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苦难,人生质量的砝码

编辑推荐 苦难,人生质量的砝码 ——访《知音》集团编辑记者赵美萍


作者:红烛醉西楼 秀才,122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46发表时间:2011-06-18 20:30:26

编者按:
   一个只有小学文凭的偏远山区的女孩子,不肯向命运屈服,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奋斗,从一个社会最底层的打工妹成长为一家全国著名,能跻身于人才济济的《知音》集团成为骨干编辑、记者,一个历经苦难富有传奇经历的女子,她出身卑微,家境贫穷,自幼丧父,小小年纪便退学上山砸石头,用微薄的收入供妹妹上学读书和养活全家,19岁那年到上海打工,先后做过餐馆服务员、服装流水线女工、时装公司技术员、广告业务员,而她依然对生活怀着无限的憧憬与希冀,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不屈服命运的精神拯救了她。她以自己苦难的人生历程写出了自传纪实《我的苦难,我的大学》一书,曾在2004年“QQ·作家杯”征文大赛中一举荣获纪实文学特别大奖和最感人作品奖两项大奖,她传奇的人生奋斗历程曾被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安徽电视台、《知音》、《新民晚报》、《女友》、《当代青年》等三十多家媒体先后报道,成了当今广大“打工一族”的奋斗楷模,2002年被评为“武汉市十大杰出外来务工青年”。
   近日笔者慕名拜访了这个富有传奇经历的人物——赵美萍,初次见到她,笔者很难想象面前的这位美女编辑和她背后的苦难经历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她侃侃而谈的话语中流露着平和、高雅的气质,让笔者感觉在和一位大姐姐拉家常聊天。
  
   苦难,人生真正的试金石
  
   赵美萍出生于1970年大年初一晚上,她的到来使婚后8年未育的父母欣喜若狂,做大队会计博学多才的父亲为她起名“美萍”,在她人生回忆中曾感叹,也许因为这个“萍”,她的人生像大海之中的飘萍一样开始漂泊。
   在她8岁那年,父亲因病治疗时被护士打错针未留一言冤死病床撒手而去,她幸福的童年便草草的画上了句号。1981年她随着母亲辗转来到第二个故乡——安徽,由于继父家境窘迫,考上市重点中学的她不得不忍痛割爱地放弃学业,为挣钱供妹妹读书和支撑破败不堪的家,她成了山上最小的采石女,每天抡着十八磅的大铁锤砸石头,那年她还不满14岁,人生的花季就在砸石头的叮当声中度过的。这段人生经历在她的自述中曾这样写到:我就像那只辛苦的精卫,一块一块地衔着石头,唯一不同的是,它填的是恨海,我填的是生活。
   然而还是祸不单行,17岁那年一场严重的车祸,造成她右脚粉碎性骨折,一种残废绝望的念头时时盘亘在她的心头,一次次对命运痛不堪言的泪眼迷蒙,正如赵美萍所言:成长是痛苦,而生活并未停止成长,是的,生活不相信眼泪,哭过之后,还是要去面对。就在她这段近似绝望的痛苦中,上帝悄悄为她打开了另一扇门,她有机会看了许多书并如饥似渴地汲取精神的营养。这些书陪伴着她、滋润着她贫瘠的人生花季,也使她内心萌生出一种对文学执着痴迷的精神,在她漂泊的人生路途中支撑着她勇敢地迈过一个个苦难的门槛。也许正是她这段经历为她历经千心万苦成就自己的事业铺下了举足轻重的铺垫。
   赵美萍谈起自己的人生经历,她说她的人生经历了两次重要的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就是从老家到上海。19岁的她背着十几本日记本和希望,同时也背负着因母亲治病而欠下的巨额债务,开始了她人生中又一次的漂泊。来到上海谋到的第一份工作就在一家个体餐馆当服务员,每月工资80元,比着她在山上顶着风吹日晒又苦又累采石头要挣钱轻松的多,她很珍惜这份工作,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事情,生怕老板炒了她的鱿鱼,然而现实并不是她想象的那么美好,由于她看不惯老板把发馊的面条和发臭的鸡头蒙骗的办法卖给民工,她毅然辞去了这份工作。此时在她眼里学一门手艺总比帮别人洗碗要有出息,于是她开始在一家时装公司流水线上做缝纫工,由于对服装一窍不通的她时刻面临着师傅的责骂,一次做工时不小心缝纫的针扎进左手食指内,针头断在指甲里,血滴在布片上,师傅大声呵斥责骂她:你的眼睛下了,弄脏了布料你要赔。在医务室取针头时久忍的泪水随着钻心的疼痛倾泻而出。疼痛在继续,生活也在继续,然而这些苦难挫折并没有使她心灰意冷,也许正是因为她过早地承受着生活的苦难,才使她的心灵在痛苦中锻造出富有韧性、弹性和生命的张力,以及学会了在苦难中怎样去用智慧来擦拭和化解生活中的阴影和烦恼。在以后的工作中,由于她那种敢于吃苦、不服输和敬业的精神,不久她被破格从300名打工妹中提拔到技术科做技术员,成了公司惟一的打工白领。为此,上海一家报纸专门刊登了一篇题为“小学文化程度打工妹进入外贸企业管理层做了白领”的报道,当时引起了轰动。她后又连续四年被上海熊田时装公司评为“先进个人”,被上海市宝山区团委评为“十佳外来务工青年”。
   有句话说:把困难举在头上,它是灭顶石。把困难踩在脚下,它是垫脚石。正是赵美萍那种不安于现状、敢于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那些苦难在她脚下当成了垫脚石一步一步的攀登着人生高峰。历经苦难,时来运转,她成了打工族中的佼佼者,在海纳百川的大上海树立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有梦不觉人生寒”
  
