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年轻一代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一代专栏*散文*墨翰星语】古岫幽幽探遗篇——游祖师洞

精品 【一代专栏*散文*墨翰星语】古岫幽幽探遗篇——游祖师洞 ——古岫幽幽探遗篇——游祖师洞


作者:墨翰 秀才,2186.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42发表时间:2011-06-12 12:45:09
摘要:祖师洞是由两个洞组成,这里包含人文景观,有美丽的传说,神奇的佛家故事,有真实的古今壮烈的战斗!此洞遗篇万千!

古岫幽幽探遗篇
   ——游神奇秀丽的祖师洞
   祖师洞位于黄屯大寨山巅峰之上。
   当您到大洞前,映入眼帘的是:洞顶上方悬崖峭壁中央盛开一丛绯红的杜鹃花,若远远地望去,好像是美娃娃额上一滴点俏红,又似印度美女两眉中间的一颗丹砂痣。据当地老百姓说这棵神奇的花,“从春一直开到秋,花开越旺,年成越好”。且不说传闻,就这朵花生命力可谓强矣,它的根生长在一丈见方似大屏幕的峭壁中央的隙缝中,形成直径约一米的大花球,枝叶碧翠,花朵嫣红,是绝妙奇观。那些前来观光采风摄影家,摄下称心如意的照片,并美其名说“荧屏牡丹”,或“悬崖丹青”,还有“美女献花”,赞誉之词不一而足。
   看到这美妙的景色,我想:“人说这花神奇兆丰年,也许是水源足,养分供给多,花才开的红艳不凋谢,那么百姓就乐享丰年了”
   再向下看看,只见一半圆形的洞口,可借微弱的光亮,依稀看见洞中情景。洞内有佛龛,供烧香的烛台,可嗅到淡淡的焚香和鲜花混合的香味,给人一种沁人心脾之感,你可摸摸石窠里的清澈见底泉水,好像顿时将登山的疲倦一泻而去,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这时你可尽情地观赏:
   祖师洞是由一个大洞与一个隧道形长洞构成,假如把大洞比作动物胃的话,那么长形洞就是连接胃的肠道,大洞成圆圆的窑洞形,高约9米,宽圆直径约5米。顶成穹窿形,洞壁顶有一处常年滴水,水滴下砸形成了一米见方的石窠,水清见底。在古时可供几百僧人用水。当地人把这里的水称为“牡丹神水”人饮用健康长寿,畜生吃了不生瘟病。因此每每来观光和烧香的人用矿泉水瓶装些这不要钱的神水带回去,投个吉利!——这也算是游洞的酬劳吧。
