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花品茗】《大嫂》——一曲母爱的赞歌

编辑推荐 【心花品茗】《大嫂》——一曲母爱的赞歌


作者:心花一瓣 进士,1013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18发表时间:2011-07-05 16:14:55

人人都说:最动听的莫过于母亲的呼唤,最温暖的莫过于母亲的臂膀,最宽广的莫过于母亲的胸怀……品读着学民老师的《大嫂》,清纯的文字间,却让我欣赏到了正灿烂绽放的最美丽的母爱的花蕊;柔柔的爱意里,让我品味到了文字间弥散着的母爱的芳馨。侧耳聆听着学民老师如数家珍般与大嫂之间的点点滴滴,让我心潮澎湃,泪雨倾盆。
   学民老师的一篇《大嫂》,如歌如潮,如诗如画,情真意切,文笔细腻,让一位嫂娘的形象跃然纸上,鲜活于心田。揣摸着学民老师笔下站立起来的大嫂的形象,我的心中蓦然耸立起了一座中国女性不朽的丰碑,也让我真切地体味到了“老嫂比母”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更深层地理解了“家”的真谛。
   “家“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在学民老师的心中,家不是别墅洋楼,也不是万贯钱财。家是母子惜别时母亲背过身抹眼泪时的酸楚,是小民独坐门坎上,托腮盼嫂归时那望穿秋水的眼神,是大嫂的那一声“我离不开我可怜的民弟”的难离难舍,是小民烫伤时大嫂不辞辛苦的寻医求药,是小民为替大嫂开脱责在二哥面前撒下的善意谎言,是封存在小民记忆深处大嫂精心制做的密密实实的布鞋……在学民老师心中,家是“长嫂若母”之恩,常常温暖在他幼年的心头;家是温馨的小窝,有大嫂帮她遮风挡雨;家是坚实的扁担,有大嫂挑起饥寒交迫中的平安;家是一汪清澈的泉水,荡涤了他心中的悒郁;家是永恒的北斗,让他在彷徨时有了心灵的归依;家,是大嫂带给小民脉脉的温情和心灵的慰藉。
   读着学民老师用心灵敲击出的文字,一条幽幽的心路在眼前徐徐铺展开来,从昔日铺陈至今天,从嫂子的心中延伸到小民的心灵,从小民的心灵又延伸至我的心灵。让我有幸沿着这纵横交错阡陌心路,走近了菩萨般的大嫂,也走近了心清如水的小民:
   往事如斯。尽管大嫂娶进家来的那个冬日至今已没有什么印象,大哥抛家舍业去青海当兵的一幕也渐渐模糊成了记忆,但与大嫂相依为命的那段日子,却让一个叫小民的男孩子铭心刻骨,让他感动一生,感念一世。
   作者的记忆将我的思绪拽回了当年母子含泪别离的场景。母亲走了,带着她的留恋与不舍。嫂子在丝丝嘤嘤的哭声之后毅然担负起了呵护民弟的使命。“大嫂日日去大洼里干农活,中午回来日头偏西,晚上黑黢黢人家都掌上灯了,大嫂方才扛了镢锄从后巷口姗姗而来。”终日里,为了维持这个家,为了可怜的民弟,她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掉在地上碎八瓣,披星戴月,早出归晚,大嫂用她瘦削的双肩,支撑着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境,也用她拳拳的爱心为可怜的民弟营造起了一个温馨的港湾。风雨同舟中,大嫂成了小民生命中的依赖和精神上的寄托。日落西山时,从手托嘴巴坐在门坎望眼欲穿的双眸里我们不难读出他对大嫂的殷切期盼,从大嫂披星戴月回家后与民弟那一声声深情的呼唤应答中我们不难读出小民对老嫂的依恋。在小民的心中,长嫂若母,大嫂与他虽无血缘,但却给了他温存的母爱。“大嫂的娘头包着一块花围巾来看她闺女,说了半宿的话,我就听到我的大嫂说:“我离不开我可怜的民弟!”大嫂的娘心疼女儿,而大嫂更心疼与她相依为命的可怜的民弟。在大嫂心中,小民是她的弟弟,也是她的孩子,朝夕相处中,她与民弟已经建立起了难舍难离的情份。对小民而言,朴实、憨厚、大爱无言的嫂子就是他的娘亲。
   大嫂是可亲可敬的。她自从走进了李家的门,里里外外一把手,为人妻,为人媳,为人嫂。不辱使命、恪尽职守。母亲远离家门,哥哥当兵在外,她既当嫂子又当娘,肩负起双重的义务与责任。
