在的公司,任保管员。
   职工甲乙丙丁、女孩儿、小个子男人等等……
  
   (画外音,代序):潘晓影离婚了!这在一个小镇的万人大厂里,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新闻,消息是从一个平常不过的午后传来的。这个平凡的下午,让曾经风光无限的潘晓影,又一次成为风口浪尖上的人物。
   风光旖旎的小城,依旧美景如昔,不可能因为一个美丽女人的婚变,而山河失色。一开始人们不以为然,料定这只是个传闻,就像现在当红的明星,哪个没有绯闻?虽说潘晓影不能和影星相提并论,但在这个万人大厂里,她就是最当红的大明星,是厂里的新闻中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甚至是几年,她都成为了中心人物。是厂里男人心中恒久的偶像。不久,这个传闻很快就被证实了。
  
   九十年代末期的职工都还很单纯,也热情,满脑子都是为人民服务,不像今天净被些名啊利啊经济啊炒作啊之类杂七杂八的念头缠绕着,这离婚的“大事”就成了厂里的一颗炸弹,轰然炸响,溅起的烟尘,扩散到全厂的边边角角。
  
   潘晓影是谁?为什么她的离婚会引发轩然大波?她为什么要离婚?在厂里职工们的眼里,她有一幅绝代佳人的面孔,有一个令人艳羡的家庭,更有一个美丽的女儿和一个知冷知热的知心爱人……就是这样集全天下优点于一身的美丽女人,怎么会离婚呢?推出片名:离婚风波
  
  
   (1) 某大型企业,下属单位潘晓影所在的某科室,午休时间,日内。
   某科室,室内有些卷柜靠墙而立,两张办公桌头碰头地对摆着,在两个办公桌的旁边又推上一个办公桌,显示里面是三人在办公。桌子上摆着三个饭盒,有一个还打开着,看样是几个人刚刚吃过午饭。
   职工女甲手里打着毛衣,眼睛瞟了瞟门口,有些神秘地对着对面两个同样手里忙乎着活计儿的人说:“你听说了吗?”一指财务室紧关的门说:“那位大美人离婚了。”
   职工女乙忙抬头不相信地追问了一句:“是吗?你听谁说的?不可能吧,前两天我还看见他们一家三口在公园里散步来着?”
   职工女甲:“就是这两天的事,我也是才知道的。我弟弟和她老公在一个单位,我听我弟弟说的。”
   职工女乙:“我有点不相信,怎么可能,你知道是原因吗?”
   职工女甲:“具体的还不清楚,不过……”她意味深长地看着俩人,有些欲言又止地说:“应该是作风问题……”
   “什么?”职工女丙来了兴趣。“和谁?是咱们单位的吗?我怎么听说她和咱们公司的头关系不一般呢?”
   职工女甲插话说:“你可别瞎说了,咱们公司的头能看上她?咱们头刚多大?”
   职工丙意味深长地用手打了一下职工女乙,然后两个人的目光一碰,里面似有千言万语。职工女甲脸一下子红了,有些气恼地说:“是不是你们听别人说什么了?可别瞎说呀,我和头可没什么关系……”话音未落,门被推开了,职工男甲走了进来说:“大中午的你们不去玩扑克,躲在这里说话?走、走、走,就差你们几个了。”
   职工丙说:“嗳,你知道吗?我们刚才议论潘晓影呢,听说说她离婚了。”
   职工男甲有些不悦地说:“你们就爱在别人背后议论人,尤其是潘晓影,她什么地方得罪你们了?不就是长得漂亮迷人吗?你们这就是嫉妒,典型的嫉妒!”
   职工女甲有些酸溜溜地说:“谁不知道她是你们男人心中的宝,可惜了,人家也没看上你呀!”
   职工男甲有些不高兴地挥了挥手说:“没看上就没看上,平时看着养眼就行,总比你们这样在人家背后嚼舌根好吧?”说完就推门出去了,连打牌的邀约也忘了再说。三个女人相互看了看,都不约而同地撇了撇嘴,以示轻视。
   三个女人又头挨头的说了起来。
   门被一个小女孩儿推开了,她亲热地叫了几声姐,甜甜地招呼姐姐们去打牌。职工甲抬腕看了看表说:“不玩了,也没几分钟了,说说话得了。”
   女孩儿说:“他们让我叫你们呢,还能再打半个点。”
   三个女人一起摇头,都说不想打了,几个人的话兴正浓,怎肯放下就走?女孩儿不明就里也跟着加入进来。
   她听了半天,有些奇怪地问:“你们到底说的是谁呀?”
   职工甲看她迷糊的样子,有些得意地说:“你是新来的,很多事都不知道,我告诉你,潘晓影是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企业小职员,然而她的知名度在全厂是数一数二的。她的离婚在科里或者说在全厂都是一顶一的大事。告诉你吧,这潘晓影是一个新闻人物,更是一个十足的大美人,在这个万人大厂里,是赫赫有名的厂花。你有可能不知道厂长、书记是何许人也,但要是不知道她,用现在的话说,那你就out(落伍)了。”
   女孩儿:“潘晓影?就是财务科的潘科长吗?
   职工乙:对呀,漂亮吧?
   女孩儿连连点头,说:“她可真漂亮,比电视上的明星还美。其实她长得很特别,就是很有特点的那种,我看她最好看的部位也是最让人怦然心动的地方就是眼睛和眉毛。她的眼睛会说话,顾盼之间蕴含秋水。有的女人眼睛好看,像一汪湖水,但是眉毛却不尽如人意。她的眉毛却是天作之合。青山秀丽飘逸,秋水盈盈荡波,水边没有一颗杂草,她的鼻子玲珑高挺,嘴唇红润。未语先笑,温柔可人。不愧是一朵千娇百媚的厂花。”
   职工丙说:“俗话说女人不能太出众了,不然招蜂引蝶。”
   职工乙说:“如此美丽当然引人注目了,其实她的名闻遐迩绝非仅凭漂亮,全厂漂亮女人不在少数,而是她的一段经历名噪一时。”
   除了女孩儿,其它三个女人则频频点头。
  
