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闲品三国之十三:西城一曲空城计,孔明与司马谁是赢家?

  闲品三国之十三:西城一曲空城计,孔明与司马谁是赢家?


作者:残剑 秀才,1589.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09发表时间:2011-08-31 16:06:49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里,偏僻的西城,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十五万大军,“披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气定神闲间,司马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成就一段“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的佳话。
   一出祁山,失去街亭的诸葛亮一出空城计,博来千古佳名,让他那半妖半道的形象徒生让人膜拜的色彩;而司马懿只落得“吾不如孔明也!”的长叹。果真如此吗?究竟,诸葛亮那高山流水般的琴音里,与司马懿有着怎样的一场对话?空城一计,谁才是赢家呢?
   重新回到演义中,我们会发现当时对阵双方处于不同的境地:诸葛孔明贵为蜀国相父,尽掌蜀国兵政大权,威名震天下,算无遗策;而司马懿是在曹真大败,魏国无人能敌诸葛亮的情况下仍闲居宛城,蒙太傅钟繇保荐才得重出庙堂,任何一点差池都将让他陷入万劫不复境地的艰难时刻。相比之下,心理优势的天平向诸葛亮倾斜,没有兵政权力后顾之忧的诸葛亮能够全心投入运筹帷幄排兵布阵,而司马懿此时不仅是在跟蜀国战场争锋,更多的是在与曹氏庙堂作战,他需要的是牢牢掌握兵权,在魏国庙堂之上实现司马家族的终极目标,一时的胜负不是他的追求。
   再看当时三国鼎立全局,魏蜀吴三家,孙权有陆逊扼长江天险,曹休新败于吴,曹氏北国铁骑不宜征战江南;阿斗据有蜀道天险,携孔明之助,兵精粮足雄心勃勃;而曹睿坐拥父辈余威,曹氏亲信宗亲把持朝政兵权,司马一族尚未得势。此时的司马懿,一贯的隐忍与狼视鹰顾正是韬光隐晦时期,尽管实力犹在,但诸葛亮的存在才是他存在的最大理由。
   于是,当诸葛亮琴音响起在司马懿十五万兵马阵前时,司马懿的雄才大略才让我们真正见识了高手对阵真正比拼的是什么。是谋略,而不是那一声事后表演式的长叹。袅袅琴音中,司马与孔明读懂了彼此。仿佛能掐会算的孔明在告诉司马:回去吧,我在,你才能实现你的梦想。
   兵者,诡道也。西城敌楼上下,司马与诸葛的旷古对话通过一缕琴音成就了两人彼此心中默契的追求。正所谓上兵伐谋,莫过于此。人生路漫漫,争雄又岂在一时?金戈铁马,终究敌不过权谋的欲望。于是,彼此一个转身,便出现了戏剧性的双赢,为历史或者演义的延续留下了更多精彩。

共 9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智者比的是谋略,只有目光短浅者,才看到表面上的输赢。孔明之于司马,各有千秋,却不相上下。一曲空城计,颇含玄机,在作者详细精辟的讲解下,使读者深层次地认知了这一章节的真实内涵。欣赏!【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1-08-31 16:12:09
  文短意深,颇有见地。语言沉着凝练,值得一读!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