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江南杂文】闲谈水浒

精品 【江南杂文】闲谈水浒


作者:叶孤城 秀才,125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767发表时间:2011-10-16 08:16:59

闲谈水浒之——好就好在一个投降
  
   施耐庵的《水浒传》自问世以来,就饱受争议,无非也就是有关梁山招安的情节。尤其是山东梁山一带的老百姓最痛恨梁山好汉投降朝廷这一章节,梁山好汉都是侠义豪杰,怎能去投降呢?老百姓在情感上接受不了。记得曾经有个伟人这么点评:《水浒传》这本书,好就好在投降,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是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鲁迅也说过: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是奴才。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也就是封建时代的人,自小便接受三纲五常的封建思想的灌输,是满脑子充斥忠孝节义的人。《水浒传》的成书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水浒传》的全称是《忠义水浒传》,看看小说名,就明白全书是以“忠义”贯穿始终的,宣扬的就是忠义。所以小说描写梁山招安,就是为了体现这个“忠”,忠于朝廷,忠于皇帝。笔者小时候看古装电视剧,剧里的官员老说那句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时年少,就觉得奇怪,咋那样傻呢,人家让你死,你就去死。后来才明白,那都是忠君思想在作怪。其实封建王朝的皇帝都是家天下,啥叫家天下?就是把一个国看作是他皇帝的家,皇帝就是家长,啥事都是皇帝说了算,生死予夺全操于其手。可以说皇帝以下,都是皇帝的奴才,哪有啥民主可言?假使你效忠的皇帝是个明君也就罢了,可宋徽宗那样的就是个昏君,你效忠于他,就是愚忠。
   梁山上有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天”字不是指老天爷,是指皇帝,所以也就是替皇帝行道。宋江上梁山以后,就是一门心思谋划怎样投降朝廷,像他拉卢俊义上山,就是为了壮大梁山声势,加大与朝廷谈判的筹码。可梁山好汉最后被朝廷收编,又怎样呢?梁山义军如果不发展壮大到与朝廷平起平坐的地步,或者是取而代之,那么迟早是要被消灭的。所以在梁山终究是一条绝路。可宋江率领众好汉归顺朝廷,诛王庆,平田虎,北征辽国,南讨方腊,好汉们死的死,伤的伤,到了连宋江都给朝廷毒死了。梁山招安,是宋江把好汉们从这条绝路引上了另一条绝路。宋江之死,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愚忠也。
   说《水浒》,就不得不说宋江。宋江,历史上却有其人。宋史上有三段关于宋江的记载。本纪二十二徽宗,宣和三年“二月庚午,癸巳,赦天下。是月,方腊陷处州。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二、列传一百十二张叔夜传,“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三、列传一百十二候蒙传,“宋江寇京东,蒙上言书: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从宋史记载可以看出,宋江起义确有其事,义军里只有三十六条好汉,远没有施耐庵笔下那么多。宋江那伙人骁勇善战,侯蒙欲去招降,可没到任就死了。东平府就是梁山所在的郓城。宋江最后在海州遭官军围困,在不投降就将被消灭的情况下,宋江选择了投降。海州就是当今的江苏省连云港市,是个港口城市。《水浒传》里,宋江是在梁山鼎盛时期主动投降朝廷的,只是施耐庵为了宣扬愚忠而虚构的情节。《水浒传》描写的宋江征讨方腊,也是子虚乌有,历史上宋江没参与征方腊。1939年出土的宋将折可存的墓志铭中,明确记载折可存平定方腊后,“班师过国门,奉御笔,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继获”。从墓志铭可以看出,折可存在平定方腊后,又奉诏擒获宋江。可宋江在海州投降张叔夜是在宣和三年二月,而方腊是在宣和三年四月被擒获的。二个月前宋江已经投降,二个月后还要派将擒获宋江,这不是很矛盾吗?只有一种解释,宋江在投降张叔夜后,没多久又再度反叛,所以宋徽宗要派大将折可存去擒获宋江。
   《水浒传》这本书,还有点迷信色彩,比如宋江梦里遇九天玄女赠书三卷,还有鲁智深的师傅智真长老送给鲁智深四句偈语: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那长老又怎能未卜先知呢?那公孙胜更不得了,还能调动神兵天将,咱只能是一笑了之了。梁山招安,好汉们大多惨死,固然让人倍感压抑,但《水浒传》这本书总体而言,是精彩纷呈的,是脍炙人口的,所谓瑕不掩瑜即是如此。
   时势造英雄,那些个梁山好汉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可好汉们的英雄事迹侠义情结却因为一本小说而永存于老百姓的记忆里。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闲谈水浒之——水浒传里的一些硬伤
  
