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雅品』舌战群儒

精品 『流年♥雅品』舌战群儒


作者:小人鱼在天堂 榜眼,3988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863发表时间:2011-10-07 20:05:44

『流年♥雅品』舌战群儒 诸葛亮在三国中几近于一个被神化的人物,就品德上来讲,忠义之心,天地可昭,一篇《出师表》千古流传,赚尽天下人赞誉;就才华上论,其人不但足智多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阴阳之术,精演八卦阵图,而且最为让人叹服的一点是诸葛亮能言善辩,口才锐敏,嘴甜时如抹蜜糖,令人闻之如沐春风,心旷神怡,而其口舌狠辣,激烈论辩时则以一挡万,无人能敌。比如在第九十三回中“武乡侯骂死王朗”一节的伶牙利齿犹胜刀剑,活生生将一个身经百战的老王朗骂死,已教后人叹为观止,望尘莫及,就此事后人曾赞诸葛亮曰:“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可见其“雄才敌万人”自非谬赞了。
   而本文要赏析的并非他如何骂死王朗的口才艺术,若说身为臣子,各为其主,王朗被骂死,对于诸葛亮的牙尖嘴利只是一个比较有力的佐证,而此文中最重要的是谈一谈他在舌战群儒中如何以寡敌众,以一敌百,游说东吴一干老臣,联吴抗曹,一举完成使命的过程。
   当时曹操势力已经极大,手下谋臣能将如过江之鲫,兵精粮足,实力雄厚。而自从吕布、刘表、袁绍、袁术这些可以与其抗衡的人物也纷纷败的败,死的死,摆在他面前的只有孙刘两家,显然,曹操下一个对付的也是这两家了。曹操必将逐一收拾,将整个汉家天下收取囊中,自此之后,一统天下,已经是势在必行。
   刘备清楚这一点,孙权也清楚。
   西谚说,两个头总比一个头好——这句话不止适用于枕上,而且最适用于出谋画策,在战场之上,弱弱联手或强强联合,皆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此时刘备恰正担心曹操倚势来犯,和诸葛亮商议此事,诸葛亮正有和孙权联合抗曹的想法,便给刘备献了一计,“曹操势大,极难抵敌,不如往投东吴孙权,以为应援。使南北相持,吾等于中取利……”而鲁肃和孙权也是同等想法。孙权听说曹操大军至襄阳,刘琮已降,今又星夜兼道取江陵,正心下忧虑。鲁肃便向孙权献计道:“……因说刘备使抚刘表众将,同心一意,共破曹操;备若喜而从命,则大事可定矣。”
   两家各怀一心,皆有此意。所以,孙权令鲁肃借为刘表吊丧之名探听刘家虚实。鲁肃一来,之于刘氏集团恰像正想瞌睡了别人给了个软枕头,真是好事一桩。
   于是,诸葛亮便和鲁肃一起去江东游说孙权和他的那一帮文武群臣去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然而这一朝臣里面却也有着太多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作为孙权手下的谋臣们,自然也是或政见不同,或各怀一心,你要向东去,我偏往西行;你如果去撵狗,我就要去捉鸡。偌大朝堂,向来不是安静去处,只要有可能,利益冲突之下,朋党之争,便会惹得硝烟四起,唇枪舌战,喧嚣不已。
   孙权内部在面对强敌来袭时,果然出现了两大派别争斗——一派主张降,一派主张战。是战还是降,这确实是个大大的难题。
   孙氏内部,以张昭、顾雍、张纮、步骘四人为主的谋臣是主降派,其理由是以降先免其祸,“好汉不吃眼前亏”,度过眼前难关之后再图大业。这样的理由倒也充足,东吴不必再动刀剑,百姓不必生灵涂炭,和谐是一切政治集团的最终目的,能避免一场流血牺牲事件,便可以安枕无忧,虽然投降的名声不太好听,可毕竟免去一场血战,继续歌舞升平,安享富贵,何乐而不为?
