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我的愿望

精品 我的愿望


作者:夏冰 榜眼,26212.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05发表时间:2011-07-22 21:55:40
摘要:近年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人心浮躁,过度追求物质利益,一切向钱看,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心脑血管疾病、白血病等频繁袭击人们,尤其是,大有低龄化倾向,这应该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虽说生老病死确实是自然规律,但是,疾病有一个形成的基础,有一个形成的过程。我们完全可以自我把控,摆正心态,调节心情,爱惜自己,善待自己,远离不良生活习惯。要弄清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不要透支生命,不要不把健康当回事,走好人生每一步路,让年轻的生命不至于过早凋零,让人间伤痛少些,再少些。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这道理十分大众化,谁也懂。但是,道理虽懂,真正面对,就不是那么简单,你无法无动于衷。
   几个月前,周末回村,听母亲说村里的建中病了。我问什么病,母亲说脑出血。那天建中在自己的法兰车间里忙,忽然感觉右臂右腿不得劲。建中心里有个七八成,抬脚就往家里赶。回到家已经说不清话。家人赶紧送省城医院,抢救过来。据说,有好多天,建中处于昏迷状态。后来,总算醒来,但右腿右臂都不能动了。他整天躺着,妻子小心服侍着,耐心做着按摩,期待奇迹出现。
   建中是我们村里有名的医生之子。他子承父业,并专攻中医,兼治儿科、妇科、外科等等,几年下来,他经验丰富,医术也精湛,成为村里医生中首屈一指的人物。常常有村人病了,首先就会说,快,给建中打电话;就算是病重了,也会说,快叫建中来,相跟上到市医院,省医院……一来,建中在那些大医院有认识的大夫,二来,人们也愿意路上有个照料。所以村民是百分之百地信任建中的,这无需多说。
   按说建中那么好的医术,那么好的信誉,全村人不说了,十里八村的乡民们,也常找到他家里看病,或者请他前往自己家中,他就是一个大忙人,他完全可以稳稳指靠这条路维持生计,不愁温饱,以及养育儿女。可是他却像村里好多人一样,鼓捣起了法兰加工业。是不是因为行医久了,心里有了什么想法?未可知。我只知道,建中肾脏不好,曾去北京看过,但没想到他竟因为脑出血,如今瘫痪在床。他才刚刚40出头,有一儿一女,聪明伶俐,尚在读书,妻子跟着他学,能做输液、打针、卖药等基本的医务工作,是个贤惠聪敏的女子,眼瞅着他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现在竟然到了这步田地,真是造化弄人。看建中目前这状况,彻底治愈的几率微乎其微,像他妻子所说,能站立行走,就不错了。
   前几天回去,听母亲说,她曾去建中家看过两次,并未见好转。不过建中的妻子很有耐心,很有信心,相信凭着自己的坚持按摩,悉心护理,会让建中站起来。但愿吧。听了母亲的话,我惟有在心里祝福。
   就在十天前,我们房东的妻子病逝了。据说是白血病。她患病两年了。自我们住进来,就见她不间断地熬中药吃,隔些时候就去大医院诊治、化疗。就在前一个月,她还跟休息在家的妻子相伴了,利用傍晚天气凉爽的工夫,去街上散步。我下班时,常常看到她俩手牵手,说着话,漫步在马路边,那情形,让人觉得就像是一对亲姐妹。当时看她的神态,听她说话的语气,一点没有什么兆头。但是病魔无情,世上这无奈事,让人徒唤奈何!她才45周岁,比妻子还小3岁呢。据说,几年前,他们家盖房子,丈夫忙于学校事务,她白天黑夜钉在工地上,一点不觉累。是不是那时候就积劳成疾了?就已经奠定了疾病的基础?几天来看着她的一双儿女,当姐的十六七岁,做弟的才十岁,心里的感喟,难以尽言。
   一个村里的建中,一个房东的妻子。一个还在病中,卧床不起,家人心力交瘁地尽力做着努力;一个已经辞世,自己的病痛没有了,留给家人的是不尽的伤痛。这样两个并不相干的人,却忽然在我心里激起了涟漪。好多天来,我心绪难平。脑子里不由自主就会闪出他俩来。有时候是建中,有时候是房东的妻子,有时候两人交替出现。我不知道这算是怎么回事。是一种预警吗?
   近年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人心浮躁,过度追求物质利益,一切向钱看,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心脑血管疾病、白血病等频繁袭击人们,尤其是,大有低龄化倾向,这应该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虽说生老病死确实是自然规律,但是,疾病有一个形成的基础,有一个形成的过程。我们完全可以自我把控,摆正心态,调节心情,爱惜自己,善待自己,远离不良生活习惯。要弄清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不要透支生命,不要不把健康当回事,走好人生每一步路,让年轻的生命不至于过早凋零,让人间伤痛少些,再少些。
   不知我这种愿望,算不算奢望。
   2011.7.14凌晨子时草,上午整理