   《水浒》之所以数百年来一直为老百姓喜爱,就因为小说里人物描写生动传神,一百零八将各有各的特点,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小说也一样,水浒里还是存在一些硬伤的,也许是作者的笔误,但总体而言,瑕不掩瑜。
   《水浒传》里第一个被逼上梁山的是豹子头林冲,那雪夜山神庙,火烧草料场等章节都很精彩,那些事都发生在河北沧州。林冲杀了人,被官府通缉,在柴进的点拨下投奔梁山。“且说林冲与柴大官人别后,上路行了十数日,时遇暮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紧起,又见纷纷扬扬下着满天大雪。林冲踏着雪只顾走,看看天色冷得紧切,渐渐晚了,远远望见枕溪靠湖一个酒家,被雪漫漫地压着”,这是《水浒》原著中林冲来到梁山脚下,在进入朱贵的酒家前的一段描写,这段话分明写着是暮冬时节,下着大雪,天特别寒冷。众所周知,梁山在山东境内,在我国的北方。可施耐庵老先生在接下来的描述,却让人大跌眼镜,简直就是匪夷所思。看看施老先生是怎么写的:“朱贵到水亭上把盒子开了,取出一张鹊画弓,搭上那一枝响箭,觑着对港败芦折苇里面射进去。林冲道:此是何意?朱贵道:此是山寨里的号箭。少顷便有船来。没多时,只见对过芦苇泊里,三五个小喽罗摇着一支快船过来,径到水亭下。朱贵当时引了林冲,取了刀仗行李下船。”时值隆冬,冰天雪地,梁山脚下大雪纷飞,可那水泊居然没有上冻,水面没有结冰,芦苇泊里还能摇出一支快船。水泊梁山可不是东海里的桃花岛啊,就说我国的渤海,在异常寒冷的情况下,也会结一层薄冰,更何况你是内陆的水泊。施耐庵老先生是在江苏兴化写就的《水浒传》,兴化在长江以北,淮河以南,那里也有好多湖,像洪泽湖啊,骆马湖,到了寒冬,也结冰,这些老先生隐居在那里,应该很清楚。山东在江苏的北边,梁山在冬天更比兴化冷,可那水泊居然没有结冰。老先生居然会犯这常识性的错误,让人想不通。《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肯定看过老先生的初稿,竟然也没看出这毛病。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当今的影视工作者拍水浒剧,居然也是冰天雪地水泊里摇出一条船来。这就是中国式的忠实于原著。
   《水浒传》这部小说全称《忠义水浒传》,看看书名就知道,全书是围绕“忠义”两字来写,忠义贯穿始终。“忠”暂且不说,咱先先说“义”。梁山好汉大多行侠仗义,义薄云天。像鲁达拳打镇关西,武松醉打蒋门神,都是对“义”精彩的诠释,再说宋江仗义疏财,人称“及时雨”,可以说小说对“义”的描写大多是到位的。然而小说也有好多不义的场面出现。梁山好汉都说,梁山上的那支队伍是梁山义军,既然是义军,理应除暴安良,匡扶正义。可是小说里好多处都有滥杀无辜的叙述,滥杀无辜就是不义。武松在“血溅鸳鸯楼”那一章,把鸳鸯楼里的人全杀光了。张都监和蒋门神要谋害武松,冤有头,债有主,你武松杀了他俩便是,可武松连那些无辜的侍女丫环都给杀了。咱再看看梁山好汉大闹江州那一段,好汉们是去劫法场救宋江的。看看施老先生是如何描写那血腥的场面的:“晁盖便引背宋江、戴宗的两个小喽罗,只顾跟着那黑大汉走。当下去十字街口,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地,血流成渠。”百姓不是梁山好汉的敌人,缘何枉死?到后来更是变本加厉,到了三打祝家庄,祝家庄全部杀光,扈家庄杀得就剩两人,扈三娘和她的一个哥哥。扈三娘是因为宋江欠矮脚虎王英一个人情,答应要给王英娶个媳妇,王英看上扈三娘了,才让林冲生擒扈三娘。扈三娘的哥哥是主动投降,才免于一死。所以小说里过多的描写梁山好汉滥杀无辜,是个败笔,不符合小说所要表现的思想。不知道后来梁山好汉大多死于非命,是不是滥杀无辜的因果报应。
   梁山好汉大闹江州,劫法场,救宋江,精彩纷呈,好不热闹。施耐庵老先生把救宋江的地点安排在江州,显然是个失误。江州在历史上还是小有名气的城市,唐朝诗人白居易任过江州司马,他那首脍炙人口的《琵琶行》就是在江州写成的。江州就是现在的江西省九江市。梁山在山东。梁山与江州远隔千里,关卡重重。那是在宋朝啊,不是在当今,可以搞个飞机来个千里奔袭,那时最快的交通工具也就是马了。一百多号人带着刀枪,千里迢迢赶到江西去救人,有惊无险,还平安返回。在施老先生眼里,宋朝的军队难不成都是酒囊饭袋?如此不堪一击?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何必招安,直接夺了宋朝的江山得了。历史上宋朝的军队对外战争的确是屡战屡败,但这不表明宋军没有战斗力。宋军老是失败,是指挥体制的原因。宋朝抑武扬文,军队里掌握兵权的都是文官。会打仗的人没有兵权,有兵权的人不会打仗,这样的军队不吃败仗才怪呢!其实宋朝的军队是很有战斗力的。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能横扫欧洲,可打败南宋却整整打了五十年,连他的儿子都死在征宋前线。所以宋军是不可小觑的。可梁山那一百多号人,千里往返,居然不损分毫,这是不可能的,是不现实的。可能是施老先生太喜欢江州了,忘了江州与梁山有千里之遥,才有此失误。不知者无过。

