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法云寺·千佛塔

精品 法云寺·千佛塔


作者:春晓大别山 举人,3628.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55发表时间:2011-06-22 01:19:22

鲁迅说过: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为了路。
   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也因同一道理,光顾和赞誉的人多了,就成其为名胜和古迹。这其中,最大的功劳当属于文人墨客。正因为他们的多情善感将情与景融汇于笔端,赋予一山、一水、一石、一草、一木等等以神韵,传播四海,牵动心灵,让许许多多游人雅士心向往之,一睹为快,一游为畅。久而久之,景就成名了,迹就作古了。
   我的家乡有座寺庙,庙中有座古塔。寺叫——法云寺;塔叫——千佛塔。
   我根本算不得文人墨客,最多只能说喜欢一点文字;我没有能力和才华将家乡寺庙的神韵赋予华章。但我生于塔下,长于塔下,也就留恋于古佛,钟情于古塔。
   尚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古塔的四周围建着一溜青砖瓦房,将塔周不大的一块平地占得满满,房子低矮阴暗,也许不是同时所建的原因,规划不一,参差不齐。那就是庙堂、庙宅。因为“扫四旧”的缘故,舍在庙无,和尚是销声匿迹多年了,一户贫农居住其中。
   此时,寺也好,塔也罢,一文不值,一名不闻。
   但我们几个孩提伙伴,喜欢到这玩耍。在庙宇外的大石缝里躲猫猫,攀坐古塔风窗打扑克。
   进入塔前,有一石门,距塔约有五米之远,清一色的石条所垒,门座两边立有一对石鼓,石鼓两面雕刻有花纹。在我的记忆中,这尊石门离瓦宅几米,左右的砖墙不知何年荡然无存,石门就那么固执而孤零零的伴着古塔,任我们孩童怎么摇晃也巍然不动。又不知是何年,石门终于经不起岁月的晃荡和时代的推搡,倒了,其中一边石框折为两截,和着石鼓,蜷伏在古塔的前面;石门、石鼓、石条、古塔,他们不愧是真正的伴侣,不论是残基断石,还是斑驳古塔,至今仍相怜守卫、相望依偎在一起。用自己残破的古朴、沧桑向来来往往的香客游人诉说着艰辛、变迁和无奈。
   跨进石门,几步就到了塔门。古塔为四方七层楼阁式建筑,塔基为条石砌成,塔内各层四方均建有塔窗,至塔顶收封。在两米多高的塔基上,正对着石门开着塔门。我们攀援上塔门,进入塔心。七级浮屠,心空虚无,凉风习习,象自脚底而生,又象来自天籁。我们沐浴着塔风,双双童眼从塔心仰望,只见层层叠叠,愈高愈窄,攀爬的欲望激增。我们一个接一个地攀援而上。四米多高的第一层最为难爬,两米多高均为粉墙,向内倾斜而光滑,是需要较好的臂力和伙伴们通力合作才能成功。层层之间大约也在四米之高;每层四周各有一个上圆下方的塔窗,四季风从窗而入,日夜轻抚塔心,凡尘之中的风流在空旷的塔心净化,顷刻化为乌有,又从塔窗、塔门轻缓而出,无声地回馈自然、荡涤俗心。孩提的我们,无法领悟这些禅意。三层以下的塔窗面积较大,可以容纳四个人席窗而坐,我们就是在这里玩扑克,下军棋,吹牛观景,借风假寐………
   古朴之塔、清净之寺,也烙上时代的印记。1975年的冬日,这里热火朝天,夜以继日,父老乡亲们大干两个半月,硬是在塔下赶掉两座山头,挑出一座水库。“农业学大寨”的热潮虽激荡寺前,但未能觉醒古塔。一汪清池,映倒着青山塔影,却不能折射出古寺辉煌。寺仍然孤寂,塔依然孤立。
   古寺古塔的古色古香淹没在破败不堪中不名不闻。那个时代是清一色的政治春天,虽不缺乏激情的文人墨客,但缺少爱护古迹、博爱人文的大气候,更缺失尊重自然、兼容百家的大度量。石门任其倒塌折断、古塔随其风化破损而无人问津,连古塔最为重要的塔碑也不知被谁家抬去做了屋基或牛栏猪圈而杳无踪影,以至于古塔的真实身份至今为谜。当年的古塔,只有我们这些顽童记掂着她,亲近着她,关注着她,喜欢着她。
   星移斗转,历史变迁。改革开放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古寺古塔,也焕发出勃勃生机。政府搭台,佛教唱戏。借居的贫农让出了庙基,来了一批和尚,拆了旧庙,造了大雄宝殿,建了神堂庙宅。香客来了,香火兴了;游人如织,名气旺了。古色古香也就现出了冰山一角。