   从大洞向左拐,就进入肠道似的长行而略显弯曲的小洞,小洞高大约有6米,宽约3米,顶成拱形,长约15米,走到小洞的尽头,洞口前万丈深渊,幸好有树木丛生遮了险境,一点也不害怕。站在洞前远眺乃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豪放之感.。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可近赏,又适远眺。当春和景明时,远处陡山如屏,银河似带,近处村舍相望,鸡犬相闻。阡陌纵横,道路通畅。车马如龙,人们穿梭,美妙景象历历在目,好似眼前展现一幅巨大的山水工笔画轴。当朝晖升起,夕阳西下之时,在晨烟夕辉的蒙迷中,集镇犹盘龙,群山似舞蛇。远峰近塘,历历可见。最美的可远眺龙桥矿业似布达拉宫的建筑物。可美赏那中远公司那冉冉升起的缕缕白烟。别有一番情致。
   最绝的是远眺与之遥遥相对的狮子山。那一尊巨大狮子,它昂首弓腰,似腾空飞跃,恰追逐猎物,那光光的屁股,高翘的尾巴,扑入我们的视线,它好像为我们耍狮子舞,尽显绝技呢。这里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狮子偷跑到凡间,捕食人们猪羊,残害生灵,祸患一方。上天派二郎神来擒拿狮子,将它囚禁在这洞中,洞前用神钢栅栏罩住。这狮子可不甘寂寞,用爪抓,用牙咬,用身子撞,凿出这个洞,钻跑了。这还了得,被救苦救难的观音大师用神水泼了,狮子就永远被定格在这里了,从此这洞就叫“走狮洞”,后来有和尚到此修行,老祖师爷在洞中参禅悟道,从此以讹传讹叫“祖师洞”。
   真正称谓“祖师洞”的,还是在佛教兴盛的唐代,那时,我黄屯有一个姓利的农家孩子,出生时双目失明,家里人把他送进这个洞里,结果被一个失去虎仔的雌虎用溢乳养大,并用虎爪刨泉(此为圣迹——爪刨泉)给孩子洗目,令孩子重见光明。从此这孩子就在这洞里参禅悟道。一时间此洞迎来八方香客,敬香拜佛,他并在洞前左方建筑寺庙,有僧侣一百多人。利僧为主持,他读尽了经书,做全了佛事,参透了佛道。平时以虎为母,陪虎为伴,救济贫弱,云游四海。为了发展佛教大业。这位利和尚后来携虎到冶父山弘扬佛法,做了开山始祖!——故“祖师洞”名称由此而来。聆听的传说,心涌豪情。一首七律脱口而出:
   雌虎恩乳育盲婴,爪舀甘霖癒瞽睛。
   天佑神僧参佛道,石生仙臼渗泉清。
   兽人相伴传奇妙,子母同行避众惊。
   系豹真人今可在?仅存伏寺敕封名。
   (人兽:人虎。子母,利僧以虎为母。系豹:系虎。)
   利僧尊为冶父山佛家始祖,确有史料佐证:据《庐江县志》和《冶父山志》真实记载“唐代冶父山的开山始祖原系黄屯一姓利的子,生下目瞽。父弃于光明石窟(即祖师洞),雌虎溢乳哺育,刨泉涤目,复明。大参佛事,聪慧异常!后骑虎至冶山创佛堂!距山七里有系虎屯,避虎吓人,拴在此。讯传长安,唐昭宗李晔即敕封他为‘慈伏虎禅师’”。到了宋代,宋太祖又追封已故利高僧,并恩泽伏虎寺!听了这动人的故事,看了“两志”,我禁不住吟诵两首七律:
   《游祖师洞•诗二首》
   (一)
   大寨山巅百物灵,藏仙卧圣佛龛馨。
   高崖杜宇红颜放,深岫菩陀赤耳聆。
   圆洞穹窿如胃状,条龙曲屈似肠形。
   祖师不晓游何处?恒滴清泉日诵经。
  
