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芙蓉外史》之《荒年记》(二十四)

编辑推荐 《芙蓉外史》之《荒年记》(二十四) ——第三十六卷 打食堂


作者:陈晓江 进士,6337.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99发表时间:2011-06-24 14:33:15

《芙蓉外史》之《荒年记》(二十四) 第四章借钱治病没门路
  
   继鹰希望早日根治儿子的毛病,向二嬷打听孩子送上海治病可能要多少钱。二嬷说可能要好几百块呢。为了给儿子医病,继鹰只得四处借钱,几乎借遍了四六亲眷,却也借不到多少。继鹰觉得继刁做生意出身,子女又都不在身边,应该有点钱的,只是不敢开口向他要,怕不给又丢了面子。与义父商量,叫义父出面向继刁借借看。义父当场否决了,“继刁这人不可能有钱,有钱也不一定借你。你想想,他自己的孩子十四五岁就被赶出家门自力更生,就像鸟儿把刚刚会飞的雏儿啄出窝一样毫不留情,借钱给你可能吗?他十六岁开始生儿,现在不知生过多少,也不知旺到第几代了。总之,想掇他的板油皮可要花点心思。眼下全村要算田荣最有钱,几百块钱的大数目没有他的帮助恐怕不行。”
   “说得也是。都说田荣算功好,办皮油坊、做小生意,又善于精打细算,他没有钱是说不过去的。”
   “田荣整个家族殷实富足,全村人人皆知。据说他的哥哥田兰,解放前去了台湾,在台湾生了好几个子女,还当了某大学的校长。子女们都是取得高学位的生意人。田荣被割了多次资本主义尾巴,经济上受到各种各样的打击,几经抄家,依然生活滋润,足以证明他精明而有实力。”
   继鹰待要开口向田荣借钱,田荣却出事了。原来芙蓉人有意将坐落横坑溪以南的一片土地荒了,有意让给溪南耕种,对此田荣表示反对,另外还反对门前垟的一片田让给张大屋人种。他称门前垟的田为安享田。这安享田离家门近,一天可以挑许多担肥料的,粮食收割也方便,种田时回家吃饭也近便。与岩头的划分山界问题,岩头人要把离芙蓉近的低山矮山划给芙蓉、跃进大队,要以横路为界,把横路下的山划归芙蓉,田荣又极力劝大队干部应承这件好事。他分析:“像人家讲的一样,低山矮山好,泥土厚,水源足,可以栽杨梅、雪梨,可以栽桐乌、油茶等,可以开番薯山,甚至可以做坟地。低矮的地方挑上担下的不费力,不费时。所以,像人家讲的一样,应该尽可能争取分到低山矮山。”可是大队党支部书记不采纳他的意见,坚持说要分就分到山顶,硬要分水派流。结果,岩头人变卦,要把五尺附近的山划给芙蓉、跃进大队。这事一拖,计划就泡汤了。丢失的失了,该得的却没有得到,芙蓉吃亏不少。
   为这一系列的事,干部不仅不反省自己,反而恨起田荣来,大部分劳力都满怀革命豪情出去了,他却被留下来在家种田。有一天,他在食堂排队打饭时排在最后,番薯汤打到最后连汤也只剩半勺,他一口喝了这半勺番薯汤就下地劳动去。到了田里劳动一阵,肚子就彻底饿了。他偷了地里的生番薯吃。正在吃生番薯的时候,却被迟一会儿出工的食堂长逮个正着。食堂长汇同大队主要干部为他核产。所谓的核产,就是一个人偷吃多少鲜货,折合多少干粮,然后加以处罚,要他赔偿多少斤口粮。他被核产1500斤干粮,这1500斤干粮折合钞票225元,必须马上赔偿。芙蓉四大功,田荣的算功也算一大,可他怎么也算不出1500斤干粮要折合多少斤鲜番薯。假设5斤鲜番薯晒1斤番薯干,自己就算天天偷吃番薯,又要吃几年呢?
   大队长、大队支部书记等主要干部就是土皇帝,一切他们说了算,田荣被逼得没法,将自己与继刁合伙办在车门外的皮油坊折合600元,卖给芙蓉大队部。继刁最近手头也非常紧,想弄点黑市番薯吃吃,正寻不着缘头,现在田荣提出要卖油车坊,他自然满口应承。继刁还把自己的一半油车屋也卖了,田荣却坚持不卖油车屋。
   庆枢似乎看出其中的奥妙,对继刁说:“继刁鬼呀继刁鬼哎,你会算也算不过田荣哪。你要是真会算,不用两年半……人毕竟需要算功的。”
   继刁坚决不听,坚持认为卖光了干净,“我不就是因为做点小生意才经常被批斗吗?老子本身下中农出身,现在什么生意都不做了,老老实实种田,比人家的爸还大哩。”
   “不过我是好心提醒你,不要借钱给继鹰就好了。”
   继刁脑子一转,说:“哦,你不提醒我还真的把这件事给疏忽了呢,我是该挤出点钱给他送去的。”
   晚上,继刁下了很大的决心拿出2元钱送给继鹰。“继鹰,一家有难大家相助,你也不要嫌少,我继刁主动送钱给人家可是破天荒头一回的事。我这2元是当200元用的。”
   继鹰收受了继刁送来的2元钱。这钱堪称预算外资金,继刁说什么,继鹰自然点头称是,一概表示感谢。他知道继刁名义上给自己送钱,实际上是堵路,从此再不好意思向他借钱了。继鹰只好把目光重新转向田荣。听说他在荒年到来之前屯积了许多番薯渣头发大财了。这些提取淀粉后的番薯渣本来只能当饲料的,荒年到来乐清渔民没粮食吃光吃鱼还不行,便拿黄鱼鲞与他一斤兑一斤,因此继鹰相信田荣还有存款,只是田荣最近被罚了款又被抄了家,不好意思向他借。正犯难之际,继刁又找上门来了。
   继鹰不等他开口就问:“你说黄金是不是最值钱?”
   继刁倒吸一口冷气,点头回答:“是的,是的。”
   “我家黄金印值多少钱?”
   “这个么,估计我长丰堂的所有买卖、皮油坊和房产,外加一箩筐银元。”
   “我要两箩筐银元,你的买卖皮油坊我都不要。”继鹰知道继刁手头拮据,故意将价钱往高了说。继刁不知是计还跟他讨价还价。而每讨一次价,继鹰还都把价码提高了,弄得继刁着急上火,第二天嘴唇上竟起了几个泡。
  