   (2)街道上,日外。(镜头闪回)
  
   清纯可人的潘晓影正在街上闲逛,不知为什么,走着走着,她不时的停下脚步往左右观看着,样子有些忐忑。用她后来和无数人学这段经历时一样,她说,那天总感觉有人盯着她。这让她有点不开心。
   她不开心并不是因为有人盯她,相反,她喜欢男人们看她。她常常会为那些男人甚至是有些放肆地盯她,而感到暗暗的得意。她不开心是因为跟随她的人,是一个猥琐的小个子男人。这个男人的装束令她厌恶。长长的帽檐遮住大半个脸,宽大的墨镜占去脸上的二分之一。长长的头发纠结打卷,裤子也起了毛、翻了边。另类的打扮让人分不清是混子还是艺术家,他不屈不挠的跟踪让潘晓影火起。这个男人很执著,穿过一条街,走过两条巷子,这家伙还尾随在身后,潘晓影不敢回家,索性回过头来大骂对方。
   潘晓影:你为什么总跟着我?你想干什么?
   小个子男人:请你相信我,我是电视导演,我觉得你的形象和气质都很适合当演员,我想请你……
   潘晓影气愤地打断他的话说:“臭流氓,谁会信你的话,你要是再跟踪我的话,我就报警了。”说完虎视眈眈地看着对方。
   小个子男人并没有害怕,而是一如既往地凑上前来,边掏工作证边说:“你不要怀疑我,我是长春影视制作主中主管电视剧的导演,我告诉你吧,我就是出来寻找演员的,你不用耽心,我说的都是真话。你没听说吗?当年的《红楼梦》的演员都是一些临时演员,有的就是工人……
   潘晓影:没功夫和你磨牙,谁爱信谁信,反正我不信!
  