共 38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闲谈水浒之——好就好在一个投降》看小说,不能把小说和历史真实画等号,作者的这篇书评很好地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这篇书评谈了三个问题,让我们对《水浒传》的一些问题有了思辨性的认识:《水浒传》宣传的“忠”是一种愚忠,我们必须明白这种忠君思想的局限性和危害性,作者也分析了施耐庵这种思想形成的原因;第二,文章分析了宋江故事和历史记载的差异,引述了宋史中关于宋江事迹的记载,让我们对宋江其人有了历史和小说的了解,更能让我们明白了看小说不是看历史的道理;第三,指出了小说的迷信色彩,这一点对提醒青少年是很重要的,不能把迷信当真实当科学。一篇让人明辨是非的好书评。《水浒传里的一些硬伤》这篇书评观点明确,内容集中,视角新颖,评说有据有理,语言干净洗练。《闲谈水浒之——水浒传里的一些硬伤》文章分析了《水浒传》在描写环境、表达主题、描写现实等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分析对我们写作者和《水浒传》的研读者是很有启迪性的。首先,文章分析指出,小说描写的冬季梁山泊水情与季节和天气冷冻程度不吻合;接着,分析了小说表现主题为“忠义”,却大量描写梁山好汉的滥杀无辜,滥杀平民百姓,这对表现“义”这一主题来说是败笔;最后,对宋朝军情的描写,作者分析后认为,这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一篇条理清楚,视角新颖的书评。推荐!【编辑:春雨阳光】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11017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鬼无影        2011-10-17 13:53:49
  不错的文~~
2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12-06-27 12:01:27
  欣赏,过去人说: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怕乱了心性。其实,看看热闹,也未必如此纠结。问候朋友!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