   曾几何时,大嫂也是村里公认的美人。但她自嫁进老李家的门,早早担起了生活的担子,岁月风干了大嫂的花容,生活剥蚀了大嫂的月貌。但她却用无私的大爱演绎出了一曲“老嫂比母”的动人心曲。“穷人家的日子破锅破沿的,可经过我大嫂的手就平地生出许多情趣来。大嫂一手的女儿活,缝缝补补,点点缀缀,什么样的布料到了她的手上,都能化腐朽为神奇,大嫂会测量、会剪裁、会缝制,凡经过我大嫂手的东西,没有不叫好的”。这就是作者笔下的大嫂,用她的慧心巧手,编织着家的温馨,用她勤劳的汗水泼墨出大爱无疆的壮丽画卷,用她那瘦弱的脊梁和坚强的信念,为可爱而可怜的民弟撑起了一片蓝天,让民弟在贫困艰难的岁月里沐浴着爱的阳光和雨露。
   大嫂也是可悲可怜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作为一个打上了时代烙印的女性,因为端庄美丽,她有幸成为一名军人的妻子,她也曾得意于头顶上的那束军属的美丽光环。然而,因为与大哥长期两地分居,这也给她婚后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又因为她目不识丁,无形中也拉开了她与丈夫间心灵间的距离。终于有一天,忘恩负义的大哥以“大嫂不识字,不像大家闺秀那样知书达理、彼此没有感情基础”等理由跟大嫂提出离婚。面对婚变的打击,面对情感的重创,大嫂没有反抗,没有报怨,打掉了牙齿往肚子里咽,逆来顺受,“我赤脚跑过来,见大嫂用薄被蒙了脸,那被角一耸一耸的,我拉了被,看大嫂牙狠狠咬了手指,满脸都是泪花。”“大嫂猛地坐起来,一把把我搂在怀里,我们就放声大哭起来……”这酸楚的泪水,这悲伤的哭声,让读者更真切地体会到了大嫂心内万箭穿心的苦痛。
   然而大嫂还是强吞下生活酿制的苦酒,“日头从东海出来,又到西山落下,日子往复复往复。大嫂白天照样下地收拾农活,回家来依然喂猪、喂鸡,洗洗浆浆,只是从此没有了青春少妇的欢笑和嬉闹。”婚姻的裂变,让大嫂失去了往日的精神和风采,变得郁郁寡欢、沉默寡言,但是她仍然怀着对年幼民弟的难以割舍的情愫,苟且偷生,忍辱负重,苦撑着一个贫寒且在风雨中飘摇着的家园。
   通读全篇,文章语言平实质朴、畅达自然。学民老师特别注意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的描写再现典型的生活场景,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读起来亲切、畅达、自然。
   一篇《大嫂》为何有如此引人入胜的魅力?我想散文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是学民老师一是紧紧抓住小民对大嫂感情变化的主线,通过小民对大嫂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相知,由相知到相惜,一这系列情感的变化把小民与大嫂朝夕相处时有关的生活片断紧密地串联起来,让读者也随主人公一起或忧或喜,或怨或愤。一线穿珠似的结构成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摇曳多姿,从而让读者深入学民的情感深处,以体会他博大与深沉的情感世界。
   二是学民老师除了紧紧围绕着对大嫂可亲可敬可悲可怜的感情脉络叙述故事,更注重了在语言文字上的精雕细琢,并且善于在叙事过程中寓情于景:
   “我看着大嫂那瘦削的肩,那抖抖的手,便撒腿跑下土坡,跑过场院,跑到村南那无声无息的小河边。”特定时间段中小学民的动作描写,生动再现了小民当时“是可忍,孰不可忍”义愤填膺的心境。大哥的薄情寡义点燃着小学民心中无名的业火,大嫂的伤心欲绝紧紧地揪着小学民的心,一气之下,他跑到了河边,任由思绪驰聘,在静思默想中忆念着过往与大嫂之间的点点滴滴:
   “多少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大嫂带我来这里,没日没夜里浆洗衣衫,再把睡梦中的我抱回家去!”往事的回忆也再一次将小学民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大嫂,你这分明就是我那亲娘啊!”一句水道渠成的点睛之笔也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望那河水小树,水面上飞有美丽的蜻蜓,无息无声地,最终停落在一截露出水面的秸秆上,想那只美丽而孤独的蜻蜓,它是在寻找自己的家吗?河沿上,那静静垂落水面的柳枝,夕阳里投下清晰的倒影,是一种虚幻吗?我怅然若失地望那西下的太阳,落日下,三五片云朵在飘荡,一群群麻雀向长堤下的密密树林飞去,那是它们的栖息之所吗?”