   男人还在苦口婆心地解释,潘晓影都听不进去。正好前面的路口就是派出所,她灵机一动,径直来到了派出所。她没想到的是,这位小个子男人堂而皇之地跟了进来。
   (2) 派出所,日内,时间同上。
   派出所内一派繁忙景象,潘晓影冲了进,对在门口的一个警察大喊:“警察同志,这个男人一直跟踪我,怎么甩都甩不掉。”
   警察上下打量了一番小个子男人,把俩个人让进了里间的一个屋子。小个子男人还没等警察发话,就抢先说:“警察先生,不要误会。”他递过身份证和工作证接着说:“我是电影导演,到小镇来休假,我家的亲属就在XXX单位上班,随便来选一下演员,没想到,这小镇里还有这样的美女,所以就一路跟了过来,绝不是什么为非作歹之人……”
   警察认真地看了看他的证件,又打电话核实他的真实身份还有亲属的身份,核实了大半天,才算认可。
   小个子男人虽然其貌不扬却真的是长春电影厂的,他在包里翻出一本相册,让所里的人和她看到了他工作时的照片,身边真有几位半红不紫的男女熟脸。他指着其中之一的一个女演员,轻松地说出了于金玲的名字,潘晓影和围在周围的警察都倒吸了一口气。二十多年前,这是中国最有名气的演员之一,她媚丽的形象曾经让多少人为之倾倒,她的美丽曾经风靡一时。如今已是五十有余,人老珠黄。虽然照片上见她穿着不俗,却是脸皮松皱,眼袋耷拉……其它屋子里的警察听说大导演来所里了,争相着来认识这位小个子男人,一看如此形象,脸上挂着明显的失望。潘晓影可不一样了,她的气早就消了,接下来是难以抑制的兴奋。
   (3) 公园里,日外。(闪回)
   俩人漫无目标地走在街上,前面竟然是一处公园,俩人心照不宣地走了进去。
   公园里杨柳成荫,九曲回廊上游人如织。潘晓影穿着淡绿色的纱裙。因为兴奋,她的脸上染上了红润。微风吹拂,她甜美地笑着,像刚出浴的美人,娇艳而又动人。俩人款款前行,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画家和他写生模特儿。
   还是导演先开口说:“我们现在正在拍一部戏,你特别适合里面的二号女主角。
   潘晓影努力压抑着早已泛起的兴奋,温柔地说:“可我一点也不懂表演,除了在学校的时候喜欢唱歌、跳舞外,别的什么都不会。”
   导演:这个没关系的,我们会特别给你们这样的人说戏的,其实表演就是那么回事,真正学过的也不一定就能出人头地。这年头,只要你有机会再善于把握机会,你就成功了一半了。”
   潘晓影含羞低头说:“那以后就靠你了,可我单位要是不放人呢?”
   导演仔细地询问了她的工作情况,然后打包票地说:“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我们会想办法的。”
   画外音:潘晓影在导演跟踪后的一个月内,真的去了电影厂。导演真够意思,在派出所就拍板说要借她,据说在和单位交涉的时候还费了不少口舌。为了她美好的明天和光明的未来,最终单位还是妥协了。虽然当时说的是二号女主角,最后沦为群众演员,但这个导演答应她习尽量多给她安排几个镜头,还争取来一个特写。
   这些都是潘晓影活灵活现的述说,每当她说到这儿的时候,脸上还是红朴朴的,好象事情就发生在昨天。
  
   (4)潘晓影工作的单位,日内。(闪回)
   画外音配影像:潘晓影上电视了!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全厂,厂里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争相来到潘晓影工作的地方,惹得当时潘晓影都无法工作。人们开始还扭扭捏捏地不好意思往前凑,后来有胆子大的,就要上了签名,于是,签名之势一发不可收。如果不是后来单位采取了措施,潘晓影还能火一阵。就是搁到现在人们不是太看好电影、电视了,可真要是有人在你身边成为了影视里的演员那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不太开化的小城里。
  
   就在热度渐渐散去,当人们都快把这件事遗忘的时候,这部片子播放了,又掀起一股潘晓影热。厂里人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奔走相告,其实潘晓影在那部电视剧里的角色就那么一点点,扮演一个没有回城的知青,梳着两个大辫子,像极了歌里的小芳。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单纯地闪动着,温婉迷人,一不留神稍纵即逝。
  
