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乡里妈妈乡里爸

精品 乡里妈妈乡里爸


作者:璐帅飞雨 秀才,189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45发表时间:2011-10-13 22:48:17
摘要:乡情乡亲……

在那个众所周知的混乱年代,我的父亲——自然是融透我的骨髓参天巨树,却莫名的在所谓政治狂涛中坍塌了,所幸的是:坚强的母亲,只身带着年幼的我们,倔强地生活前行,于是,我们就早早地感受着“乡情乡亲”的无价温亲,不敢也根本不可能忘却——
   乡情是妈妈
   只身带着我们
   爬上的高高山梁
   乡情是妈妈
   遮风挡霜的
   山村小学
   乡情是妈妈
   远走开会时
   前来陪伴我们的
   山里小子农家妞
   乡情是妈妈
   将被“批判”时
   仗义护卫的
   淳朴山民
   他们有个共同的
   名字叫“老乡”
   他们对于生命的
   诠释叫“乡亲”
   乡情……
   乡亲……
   乡亲是山里人
   无偿地给我们
   腾出了茅草正房
   乡亲是山里人
   无怨地给我们
   打造了灶台同堂
   乡亲是山里人
   无私地给我们
   送来了红薯柴禾
   乡亲更是乡里妈妈
   给我们煨着
   玉米糊糊
   乡亲更是乡里爸爸
   给我们盛上
   野鸡咕咕
   乡亲更是乡里哥哥
   为我们挑来了
   洗澡水水
   乡亲更是乡里姐姐
   向我嘴里投进
   桑椹果果
   ……
   最忆是乡情哟
   不能忘的是乡亲……
  
   (一)
  