   (二)
  
   直上灵峦觅景玄,杜鹃喷火满山鲜。
   三条秀水清流玉,四座奇峰翠插天。
   二洞幽深藏锦艳,一狮逃逸窜窿圆。
   身临古岫瑶池览,似到琼宫伴月仙。
   低首吟诗赞岫,抬头摄影画洞!我又不禁感慨:啊,祖师洞!您有这么好的机遇,天送佛神!您有这么美丽的传说,地起风云!
   啊,祖师洞!你是多么神奇美丽,你饱经人间沧桑,享尽世上香火。你能讲无数故事:“天下名山僧占多”呀。早在隋朝就有高僧在此修炼。到唐代香火更旺。还有更动人的英雄故事哩。
   相传汉代黄穰起兵在此扎营安寨。洞作帅府。以此洞为中心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的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武装斗争活动。
   早在,东汉年(公元180年),庐江人黄穰和“江夏郡联合起事。队伍发展壮大十万之众,义军提出“足踏两江,前袭楚,后吞吴,左拢齐赵,右扼群越”的战略。起义军挥舞大刀长矛,焚烧官府,捕杀官吏,杀得官军抱头鼠窜,闻风而逃,迅速攻占四个县。因黄穰屯兵,故此这里城镇就叫“黄屯”!事隔1800多年,在洞边附近尚能寻到当年义军战斗的遗迹!
   在古洞不远有个叫黄山寨,它位于洞的南边千米处,是黄穰安营扎寨的地方,此有寨墙遗址和石牛等遗迹。洞的西边——十里长冲——黄演冲,是黄穰操演兵马的地方,此处留有黄姑唐,花山庵遗迹,此处还能探到黄穰的军队打造兵器留下的炉炭铁渣。寨基山,即祖师洞所在地,是黄穰的大本营。洞是起兵初期的“帅府”!洞前一片寛阔地叫“跑马岭”,因扎寨故曰“大寨山”,与祖师洞和黄穰起义传说颇多,相传黄穰起事天师算定,要用庙里洞中的高僧祭旗,结果高僧躲藏在庙后洞前的白果树洞里。未找到高僧,黄穰就斩杀白果树来祭旗,结果阴差阳错地斩了高僧,起兵得以成功。
   古传凄美,今言更妙!,在抗日战争中,洞里住一个连的新四军,在此打游击,坚持了三年之久,祖师洞可谓“一洞当关万夫莫开”,白匪军来围剿,留下百具尸体无功而返。若要仔细的话,还可以在峭壁上寻到:“当年鏖战急,弹洞洞前壁”的弹痕呢。
   追忆往事,看到眼前这神奇的洞窟,我感叹道:祖师洞啊!您是多么的幽邃,充满了神奇!令人探访;您是多的伟岸,充满了神话!令人向往;你是多么的美丽,充满了魅力!令人羡慕!您不知在此雄踞了多少年,经历了多少风霜雪剑的侵袭,但是您却永保青春!您又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寿星,无论换了多少朝代,然而您依然泰然处之。您的那张开的大嘴,能唱人间最动听的歌,能吟世上最铿锵的诗,您能讲说人间最壮烈的故事!能道清各朝代的历史的源头!古代,您陪伴黄穰掀起反贪官,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武装革命高潮!您记下了历代佛教高僧,在此教化人民求真求善求美的功绩!解放前夕,您与新四军一起守卫家乡,斩杀日寇!啊祖师洞,今天,您又以美少女的娇姿,迎接八方游客,给人以快乐与神奇!您为发展旅游业,振兴地方经济再立新功!明天,您将会像黄山、九华山那样诱人眼眸!笑迎四海宾朋,喜接八方贵客!
   啊,祖师洞您功高盖世!我向您敬礼!
   为此,我将细细寻觅——您留下的那美丽的遗篇!

共 31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全文线索清晰,行文流畅:洞口奇景→洞内大体构造→洞内狭长小洞尽头的俯瞰,远眺……美景尽收眼底→祖师洞的由来,诗兴大发→祖师洞承载的历史见证!娓娓道来,不管是诗句诗篇,抑或是典故段落,毫无累赘之感,衔接自然,融情于景,细致的景物描写,独到的白描手法,将祖师洞的奇闻美景如一副山水美妙的画卷展示在眼前,让读者有一种身未临其境,但心临其中的曼妙之感。特别推荐!【冰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614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蓉        2011-06-12 12:47:50
  妙、美、雄伟的祖师洞,承载着历史的风风雨雨,向往,致敬!
人生是短暂的,用美妙的字符把人生编织的更美
回复1 楼        文友:墨翰        2011-06-13 22:11:23
  万万分感谢指导!问好!
2 楼        文友:冰蓉        2011-06-12 13:23:26
  下次投稿时,可否直接在文章标题上如这样写?——【一代专栏*散文*墨翰星语】古岫幽幽探遗篇—游祖师洞
   欢迎继续投稿!
人生是短暂的,用美妙的字符把人生编织的更美
3 楼        文友:墨翰        2011-06-13 22:10:28
  感谢冰蓉老师精彩评点!请多指导!问好!
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爱好文学,发表小说,散文、28篇。古韵诗歌近1千多篇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