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记忆中的村庄

精品 记忆中的村庄


作者:芦汀宿雁 进士,7427.5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43发表时间:2011-08-01 05:01:27
摘要:刘亮程的文字也算不得大的。但,刘亮程的生活热情以及对于生命的关注与悲悯,已散布到了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已然转化成为血肉相联的亲情和生命体验,人生的甘醇和至味全在其中。

灰蒿、梭梭、榆树、驴、狗、老屋、农人,被风挟持着,弥漫在黄沙中。于是,一段又一段鲜活的生命记忆被埋进了黄沙梁,掩在了荒野深处。
   但记忆中的村庄,却被握有原生态的朴素笔致的作者激活了。他,就是《一个人的村庄》的作者,刘亮程。他以充满爱怜的眼光直面自然景观,用原汁原味的真情来诠释乡村生活。
   ——“住在村东头的人,被早晨的第一缕光照醒了,这是一天的头一茬阳光,鲜嫩、洁净、充满生机。做早饭的女人,收拾农具的男人,沐浴在一片曙光中,这顿鲜美的阳光早餐,不是哪个地方的人都能随意享受的。阳光对于人的喂养,就象草对于牲畜。光线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人的内心及前途的光亮程度”。(《一个人的村庄》93页)
   鲜花欢笑,小鸟鸣唱,老鼠抢收,驴们生机饱满地调情,村东头的人更是被喂养的悍劲阳刚……奢侈的阳光,辉煌的铺洒了尘埃却洁净的村庄的每一片角落。
   草根下的虫子,一只失去同类的孤鸟,衰老的狗,梨了一辈子地的耕牛,把人刮歪把气味掠走的风,几朵飘过来飘过去的云,悄无声息的积雪,一个没有复仇谋杀、没有钱财生计官场争斗腐败堕落所组合而成的自然……这片故土与家园,透明清澈的摆在眼前,满眼满心都是令人欢欣的景象,于是刘亮程的村庄便成了读者的村庄,明媚的诗性着。当浸润在那些空灵意象里,由得你不在感动的瞬间展颜,共欢同悲。
  