   我们之所以把原本是“蔺”姓的乡里妈妈,叫做“唐妈妈”,是因为乡里爸爸姓唐,这个普通川北农家的当然户主的缘故。
   初识唐妈妈和唐爸爸时,正值国家风行“下放分子”的多灾之秋,因为必须服从“大革文化命”(他们说的“文化大革命”)的政治需要,所以,我那身患重症胃溃疡的父亲,也荣登“历史反革命”和“现行反革命”的双料分子另册,而被革去“人民教师”的命运,“下放”到远离家人的祖籍地——四川省广安县(现为广安市),去某采石场接受“劳动改造”(他们说简称“劳改”),这玩意儿剥夺了父亲探视亲人和家人自由探望父亲的权利。母亲也自然以“反革命分子家属”的身份——我们则是“小反革命”(他们说简称“狗崽子”),深得“还可以教育好的对象”之“恩”典,被“下放”到唐妈妈她们所在的那个大队(村),任小学老师。那年月,许多像我父母一样,被人为导演的劳燕分飞,大概不在少数,尤其是父亲们,是实实在在的领教了“妻离子散”之无奈苦楚。于此,我顽固地认为:我们这个家,能在那种暗无天日的苦难岁月中,完完整整的拚争保全下来,不得不承认,很大程度上,是受恩于这些纯朴善良的父老乡亲,尤其是我的乡里妈妈乡里爸。
   直接原因在于:母亲任教的这所山村小学,条件相当艰苦,瑟抖在当地最高峰的第二级台阶上,尤其是雪霜肆掠,北风呼啸时,更是如入无人之境无遮无拦,打着漩儿对几间凉窗壁漏的可怜土坯房,几乎是不间断的大施淫威,狞笑着撕裂着蹂躏着掀翻着吞噬着,再加上仿佛永远冰冻着的石桌土墩,那个冷啊,啧啧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哟!就这样说吧:当时我家就住在这儿,每天煮饭时,都要母亲先升火将锅铲烧烫,再到水缸里切下几块冰,反复几次才有水用;吃饭时,又得用开水融化了结成冰的泡菜坛沿隔气水,才能揭开坛子捞咸菜吃;还得用开水化开冻结成摞的饭碗,才可能有盛饭的家什。你说有多冷?所以,那时冻烂手脚冻破耳朵等等病例十分普遍,就不奇怪了。
   再也不能坚持下去了,善良的山里人(那时叫“贫下中农”)决定:把学校拆迁至第四级台阶的背风处,问题在于,像母亲这样的遭孽“公家人”——私下里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此处一拆,立刻没了迁处。这时,同样善良而又能干,极其忠于职守的母亲,不等不靠,自己寻找我们的落脚之地。还是那句话:得益于山民的善良淳朴,母亲竟然没花多大功夫,就在离我家不远的山垭那边找到了,正如古人云:“祸之所倚兮,福之所伏”。
   这种无与伦比的“福”,来自唐妈妈唐爸爸爽快地接纳了我们,有些木讷少言的唐爸爸,话语虽然不多,却实实在在腾出了他们最大最好的“堂屋”(按照当地风俗,这可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正屋大堂啊),给我们一家四口栖身。唐妈妈把火塘烧得暖暖的,还一再叮嘱我姐姐好好照料我和小妹,他们自己的一双儿女,比我们大点的哥哥和姐姐,也无须安排,主动忙前忙后,几次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帮我们搬家……反正,由于母亲要忙着学生们的事,家里这一摊子(当然包括三个活的),全都放心地交给了“大姐”(唐妈妈)。以至于母亲忙完了学校当天的那一摊子事,略带疲惫的回到新家时,所看到的是我们的锅灶,早就让唐爸爸带着哥哥,在他们自己的厨房里,标标准准的打造就绪。
   当天晚上,我们大大小小八口人,热热闹闹地吃了团圆饭:我清楚地记得,是唐妈妈掌勺,主食:苞谷蒸蒸(玉米糊糊加大米熬粥)、肉和尚(白面粉加腊肉煎饼)。小菜:盐葫豆、火烧青椒(这里必须啰嗦几句:以篾丝之类物,将青辣椒串成串,埋入灶膛,以木炭火星煨之,味浓即可取出,将煨好的辣椒,反复吹拍,去灰尘,而后置于姜魁(臼状物)内捣烂,边捣边加入盐巴、大蒜、野葱野韭菜,充分捣匀即可。此种真正的绿色美食,早就因环境恶化而做不了啦,唉0。我可以负责的说,这顿饭,远比现在的火锅之类,甚至所谓大餐,要可口舒心得何止多少千万倍?何况,它饱含了乡里妈妈乡里爸赐予我们的深深情意啊!
   肯定是天意吧,命中注定吧:我们一定会有这么好的乡里妈妈乡里爸,还有乡里哥哥乡里姐,不然,小小的我们,为什么会跟他们初次见面,就一见如故呢?一星半点的生疏感都不曾有过,就连还在横握小勺,捣腾着饭碗学吃饭的小妹,也自然而然地向唐爸爸撒娇,奶声奶气地:“嘿嘿,唐爸爸锅巴有哎。”唐爸爸每次也都是:“嗯唻嗯唻嗯唻,唐爸爸锅巴有唐爸爸锅巴有……”边说边把锅巴拈给小妹,“来来来,我们迪敏子也锅巴有了,吃哈……”唐爸爸的声音如若慈父,至今都在我们的耳畔,余音缭绕,袅袅分明无绝期……而这句倒装式表述,后来也成了小妹的标志性儿语,在我们的脑海里记忆尤深,许多年以来,我们都会时时说起这句话,以加深回忆的甜蜜,特别是我姐姐,现在模仿起来,都比小妹自己还像那时的小妹。不怪小妹,自己太小太小的经历,谁都不会有记忆,除非谁是神童仙子。
   说这些,只是因为我小妹的这句儿时语,太经典了,活灵活现地展现着,乡里妈妈乡里爸,待我们的确好!我自认为不将其放进空间,或者以某种方式久远地保留下来,至少在我们这个家族,传扬下去,实在是不划算。
   更重要的是我们这里,世世代代遵循的为人原则:做人要讲良心!大概和张国立说的“做人要厚道”异曲同工罢。
  
   (二)
  