   而以鲁肃、程普、黄盖、韩当为首的主战派理由也很充分。一是先人流汗流血打下的六郡城市白白送人,着实可耻可惜。二是鲁肃以为孙权计,“位不过封候,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安得南面称孤哉?”鲁肃说众人要是投降,我们是各有官做,日子和从前并没有什么不同,照样安享爵禄,而主公你则不同了,别说孤霸天下的雄心壮志从此烟消云灭,便是你个人,怕是以后自由不得有,被人胁迫轻蔑,天天在人家屋檐下过日子,那样的结果已经昭然若揭,主公你还是仔细考虑一下吧。
   夹在这样两大派之间,纵是你再英明,怕是也要考虑二三,选择对了,从此高枕无忧,乐于富贵,安享太平,选择错了,那可是万劫不复,身陷地狱,甚至到时想要抽身退步都不可能了。
   所以,孙权在这样两大派别之间左右摇摆,犹豫不决,那就很正常了。
   此时的孙吴政权多么像在进行一场拔河比赛,主战派和主降派各立两边,较着劲儿在拼命拉啊拉,口号一个接一个,劲儿一个比一个大,孙权就像悬在中间的那个红绳,一会儿左移移,一会儿右挪挪,摇摆不定,左右为难。而这时最需要的就是有一个人,只要朝一边儿稍微使使劲儿,那一边儿就会赢定全局。而这对全局起着重要掌控作用的人,便是诸葛亮了。
   诸葛亮舌战群儒,以嘴为剑,大战江东众谋臣,便是在此基础之上,隆重开场的。
   鲁肃作为一个主战派,立场坚定,之所以强力推行孙刘联盟,也是暗暗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的,在此危难之际,他想借刘氏集团共抗曹操,等强敌大败,身边无患,他自然还是要扳倒刘备,扶保孙权安坐天下的。
   可惜,江东以张昭为首的一干谋臣不这样想。他们只想着不要被刘备利用,以免做人家的棋子,等到棋子用过了,便闲置下来,而不明白,其实人家也可以做他们的棋子,有难同当,有福绝不同享。他们一心防刘备,却忘了如果降了曹操,不过是把一块最大的肥肉送给了曹操,这岂非是无意之间把自己锅里最大的一块肥肉拱手送人了,也未免太有些性情用事。而在这点儿上,鲁肃便比他们清醒得多。而最清醒的,则是诸葛亮,定要用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来说服那一群老家伙,其勇力智慧却是相当无穷。
   于是,诸葛亮雄赳赳,气昂昂,乘小船,跨长江,终于站在孙氏庙堂之上,在三国里上演了一出最精彩的舌战群儒大戏,这场大戏可比大学生辩论会强多了。至少大学生辩论会两队人数相当,智慧与口才也当属一流,又全是各大学中选出的最精英的种子选手,而人家诸葛亮面对的是一群地头蛇,要经验有经验,要水平有水平,资历智慧皆属于江东最杰出的文臣,全是靠嘴皮子吃饭的。
   一场大戏已然拉开大幕,精彩辩论会即将隆重上演。
   首先出场的是江东首席谋士张昭。此人在江东大权在握,威望声名皆不可小觑。孙策曾经在临死之际嘱托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可见此人在江东政权中心当得起核心人物了,他首先如此发难诸葛亮道:“昭等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当得到诸葛亮肯定的答复后,便开始了攻击:“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高见?”这话说得相当有水平,绵里藏针,不愠不火,却尽是讥讽嘲笑,此时我们已经可以揣测张昭满脸不屑,江东众谋士俱皆个个窃笑的神情了。
   你诸葛亮自比管、乐,可谓自大之至;听说那刘备三顾茅庐,方请得你这位大贤,人家刘备还说自此之后就如鱼得水了,你不是想要得到荆、襄二州吗?如今被曹操占去了,你这管、乐之才到底是何打算呢?真是不自量力,丢人现眼,如今都丢到我江东来了,还不如一头撞死,以免被人耻笑了。
   换作一般人估计早就羞愧难当,张口结舌了,是啊,我不是管、乐之才吗?到底体现在哪里呢?诸葛亮毕竟是诸葛亮,中国战争史上下五千年,也难得见此惊天大才,且看他如何反驳的。