   一位哲人说,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非常令人恐惧的历险过程,你能够完成这个历险,你就有写不完辛酸和痛苦。对于劳动的酸辛体验和生命意义的刻苦追索,是刘亮程乡村记忆的重要内容之一。
   “那个冬天我十四岁,赶着牛车去沙漠里拉柴火。……一野的寒风吹着我一个人。似乎寒冷把其他一切都收拾掉了,现在全部地对付我。我一动不动爬在牛车里,不敢大声吆喝牛,免得让更多的寒冷发现我。……腿上的一块骨头却生疼起来,是我从未体验过的一种疼,象一根根针刺在骨头上又狠命往骨髓里钻--这种疼感一直延续到以后所有的冬天,以及夏季里阴冷的日子。……隔着多少个季节。今夜的我,围抱火炉,再也暖不热那个遥远冬天的我。”(《一个人的村庄》174-176页)
   一次劳动就给予生命个体如此刻骨的体耗与伤害,那么,终其一生的劳动者呢?劳动,竟成了一件荒凉的事情。
   “在一个人的一生里,在一村庄人的一生里,劳动是件荒凉的事情。隐身劳动的人,成为荒野的一部分。”《一个人的村庄》106页)
   一个有深度的作家即使没有信仰,也多半处于信仰的边缘。他们通常有较为浓厚的生命意识,并擅用相对的有限眼光打量生命,并兼及自然界和整个宇宙。刘亮程亦然。散文中的“我”又何尝不是?他怀着真人情怀,马不停蹄的找些闲事做,并相信每一行动都具有不同寻常地意义,并试图为肉身和魂灵安放一个妥贴的诗意的栖居地。
   他像一根烟囱一样站在屋顶上朝外看。所有的学生都到齐了,他从房顶上爬下来说:“同学们,上课了。”放学的时候,同学们纷纷回家,他们离开学校回头一看,老师又站在屋顶上,看着大家走……
   也正是借了这位老师的“法眼”,登高而眺的世界里,除了东边的森林、西边的沙漠、南边的高山、北边的冰川,还婉转地暗喻着某种超越于一切具象的,关乎生命意义的焦虑与反省。
   “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风把人刮歪》116页)
   刘亮程用一双充满怜爱的平视目光,全程追踪一只虫子的生死挣扎。也曾长时间的窥视冯四的喜怒哀乐,以安之若素的达者胸怀打量一个人的“一辈子”。他关注着一只八条腿的小虫会不会一头栽下去,他怜悯一只蚂蚁背着比它大二十倍的干虫过不了那个坎,忍不住帮了把手却并不被领情。他发现,每一个人、每一个生物、非生物,都拥有同等的生命尊严。
   刘亮程运用第一人称,凭借敏锐的耳力和善感的心力,以生命的眼光捉住万物的精魂,甚至敢于对性心理、性事加以直露地表述,破天荒地为真实洁癖的散文禁地开了一扇新窗。
   “正是人播种的大忙季节,也是驴发情的季节。两件绝顶重要的事对在一起,人用驴时驴也正忙着自己的事,这事比拉车犁地还累驴。……我把省吃的精粮拌给驴吃,我生怕他没精神。我和我妻子荒睡了几个晚上不要紧,人,一年四季都在发情,不在乎一夜半宿。驴可干的是面子上的事,驴是代表着我当着全村男人女人的面,耀威扬雄。……”《一个人的村庄》13-17页)
   “有一次我小解,看见驴正用一只眼瞅我裆里的东西,眼神中带着明显的蔑视和嘲笑。我猛然羞愧自卑起来……”(《一个人的村庄》15页)
   驴,这些健壮本真的生命,较之于万物之灵的人,同样拥有饱满的生机,甚至还张扬着更为充沛的活力。
   现实与诗意之外,他的散文还充满了生命的活泼与热力,甚至剑拔弩张的对恃。在乡村与城市、人与自然、梦境与现实、文体之间的网络链条里,也都存在着力量的对抗和消长,伴随着虚实相生的次第否定,构筑了一个半梦半醒的文本世界。但这个魂牵梦绕的栖居地,黄沙梁,仍是作者基于现实的虚拟世界。
   世界从来如此。做一个人、做一条狗、做一棵树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一年一年地活着。叶落归根,一层又一层,最后埋在自己一生的落叶里,死和活都是一番境界。当这个村庄局限我一生时,小小的地球正局限着整个人类。(《黄沙梁》)
   时间对万物的公平,实则是冷酷无情的。似乎当人一旦放慢脚步,时间就“在你身上慢了下来”,而那些“满世界乱跑”的人却“没有赶回来的时间”。这种向死而生的坦然里,虽有着毫不做作的知足和喜悦,但更多的却是一种在荒凉中活着的无可奈何的哀悯情结,弥漫着无处不在的落寞和苍凉。
   因此,这种“写在文体边上”的散文,不失为一种“跨文体写作”的自觉尝试和成功突围。
   梭罗说:一亿人中,只有一个人活的诗意而神圣。也许,一亿分之一,就是刘亮程,这个执著垦荒生命的人。
   他带着那双与众不同的生命眼光,真实的面对着土地,与万物相亲相依,并借助“自然的写作”(刘效仁语),由扎根的体验、素朴的自然造像所焕发出的生命精神,拨动了多少颗张着耳朵的心弦,并成就了一村一人一眼一心的圣经(南一乐水语)。于是,本属于他的,《一个人的村庄》,也确乎成为整代生存者的集体记忆了。
   其实,刘亮程的文字也算不得大的。但,刘亮程的生活热情以及对于生命的关注与悲悯,已散布到了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已然转化成为血肉相联的亲情和生命体验,人生的甘醇和至味全在其中。
   中国当代散文的“细小命运”(朱大可语),的确在这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村庄里,亮出了它那沉潜多时的“粗大”经脉。
   但当他扛着那把思想的掀,怀揣着一颗干净的种子,沿着与《背德者》安德烈•纪德和他的主人公米歇尔背道而驰的生命航向,朝向逼仄的城市逃跑时,这位乡村诗人,一个村庄曾经的保守者,他还能葆有那份自然悲悯的生命触觉,坚守原生态的本真和灵魂的纯净,还原诗性的自然回归,从而抵达精神的光明之顶?
   记忆中的村庄,可有源路返回?
   黄沙梁的夜空,一只展翅的鸟在盘飞。地下是一片荒芜的天地,稀疏地摆着些房子。炊烟,弱弱的摇着。一群孩子冲出了这份彻底的虚弱,玩着捉迷藏……
   夜,黑的彻底,漫漫的没有尽头。于是,一切经年暗结的时光留在了夜的心理。

共 29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于是刘亮程的村庄便成了读者的村庄,明媚的诗性着。”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心,就被撼动了。跟随作者的文字,了解《一个人的村庄》,作者的释读与原作相得益彰,似有一种力量,凝集为激动和兴奋,令人沉迷。【编辑:梅暗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8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暗香        2011-08-01 05:02:55
  好文拜读,欣赏学习!:)
爱哭爱笑,爱静爱闹。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