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天涯散文】穷而后工

精品 【天涯散文】穷而后工


作者:玉树临风 榜眼,4600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14发表时间:2011-07-31 20:19:45

【天涯散文】穷而后工 日子总在不知不觉往前走,许多回忆也就有了别样的滋味。
   直到现在我对纸质的书籍,还有着莫名其妙的好感。总觉得手里拿着一本书,或半握在沙发上阅读,或坐在桌前细品,抑或索性躺在床上,手里一本书,窗外是无边的有月色,屋内是寂寞的自己,仿佛自己也进入了书的世界,忘却了人间的些许悲欢了。可是,也许是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也很少有这样的感觉了,今天读《野味的读书》这篇文章,忽然勾起了我对自己读书的一些记忆。
   我接触的最早的书是《人民日报》,这可是最有重量级的日报。只可惜那时太小,只有六七岁,还不懂得关心什么国家大事。因为没有什么书籍可读,家里又买不起书,所以就勉强读起来。其实那时更多的读书,是看报纸的副刊,偶尔有一幅插图,都觉得无比新鲜,羡慕的不得了,可是那时是生产队的报纸,别人似乎不能轻易据为己有的,我就只好望纸兴叹了。清楚的记得,就是从那报纸里我看到了齐白石画的虾和徐悲鸿画得骏马,那时父亲告诉我的。现在想来,那报纸还是无比的熟悉。有时偶尔在副刊里也有讲故事的,那是我的最爱,我不认识字,就央求父亲给我读,父亲念到了小学毕业,那年头文化也不低了。我往往听完一遍还想听。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模糊的知道了“图穷匕首现”的故事,还知道了“狼来的故事”。幼年的心多么饥渴,而这类成人的报纸因为时代的关系竟然成了我的最爱。直到现在我还对《人民日报》情有独钟呢。其实,那时从那里知道的大多是国家大事,十三届四中全会啦,土地承包了,毛主席逝世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张报纸里有那么广阔的世界。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觉得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我是多么庆幸在我不谙人事的时候就与书香有缘。
   可惜好景不长,土地承包后我和爸爸就离开了队上,开始回家了。有一段时间,因为看不到队上的报纸,真觉得生活缺少了点什么。那时看书最奢侈的是小人书,可是连饭都吃不太好,哪里有钱去买呢?幸好当时二大爷在矿上上班,他家经济稍微宽松些。而他家的哥哥姐姐也喜欢看小人书,于是他们就去买,我则跟着津津有味地看。也就是在那时我看了《夜幕下的哈尔滨》,平生第一次那么激动地了解了那个动人的故事。原来我们的日子来的这么不容易,自己有吃有穿的还有什么抱怨的。真的,那时一扎进书里,我几乎忘记了吃饭。因为那些小人书看完了哥哥们就还要和别人交换看了,说不定自己就再也看不到了,所以也就十分的珍惜。真是恨不得把那人物和故事刻在自己的心里。那时我看得最感人的故事,讲的是一只狗为了救主人竟然自己牺牲了,我还清楚的记得那只狗的名字叫黑子。读完后我就嘤嘤的哭,姐姐们就笑我傻,说是编的故事也动心。我才不管呢,反正太感人了。一直几天想起来心里都难受。那本小人书最后不知了去向,可是那个黑子的形象却在我的心里抹杀不了。第一次觉得,原来动物有如此的深情,怕是很多人都有所不及吧。还记得又一次,不知爸爸从哪里弄了钱来,给我了五角,这可是我当时最大的财产了。我爱不释手,但是后来我还是买了小人书《晴雯撕扇》,那时我还不知道红楼梦那么出名。我只是觉得那个宝玉真好,为了让晴雯笑,竟然舍得那么好的扇子。自此就记住了这个名字。一直到后来看电视连续剧还对宝玉情有独钟呢。没想到我对古典文化的接触是那么早,这得感谢哥哥们。
   随着时代的发展,哥哥们读的书变了,我也跟着改变。首先是《辽宁青年》。那时可是很了不起的刊物。其实是从那时开始,我开始了解一些当时很出名的作家的文章。记忆最深的应该是一个叫赵冬的作家,写了一段怪事。自己初中时因为和一位女生走得近,被误解为发生了关系,于是被学校开除。结果是那女孩肚子里长了瘤子,后来很久才被昭雪。我就知道,原来这世上有很能多不平事,所以人们才越发追求幸福的生活。还有就是后来哥哥们订了《小说月刊》,那可是大头部的东西。有很多文章我还似懂非懂。但是张贤亮的《绿化树》还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小说里那个善良丑陋而孤苦的女子让我铭记于心。还有他在农村插队所受的那些苦。不知为什么,我忽然就觉得自己很幸福,有饭吃,有书看,这是多么幸福的日子。因为书籍贫乏,这些书很快就会被借走的。其实那时我真想留下一本自己作为纪念,但那是不可以的。我只有在我对书的短暂的拥有的时刻,恨不能把它们全放到脑子里,然后像牛一样反刍。正是因为我读了这许多书,所以我比同龄的孩子懂得多,对生活的感悟也深,这些都要感谢那些书。