  
   第五章人饿死啦
  
   种小麦了,有人扒沟,有人撒灰,继鹰撮麦种。地耙平后,先用锄头扒开一条两寸深的麦畦沟,后面一个挈小布袋撮麦种的人,一个端灰锸撮灰的人,两人跟着打畦的人边打边撒。第二条沟与第一条沟一尺之隔,打第二条沟时,锄头划出来的泥土挈到第一条沟上,正好遮掩掉第一条沟撒进去的麦种与灰。继鹰肚子饿极之际,看别人嚼麦种,骤闻浓烈的香气。他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一个人连种子都吃的话,那是非常罪过的,严重时会遭受五雷击顶,可是这下饿得实在没法,思想斗争好一阵,还是抓了小把麦种放到嘴里嚼。按说生小麦应该有些生臭的,这下嚼起来却香极了。
   上午吃了小麦种子,到了下午,大家就争相放臭屁。这事引起了大队干部的怀疑,就把小麦种子拌到泥灰里让他们种。继鹰撮麦子灰时,一把麦子灰在手,用嘴吹了泥灰,剩下沾有微量泥灰的小麦种子,吃起来味道也好。这事防不胜防,大队干部尽管在后面骂也没用,他骂只管骂,大家吃只管吃。大队干部后来想出一个主意,把麦子直接拌到生尿燠过的潮湿泥灰里。然而,偷吃种子的现象还是没有断绝。为了活命,脏一点、臭一点算得了什么?
   通常,小麦种子里还间杂一些横豆(胡豆)、蚕豆,这些横豆、蚕豆的种子比麦粒大得多,不论怎么脏,单独地撮出这些大颗粒种子吃,总是比较容易的。
   泥灰用完,改用供销合作社的茶子饼、豆饼施肥。这茶子饼、豆饼是非常好吃的东西,干部们怕给撮麦子灰的人吃掉,便掺上剧毒长效的农药六六六粉。继鹰捡起成块的,将茶子饼放在锄头柄上敲几敲,震落大块的六六六粉,看起来没有什么药粉的黄颜色了,不管臭不臭、苦不苦,也只管吃。人家都说口渴喝盐卤,我继鹰是只要吃饱,管它毒药不毒药?吃死就吃死,在世哪有爽呀?
   可这年头的人就是怪,没有任何人因吃这些染上六六六粉的茶子饼而中毒死亡的。继鹰还讲大话:“从前琴材先生说过的,荒年的人吃什么都没关系的,要不人不死光了?”
   大队干部没办法,一箩筐的麦种抬来,便舀了一尿兜的生尿当着大家的面倒到箩里去,倒生尿时故意把尿兜提得高高的,那动作犹如打麦场上从高处慢慢地倒下小麦,好让大风吹走麦壳、麦芒一样夸张。然后将掺尿麦种拌到灰里,让人装在灰雀里撒。偷吃者食欲在燃烧,队长一疏忽,继鹰竟把一小袋的纯净麦种偷偷地埋到泥下藏起来,待晚上收工后再来拿走。
   一家人生嚼麦种吃了半饱以后,长庵觉得这样生嚼糟蹋了粮食,应该好好地吃一顿,享受享受。夜里到水碓里磨粉,也不分麦麸、面粉,黑粉、白粉,头拷粉、二拷粉,统统砻碎,然后就地用一个破镬拓了俗称“戳肚排”的薄饼。美美地吃着“戳肚排”,玉菊还给呆儿子吧叽吧叽的也喂了许多,一家人感觉到了天堂。
  