   诸葛亮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这话有理有据,理直气壮。此话可以分做三个部分来理解,其一,我们想取汉上之地,那简直是小菜一碟。只是我家主公一向以仁义之名著称,是不忍,而不是不能,所以人家刘表几次请求我家主公替他照托此地,都被我家主公拒绝。这是替刘备作广告,广告内容就是刘备仁义。其二,失去此地,完全是因为刘琮那小孩子不懂事,听信一些小人谗言,投降了曹操,这并不是我们取不成,实力差,而完全是因缘巧合,便宜了曹操。这是说失去这块地完全是刘琮小孩子不懂事,听信了谗言。如果当初我们不讲仁义,夺了此地,那此地自然就不姓曹了。所以,曹操得到这块地,并非是因为他有实力,而只是因为他运气比较好罢了。其三,至于我们屯兵江夏,那是静待时机,还有另外的好法子,并非我们无路可走。是骡子是马牵出去遛遛,一切还需要时间验证呢。
   这三层意思环环相扣,逻辑清晰,条理分明,颇有水准。
   张昭何许人也,不会一招就会被打趴下的,他还有更厉害的武器在手里呢,且看他如何出招。
   张昭道,你诸葛亮敢比人家管、乐,真不害臊啊,想想人家管仲,做桓公丞相,匡扶天下,再想想人家乐毅,扶持弱燕,统辖七十多座城池,岂是你这小孩子可比得的。
   你自命不凡,自不量力,辅佐刘备之后你又是如何做的呢?人家刘备没有遇见你之前,还能纵横天下,偶尔得到一两座城池安安身子。而得到了你之后呢,大家以为你会剿灭曹贼,替天下生灵讨个公道的。谁知道啊谁知道,自你辅佐刘备以来,曹军一出动,你是把新野也丢弃了,从樊城也逃走了,在当阳被打败,奔走于夏口,竟然弄得人家刘备像过街老鼠,仓惶不已,连容身之地都没有了。得到你之后人家刘备可算是倒了大霉了,你不是自比管、乐吗?害得人家刘备不能报刘表厚恩,不能辅佐其子成才,你还有脸自比什么管、乐,真是脸皮厚本事差,不让人家把大牙笑掉了吗?哈哈哈。哈哈哈。
   这一大篇话可谓是张昭口才淋漓尽致的发挥了,可谓句句如刀似箭,毫不留情,径直向诸葛亮砍杀而来。
   诸葛亮回答道,像我家主公,乃是大鹏鸟一只,他的志向岂是你们这些凡鸟可以识得的?这就像治病,根据其病症候,药量自然也不一样。先缓缓调理腑脏,再用肉食治之,最后再用猛药一剂,使其病彻底痊愈。如果一开始就用猛药,只怕会给人治死。诸葛亮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刘备为何避其锋芒的道理,比方精当,说理透彻,使人不得不信服诸葛亮的反应及文采。抛了这个漂亮的引子之后,接下来便转入谈话正题了,而这正是让人了解刘备,终不致被人小瞧的关键主题。也是申明自家主张,告诫张昭等一干众谋士,自家并非来求他们,而是为着两家利益着想的关键。
   诸葛亮道,第一,我们当初败在汝南,在刘表手下安身,兵不不到一千,将也不过关、张、赵这三员大将,正如极虚弱的病人,身子不强健,哪儿能安得天下?第二,新野小县,民少地薄,不过暂借容身,怎么可以一辈子住在这儿,早晚都要弃之而去的。晚弃不如早弃,并非被逼无奈才离开的。第三,像我们兵少粮缺,白手打天下,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一战而惊曹军,让夏侯惇、曹仁辈吓得胆战心惊,就是他管仲、乐毅来用兵,也不过如此了吧?第四,刘琮降操,是因为我家主公太过于仁义,不忍心夺取同宗基业,才让曹操那小子钻了空子,如果我们知道,荆州早就成我的了,哪儿轮到他曹操头上去?第五,至于当阳一败,那是我家主公太仁义,多少老百姓不忍弃之而去,宁愿跟着他漂泊逃难,不弃不离。我家主公携几十万老百姓奔逃,危难之际也不舍得丢弃百姓,宁愿与他们同生同死,每天只行十里,岂不被曹操钻了这个空子?第六,至于以多胜少,寡不敌众,胜负乃兵家常事,本也算不得什么——想当年高祖皇帝多次败于项羽,垓下一战却取得了成功,这不是韩信的功劳吗?所以有良谋方有胜机,正是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的。第七,良谋当胸怀天下,不是那些夸夸其谈之人,只会靠名声吓人,坐着说话,没有人比得上,事情出来,该随机应变,没有一人能够做到,实在应该让天下人笑死了!
