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邂逅与缘分

精品 邂逅与缘分


作者:夏冰 榜眼,26212.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345发表时间:2011-08-15 02:12:54
摘要:凭兴趣爱好,见一本读一本,不加选择,没有比较,这样的阅读状态,大概持续了有20多年。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才能够相对独立地走向阅读旅程。在此之后的阅读,才能够谈得上有选择的读,有鉴别的读,有比较的读。这一点,意义重大。它直接影响了我,使阅读这件事,在我的生活里,由纯粹的自由自在的爱好,变作了自觉的探寻与研究。

邂逅与缘分 某种意义上说,于喜欢书的人而言,对读书的痴迷,是伴随了一生的一件事。而这种痴迷,不能不加比较,不能不加选择。与大量文学书籍的相遇,正如我邂逅许多的女性朋友;而得遇入心的作品,就如同跟我一道牵手走向将来的爱妻了。前者是令人眼花缭乱的风景,后者是足够供心灵修养生息的憩息地;前者纯属偶然,是一种邂逅,后者就是必然,当为生命中的缘分了;前者只须大致的浏览、欣赏,后者则须用心、用情,终其一生呵护、维系了。
   我们一生,能够邂逅林林总总许许多多的书。你所面对的,是一个无限庞杂的阅读世界。尤其如今,网络阅读侵占了人们大部分时间,充塞了你的视野。能否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字,十分关键。并不是捡到筐里的就是适合你的。那些经典名著,经历了时间的历练,依然经久不衰,但是并非全部适合你。你需要通过大量的比对阅读,确立真正适合自己、对自己有益的部分。这个过程对于真正喜欢阅读、写作的人来说,必不可少。你总是停留在大众阅读的层面,别人喜欢的你就喜欢,别人认为好的你也认为好,没有自己独异的感觉,没有自己理性的判断,这样的阅读状态,是不成熟的。这容易让你人云亦云,囫囵吞枣,夜郎自大,固步自封。而真正对你有益的文字,却离你还很远。就算是很近,你不能自察,获益也便有限。
   如何尽量少走弯路,尽早物色到与自己对脾的文字,对于一个爱好文学的人来说,真是一件不可小觑的事情。
   想起自己的阅读经验。
   最初看到海子、杜拉斯、王小波、昆德拉,并没有什么感觉,因为之前的阅读圈子、阅读储备,与这些根本就不搭界。海子的诗是新鲜的,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也是新鲜的,但是是一种陌生的新鲜。既然陌生,就谈不上好感。一直到几年后,才逐渐领悟到海子王小波的过人之处,异人之处,优秀之处,迷人之处。这个“拐弯”的过程,让我走了两三年。
   这是意味深长的。
   我还记得自己最初接触书籍时候的情形。那还是少儿时代。学龄前没印象了,一开始的记忆是一二年级时候。几本连环画,就构成了我的阅读世界。有《胡业桃》,有《恩玛蒂奶奶》。封面上,一个胖丫头抱着一尾大鱼笑嘻嘻的,这样一本有趣的连环画,我却记不起它的书名了。还有一本,封面上一只大公鸡,趾高气扬,昂首阔步。记得故事里这公鸡是被称作妈妈的。比较奇怪。
   不知什么情况下,不想再看那些小人书了,对那些厚厚的“大书”充满了好奇。父母的直接影响,显而易见。不过当时自己年纪尚小,对这一点并不曾觉察。
   从小接触的是受时代影响很严重的书,而并非传统的书籍。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带有浓浓的时代色彩,都有着僵化的套路。但自己瞎闯误撞,浑然不知。《艳阳天》是自己第一部从头到尾读完的“大书”。当年我十岁,正读小学四年级。“批林批孔”如火如荼,学校成天赛诗会,大字报,教学上抓得不是很紧,我又跟父亲住在学校,所以有大量的时间和足够的条件来看这些被人们视作“闲书”的东西。我看得入了迷,看完一本换一本。也就是通过频繁的借书,我学会了写借条,学会了找学校图书管理员换书。
   我常常想,如果没有产生那个读“大书”的念头,如果因为缺乏耐心,或者没有时间,等等因素,没有从头到尾把《艳阳天》读下来,那么,我的阅读经历会是怎样的?或许会得遇另外一部“大书”,或许要推迟几年接触“大书”……一切会发生变化,但是,不管怎样,与书的缘分,简直是注定的。
   凭兴趣爱好,见一本读一本,不加选择,没有比较,这样的阅读状态,大概持续了有20多年。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才能够相对独立地走向阅读旅程。在此之后的阅读,才能够谈得上有选择的读,有鉴别的读,有比较的读。这一点,意义重大。它直接影响了我,使阅读这件事,在我的生活里,由纯粹的自由自在的爱好,变作了自觉的探寻与研究。海明威,福克纳,杜拉斯,普鲁斯特,卡尔维诺,卡夫卡……等等作家及其作品进入我的阅读视野。我心里充满了神奇的快乐。像阅读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时候,读起来很流畅,新奇,很放松的样子。作品是一种机智活泼文风,作者随心所欲,妙语连珠,俯拾皆是,思路相当开阔,觉得没有什么话不能为其所用。而这样的文字,真是入心。而图森、格里耶的文字,则给我打开了一个新天地,让我久久迷醉,深深流连,并对我的创作,生发巨大的影响,令我始料不及。我明白了自己的真正所需。而意识到这一点,无疑是关键的。
   2011.6.15-6.20