   再后来兴起了长篇著作。最流行的是《七侠五义》还有《白眉大侠》。我的武侠小说情结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可是那时就有个特别大的矛盾摆在眼前。那时我已经上初中了,课程特别紧。特别是那些书籍有的是哥哥们借来的,我必须在他们不看的空隙时间里读完,否则可能就看不到了。那一次,我拿回了《白眉大侠》,可是书太厚了,哥哥只给我一晚上的时间,当时恰好赶上要期末考试,老师留了很多作业,再说我也要复习呀,那年头还采取蹲级制度,考不考要复习的。我就火急火燎的。后来,还是聪明的我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我一边做作业,父亲在一边给我读。这样就什么也不耽搁了。白眉大侠徐良真是太伟大了,我当时敬佩的不行,恨不能自己也去练武功。一直到十点,我终于做完作业了,父亲去睡觉。我开始自己慢慢的品读。那时还没有电灯,点煤油灯,我往往要看到凌晨两点还不觉得困。第二天醒来,两个鼻孔都是煤油灯的烟灰,很黑。但是我不在乎,因为我已经饱饱的享受了那本书,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呀。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好书,我是读不尽的,只有走出去,我才可能读到更多更好的书。只有自己真正拥有了书我才能更好更深入的读。
   一晃初三了,到了考学的年龄。那时很时兴考师范,农村孩子早点赚钱就可以了。这里我不得不想起我的班主任李老师。那时他还是学校的校长。一次他偷偷的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我很同情你的不幸经历,学校也没什么能帮你的,这十五元学费退给你,你订几本书看,争取考上师范。”我当时就感激涕零。是啊,我哪有钱订书,学费还是爸爸卖粮食凑的。我拿了那些钱,觉得无比沉重,当时正好是春季订刊物,我就毫不犹豫的订了平生第一本刊物《初中优秀作文》。这是我读的最好的一种刊物了,每期作文我都仔细的读,有的甚至能背下来。只要一触到那墨香,我就觉得再苦的日子也特别香甜。我终于有自己的书了,我十分珍惜的保存着。奇怪的是那年的中考作文竟然在我所订的刊物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而且那是一篇议论文,很有难度,我因为看过所以思路畅通,那年一百二十的语文成绩我竟然考了一百零七分,听班主任说这在全县都是寥寥无几的。没想到书籍给了我如此的厚待。我爱书,值得了。我对书的喜欢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多的是渗透了一种向往。一种精神高度的向往,一种心理满足后的精神向往。
   再后来,我念了师范,学校有很大的图书馆,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书,虽然我是班级里去的最勤的,但是,慢慢的我却找不到了原来读书的感觉。而且当时心总是不能静下来,看书也总是囫囵吞枣,这样三年里我几乎没有看完一本完整的名著。
   毕业后,我也多次订阅《辽宁青年》,可是更多的是走马观花,觉得故事没有原来的好,文章也没有原来的好。我还订了《中国青年报》,有幸的成了青年报的优秀评刊员,可是当记者电话采访我时,我才知道我并没有真正的好好读多那报纸,虽然那报纸比原来的《人民日报》要丰富和精彩得多。
   后来的后来,家里有了电脑,许多在书店舍不得花钱买的书,都可以下载来读,就是当年的《绿化树》也可以找来读。可是下载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打开。有一天终于打开了,才发现原来那故事也没当初自己读的那么精彩,怎么那时会有那么大的感动呢?我越发不解。
   偶然的一次无意间翻《读者》,一篇文章吸引了我---《野味的读书》。孙犁老师的一句话启迪了我:“自拥书城时,是不肯下功夫的,读书也是穷而后工的。”难道就像袁枚老师说的:书非借不能读也吗?是啊,人啊往往是这样,没有的时候或者失去的时候才觉得可贵,真正拥有了许多人也就不在意了。如果我们能把这种穷而后工的读书精神坚持在读书日益丰富的年代,那该是多么有益的习惯,恐怕受益真的匪浅了。是日子消磨了我们的斗志,还是我们消磨了时光呢?

