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江南杂文】诚信缺失了吗

编辑推荐 【江南杂文】诚信缺失了吗


作者:牧野清风 举人,302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61发表时间:2011-09-20 08:05:32
摘要:一个经历坎坷的女子,最后通过努力赢得人生。

一篇文章报道,现在,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认为讲诚信,就是傻瓜,让人看不起,所以,诚信的代价,真的是天价。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我不这么认为。
   先从时代背景考虑。举例子来说。
   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一场中国历史的浩劫。那时,人们的信念是什么?说是革命的话,有多少人为此送了命?那时,是一种社会思潮,一种社会形势。
   时光一晃到了八十年代,虽然改革开放了,但前中期,包括一些演员都说,我有些事情要向组织上汇报。那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九十年代,经历了信仰危机,一段时间出现了脑体倒挂现象,教授卖馅饼,一些文艺团体解散,出国热,外国的月亮比咱这里的圆。
   迈入二十一世纪,又是一种社会现象。
   网络的扑击,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之快,考量着人们的思维。国门的开放,与世界的融合,使得中青年人的思维好像变得飞快。常听到一个词,就是人活得得现实。现实,在很多人的理解里就是吃穿住用行。先把这几样顾好了,再把自身利益保障好,才能谈别的。比如,精神上的东西。
   但现在社会的弊病之一,物欲横流。包括一些平面,电子媒体为了吸引眼球,都在有意无意的渲染,豪富,逍遥,自在。于是,本就有攀比根性的国人,更是在文字影像或周围环境及人的影响下,注重外在的物化的东西。曾听说有个女孩在某政府机关上班是个小临时工,工资低,但福利待遇很好。她得了抑郁症,因为周围的女子长相好,工作好,工资待遇社会地位都很好,她比不过,就抑郁了。其实这有什么?社会的不公存在了几千年,不是因为某一个人的叹息痛苦就会改变。大不了换地方,考公务员,或做别的。而现在社会的一种思潮,似乎是,就要有钱,就要有权,就要占便宜,就要别人注意有名气。好像,钱权就是一切。而贫富分化和待遇问题,导致很多人,对于财富名权更是有种热望。
   其实,就算有了权又怎样?我就不信,所有的局长都是天天开房间,吃酒宴,捞好处,如果不做事,上下都有眼,不会让这个位置被某个人固定占着。事实是有时去一些职能部门办事,小老百姓的确很难做,看到一部分公职人员的冷眼,看着他们在上班时间玩电脑游戏空当接龙,心里是很不舒服。但咱们改变不了这些现象,就得改变自己的心态,眼睛半睁半闭。何况不是所有的人都闲着,有办事的人,也有很不错的敬业之人。有的单位是养着一些闲人,也有做工作和认真的人。放眼看,哪里都一样。
   现在不少青少年,心里好像很现实,对于社会看透了,觉得人生不过如此,为人处世还未搞清楚,先学会炫耀,浮躁,忙着解决生理的部分或全部问题。可是也有很多青少年,一心想要有好的发展,踏实的做人,努力的做事,刻苦的学习。这样的人是不是也能见到?
   啰嗦了这些,只是想说,哪个时代,哪个地方,都有好现象,坏现象。只不过,看哪一种思潮占上风,哪种现象出现的就多些。当然,利己的功利的激进的思潮多,社会坏现象就多,向上的积极的利他的思潮多,光明面也就多。
   就算讲诚信是让人看不起的傻瓜行为,可是,现实里,如果一个人老是耍心眼,凡事利己的角度办理,俗话讲就知道占便宜,换谁愿意和这样的人交往?刚开始还行,只怕时间长了,周围人了解情况都得防着这人。要不说,日久见人心呢?无论办事做人,就算爱占便宜,也得有个分寸,否则,就得让大众摒弃。
   前几年的彭宇案,近一年的许云鹤案,最近的大巴司机被老太反诬后警方通过车载录像证明司机清白案,包括陆续的见报不见报的被诬陷案,人们在感叹诚信缺失,路上见人有难不敢帮扶,包括在单位,好些人都说,老实能干没用,得会来事,会在领导面前表现,会溜须。可能现在这个社会就是这个样子,人们都只注重一时利益,看不到人性真正的闪光点,一个影响一个,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尤其政府部门在社会思想道德的建设方面有要加强的一面。但是,一个时段一个社会形态呀,谁敢说社会就老是这个样子?我们大家为什么不都往好的方面想想?为什么不都多做那么一丁点?积水成海,还是互相影响,做的多了,说的多了,是不是社会风气就会改观一些?既然大部分人认为别人老占自己便宜很讨厌,自己办事也得懂得有来有往,又何苦陷在诚信缺失的怪圈里执着?
   对于彭宇,对于许云鹤,大众不是都抱与同情和赞同吗?或许经济的损失,会在其人生的岁月中,因为行为已经让人认可,而在某一方面得到弥补呢?诬陷人的老太,严格来说,应该叫老坏,和其家人,也受到社会公众的批评。比如许云鹤案的老太,据说一出法院门,围观的人一片骂声,她想打的被拒载,司机的理由是怕碰磁。也就是,还是公道自在人心。
   而报上说俩案宣判的法官,让社会找回诚信的成本,太高。我倒觉得,人们质疑诚信必要性的心态,是积累已久的时间问题。但是法官如果工作更加认真细致务实或是说人性话一些,就不会引发这么大的话题,引起人们这么大的质疑和不满。看来司法工作者,尤其不能缺失诚信,否则绝对引发问题。
   说了这么多,是想让人们不要那么悲观疑虑和愤怒。收拾一下负性情绪,问题已经存在,不该让它恶化吧?人们还是希望我们的社会越变越好吧?心里还是呼唤和渴望着真善美吧?那么,就请人们,拥有希望,怀抱理想信念的人,还是多相信些诚信,不把拥有诚信的人看做傻瓜,毕竟和这样的傻瓜交往,时间长了,谁也会放心的对不对?
   不时会听到,看到,媒体的,现实的大大小小的好人好事,就算一时人们认为诚信缺失了,可是不要悲观,不要放弃,去弘扬,去坚持赞赏,用我们内心的理性和热情去做人做事,哪怕只是做那么一些,可是人们之间互相鼓励,时间长了,诚信不就又回来了?或许过了一段时间,社会思潮是诚信就是时尚呢?所以不仅政府要努力致力于社会风尚的大力建设,我们自己,也要好好的相信诚信,再有从身边的一丁点小事做起,诚信还是会回来的。努力吧,诚信没有缺失!

共 23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慷慨激昂的议论性文字,它在唤起我们对诚信的重视,对善良的认知,对精神信仰的审视。举了很多实例,人物和事物,通过这些,我们看到了一些人的道德的底线,在金钱与物欲的冲击下,一点点的缺失,但是在这种无形的洪水面前,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们能做的只是改变自己,在洪水到来的时候,站直了,别趴下。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在这样做,因为我们相信未来,相信不论风云怎样变换,太阳依旧照常升起。【编辑:曾忆文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曾忆文清        2011-09-20 08:06:40
  这是一篇慷慨激昂的议论性文字,它在唤起我们对诚信的重视,对善良的认知,对精神信仰的审视。举了很多实例,人物和事物,通过这些,我们看到了一些人的道德的底线,在金钱与物欲的冲击下,一点点的缺失,但是在这种无形的洪水面前,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们能做的只是改变自己,在洪水到来的时候,站直了,别趴下。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在这样做,因为我们相信未来,相信不论风云怎样变换,太阳依旧照常升起。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