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何事体大?

精品 何事体大?


作者:褦襶子 进士,632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78发表时间:2011-08-04 05:21:31

时下网络管控甚严。众多心系天下的网友无奈中苦苦挣扎,无所适从。从莫谈国事到关注形势,从关注形势到发表见解,从发表见解“被和谐”到“矢志不渝”吐露心声,这不能不说是民智的苏醒。国人沉睡了几千年了,醒来即急于体现生命的价值,可被植入了“特色”的头脑在认识事物时常常表现为理性的欠缺。
   兹事体大,“醒来”的网友们目光死死盯住中华民族这条大船的航向,大声疾呼该向哪个方向走,以为掌控方向的统治者们不懂该如何让这个民族朝着兴旺发达的方向行驶。渐渐地他们懂得了,人家不是不懂,而只是本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不能共存时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于是醒来的国人茫然了,声嘶力竭地提高声调,想引起掌控民族方向的阶级的注意。其实,他们早就在被密切关注之中了,只是在没有被“关怀”之前感觉不到罢了。在戮力执着中迟迟未果的情形下,除了继续“戮力执着”外,很少有人想过是否还有没有其他的事需要做!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尽管付出了牺牲子孙后代的生存资本的代价,客观上还是取得巨大的成就。可是这成就的归属出现了问题,大多数创造成就的同胞们发现,他们除了获得了“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补偿外,其他的“成就”几乎终生与他们无缘,唯一的作用就是作为他们为“民族”自豪的资本。殊不知自己早已经成了这个“民族”创造财富的工具。翘望天下飞来飞去的“劳心者”们,“足不出户”的“劳力者”群体开始惶惑,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然而特色体制下的同胞们,却苦苦不得其所!
   不知道“醒来”的国人,是否意识到,除了发出影响中华民族这条大船航向的呐喊,还需要唤醒尽可能多的同胞,才能让这条民族航船调整到朝着有利于民族利益的航向前进?否则你们就是喊破喉咙,掌握航向的“劳心者”们也不会理会的。航向不是问题,改变航向才是关键。影响中国的历史进程,仅靠精英们的疾呼是不够的。这才是中国网民对于现实的影响力倍受局限的根源所在。时下中国,既需要有国民反映民众对于民族发展方向的诉求,更需要唤醒民众来实现诉求。可是大多数的精英们把后者看作是小事,不屑一顾。在网络被严格控制无法表达涉及民族发展方向的体制之类的问题时,精英们宁肯惶惑地徘徊,四处发牢骚,也不愿意把目光投向民间。
   任何发展理念都离不开民众,那些只关注国家发展方向的大事的精英们,注定会象阳春白雪一样,曲高和寡,只能在彼此唱和酬答中意淫。很难从知识人升华为公共知识分子。中华文明哺育下的炎黄子孙,负有传承华夏文明的使命,仅满足于发泄的自我满足是不够的。只有将理念付诸实践,才能完善自我。某种角度,中国目前的知识人阶层,升华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过程,也就是华夏文明中兴的过程。
   过去的三十多年,如果从“劳心者”们的利益的角度,中国教育是比较成功的,足以让这个民族为其贪欲殡葬。可从中华文明与民族利益的角度,则是彻底的失败。其残疾国民思想的功能举世无双,效果大有埋葬黄河文明之势。
   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7月28日发表文章:中国创新是纸老虎。“爱国者”们大概看到这样的内容又要斥之为反华阴谋,甚至送给相信这种观点的国人一顶汉奸的大帽子。可他们除了咬牙切齿,却很难拿出点有力的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国内媒体,甚至包括一些国外媒体,几乎每周都有关于中国在创新竞赛中将要超越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头条新闻。专利申请量在上升,中国正在出口高科技产品,而西方正走向没落。然而事实的确这样吗?只愿意相信中国比别人强的“爱国者”们看到如下的数据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中国研发经费开支占GDP的比例从2002年的1.1%上升到2010年的1.5%。中国占全世界研发经费总开支的比例在2010年时也达到12.3%,落后美国位居第二。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2008年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是20.3万余件,是位列日本、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最具创新能力的国家。这大概是“爱国者”最愿意相信的了。可是同样出自西方媒体的下列数据,一定会被这些“爱国者”们咒为反华阴谋。
   中国超过95%的申请量是在国内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的,而且涉及“创新”的绝大多数专利只是对现有设计做出的细微改变或者属于吃、穿、玩等科技含量较低的专利,在国际上很难得到普遍认同。“爱国者”们会说,我们中国的事为什么要得到外国的认同!是啊,除了给自己找些如此安慰,还能拿出什么来“揭露”西方国家的“反华阴谋”呢。
   国际上最具说服力的是美国、日本和欧盟这三方专利局的专利申请量和批准量。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供的数据,2008年,中国在这三方专利申请量只有473件,而美国是14399件,欧洲是14525件,日本是13446件。2010年,中国占世界总人口的20%,占全球GDP的9%,占世界研发经费开支的12%,但是被任何世界领先的专利局批准的专利申请量只占1%。而且,源自中国的专利当中还有一半被授予外国跨国公司的在华子公司。
   我们现在专门有些“爱国者”们拿着放大镜到世界西方媒体上寻找夸中国的新闻,而且毋庸辨别真伪,统统笃信不疑。反之,所有批评中国揭露中国阴暗面的新闻一律斥之为不实或者别有用心的反华阴谋。近三十年,我们的成就是巨大的,可是一提到发展的代价却讳莫如深。三十年来,全世界几乎都在用中国的资源发展,“中外合资”的结果,就是中国用的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资源,而人家大多是拿技术入股,因为我们没有发展的关键技术,只能受人家要挟,人家来几个技术人员,几张图纸就要在合资企业中控股。合资企业的暴利大部分被人家通过“作中方管事的工作”的方式拿走。“创新”成了中国发展的软肋。
   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差距如此大巨大,根源就在于我们的特色教育与特色体制。创新不仅需要新的努力,而且还需要储备丰富的先验知识,这些我们都不具备。政府分配给研发项目的资金被高度政治化。北大和清华的研究人员说,“好好从事研究不如与有权有势的官僚及其喜爱的专家套近乎更重要”。“重量不重质”以及通过国内标准而非国际标准来评估和奖励研究活动,必然造成科研氛围受到严重影响,学术欺诈猖獗也就不难想象了。
   生产中的创新必须经过思想创新才能得以实现,资源终有用尽的时候,用中国有限的资源供全世界发展的无度索取,没有生产的创新中国的发展是无法长久的。所以恢复中国的许多大问题根源在于民间。启迪民智,引导国民更新观念,也是中国发展的大事。这种大事做不好,就是找准中国这艘航船的方向,也无法使其向着有利民族根本利益的方向调整。观念的更新,必须从现实生活开始。可是笔者写的几篇关于家庭生活的文章,在网上却大多受到冷遇。甚至有的读者留言说中国那么多大事,没有时间看我谈的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听到这种观点,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个高考题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笔者提醒广大网民,细细思量一下,何事体大?

共 27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何事体大?问得好!民众是不可忽视的群体。同时,每个人都担负着社会角色,也就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感,每一个社会角色都在其中,莫说与我无关,莫道大事小事。文字深刻,犀利,深有同感。【编辑:梅暗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8042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暗香        2011-08-04 05:24:22
  找准问题的所在,看准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才有可能。
爱哭爱笑,爱静爱闹。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