   在银幕上总共停留了不到十分钟,可人们还津津有味地议论着,仿佛自己也成了明星。按说她就应该做演员了吧,可是不行,她有一个极爱她的老公,老公是列车长,常年跑外,本来就对这样一个漂亮媳妇有些不放心,再当演员?那就更山高水长地够不着了,要家还是执迷不悟地去实现自已的精彩人生?这个问题在当时很好解决,如果她选择了当演员,那么,她会被唾沫淹没。无论机会多么难得,她当演员的梦,在丈夫这里戛然而止。据她说,为此那个导演还难过了好大一阵子,认为,中国影坛缺失了一个极有实力的未来明星。为此他苦口婆心上她家找过她丈夫无数次,最后不得不放弃了。是真是假谁也不清楚。不过,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最喜欢人们提起这件事了,是她一生的荣光,和她现在做的小小会计比起来,还真有天壤之别。
  

共 21578 字 5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一次普通的聚会,引发了一场家庭地震。在整个事件中,只因一句不当的“闲话”让事情有了纵深的发展。纵观全局,也许当天的潘晓影只是醉了在车上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苏唱只是一时气愤;兰悦为朋友抱打一平,赵海涛无意间说走了嘴;姜晓伟肯定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而李刚则是出于男人本能的嫉妒……无论怎样解读整个事件,相信这些人都不是大恶之人。而传言的威力无穷大,它的杀伤力更是巨大。它让美好的人际关紧张,让本来关系不错的几个人陷入相互的猜忌之中。让本不牢固的家庭分崩离析……如果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有人理智的阻止,那么事情可能就会是另一番景象,然而生活就是如此残酷,它没有如果更没有假设,所以结局也就无法逆转。谣言止于智者,一次不冷静的传言引发了这样一场灾难,教训是深刻的也是惨痛的更是令人深思的。不言他人非。有一点须牢记,别人背后说的话戏言和无心之语据多,如若当真便是自寻烦恼。如果他们中有一个头脑清醒理智,也就不会出现这样恶劣的结局。飞短流长是祸害,人与人的信任也是生活的考验。具有警示意义的小说。通篇文章下来,结构紧密安排合理,人物性格丰满,主题走向清晰。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给人启迪,发人深省的好文章。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乐知】【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611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乐知        2011-06-11 10:32:45
  一次普通的聚会,引发了一场家庭地震。在整个事件中,只因一句不当的“闲话”让事情有了纵深的发展。纵观全局,也许当天的潘晓影只是醉了在车上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苏唱只是一时气愤;兰悦为朋友抱打一平,赵海涛无意间说走了嘴;姜晓伟肯定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而李刚则是出于男人本能的嫉妒……无论怎样解读整个事件,相信这些人都不是大恶之人。而传言的威力无穷大,它的杀伤力更是巨大。它让美好的人际关紧张,让本来关系不错的几个人陷入相互的猜忌之中。让本不牢固的家庭分崩离析……如果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有人理智的阻止,那么事情可能就会是另一番景象,然而生活就是如此残酷,它没有如果更没有假设,所以结局也就无法逆转。谣言止于智者,一次不冷静的传言引发了这样一场灾难,教训是深刻的也是惨痛的更是令人深思的。不言他人非。有一点须牢记,别人背后说的话戏言和无心之语据多,如若当真便是自寻烦恼。如果他们中有一个头脑清醒理智,也就不会出现这样恶劣的结局。飞短流长是祸害,人与人的信任也是生活的考验。具有警示意义的小说。通篇文章下来,结构紧密安排合理,人物性格丰满,主题走向清晰。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给人启迪,发人深省的好文章。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乐知】
天马行空独往来, 曲高和寡何故悲, 沧海桑田终有限, 一粒粟中见精神。
回复1 楼        文友:锦妤        2011-06-12 06:27:23
  多谢,辛苦!
2 楼        文友:乐知        2011-06-11 10:33:38