共 15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个村里的建中,一个房东的妻子,都正值盛年,一个却因病卧床不起,另一个因病英年早逝,哀悼逝世,痛惜病人,这让人情何以堪?面对房东妻子的英年早逝,面对建中的卧床不起,夏冰老师在痛心疾首之余,回过头来对逝者和病者的心态及生存状态进行了冷静的透视,进而去参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透过夏冰老师一番语重心长的肺腑之言,也让我们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匡扶济世,助人救困的菩萨心肠。赏读学习,美文荐读。【编辑:心花一瓣】【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7232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花一瓣        2011-07-22 21:59:33
  有道是防患于未燃。在人们的健康指数亮起了红灯之时,夏冰老师的一篇《我的愿望》无异于一面醒世的警钟,唤醒世人麻木的神红,提醒世人调节心态,珍重生命,爱惜自己,善待自己。文章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句句是肺腑之言,字字是拳拳心语,恰如一剂苦口的良药,悦眼愉心,让融入文字的人在品味、沉思、回味、警觉之后醍醐灌顶,大彻大悟。问候祝福。
但愿意绽放成一瓣心花,长成一棵小草,愉悦心境,点缀江山。
2 楼        文友:苍晚        2011-07-22 22:28:54
  夏冰编辑的文章始终充斥着一种草根的感觉,平易近人,然而却始终能够让人的心里为之一振。喜欢。生老病死,通俗的道理,我们也只是在安慰他人的时候可以说的那么轻描淡写吧。
18岁,正在享受属于我的矛盾的青春……
3 楼        文友:李学民        2011-07-23 08:06:47
  目睹我们身旁的人一个个去了,心生悲凉。很多去了的人还很年轻。所以珍爱自己,珍爱生命,是第一等的大事。夏冰老师行文沉稳练达,每句文字堪称楷模。这是写文到一定程度,功力的自然结果。看似平常的句子,实却并不寻常。
发表文章近百篇
4 楼        文友:望山景秀        2011-07-23 17:37:27
  事世难料,好的生活环境,却出现新的难以治疗的疾病,值得人们关注,平常要多注意生活习惯,珍惜现在从今开始。
让文字走进心灵的世界,分享诗情画意的味道。谱写一曲生命的赞歌,欣赏百花芳菲绽放的春天。
5 楼        文友:林子        2011-07-23 21:39:01
  文章以建中的病情与房东的妻子的逝世为事实着笔写出他们面对无情病魔时的无奈、并由此联想到现实社会中人类不懂得珍惜自己的身体、忽视健康、以至于为以后患病的概率奠定了基础、纵观全文、不难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是期望大家能在年轻时就好好爱惜自己、多锻炼身体、善良的作者想通过此文来唤醒更多忽视健康的人儿。
我的生命3分之一是父母、3分之一是自己、3分之一是写作、。
6 楼        文友:碧蓝若雪        2011-07-24 13:47:06
  拜读夏老师对生命对健康的透视与思考。
孤独为纸,人生成册,真情做笔,痴心当墨
7 楼        文友:沣河石子        2011-07-25 07:49:50
  疾病的偷偷潜伏而来,人生的苦苦追求,以及社会的追逐所向,都要清醒把握。
   两个人的故事,惊起人对健康的透视与思考,也深深明白,健康最重要,平安就是福!
大长安文化艺术沙龙会长、长安作家协会副主席
8 楼        文友:山东麦香        2011-07-29 13:51:02
  夏冰主编你好!我读了你的《我的愿望》,里边叙述了你老家的邻居、也是位医生的人突然得了病——“脑出血”,你为之遗憾。我建议你让他听听长春广播电台,徐振邦的讲座,对他的病的治疗会很有好处,对我们大家增长医疗保健知识也是大有好处的养生治疗的方法。他的主要核心就是自制“保元汤”补元气,元气足,五脏六腑全自动,元气不足,百药不灵的说法,我相信。他不主张吃很多药,认为,是药三分毒,“药”,对于一些“庸医”来讲,因为他没能力顾及到把病去掉而不伤及其他脏腑的能力,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这样却形成了,拆了东墙补西墙,而东墙却成了个大窟窿的后果。所以常常是,把这个病治好了,却患上了另外一种病。中国的医学,是讲五行相生相克的,治了糖尿病,却把肝脏给伤了的,不是大有人在吗?所以一般医生是很难掌握的。所以,对于用药来治百病,如果遇不上位好医生,就会越治越坏,甚至,花了很多钱却与病同归于尽的悲惨结局。徐振邦每天都在教给大家的祛病方法,你们不放听听,上网上看看文字材料。在全国已有上百家博医堂,你可以上网输入“徐振邦讲座之一”点击百度一下,看完了,接着把“一”点去,换成“二”,“三”……这里边就有关于中风脑出血、脑梗塞、等等的叙述。他说,这些脑病都是源于淤阻的缘故,是血栓堵塞了血管……。你可以看看讲座六,这里边叙述得很有道理。徐振邦以前是位医德高尚的医生,他潜心研究了二十几年,为的是让病人不再被庸医所害,花些冤枉钱。他让人明白“病”是怎么得的,还告诉病人怎么才能祛病的方法。所有来咨询的病人里,有高级知识分子、也有不识字的老人,他们都虔诚地向徐振邦老师咨询并诚心诚意地来感谢他们“病”的得救,感谢徐老师让他们能从死神那里捡回了一条命。时间是:每天上午:9、20—10、05;晚上:19、40—20、30。可以让他打电话咨询,电台热线:0431-88988055;88988066打不上电话,就听听别人的咨询以借鉴而治疗。
9 楼        文友:冰蝴蝶        2011-08-02 06:15:01
  健康就是无限大数字前面的1,没有了健康,后面无数的零都是徒然,好好活,慢慢老,做自己喜欢的事,放下,看淡,真爱生命,善待自己,人生苦短,很多东西真的无需强求。
中专语文老师,喜欢歌舞,迷恋写作,追求纯美事物.QQ号993884000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