   有的人,兴许刚刚挨着了点儿某城市的边边角角,抬脚丈量了二里半,而实则何止二万五的长征城市路,就大言不惭地以“城里人”自居,这一点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就有那么一些所谓“城里人”,看不起“乡里人”,动辄貌似苦口婆心地:“农村人呐,太愚昧了,太没素质了,农村人呐,怎么怎么啦……”甚为忧国忧民的样子。其实,依在下听来,不说多么的怒火中烧么,至少也咋听咋别扭,咋看咋不舒服。因为,他们招惹了我的乡里妈妈乡里爸,乡里哥哥乡里姐,还有那些众多憨厚朴实的农村人,于此,在下不得不有话必须说了,不说心里堵得慌,也算奋起反击之吧!
   “乡里人”果真“太愚昧”了吗?“太没素质”了吗?非也!且看事实……
   我的唐爸爸,原本外地人,因为爱上了我的蔺姓唐妈妈,并欲娶之为妻,因为唐妈妈是独生女,确实不能嫁出,他们又不会山盟海誓,也不会甜言蜜语等等,而是唐爸爸义无反顾,实实在在地进入了唐妈妈的闺阁,由此,风风雨雨几十年,相濡以沫总厮守,仅凭这一点,恐怕就能让那些是聚是散,均无常态,人累心更累的“城里人”,羡慕得眼里几于蒙红吧,总不会把能让人“羡慕”,甚至“感念”的本事,说成“太愚昧”“没素质”吧。何况,我的乡里妈妈乡里爸,能叫人艳羡服气,抑或感恩永远的本事,远不止这一桩呢?
   曾经也听说过,或者经常在文学作品中看到过:说“乡里人”的宗法观念极强,家族势力特大,往往能左右一级基层组织,一般是排挤外姓,也许这就是某些“城里人”,嗤之人家以“太愚昧”“太没素质”的理论依据之一吧,不过,实话实说,我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却是正好相反,难道,仅仅是我们运气好?
   有些端倪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比如一地一方的小地名,尤其在农村,大都有以“姓氏”为主干的“家族”聚居的习惯。本大队(村)由五个小队(组)组成:“金家湾”有之(一队),“王家咀”有之(二队),“谭家山”有之(三队),“寇家梁”有之(四队),最后就是唐爸爸他们所居的五队了,叫“蔺家垭”,惟独没有“唐什么”地儿,但就是他们这个“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外姓人家,偏偏就在本姓本土中占住了脚,而且越来越根深蒂固,大有“唯唐独尊”之气势。对此,敬请读者诸君,千万别想歪了,不是旁的什么原因,而是我的乡里爸爸,从来都以其“率直公正”的秉性,而深得乡亲们的信赖,我们经常总能听到大家对唐爸爸的人格评价:“这人直一了不得了哦。”意思是说,唐爸爸躺着是一条汉子,站着是汉子一条,横竖不带稍拐弯的“直”得像“一”,对事都一碗水端平,所以,大家自然心甘情愿地服了他。哪怕有时发生了脸红脖子粗,甚至于,几乎动手动脚的家庭族内纠纷,也去找唐爸爸评理调解。而这个并无一官半职的平头百姓,木讷敦实的乡里人,总是能够用不了多少口舌,就使双方很快心平气和起来,有时候简直就是冲着他那威望而实现的:那天一直飘着雨,天将黑时,同组的俩叔伯兄弟,发生矛盾,吵得不可开交,兄说兄有道,弟说弟有理,最后两个人就吵闹得无异于“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越扯越远”,没辙了的兄弟俩,就在山下打着旋儿音(近似蒙古族的高音“呼脉”)直喊“大爹……”唐爸爸听了,顶起雨帽就往下溜……当唐爸爸一路泥泞一脚水地溜到他们家,兄弟俩赶紧招呼大爹快坐,唐爸爸还没点燃旱烟袋,兄羞赧地说:“这才不好意思,把大爹滑球的,我们就懒得扯了蛮(吗)?”弟立刻点头:“嗯咯嗯咯(要得要得)”。于是,一场烦扰的邻里纠纷,被唐爸爸于古道热肠的吐纳之间,化解于无形之中。
   和谐就是这样来的,不服不行!
  