  谣言止于智者,飞短流长是祸害,剧本充分说明了这点!
天马行空独往来, 曲高和寡何故悲, 沧海桑田终有限, 一粒粟中见精神。
回复2 楼        文友:锦妤        2011-06-12 06:27:39
  嗯,理解万岁,呵呵。
3 楼        文友:轩程        2011-06-11 11:43:30
  欣赏锦的大手笔!问安!
卖文字的人
回复3 楼        文友:锦妤        2011-06-12 06:27:50
  问候轩,呵呵。
4 楼        文友:大连儒艮        2011-06-11 14:36:52
  呵呵!!妹妹的作品怎么会出得这样多又快好那,简直不敢相信哦~~天才~~勤奋滴天才!呵呵~~大赞哈~~姐姐求你有时间把我的《亲爸》那篇诗歌的图换一换~~·呵呵,俺亲爸可是老师哦~~~呵呵,拜托喽!
喜山尤爱海,善水乐搏击,习文习诗作,心淡风疏竹。
回复4 楼        文友:轩程        2011-06-12 01:12:53
  呵呵,已换。其实是油画啦,那幅画还很有名呢!
回复4 楼        文友:锦妤        2011-06-12 06:28:26
  都是轩在做,而且他教了我如何才能把别人的文章上面加上图片的。
回复4 楼        文友:锦妤        2011-06-12 06:28:37
  谢谢姐姐。
5 楼        文友:锦妤的书迷        2011-06-11 18:42:46
  锦妤出品,何止精品?! 不思茶饭,也要全看。
学生,
回复5 楼        文友:锦妤        2011-06-12 06:29:54
  如此名字让人惶恐,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是斌吗?如果是换回原来的名字吧,那样亲切一些,呵呵。谢谢了!
6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11-06-11 19:16:11
  嘿,看到这么长的影视剧本,偶那是佩服加欣赏,锦姐剧本别具风格,值得看个热闹啦。抱。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回复6 楼        文友:锦妤        2011-06-12 06:30:41
  谢谢鱼妹妹,真的不敢和您的文章相提并论,有热闹可看就也不错了,呵呵。
7 楼        文友:晋忻李        2011-06-11 21:10:41
  锦妤写作品的出手之快与选材之准确,手法之多变,令人惊叹,令人目不暇接。值得细加品读。
晋忻李
回复7 楼        文友:锦妤        2011-06-12 06:31:42
  感谢李老师的光顾,写剧本是在尝试阶段,不敢把不成形的文章投放到主系统,有些不成熟。
8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1-06-11 22:00:59
  剧本深入生活,源于现实,揭示深刻,结构工巧,人物形象丰满,欣赏并学习了!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回复8 楼        文友:锦妤        2011-06-12 06:32:28
  谢谢雪舞的高抬,问候朋友,上早茶了,呵呵。
9 楼        文友:山泉        2011-06-12 11:05:49
  “离婚”在当今,已不是什么时髦的话题,但在那个时代,还是比较触及人的神经。家庭、生活、社会、人生,林林总总,左右着人情感,生存的本能,无法回避很多矛盾,只有面对,那些个恩恩怨怨,在起起伏伏中走过命运赋予自己的坎坷。
   这是一部大手笔的力作,人物粉墨登场,故事跌宕起伏,在闪回的镜头中,彰显主题,提炼出耐人寻味的东西。
   剧本洋洋洒洒上万言,足见作者驾驭故事的能力和花费的心思。
   学习欣赏,问好锦妤,问好海蓝的朋友们!!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回复9 楼        文友:锦妤        2011-06-13 06:34:48
  谢谢山泉兄,有空的时候常来……呵呵。
10 楼        文友:舒新        2011-06-12 14:13:02
  问好,欣赏!
崔晓波,笔名舒新,1955年生。在多家网站上和报刊杂志发表诗文多篇,出版诗集《白洋淀之魂》。
回复10 楼        文友:锦妤        2011-06-13 06:35:42
  我加你了,呵呵,我给你的号在飞笺里,你一点就能看到的,这里可以让你跟江山的朋友沟通的。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