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闲品三国之十七:从《隆中对》、《出师表》看孔明六出祁山之败

编辑推荐 闲品三国之十七:从《隆中对》、《出师表》看孔明六出祁山之败


作者:残剑 秀才,1589.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943发表时间:2011-10-14 16:01:16

人非圣贤,诸葛亮也不过半道半妖。
   刘备潦倒之际,思贤若渴,得人指点,南阳求得当世英才诸葛亮。隆冬时节,草堂之上,卧龙一道隆重之策,系牢雄主贤臣,并肩争霸天下,自此导致东汉末年天下三分。
   不能不说,诸葛孔明的《隆中对》确实非凡。未出仕林,隐居山野,却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治国安邦平天下之策有理有据,环环相扣,无论现实性、可操作性还是前瞻性,放在当时恐怕无出其右。刘备也正是在孔明鞠躬尽瘁的辅佐下,按照这一既定战略,一步步靠近自己的理想。
   然,纷争的年代总有太多未可预知的因素左右着事物的进程。刘备既得荆州,再下益州,降服马超北拒西凉,实现了“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形势一片大好。可惜,关羽丢了荆州刘备一怒直致兵败夷陵,托孤白帝城,桃园三兄弟地府相会。偌大蜀国只剩一个英明盖世的贤相辅佐一个貌似傀儡的阿斗。愚忠之下,孔明依然坚定地按照既定战略前行--“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以不负先帝知遇之恩。凭着超人的谋略,他成功了。
   可惜,川蜀虽据天府之国,毕竟人力财力有限。诸葛亮后面的棋走得让人嗟叹。此时的蜀汉,不复有横跨荆益的战略优势,兴汉大业在战场上没有了“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钳形战术支撑。同时在道义上,刘备这面大旗没了,连年的征伐,国力疲惫,天下人心被割裂,对大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念想。而阿斗的声望远不足以让“百姓箪食壶浆以迎”。诸葛亮所能凭籍的只是他个人无人能够超越的声望和热情。他那名垂青史的《出师表》也在悄然背离自己出山时的《隆中对》:只提“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却避过了内修政理,上将出荆州。提蜀中精锐越千里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征伐中原,当真有点勉力而为。
   诚然,从“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上来讲,诸葛亮为报先帝之恩,施展个人抱负和才能,尝试出出祁山未尝不可。毕竟当时他最强劲的对手司马懿还未走上前台,放眼天下,军事谋略上能与之抗衡的还真没有。但他该适可而止,凡事不可一而再再而三啊。
   再从《出师表》来看,诸葛亮一表动天下传千古,其实已经暴露了他信心不足,并为伐魏不成留下硬伤。兵者,伐谋也。孔明统兵出祁山,只管一心统兵就是,却一再交代阿斗该怎么处理朝政、怎么用人,好像准备马革裹尸,交待后事了。难怪,社会的进步让后来的统治阶层选择了军政分离。诸葛亮终究是人,人家出师征伐豪情满怀,他却偏要“临表涕零”,不败那才怪。
   表也准了,兵也出了。诸葛亮不遵天道,晚年的刚愎最终伤了蜀国元气,自己也魂飘五丈原。只剩下一道《隆中对》,一道《出师表》在演义的长河里让人思考。

共 10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本根据历史资料详细解说诸葛亮协助刘备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再由《出师表》分析诸葛亮最终没能扶起阿斗、兴盛蜀国的原因,除了历史的自然规律,也包含了诸葛亮的个人因素。文本慧眼独具,让人一目了然,让读者对这一史实,有了更深的认知。【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1-10-14 16:50:54
  文本对诸葛亮扶持阿斗获最终的失败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让读者一目了然,给人启示!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2 楼        文友:木子生火        2011-10-28 19:59:08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视角文艺社团希望得到您的支持!欢迎您能继续向江山视角文艺社团投稿。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乘胜前进!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