   人生旅途中,我们注定无法拒绝痛苦的,就像我们无法拒绝在岁月中苍老一样,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学会运用生活的智慧来化解人生的苦难,这是活着的艺术,也是人精神上超脱苦难的至高境界。正如三毛所言极是:苦难对我们就成了一种功课,一种教育,你好利用了这个苦难,就是聪明。赵美萍有句人生信条就是“有梦不觉人生寒”,也正是她内心深处那盏燃燃不熄的灯火照亮了她迷茫的心灵,也照亮了她人生远行的路途,她的梦就是文学。在她那段背井离乡的日子,她把大部分的工资寄给家里外,其它的用来买书,正是她这种对文学的执着,书籍的芬芳慰籍着她一颗孤寒而又漂泊的心。当她开始试着向期刊投稿,然而每每收到的却是退稿,但这些并没有让它灰心丧气,她始终相信勤能补拙。在寒冷的冬夜里,她就坐在被窝里,腿上垫着厚书写,久而久之,脖子和腰背都酸疼酸疼的,右手还长出了冻疮。在酷热的夏天里,为了防蚊子,她穿着长衣长裤,不但捂出了一身痱子,稿纸上常常被汗珠打湿。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对文学的这种理性痴迷的执着,开始有了收获,她的文章开始不断的发表了,1994年夏天,《上海故事》和《劳动报》联合举办“打工在上海”的征文,她写了一篇关于身边打工妹的故事,获得了征文一等奖。此后她的文章陆续在《上海小说》、《现在家庭》、《上海故事》、《新民晚报》、《劳动报》、《知音》等报纸杂志发表。她以丰富的人生经历,用一颗关注身边打工族冷暖的心,用优美的文字倾诉着他们喜怒哀乐的真实情感。赵美萍几乎成了打工一族的代言人,因为她出色的表现,上海媒体镜头纷纷聚焦在这位不平凡的外来妹身上,称她为“打工偶像和自强不息的楷模”。1998年4月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的编导特意赶赴上海,拍摄了以赵美萍为主的打工妹的真实生存状态。
   然而赵美萍并没有满足她的人生追求目标,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记者或编辑,为了达到她人生的梦想,她用打工挣的钱买了大量的名著和哲学的书给自己充电,业余时间,她还参加了复旦大学成人自考新闻专业。她为自己的梦想呕心沥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准备着,直到1998年幸运之神才缓缓的向她伸出垂青之手,她苦难的人生经历和不屈服命运的精神和付出无数心血写出了300万字的文学作品打动了《知音》招聘主考官,破例被录用为《知音》杂志的编辑、记者,她终于叩开了文学殿堂的大门,圆了梦寐以求的最大愿望。
   1998年是她人生又一大转折点。当她挥泪告别这个爱恨交加即熟悉又陌生的城市,熟悉的是她在此生活了9年给了她希望也给了她深深伤害的地方,陌生的是她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却没有她一席的容身之地和给予主人公身份的接受和认可。回首走过的28年,即漫长又仿佛瞬间,漫长的是不知经历了多少个痛苦煎熬的日日夜夜,流下了多少痛不堪言的泪水。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苦难历程,破茧成蝶,就在迈出苦难看到希望的时候,回首岁月就仿佛一瞬间的过程。所有的委屈痛苦,所有的迷茫绝望,在希望中渐渐的淡化。当笔者问到她28岁才等到希望,实现了梦想,晚吗?她却平和而又斩钉截铁的说:不晚,机会来早了,我也许没有资本去抓住它。是啊,在一个没有任何背景,惟一的财富就是苦难的人生经历,而她却在苦难中以坚韧的个性,不向命运屈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奋斗进取的精神拯救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其实机遇离我们并不遥远,只不过它是为那些乐于付出敢于拼搏的人准备的,成功对他们来说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在这个世上我们时常抱怨怀才不遇、命运不公、怨天尤人,是啊,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正是因为有着诸多的不公平,才有人敢于迎难而上拼搏奋斗,在荆棘载途的人生中披荆斩棘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其实这个世界又是公平的,当你历经苦难拯救了自己,走过坎坷曲折的人生路时,则又是一番的柳暗花明。我们都知道珍珠的价值,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珍珠成长时艰辛痛苦的过程。正如赵美萍在她的《我的苦难,我的大学》一书中写道:生命中的痛苦是盐,缺少了它,生命就会变得苍白无味。其实苦难的人生历程是人精神的一种必须的钙质元素,缺少了它,我们的生命难免会变得脆弱。
   生活有时由不得我们自己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生活的态度,用微笑面对人生的苦难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种值得称道的完整人生,其如此人生不会悲苦,反而壮美!
  