   诸葛亮这一番话,摆事实,讲道理,又综合运用一系列说辩艺术,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一一应对张昭的发难,滴水不漏,严谨可信,有攻有守,有情有理,可谓是一篇极好的驳论文。同时在破对方立论的同时,也反复在强调自己的立论和论点,七条思路,条条相扣,既相辅相成,又逐一而立,语风大气磅礴,正义凛然,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结果是怎样的呢,“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和江东首席谋士张昭这一阵打下来,诸葛亮是大获全胜,然而此时想要鸣金收兵却尚不能,因为还有众多谋士未曾表演呢。
   接着出招的是虞翻,他讥讽诸葛亮军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来求江东,面对曹操百万雄兵,居然自言不惧,乃是大言欺人,而诸葛亮则先轻轻一招,:“刘豫州以数千仁义之师,安能敌百万残暴之众?退守夏口,所以待时也。”消解掉其凌厉攻势之后,又反戈一击,“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由此论之,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说得虞翻哑口无言,不能相对。
   这一回合,诸葛亮左右开弓,左手自卫,右手攻击,打得那叫酣畅淋漓,怎一个痛快了得。
   “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这边厢虞翻刚刚退回阵中,步骘又步步紧逼起来。“步子山以苏秦张仪为辩士,不知苏秦、张仪亦豪杰也: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国之谋,非比畏强凌弱,惧刀避剑之人也。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在这一回合中,诸葛亮避实就虚,先肯定苏秦、张仪之功绩,然后又嘲笑东吴谋士们“畏强凌弱,惧刀避剑”,“畏惧请降”,没有资格笑话苏秦、张仪,乃至于说得“步骘默然无语”。
   然而东吴毕竟谋士众多,这个倒下那个又上,接着上来的是薛综了。面对薛综发难,以天数来解释不能与曹操抗衡原因,则被诸葛亮痛斥一番,直接责骂其“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干脆利落,直骂得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下面该轮到的是陆绩,此人确实很愚蠢,居然以出身来羞辱刘备,说曹操是相国曹参之后,刘备乃织席贩屦之夫,却忘了英雄不言出身,被诸葛亮以汉高祖刘邦为例,说其出身亭长,终有天下,为刘备找到一个有力的靠山;然后狠狠地奚落了陆绩一顿,“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这不,直接骂陆绩为小孩子,不值得和自己对话!这一番话说得,让陆绩语塞,唯有暗悔自取其辱罢了。
   东吴这一干群臣和诸葛亮一人如此斗来斗去,越斗越有意思了,斗到后来,严畯居然问到诸葛亮治何经典,诸葛亮先道世间腐儒难成大事,然后又举出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来嘲笑严畯见识短浅,不懂装懂,只是一个喜欢数黑论黄、舞文弄墨的书生罢了。
   严畯被骂到一边之后,又一个人出马了:“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此人是汝阳程德枢——这番话更可笑,没有论据,也没有论证,直接说诸葛亮没有真才实学,这就好比沙滩上建楼阁,果然很轻易地被诸葛亮轻轻一推,就把这番话给推翻了。诸葛亮先论儒者有小人君子之别,然后分别论此两类儒者之不同,并以道理和事实为论据,来证明这两者之间的天壤之别。
   至此,论辩完全结束,诸葛亮舌战东吴众臣高奏内凯歌,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在此一战中,诸葛亮分别运用了一系列思辨艺术,或冷嘲热讽,或重拳出击,或举重若轻,或避实就虚,在论辩过程中,不但立论明确,而且论据充足,有理有节,论证上逻辑严密,滴水不漏,让对方无隙可乘之际,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或骂,或劝,或说理,或陈情,根据对方态度和地位,分别采用不同的论辩方式,充分将自己的口才艺术发挥到了极致。三国也因为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节而显得可读性更强,同时在掩卷之余,不禁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敬若天人。
   三国中只因有了诸葛亮,整本书便愈发熠熠生辉了,在我们百读不厌之余,必将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思索和收获。

