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菊韵☆散文随笔】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编辑推荐 【菊韵☆散文随笔】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作者:孟浪 举人,5315.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43发表时间:2011-07-13 23:27:39

粘豆包隆重出锅前,厚重而巨大的木制锅盖已经水汽燎绕,一点一点地散发着成熟的味道,守候在锅前的人耐心地期待着,陶醉在豆香,糜子香所带来的成就感里,味蕾也被充分调动,一切激情都在猛地掀开锅的瞬间迸发,水蒸汽一团一团地上升,好象演泽着神秘的童话,嫩黄如玉的粘豆包在视野里忽隐忽现,一个粘着一个,接连不断,数不清看不完。如此晦暗不明的厨房,粗陋笨大的铁锅,被油烟熏黑了的锅盖,却蕴育出了这样精致的美食,这就是乡间人不懈的生活追求,永远完美着传统,永远不怠慢传统的平俗与超脱。
   迫不及待地尝一口,面微微有点酸,香得独特,豆沙陷不放糖,纯正的,浓浓的豆香,须在嘴里慢慢地咀嚼,品味。皮儿粘粘的,软糯细致的感觉里又分辨出庄稼原始的大气,能闻到粮食里太阳的赤烈,馅是东北正宗的红小豆煮熟捣碎而成,不加糖和任何扰乱味觉的添加剂,捣的人似乎漫不经心,偶尔落下整颗的小豆混迹其中,吃的人却寻觅到了久已不见的回归感。
   粘豆包是满族的传统风味小吃,历史很久远,每到初冬季节,东北农村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蒸粘豆包,俗话话:寒冬腊月,冻掉下巴,有了粘豆包,冻掉了也不怕,还可以再粘上,这样俏皮的传说当然不是蒸粘豆包的理由,更重要的是这种美味只有土锅土灶才能成就,只有黑土地里收获的庄嫁才能圆满,城里是做不出正宗的粘豆包的,在迎接新年的同时,用心做的粘豆包就成了送给城里亲戚朋友最难得的礼物。
   皮是用田间地头种的糜子面做的,糜子俗称大黄米,是五谷杂粮之一,因为产量低,农民舍不得大量种植,种一些够蒸粘豆包就可以了,新收的大黄米晒干,磨成面,然后象活白面一样把大黄米和少量的玉米面掺在一起活成面团,玉米面有助于粘豆包的成形,也使这种美食营养更多样了,但比例要掌握好,口感才更纯正,把活好的面放在炕头上用被子捂起来,三四天以后,面有酸味就算是发酵好了,馅用红小豆,大红豆,花肛豆都可以,煮的时候,以软烂,但豆不破碎为准,火候的掌握需要一定的功夫,包的时候,用一个个揉好的面团均匀地裹进馅料,再搓成圆形,有光泽又饱满的粘豆包就做成了,撞满满的一大锅,蒸熟以后,那香味,那圆润的色泽,冲击着一年以来的渴望,得用沾着水的锅铲出锅,才不至于太粘。
   一般的人家都要蒸上几面袋,冻在室外,除了做为心意送人以外,也成了全家人一个冬天的干粮,这干粮,杂粮豆类都有了,真是当今最健康的食品啊。
   如果遇到新开张的东北饭馆,总要走进去,碰碰运气,问老板:有粘豆包吗?粘豆包?没有。失望地出来,心里嘀咕:没有粘豆饭还算东北饭馆吗?
   偶尔在生活区门口看到卖这种豆包的,惊喜地买很多回来,上锅蒸,虽说味道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浓,也不错了,酸酸的让人陶醉,让人想家。

共 11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由文可见作者的文字功底很深,文笔很流畅也很自然,文字间隙流露出作者对豆包的无尽喜爱,也从侧面反映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推荐阅读。【编辑:旷世苍狼】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旷世苍狼        2011-07-13 23:29:37
  问好朋友。欣赏学习!
我的微信号是ksclang
2 楼        文友:叶雨        2011-07-14 11:10:58
  看这粘豆包馋得我流口水了,小时候最爱吃母亲做的粘豆包了,春节前做好多,放在冷屋子的缸里,吃饭的时候就拿出来蒸蒸,可好吃了。如今吃街上卖的粘豆包,再也找不到小时候那种味道了,不知道是手艺不如母亲呢,还是原料差劲,或许是自己的口味变了吧,读作者这篇文,又回味起粘豆包的味道了,真香啊!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