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天涯杂文】有关“称谓”的话题

精品 【天涯杂文】有关“称谓”的话题


作者:别有洞天 举人,5651.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91发表时间:2011-08-05 14:00:33

【天涯杂文】有关“称谓”的话题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称谓”是非常讲求和讲究的。看似无多少技巧可言或域外无技巧可学,通常是看称呼者和被称呼者之间的关系或关联而定。看似不必用心、费周折,其实也极见个体的功力。
   称呼也要根据时间、地点、空间的不同而定,有时改换不同的称呼,会达到很好的效果,会让被称呼者感受到自己有一种“佛”气,产生难以名状的美感。
   古人跟今人的称谓上有许多相同之处,同时也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譬如“小姐”这个称呼,在过去一般用于名门望族,现在可能出现在红灯区和服务的场所。妞儿、丫头等,在过去本是一句很亲热的称呼,现在不能排除别心有歪想的人,对其一种挑逗和轻蔑。
   “先生、女士”的称呼,在过去来说,代表着一种较高身份与地位的象征。现在基本上是用于一种尊称,过去的那种专指的意义,不太明显。
   “同志”,还记得这个称呼吗?五十岁以上的人还记得那个火红的年代吗?它代表着那个年代人,显现那个年代的人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活得真实和洒脱。这样的称呼已过眼烟云,但它却温暖人心。
   说到“称谓”,亲情间的称谓出现的机率最高,一般是按辈分、长幼之间来定称呼。如父母、弟兄、姐妹等。在过去,如果这其中的地位发生变化,称呼也会随之改变。清代的雍正皇帝在继位前,兄长们称他“四弟”,弟弟们称他“四哥”,当他当上皇帝后的一夜之间,所有的二十几弟兄,全部称他“皇上”,所有弟兄自称“臣”,不能再以弟兄相称,他们的弟兄关系已变成君臣关系。曾国藩最小弟弟曾国葆在一次会议上,称曾国藩为大哥,当场被曾国藩训斥:“这是公堂,不是私室,你口口声声大哥长大哥短,成何体统。”可见,在封建社会,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称呼不能随便,具有严格的要求。在当今社会,原来是朋友关系的,一夜之间就会变成上下级关系,在一些正规的场合或会议期间,下级对上级的称呼就不能像过去一样直呼其名,值得一提。
   民国年间,蒋介石先生习惯黄埔军校四期以前的学生称他“校长”,尽管这些学生已成为国民党高官,“校长”这一称呼让蒋介石非常高兴,也非常的乐意。“校长”,这其中有许多微妙之处,学生叫“校长”,有经常请教的意思,校长本人有经常指导学生的严正。显现一种可亲可敬的氛围和师生之间的情谊。当然能称呼老蒋“校长”的学生,一般都是蒋介石的黄埔嫡系。嫡系的同学或校友之间在背后称蒋介石为“老爷子或老头子”,非常温馨。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不敢称“校长”或在背后称“老爷子或老头子”。可见,称呼也有学问,称呼也见人心项背,称呼也能体现亲疏。
   在台湾,蒋介石逝世后,蒋经国继任“总统”,在行文中出现麻烦,蒋总统有两人,到底是谁不好区分。最后,台湾当局明文规定,凡涉足蒋介石言论的称呼叫“先总统蒋公”,涉足蒋经国的称呼叫“蒋总统经国先生”。如现在的称呼“毛主席”和“周总理”,必指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可见,有些称呼是习惯成自然,有些称呼是明文规定。
   在晚清的历史上,两个巨人曾国藩和李鸿章,他们是师生关系,同时,在前期也是上下级关系。后来李鸿章经曾国藩的推荐和提拔,官位跟曾国藩属同一级别,但李鸿章从不敢用官位称呼其师,即“相国、中堂、大人”之类称呼。李鸿章一惯用“恩师”称呼曾国藩,而曾国藩一惯用“贤弟”称呼李鸿章。李鸿章在背后称呼曾国藩为“老师”,曾国藩在背后称呼李鸿章为“少荃”(李鸿章,字,少荃)。可见,称呼中能表现出感情、尊重,有时甚至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只有身处其中之人方能领会。
   从前有一位知县,好巴结上司。一天,知府来巡视,宴会上,知县套近乎,谦卑地问:“大人有几位公子?”知府伸出两根手指说:“两个犬子”,说完反问知县:“大人有令郎几位?”,这一问难住了知县,心想,知府大人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我怎么称呼自己的儿子呢?过了一会儿,毕恭毕敬地回答道:“回禀大人,卑职只有一个五岁的王八羔子”。从这则小故事中就看出了称呼的敬词“公子、令郎”,谦词“犬子、王八羔子”。可见,在称呼中恰当的用好敬词和谦词,非常重要。虽说这其中有讨好卖乖和谄媚之嫌,但它对现实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或成功与否。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许多敬词和谦词的称呼,如“老张、老李、邓老、杨老”,如称呼自己的父母为“家父、家慈”等。用“老”字开头,有对人表尊的语义色彩;用“小”字开头,如“小刘、小吴”等,有呵护、溺爱之意。敬词和谦词的称呼不可胜数,体现了中华民族“称谓”文化的博大精深。
   称谓有时也叫称呼,属于道德范畴。称谓是在对亲属、朋友、同志或其他有关人员称呼时所使用的一种规范性礼貌语,它能恰当地体现出当事人之间的隶属关系。大家的祖先使用称谓十分讲究,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在使用称谓时无不入幽探微,丝毫必辨。现在的现代礼仪,虽不必泥古,但也不可全部推翻重来,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表现出新一代礼貌称谓的新风貌。
   人际交往,礼貌当先;与人交谈,称谓当先。使用称谓,应当谨慎,稍有差错,便贻笑与人。恰当地使用称谓,是社交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礼貌。称谓要表现尊敬、亲切和文雅,使双方心灵沟通,感情融洽,缩短彼此距离。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称谓,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礼仪因素。
   阅读人生,积累经验,让一个称呼就能使对方感到亲切或和蔼,带来快乐,我觉得可行。

共 21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称谓之说,多少年来,确实是件值得津津乐道的事情了。生活中,总会出现,多多少少大大小小类似称谓的时间。作者简单了分析了有关称谓之说的重要之处,也给读者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了。欣赏文章,问候作者!【编辑:王子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805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11-08-05 15:06:43
  呵呵,拜读,学习,在人际交往中尝试,问好洞天,祝佳作连连!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