   水面上美丽蜻蜓的描写,夕阳下树枝的倒影,飘荡的白云,学民老师着力点染出的蜻蜓无息无声飞翔的画面极言了蜻蜓无家可归的独孤无助,作者借景抒情,渲染了小学导与大嫂忧伤、压抑、孤独无助、怅然若失的心境。
   文章结尾处大嫂口中哼唱的那首古老歌谣,细细品味更让人潸然泪下,肝肠欲断:
   “一呀么一更里呀/月亮照初方/手搬着金莲/换上红绣鞋/一等那个情郎来/一等也不来呀/二等也不来/桃花杏粉落下泪来/哭坏了的女裙钗/哎……”当大嫂悲悲切切凄凄惨惨吟唱着这首催人泪下的古老歌谣,冥冥之中,我仿佛看见大嫂那颗沧桑破碎的心正汩汩沥血。
   尽管已经淡出了文字,但是我的心绪还是沉缅于学民老师的《大嫂》之中难以自拔。恍惚间我俨然成了文中的小民,跟小民一起忧虑一起惆怅,一起痛苦一起怨艾,甚至因悲悯大嫂的遭遇而心生对大哥薄情寡义的怨恨,进而暗暗称道小民的善义之举:他小小年纪的毅然挺身而出,替大嫂抱打不平,给哥哥所在的部队领导写信,向远在兰州的母亲求援。让我情不自禁为他翘起了大拇指:小民,是好样的!以心换心,大嫂没有白疼你!
   “太阳是不孤单的,因了有云朵;鸟儿是不孤单的,因了那树林”可是可亲可敬可悲可怜的大嫂呢?老天为什么要对她如此不公,让她遭受情感的重创和婚姻的危机?让她一味委曲求全经营她惨淡的人生?大嫂现在一切都好吗?怀着对大嫂的热切关注,我走近了学民老师,从他口中,我有幸得知了大嫂后续的故事:当时,面对大哥情感的游移不定,大嫂没有责怪,没有抱怨,而是心怀一颗宽容、慈爱、诚敬之心去面对、去化解、去感念命运所带给她的不公,去礼遇大哥所带给她的苦痛。大嫂的无私、宽容和忍让赢得了一家老小的理解、拥戴与尊重,小民的姐夫亲自驱车赶往大哥所在的部队,做通了大哥的工作,唤醒了大哥尚未泯灭的良知,最终让大哥打消了离婚的念头,挽救了婚姻危机。
   苦尽甘来。后来,大哥从部队转业到了地方,大嫂及子女也都在城里找到了工作,而今大哥、大嫂一家,四世同堂,老人含饴弄孙,子女侍奉于侧,相视围坐,谈笑风生,安享天伦,这是怎样的幸福与欢乐!
   愿大哥、大嫂晚年安康如意,愿普天下好人一生平安!

共 38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紧扣原文,以饱含深情的笔调深入《大嫂》这篇文章,以作者的真情实感全面地诠释了“长嫂如母”这一主题:从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体现出大嫂善良、朴实、勤劳的一生;从对生活的隐忍和坚定的态度中,体现出大嫂的坚强的性格;从大嫂任劳任怨、怀着一颗诚挚的心去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时,体现了大嫂的宽容和大度;在对小学民无微不至的照顾中,体现了大嫂既是嫂也为娘的无私付出,这无私的爱令所有人感动,这种付出在特殊的社会环境里,是异常艰辛的,因而才更显得可贵。讴歌母爱,在“长嫂如母”的真人真事里唱响,读来深受感动!祝福这一家子。【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1-07-05 16:19:52
  文章与原作均是以情制胜,分析全面、细致,读来几许感动几多辛酸。为大嫂无私的奉献和付出深受感动,为大嫂最后获得幸福生活而心生温暖。世上还是好人多,好人自有好报,为这幸福的一家子献上诚挚的祝福!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2 楼        文友:李学民        2011-07-05 17:11:13
  对心花老师表示感谢!
发表文章近百篇
3 楼        文友:夏冰        2011-07-05 23:01:18
  对《大嫂》一文体现出来的那种挚爱亲情,做了较好的揭示。但是觉得叙述性文字多于评者自己的感悟赏析文字,显得浅了些。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