共 17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阅读,文字,邂逅,缘分,这四组词语在作者笔下紧密关联,颇有意味。想起那句话: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阅读,也如此。怎样才是适合,想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和体会,作者的“适合”,来自于邂逅与缘分,来自于用心的阅读经历。感受其中,怀想其中,受益匪浅。【编辑:梅暗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816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暗香        2011-08-15 02:15:18
  我参加工作到邮局的原因,与阅读有关,那时的我认为,邮局里可以读到很多很多外面没有的书籍和杂志。:)
爱哭爱笑,爱静爱闹。
2 楼        文友:瞳若秋水        2011-08-15 13:04:37
  夏冰老师用一种有趣的比喻讲述了对书和文字的热爱,邂逅是自然而然,缘分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间,缘分就是一种默契,一种灵犀,一种自得其乐的“合适”。
秋水横波远836239137
3 楼        文友:依心阁主        2011-08-16 23:00:33
  由心而发阅读。问好夏冰老师!想念去年相聚时的美景。祝幸福快乐
依心做人,依心做事
4 楼        文友:邬海波        2011-08-17 12:55:37
  书籍与思想跟自我的缘份,往往是在饥渴时候最有影响力,也最能将一个人从困顿的生存际遇中救护出来
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灵魂感知世界。
5 楼        文友:邬海波        2011-08-17 12:57:56
  童年少年遇到的一张破报纸,偶而读到的一个标题,譬如1975年《参考消息》上的“蒋介石死了”,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当时的心情,那时感觉这个老坏蛋死了,真是一件值得大大庆祝的事情,呵呵。
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灵魂感知世界。
6 楼        文友:邬海波        2011-08-17 13:01:27
  七十年代那个叫浩然的,他的图解当时错误政策的小说,也有不少民间人性的精彩细节,譬如那个吝啬鬼的几天舍不得吃饭专等某家的红白事务的大吃一顿,《金光大道》、《艳阳天》的整体水平,现在的中国小说家,没有谁能达到那个高度。
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灵魂感知世界。
7 楼        文友:邬海波        2011-08-17 13:02:59
  少小时候苦于读物太稀缺,现在却苦于读物太多了,感觉还是少小时候专门对着一部发黄的书本的细读有滋味一些。
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灵魂感知世界。
8 楼        文友:水妖        2011-08-21 11:27:53
  零零总总当为误写,望夏老师改正:)
回复8 楼        文友:夏冰        2011-08-21 14:57:28
  谢谢。问候!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