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问题之我见

编辑推荐 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问题之我见


作者:云帆沧海 举人,5389.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07发表时间:2011-08-21 22:22:27

“谁在沧落为社会新底层?”去年年底,人民网“人民论坛”就此曾展开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位居首位的竟是“不能充分就业的大学生群体”。
   有记者就此事调查发文感叹过,这个大学生群体,他们或遭遇就业难,或工作不稳定,又或尚在徘徊,被戏称为“蚊族”,缘于他们大多勤奋苦读考上大学,背负着家庭很高的期望,但在求职中却处处碰壁,他们从村到村(农村到聚居村),在大城市生存艰难。
   昔日的天之骄子,咋就沦为社会新底层?
   2008年一场全球金融风暴席卷而下,当时是使众多企业纷纷倒闭,失业人数与日俱增。时至今日,全球经济回暖,倒闭的企业开始复苏,新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面对就业岗位的与日俱增,各大小企业猛打“招工”牌,各大媒体也大力宣传破解“用工荒”的策略。
   媒体称,今年春节过后,各企业门口同以往一样摆着极为醒目的招聘广告,“招工,招工”又成了眼下企业最为紧要的事;有的企业提高员工的生活标准,有的企业则不断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公司副总开车接求职者先参观工厂,以感情留人;政府职能部门为了招商引资,也在经济开发区开展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企业试点工作,优化用工环境,切实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合法权益,来如何破解用工荒。
   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荒”,这两种现象媒体都在报道。给人感觉看似是一对矛盾体。但事实上,确实是在大学生求职中与企业招工中同时并存的两个问题。
   我在媒体上有见过报道有大学毕业生经济窘迫情绪低落的生活纪实。化名为兔兔的是广州的一名大学生,她对记者说:“我全身只剩两块钱,专用来‘防身’,羊城通没钱了还可以坐车回家。我月薪不到两千元,两个月就把所有的钱都花光了,最穷的时候,储蓄卡只剩下七毛钱。”小王是广东某本科院校毕业生,毕业后,他在学校附近的城中村租房住下,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小王的家,在山东,家里经济状况并不好,自小父母不在了,与姐姐相依为命,姐姐嫁人后,他想在广州立足发展,但无工资来源,虽有姐姐的支持,但为了省钱,他常中午以馒头与凉拌菜充饥。他附近也住了很多同学,想到他们都换了第一份工作,自己还这样飘着,情绪很低落。
   这是大学生“就业难”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不难发现主要原因是,工资低与消费高比例不协调,成了“月光族”;大学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不相符,不适应。
   这又让我想起一件经历的事情:三年前我回家探亲,我的一位从小学教至毕业的学生,她的家长找到我,说孩子再找不到工作,要我在工作的公司里为她谋求一份职业。我问明原因之后,才得知我的这个学生一直找不到工作是嫌进厂底薪离自己要求较远。我要家长转告其孩子,先降低自己的希望值,找到一份工作之后,边工作边学习边寻求机会。这样,就业就不难了。几年后,这位家长也没有与联系过,应该是当初听了我的建议后,找到了工作。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分析,这是大学教育的问题,培养出来的人才不适合社会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这样的问题很正常,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转型,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步调又太缓慢了。按照原有的培养方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没本事”,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中山大学一位社会学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认为,部分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无业,这是大学教育和社会需求脱节造成的。目前许多教育政策的制定不是以就业为导向,不看人才市场需求,但培养出来的学生又要在人才市场消化,这就造成一时难以消化、甚至消化不了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值得反思。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张敏强分析说,一方面高等教育应该检讨,现在高校热衷于各种评估,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学科建设上,没有以学生为本。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反思,现代大学生在求职环境中,要看清社会发展的方向,调整好自己的定位,不一定非要留在大城市里发展,很多中小城市都有好的就业机会,发展潜力很大,生活也很自在。在困境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充电,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对于企业“用工难”的问题,我们先了解相关的一些报道——
   今年2月19日广东《河源日报》在第二版“天下一周”栏目中,有一条《节后全国各地再现“用工荒”》消息,称:春节过后,上海、江苏、广东各地招聘“大战”再度上演,各大城市的火车站、汽车站、招聘会现场,最引人注目的都是五颜六色的招聘聘广告和在冷风中瑟瑟发抖还要不时堆上笑脸“拉人”的招聘人员。
   同一日,广东《南方日报》在第十二版“视界”栏目中,占据整版图文刊登一则《有得选择总是好的》新闻,新闻图片显示:在佛山市童服城,许多已经返回佛山的务工人员在各式各样的招工启事中挑选工作;东莞桑园工业区,招工与找工者。招工的前面门庭冷落,找工的仍在等待观望;众多企业招聘人员在浙江义乌人力资源市场举牌招工;东莞常平,航天电子有限公司,食堂管理人员恭请工人们就餐后对用餐是否满意进行评价,好的就业环境,总能留住更多的人才与人心。
   2月20日,《南方日报》在第四版“广东新闻”栏目中,以头条醒目标题报道深圳节后首场大型中高端人才盛会,题目是《25000人挤爆“群英会”》。
   从以上各地报道中,如何破解企业“用工难”问题?是企业家谋求企业发展过程中,共同思考的首要问题。为什么有的企业招工门庭冷落,有的则是火火爆爆?这不得不让我想起被《财富》杂志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的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老福特)在90多年前喊过的一句经典口号——“让造车的人都买得起车”。这句百年经典口号被人称道至今,正是源于福特汽车善待员工的基本理念。事实也证明,善待员工的企业,往往不闹“用工荒”。
   现今时代,新一代农民工已经越来越多地取代老一代农民工,成为城市里打工的主力军。这一代人已经不再有紧迫的养家糊口问题,而更多地考虑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因素。这种新情况和新趋势,事实上已经“倒逼”企业更好地善待员工,改善员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对此,《羊城晚报》又在3月5日报道了一些企业的奇招:企业给员工父母发福利;上员工老家拜年;为员工无偿购房等。这一切都是以情来留住优秀员工。
   所以,企业在用工中:提高工人工资;丰富的文体活动活跃公司氛围;夫妻房留住工人的心;建立机制优化用工环境等成功之术正是破解“用工荒”的法宝。企业奉“让造车的人都买得起车”的核心价值为圭臬,把善待员工作为吸引、留住员工和发挥员工生产力、创造力的根本途径,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共服务形成合力,让农民工真正走进“春天里”,让企业用工不再“荒”。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如何冲破各自的“瓶颈”,重要的是一个理念的问题,需要勇于革新,去突破。这样才能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2011年4月21日

共 27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作者条理清晰地做出了分析。首先教育机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次是用工单位薪金太低。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面努力。【编辑:月下笛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下笛声        2011-08-21 22:27:27
  现实的确如此。家长现在可以说倾其所有的供孩子上学,可是毕业后的就业倒真是个大问题啊。
让文字融入生活!
回复1 楼        文友:云帆沧海        2011-08-28 08:48:14
  谢谢朋友的点评!问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