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江南杂文】对高考满分零分作文的另类思考

精品 【江南杂文】对高考满分零分作文的另类思考 ——---从高考满分零分作文被热棒看考生心理盲点


作者:梦客啸天 进士,6107.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23发表时间:2011-07-29 17:20:53

每年高考一结束,就会涌现出一大批吸引公众眼球的高考满分作文与零分作文,一时,满分作文与零分作文的作者就竞相成为各大媒体追逐的焦点。与此同时,“××天才、××奇才”等一些雷人的字眼一下子就成了这些作者的代名词,种种褒贬评论之声随即充斥在各大网络媒体的头版头条,让人目不暇接。真可谓是成也英雄败也英雄啊!为何高考满分零分作文会被网络如此热棒,并一度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呢?
   纵观这一现象的产生,理性一点的人只要稍加思考便不难看出:现代人的价值取向正在发生不同寻常的变化。同时,也体现了近年来各地对高考“状元”(总分状元、地区状元、单科状元、作文状元等等)的崇尚与神话,甚至是极端的顶礼膜拜之风的盛行,所导致的考生心理盲点的再现。
   盲点之一:走极端路线,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仔细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满分作文与零分作文,我们就会发现,满分作文未必就是真的无懈可击之作,零分作文也未必一无是处。无论是满分还是零分,若专门从纯文学的角度来欣赏的话,这些作品无疑都能够让我们了解到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与文字功力,让我们享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艺术魅力。但高考毕竟是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更是“千军万马”跨过独木桥的唯一途径,在残酷的录取分数线面前,有多少考生泪洒“疆场”,有多少特长生因为各科成绩的不均衡而成为“分数专制”的牺牲品。面对如此境遇,“胜则生败则亡”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因此,走极端路线,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成了部分不太“全能”的考生博取社会认同的无奈选择。在极端思想的影响下,部分考生就必须要制造出与众不同的“噱头”,去迎合“精神相对匮乏”的社会大众的猎奇心理,进而达到相应的目的。如何才能达到猎奇?无外乎有两点是最佳捷径:一是满分,二是零分。但凡能作文之人均知晓,高考作文要拿满分不容易,但要拿零分则更困难。要么华山舞剑,自成一家,博取高分,成为宠儿;要么另劈捷径,离题万里,逼上梁山,抱一鸭蛋。但凡此二种考生,均是有“一技专长”且属于优秀之列,写出来的文章绝对是文采飞扬,让人刮目。因此,考生要在千军万马之中“一马当先”,脱颖而出,只有两个字:极端。所以,走极端路线,无疑就成了考生们的一种无奈而又热衷的选择,成为他们对待高考心理的一大肓点。
   肓点之二:走功利路线,成龙上天成蛇钻草
   人生在世,除去高尚之士不说,功利乃是普通民众从众心理的直接追求目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到下,“十年寒窗苦读,但求金榜题名”,乃是千百年来读书人追逐功利之初衷。从人性的最本质的原始普世价值观来讲,读书人的原始追求和目的就是为了博取一己功利,先“解放”自己,豪取功名,然后才考虑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与奉献。众所周知,如若撞不过了第一关,踏不进那个神圣的圈子,就连“发球权”都不存在,还能谈何贡献与奉献呢?因此,考生们无论如何高尚,在功利的吸引下,其心理无疑是脆弱的,也就是说他们的价值取向首先是偏向于自我的。在四处权衡利弊的前提下,在从正规渠道突破无望的情况之下,就只有选择冒险。而冒险最有希望最有成效的路线之一就是极端,要么满分,要么零分,这才能够引人注目,或许还会因为一篇满分作文或零分作文的某个特长而得到某个高校某个伯乐的赏识,进而破釜沉舟,最终被破格录取(这种现象在现实社会中是有先例的),踏入万人瞩目的高等学府,最终达到相应的目的。当然,这种行为是需要超凡的勇气与过人的胆识的,毕竟敢拿自己前途开玩笑的人只在少数。这里可能就会导致那些善于冒险的“勇敢者”一年四季就只精心集准备一篇文章,投机取巧,最终成为“勇敢者游戏”的胜利者,成为满分或零分英雄,进而一炮走红。再加上在网络媒体如此强势的今天,众多的幕后推手都可能让这两种胆大的尝试“成也英雄败也英雄”!这就印证那句广告词:不走寻常路,一切皆有可能!所以,走功利路线,成龙上天成蛇钻草,无形中就成了高考考生心理肓点的又一种表现形式。
   肓点之三:走叛离路线,独孤求败险中求胜
   在中国如今的社会,循规蹈矩是几乎是不可能有出路的,往往只有那些不按常规的“出牌者”,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性情古怪,行为反常的叛离者,才容易成为意料之外的“黑马”,成为世人瞩目之焦点。纵观这些年来的高考满分作文或零分作文,“叛离”思路显得非常明显。作者要么批判社会现实,要么直指某某体制,要么剑走偏峰,要么侵入禁区开辟新大陆……一时间各种形式的高考作文层出不穷,大有推陈出新,长江后浪推前浪之态势。真是异彩纷呈,纯文言的,文言夹白话的,骈散并用的,故意离题的,讽刺呻吟的,霸王高调的……让人难辨是非。当然,并不是说这类文章没有新意,没有文采。恰恰相反,就是因为这类文章敢于突破传统文化的桎梏,不受文化传统的影响;敢于张扬个性,表现自我,言他人心之想而嘴不敢言之事;敢于冲破霸王条款的规定,迎合了大众口味,直指国人讳疾忌医之肓态……凡此种种,在一刀切的高校招生大背景下,那些不“全能”的考生要想突破重围,突破种种封锁,走叛离路线,独孤求败险中求胜或许就成了他们必然的选择,同时,这一招也成了部分高考考生心理肓点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了!
   常言道:学有专攻,术有专长。高校和专家们明知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大规律,可高校的招生为何还要退而求其次?为何还要对人才的选拔实行让人笑话的“园丁式”的一刀切与齐步走?为何还要对那些确有“特长”的高考“困难户”视而不见?难道中国选拔顶尖人才的方式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不成?或许非要如李红豪所说“一定要草菅教育”?或如韩寒所言“非要让受教育者穿着棉袄在洗澡”?

共 22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对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选拔考试而言,占语文试卷分值60分的作文是无疑决定了高考的成败,对考生的高校前途命运也是举足轻重的。如此,考生的作文如同一场赌局中的出牌者,是否能够顺利迎合阅卷老师的口味,拿什么等级的分数,真的有运气在里面。俗话说“哪个庙里都有屈死的鬼”,历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出笼之后,未必完全符合所有专家教师的审美水准,而溺水作文甚至零分作文也未必就一无是处,总之,从科举考试以一文定命运的古代开始到民主思想极大发达的现代化的今天,高考依然停留在以一张试卷来选拔人才定终身的局面下,应该是中国教育体制的大弊!本文作者以专家的角度,立足专业分析,对高考零分作文做了全方位分析,从而透视了中国教育体制的诸多弊端,意义深远,极具思考价值!推荐欣赏!【编辑:水浣蝶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729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