共 604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舌战群儒”是《三国演义》里一段精彩的典故。在当时,曹操举重兵进犯东吴,而东吴一方又以主降居多。为了实现联吴抗曹大计,继而可以三分天下,诸葛亮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驳倒东吴重要的主降派,为联吴抗曹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章先从交代历史背景入手,分析了东吴主战、主降两派的观点及孙权的态度,为诸葛亮“舌战群儒”做好了铺垫。文章随后透过精彩的描绘,重现了“舌战群儒”的场景,并穿插着作者切中肯綮的点评,令读者再一次见识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博学多才的特点,也了解到了东吴主降派目光短浅、贪生怕死、理屈词穷的一面。文字简洁练达,行文流畅通透,作者丰富的史学知识及不凡的文字功底,令文章集可读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实为佳作一篇。推荐欣赏!【编辑:喜有此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1007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喜有此李        2011-10-07 20:08:44
  “舌战群儒”是《三国演义》里一段精彩的典故。在当时,曹操举重兵进犯东吴,而东吴一方又以主降居多。为了实现联吴抗曹大计,继而可以三分天下,诸葛亮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驳倒东吴重要的主降派,为联吴抗曹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回复1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11-10-08 15:35:28
  喜有此李编辑辛苦了,非常感谢你的解读,按语很到位,很喜欢。问好。
2 楼        文友:喜有此李        2011-10-07 20:08:55
  文章先从交代历史背景入手,分析了东吴主战、主降两派的观点及孙权的态度,为诸葛亮“舌战群儒”做好了铺垫。文章随后透过精彩的描绘,重现了“舌战群儒”的场景,并穿插着作者切中肯徐的点评,令读者再一次见识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博学多才的特点,也了解到了东吴主降派目光短浅、贪生怕死、理屈词穷的一面。文字简洁练达,行文流畅通透,作者丰富的史学知识及不凡的文字功底,令文章集可读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实为佳作一篇。推荐欣赏!
回复2 楼        文友:风逝        2011-10-07 20:35:05
  李子,切中肯綮。老姐把按语给你改了。上拿金吧。
回复2 楼        文友:喜有此李        2011-10-07 20:59:27
  汗死了……
3 楼        文友:风逝        2011-10-07 20:32:19
  作者文史知识丰富,语言诙谐幽默,行文夹述夹议,将一个能言善辩的鲜明的诸葛亮形象带到了读者眼前。哈哈,诗人多面手啊,钦佩ing!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4 楼        文友:风逝        2011-10-07 20:34:03
  恭喜小人鱼再次成精。只是奇怪哈,无数次成精的鱼会是什么鱼呢?嘿嘿。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5 楼        文友:晋忻李        2011-10-07 21:27:57
  又见高手的另一面精彩。赞!
晋忻李
6 楼        文友:晋忻李        2011-10-07 21:30:53
  货真价实的精品,喝彩,必须的!
晋忻李
7 楼        文友:销愁隐者        2011-10-08 07:12:00
  诸葛论辩战群儒,俏舌堪比百万卒。力挽狂澜恢弘气,经天纬地多善谋。
高中语文教师,大学本科毕业。文学爱好者。
8 楼        文友:销愁隐者        2011-10-08 07:21:21
  水中精灵才八斗,走进三国品辩谋。分析恰切辞采富,妙趣横生现风流。
高中语文教师,大学本科毕业。文学爱好者。
9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1-10-08 10:40:02
  恭喜鱼鱼,美文成精。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10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11-10-08 15:36:03
  谢谢所有的好友们来访,以文字的名义,抱。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