共 33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临风此篇文章回忆读书时的情景,与我当年极其的相似。小的时候,非常渴望看到自己喜欢的书,可那时的书籍很少。可现在书多了,不管是书店还是网上,都可以找到自己喜爱的书,但为什么如孙犁所说:“自拥书城时,是不肯下功夫的,读书也是穷而后工的。”最后,临风的一句话也是我们共同的思考:“是日子消磨了我们的斗志,还是我们消磨了时光呢?”朴实的语言有着深远的寓意,推荐欣赏!【编辑:一盏茶心】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10806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盏茶心        2011-07-31 20:20:39
  临风此篇文章回忆读书时的情景,与我当年极其的相似。小的时候,非常渴望看到自己喜欢的书,可那时的书籍很少。可现在书多了,不管是书店还是网上,都可以找到自己喜爱的书,但为什么如孙犁所说:“自拥书城时,是不肯下功夫的,读书也是穷而后工的。”最后,临风的一句话也是我们共同的思考:“是日子消磨了我们的斗志,还是我们消磨了时光呢?”朴实的语言有着深远的寓意,
2 楼        文友:落红无声        2011-07-31 22:51:08
  一路走来,书籍已经从当年的报纸画报发展到了如今的网络文字,可以说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视野开阔。但时代进步了,真正用心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为什么?除了作者阐述的“消磨斗志,消磨时光”等原因。愚认为正因为原来的文化氛围单调,人们才会“专一”的读书,因为“饥不择食”啊!而社会多元化了反而让人无所适从,难以选择。和吃菜是一个道理,条件差的时候,一碗野菜也津津有味,而条件好后,即使面对的是满桌的佳肴,也让人举著不定,更怀念贫穷时代的那碗野菜,因为什么?大酒大肉腻了!
   读书如此,生活也如此!读临风老师的文章,总能给人深思,给人启迪!
落红无声,护花无痕。已经在“贵州砂石峪”这块贫穷而又神奇的土地上默默耕耘了20个春秋!
3 楼        文友:风逝        2011-08-01 07:55:06
  读您的阅读历程,掀起心中无数感慨的浪花。物质贫乏的年代,书籍于人精神上的引领作用不可估量。“穷而后工”,诚然,今天,当物质日渐丰盈,我们的精神世界呢?我们的阅读习惯呢?作者的的思考发人深思。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4 楼        文友:灵馨        2011-08-01 09:20:08
  欣赏佳作,身同感受。书非借不能读也!读书也是穷而后工的。怪啊!
善良,爱好文学,音乐,大自然
5 楼        文友:李学民        2011-08-01 09:33:19
  这篇文字真实真挚,从贫穷家走出的孩子,都有这样的或好坏的过程。语言流畅,但提炼不够简约。影响了文章的感染力。
发表文章近百篇
6 楼        文友:马贵毅        2011-08-02 10:20:43
  读临风的文字,总有一种心痛(或是心酸)的感觉。玉树是我在天涯做编辑最关注的作者之一。她的文字,很有可能让您彻夜难眠。有一些感悟,可能要用一生去体会。我注意到:我们的生活之所以还能继续下去,是由于我们的爱心。我们想爱一切。但,这有一点难。什么时候,我们才能随心所欲地去爱啊?
四川省作家协会、音乐家协会会员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