   (三)
  
   常言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话用在乡里妈妈乡里爸和乡里哥哥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简直就是量身裁定一般。
   在前面我说过,唐爸爸唐妈妈都是老实巴交的平头百姓,所以,我的乡里哥哥自然也是平平一布衣,事实上就是八杆子都打不着一点“官系”,典型的毫无背景可言,而且,还少了其他本地老住户的“家族”势力。但是,就凭着他们那直爽敦厚的秉公威望,当时刚刚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公民——十八岁的唐姓哥哥,就被蔺姓队民们,全体举手赞成,当选为五队的会计。试想,在那个年代,人家都愿意把自己的财经大权,放心地交给一个年纪轻轻的外姓人,还不够足以说明问题吗?至少,这不能证明“农村人太愚昧,太没素质”吧,我认为,恰恰说明了山里人的普遍率直,不善徇私情。对此,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我也的确心悦诚服地再赞道:农村人,好样的!
   由于我那时还小,只晓得成天跟着姐姐们疯玩,漫山遍野地采摘野生果品来解决馋意:什么水茶子啦、豆檬子啦……应有尽有。特别是水灵灵酸甜甜的紫色桑椹果果,啧啧啧……看着就惹得喉咙像有无数根绕指柔,挠得满口生津,就仨字:“真想吃”。好在每次都能如愿以偿。那是我的乡里姐姐猴儿样几下子爬上桑树,摘得往下扔,我们就张大嘴在树下接,扔到脸上的还是居多,照常一巴掌糊噜进嘴里,只顾味道好极了,哪管已作花脸猫?直到胃饱嘴满足,这才指着别人的大花脸,彼此人和人全都笑歪了。哎呀,不说了不说了,哈啦子砸脚面子啦。
   至于乡里哥哥的工作业绩怎么样?我无权也不能评判,因为那时的确太小,知事不多,印象尤深的有三件事:其一是有一年的暑假,苍天似偌大水袋,在沉沉地悬压于那时人们的心里和那一方土地之上的同时,又被一双无形的魔手撕裂了一样,拚命地往下漏水,没完没了,母亲执着地冒雨前去探视父亲,把我们放心地托付给了唐妈妈她们。为了我们几个一时没妈的孩子,能照常干干净净的,每次都是哥哥收工回来,天将黑时,才不顾劳作整天的疲惫,挑回几担井水,由唐妈妈给我们舒舒服服洗了个澡,乡邻们都这样说:“看看你唐妈妈,把娃娃洗得多白哟”;其二是哥哥不止一次地背回红薯柴草,整整齐齐地码在我们灶前说:“这些都是队上分给余老师的。”要知道,这里的土地财产并没有一厘半毫属于母亲,更不用说正被“下放”着的父亲,和我们几个小毛孩了;其三是哥哥时不时和唐爸爸一起,一人扛一支火药枪,满山转悠,那时给我们解馋补身的野味,就是这样来的:什么野鸡野兔呀啥的,品种不少,应有尽有,最厉害的是那个通宵,爷俩兴冲冲地扛回一只肥噜噜的树尾子(学名:猪獾),记得一直到春节,树尾子的腊肉我们还在吃。
  

共 1006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在特殊的年代,当人的心灵和生存环境遭受重大的挫折时,人与人之间相互偎依的温暖在物资贫乏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感动人心。文本细叙文化大革命期间作者一家被下放农村接受劳动改造时,被明事理的当地唐家人和乡亲们照顾的情景,以及平反后,留存在两家人之间深厚的感情与成长岁月中的那些记忆,点点滴滴,令人难以忘怀,由此生出无限的幸福与感激,并彰显了当地人民群众善良、纯朴的品性。文本内容丰富,多个人物的描写,体现出他们真、善、美的品德,同是也在无形中对作者灌输了一种爱的教育:不贪,不妄,真诚待人,勤劳本分,热爱祖国,懂得感恩。困苦中见证真情,文本以对过去深切的怀念与对唐家人的深厚的情感表现了这一点,令人温暖并感动着,感思无限。【编辑:冰煌雪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114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1-10-13 22:54:15
  乡里妈妈乡里爸,真切地体现了不是一家人成为一家人的幸福与温暖,见证着人间真情。艰难的岁月,体现了真情的可贵与人性真、善、美的伟大,让人感觉温暖,祝福这两家子!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2 楼        文友:夏冰        2011-10-15 09:43:14
  时代印记,心灵滋养,人间真情。文本给人真切的感动和温暖。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3 楼        文友:夏冰        2011-10-15 09:44:11
  需要指出的是,编者按准确,到位。值得赏鉴。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回复3 楼        文友:璐帅飞雨        2011-10-15 20:30:39
  相当同意您的感觉。嘻嘻嘻……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