   苦难,是一所人生的大学
  
   问:从一个小学毕业的女孩成为现在的白领女人,其经历好象一部传奇。在您苦难的历程中,哪几次重大转折改变了您的人生?
   赵美萍:可以说有两个重大转折。第一个是到上海打工,让我知道了路在脚下。那时出门打工被认为是一种不安分的反叛表现,但我去意已决,心里是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和即将逃离苦难的轻松,那时我19岁,背着十几本日记就到了上海。现在想想,如果那时没有走出去,我可能一辈子要面朝黄土背朝天了。第二个是来武汉,来《知音》。当时我来武汉有点冒险,因为我是辞掉上海的工作来的,可以说是断绝了自己的后路,但我心里对新工作已经有70%~80%的把握了。
   问:您感到最难的时候是什么状态,那时您心里是怎么想的?
   赵美萍:最难的是5年的采石生活。因为在落后的农村里,只念过小学的我,看不到未来的任何希望,每天只有采石,不知道以后的路在哪。那时我正处于人生的花季,青春期的躁动、心里的迷茫、家庭的贫困,让我一直处于自卑中。
   问:那个时候您是怎么克服自卑,走向成功的呢?
   赵美萍:还记得从15岁到19岁的三四年时间里,我先后写了近十封遗书,实施过三次自杀行动,但总在最后一刻放弃了。就是舍不得离开亲人,可爱可亲的母亲,觉得不管怎样,也要为亲人活下去。就这样坚持了下来,活到现在。幸巧坚持了下来,否则就没有现在的我了。既然不愿死,那就好好的活吧。后来的念头一直是要出人头地,为父母争气,改变命运。我想可能是这个念头让我克服自卑的。记得在上海的服装流水线上做缝纫工时,我利用业余时间看书写作,别人睡得香的时候,我在一点点的学着写作,后来终于发表了作品,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这给了我向新的文化职业努力的信心。其实这个世界上唯一能拯救自己的,还是自己。如果自己都对拯救自己没有信心,谁还会来帮助你,拯救你呢?
   问:小时侯您想过有一天会成为编辑、记者吗?您是怎么做到的?
   赵美萍:小时侯我写日记,只是对文学的喜爱。那时我写了很多日记,对未来有一种憧憬的感觉,希望将来有一天我能够成为一名编辑,但从没想过真的会实现。我有一段苦难的人生经历,对个人成长来说,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只要你不被它击倒,你就能完善自己、成就自己;只要你认真去做,没有做不到的事。我能梦想成真,是因为我相信人生必须有一种信念,任何时候都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我的人生就像登山,到了一定高度后,还想看看上面有什么景色。永不满足,不断攀登。因此,自己才得以走到今天。
   问:您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对于成熟一定有您特别的感悟,可以谈一下吗?
   赵美萍:我现在比以前成熟多了。大概是22岁之前,我会怨恨父母,怨他们为什么把我生在这么贫穷的地方,怨他们为什么生我却不养我,让我在人世间受苦。我怨恨,同样是人,为什么上海人看不起我们打工妹,为什么别人能活得那么轻松,而我却要这么苦的环境生活。现在宽容了,心态平和了,也明白这个世界它是公平的。“上帝是公平的,他在给你关了一扇门的同时,会给你打开一扇们。就看你能不能发现这个机会。”以前总是要求别人爱自己,却不知怎样回报别人。现在知道了如果一个人学会了感恩,他就懂得了爱。我的成熟就是学会了感恩、宽容和平和。
   问:您的《我的苦难,我的大学》一书,情真感人,是否可以说是苦难成就了您?您希望大学生如何看待苦难?
   赵美萍:我经历的苦难就是我的一所人生大学。我觉得大学生看待苦难,关键是心态。我在一些学校做过报告,很多学生就跟我说:“我一直觉得自己很苦,看了你的书,和你的苦难比起来,我的苦实在算不了什么。我的苦是因为家庭的贫困,跟你的苦难比起来我觉得我比你幸福多了,毕竟我读了大学而你没有。”读者告诉我说这本书给了他们很多触动和动力,影响非常大。他们说想不到一个小学毕业的女孩都可以做得这么好,我一个大学生又有什么理由去懒惰和抱怨呢!当然我想让他们看到,我经历的苦难和磨砺比他们多得多,他们在充足自身条件环境下应该比我做的更好。