   清晨,继鹰一家人睡得正香,保敬老老竟然挣扎着在长塘街敲锣高声大叫:“饿死啦,饿死人啦,饿死啦。”锵锵锵,“食堂散快喔,再不散人饿死呵。”
   保敬老这一叫,公社里随即给他戴上右派的帽子。保敬因为是个农民老头子右派,显得非常稀有。这倔老头不仅不肯低头认罪,还扬言,自己一泡尿,宁可撒到岩洞窟里,也决不撒到公家田里;尿撒田里肥了草,让公家的牛吃了也不心甘。
   村里继棠饿死了,继魏饿死了,鸣藏饿死了。继棠最不该,他原先在农场工作的,硬要迁出回到大队里,后来形势发展表明,在农场倒可以吃饱的。后来鸣胡也饿死了,他死了以后,大家都没元气抬他,挖坟圹也没力气了,胡乱在冯家湾杨梅树下挖个坑埋了。
   鸣胡的母亲90多岁了,老人有老经验,她认为当食堂长的鸣仔家一定有吃的,因为他吃得白白胖胖的,都成双下巴了,唱词盘戏里都唱“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的,看他猪一般肥,认定没有“横粮”是不可能的。要活命还得跟鸣仔商量。她拿定主意,沿墙边虫爬一样慢慢茕到鸣仔家门口。这时,一股浓烈的麦饼香味直钻她的肠胃。
   “鸣仔叔,鸣仔叔。”为了表示对鸣仔的敬重,她随孙儿的辈份称呼他。鸣仔皱皱眉头不应声。原来鸣仔坐在镬灶前烤麦饼,灶糖灰里还放着一把锡酒樽,显然他是嫌麦饼不太松,要烤松一点,还暖一酒樽老酒配麦饼。这在鸣胡的母亲看来比神仙还爽十八万倍,她不禁失声叫喊:“鸣仔,人饿死啦。”
   声音惨绝,鸣仔只觉全身发胀,皮肤尽起鸡皮疙瘩。她见他还是不理自己,就双膝下跪,痛哭高叫:“鸣仔啊,给我一点吃的吧。”
   鸣仔想不到这泥下挖出来的老家伙会来这一套,一气之下就拿起一条竹枝往她背上抽打。她惨叫:“鸣仔,我要长眼看看你!你一定死在我前面的!”然后挣扎着爬出鸣仔家。
   鸣仔被鸣胡的母亲谶准,当天一病不起,七天后就死了。鸣仔死时,他哥哥鸣密不在家,家人要等鸣密回来才择日出殡下葬。尸体放在棺材里停尸到了第七天,烂臭了,膨胀起来,棺材盖被顶起来,棺材板都被顶裂开了。家人拿铁丝捆扎棺材,并用钢丝钳不断地把铁丝拧紧。鸣胡的母亲看到这场面,回家不吃不喝,第二天也非常满意地归天了。
   鸣胡的母亲差不多属于没人料理后事的一类人,多亏谶人谶得准,地方房族对她有几分畏惧,才把她卷了破荐葬到冯家湾水碓山上。
   这时,有消息说,别地比咱们芙蓉更惨,楠溪流域,尤以张溪、蓬溪等地饿死的人数为多。有些人饿死在家里,没人埋,任其腐烂,见遗留下来的小孩子可怜,好心人便将其抱走。邻近各地,路上滚着骷髅都不是新鲜事。

共 42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吃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继鹰,怎样填饱肚子,可以说是每个人考虑最多的一件事。然而,不管怎样想办法,最终还是将人给饿死了,于是人们由此提出:,“食堂散快喔,再不散人饿死呵。”或许,这才是改变饥饿唯一的办法。【编辑:幻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六月竹子        2011-06-24 20:37:28
  继鹰筹集钱给儿子看病,继刁也送来了两元钱。继鹰想到了自家最值钱的东西。吃不饱饭还是问题,有些人被饿死,如何解决这个问?有人提出解散食堂。欣赏问好!
爱好文学发烧友
2 楼        文友:陈晓江        2011-06-25 11:04:21
  能躲过饥荒年月的人生命力都比较强的。吃染有六六六粉剧毒农药的茶子饼的事是我小叔亲口对我说的,是他亲身经历的,当时吃了竟也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
作家、书画家,《辞海》纠错专家。微信chen4401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