   某一日,一批政客召集了些许历史文人,围着古塔转了几圈,指点了一通。寺始建于何年,难以考证,但考证了不少珍贵而悠久的历史:公元577年,北周武帝灭佛,在禅宗也面临灭宗灭派的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禅宗二祖神光慧可受达摩心法,护经像南下舒州来此建刹;也许是这里的“地气”容不下佛祖的灵气,二祖慧可之徒僧璨经过长期的流离失所的艰苦生活,最后选择了时为陈晋熙郡境内的司空山为其卓锡之地;这里虽仅成为“二祖”的最早点化之地、留足之处,但二祖慧可在此处和在司空山传衣钵与三祖僧璨,璨于皖公山传四祖道信,道信于黄梅双峰传与五祖弘忍,弘忍又在黄梅传六祖慧能,一百余年禅宗衣钵传五代,皆未出大别山西南麓,使得禅宗能在平静、安宁的环境中发育成熟,应验了达摩祖师“一花开五叶,五叶结正果”的预言。所以没有此处的留足延续之地,也就没有司空山的二祖,没有潜山的三祖,没有皖公山的四祖,没有湖北黄梅的五祖、六祖………因此,这里应是“二祖”的始祖地,其渊源竟是如此悠久厚重。塔虽无确凿证据证实始建年代,但据相对可信的考证和全国目前仅存的四尊四方古塔等推断,塔该是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晋朝所建;塔的每层外壁平均砌有四十个砖雕神龛,每龛一大二小三尊佛像,计八百四十尊,加上塔内壁、外檐砖镂佛像,全塔总计共有一千余尊佛像。尊尊佛像,神态各异,生动逼真,以神光慈目注视着大千世界。
   于是,通过一番斟酌,寺终于取名——法云寺;千年古塔也终于赋予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千佛塔。“农业学大寨”建造的“后冲水库”,更是被禅化为“放生池”。
   有山、有水、有石,景色宜人;有史、有古、有神,厚重深沉。佛祖的灵光在时代的光环中更加熠熠生辉,引来无数香客游人,更引来无数文人墨客。描写法云寺、拍照千佛塔的有识之士络绎不绝,把埋没千年的“二祖”始地、沉睡千年的古塔禅意推向了世界,推进了人们心中。文人墨客,功莫大焉!
   现在的法云寺梵宇辉煌,金殿交碧,祖庭重辉,宗风光大,佛光普照,烟火鼎盛。
   然现在的千佛塔虽傲然挺立,佛烟缭绕,却破坏、风化厉害,塔身外层剥裂,各层拱檐断砖缺壁,基部砖块破损严重,有种风吹欲倒的趋势。摇摇欲坠的千佛塔和着那年那月倒塌沉睡的石门、石鼓一道诉说着无奈和凄凉。我真的没想通,这是寺庙的过错,还是社会的错失?是神的舍弃,还是人的疏忽?
   前年的春天,历史文化名镇的响肠镇,终于在岳西领导的重视下,花巨资对法云寺和千佛塔进行了修缮。现在,寺和塔都焕然一新。欣喜之余,我更祝福着千年古塔新生再获,光彩异放!
   沉睡在历史长河中久远的法云寺、千佛塔,唤醒于改革开放的时代长廊。如今,在各方呵护下,在文人墨客的点缀中,悠悠古塔,映照着二祖禅寺的辉煌;恢恢幽寺,怀拥着千年古塔的积淀。两者相互映照,相得益彰,景色更美,古迹更加厚实!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本无路的地方走的人多了,就成其为了路。法云寺、千佛塔,这条历史铺就的古道,因为景仰的人多了、虔诚膜拜的人多了而越来越厚重、越来越厚实!

共 27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寺一塔,自然与人文,情感与历史,在年轮的更替中彰显着魅力,散发着岁月的韵味。凝重而厚重的文字,蕴涵着丰富的内容,读了,品了,回味着,收获着阅读的感受。【编辑:梅暗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622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暗香        2011-06-22 01:20:27
  很有份量的文字,耐读耐品。:)
爱哭爱笑,爱静爱闹。
回复1 楼        文友:春晓大别山        2011-06-22 08:09:24
  非常感谢编辑的鼓励和推荐!!!
2 楼        文友:菊梦悠悠        2011-06-22 22:22:57
  这样的文字总能深入灵魂,也许有那种佛法的蕴涵的原因。很受震撼。问好。
怒江大峡谷一所乡村中学的英语教师
回复2 楼        文友:春晓大别山        2011-06-22 22:44:35
  非常感谢鼓励!
3 楼        文友:三刀        2011-06-23 11:11:00
  学习作者好文。问好。
自由职业者
回复3 楼        文友:春晓大别山        2011-06-23 22:39:12
  惭愧!请多赐教!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