   问: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的困扰,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赵美萍:现在的大学生工作后跳槽频繁,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了,很迷茫。我记得有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保洁,也就是扫地、洗厕所。本来周末他可以不来公司,但他每个周末都来上班。有一天被老总看到了,问他今天为什么不在家休息。他说:“别的员工还在加班,他们把地面弄脏了,星期一再来上班时,会看到一个极不干净的环境。如果我今天做了,就会给他们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反正我在家也没事。”老总听后很欣赏他,半年后,他就被提到一个重要岗位上。我建议那些正处在不如意岗位上的大学生,先别急着跳槽,说不定公司在考验你呢!
   问:您上过好多次女性访谈的电视节目,很多打工者以您为偶像,从中获得了许多上进的动力,如果您面对的是大学生,您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赵美萍:我在砸石头的时候,经常看到石头下面压着一些小草,它们弯腰曲背,颜色枯黄。但是,一旦我把压在它们身上的巨石掀开,它们马上就会生气勃勃的站起来。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有时候,被我们诅咒的不公平的命运就象被我打碎的这些石头,如果自己不想办法颠覆它,就会一辈子被它压在下面。但是颠覆这些石头,是需要撬杠和铁锤的,我的撬杠和铁锤就是写作。我想对大学生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有苦难的,抱怨和诅咒都没有用,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会拯救自己。如果做不到,那么就永远被苦难淹没。获得成功基本上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一可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目标,然后一点一点地向着这个目标爬行,总有一天会到达目的地。

共 600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报告文学感人至深,作者通过对赵美萍人生经历的诠释,感悟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学校,告诫人们如何积极地面对自身的缺陷,然后努力弥补自身的劣势,让自己更加完美,赵美萍从一个普通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神话,证明了只要努力付出就有收获,人生之中一定会有许多磨难和痛苦,我们必须要积极正确的面对,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用汗水浇灌出幸福的花朵。这篇文章叙述自然真切,感染力强,刻画人物生动,读后给人深深的震撼。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编辑:菊梦悠悠】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菊梦悠悠        2011-06-18 20:41:47
  值得学习的精神,赵美萍为我们树立了一面旗帜。
怒江大峡谷一所乡村中学的英语教师
2 楼        文友:红烛醉西楼        2011-06-18 22:00:47
  谢谢点评,问好
喜欢文学,从事业余创作,并多次获奖!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